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盐酸氯洁霉素治疗寻常痤疮53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盐酸氯洁霉素治疗寻常痤疮53例报告孙江①宋伟②我们采用1%盐酸氯洁霉素溶液外用治疗痤疮,并与1%磷酸氯洁霉素(进口商品名:特丽仙)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53例痤疮患者(结节和囊肿型除外),年龄18~35岁(平均22.4岁...  相似文献   

2.
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炎症性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2000年3月-2002年2月采用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治疗炎症性痤疮(脓疱型、囊肿型、结节型、聚合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中药面膜配合1%氯醑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进行中药面膜,每周1~2次,同时每日2次外涂1%氯醑。结果106例痊愈93例,显效9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6.23%。结论中药面膜配合1%氯醑治疗痤疮疗效科学、安全、无痛苦,治愈率高,能达到治疗与美容双重疗效。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0岁,煤矿机电修理工,因双手背,前臂渐起角化性丘疹3年,加重1年,于2003年7月18日至我院就诊。患者在煤矿从事修理风锤,风镐等工作约10年,工作中经常因清洗设备两手直接接触柴油。约3年前开始,双手背,指背,两前臂皮肤逐渐粗糙,增厚,出现密集的粟粒,针头大红色毛囊性丘诊,不庠。  相似文献   

6.
甲氰咪胍甘草锌氯硫洗剂治疗寻常痤疮2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所于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6月应用口服甲氰咪胍 ,甘草锌 ,外用氯硫洗剂联合治疗寻常痤疮 2 4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疗效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 46例中 ,男 16 8例 ,女 78例 ,年龄 :<2 0岁 114例 ,2 0~ 2 5岁 84例 ,2 6~ 30岁 36例 ,>30岁 12例。病程 1年内者 12 8例 ,1~ 3年 48例 ,3~ 5年 34例 ,5年以上 36例。治疗方法 :口服甲氰咪胍0 .2g,1日 3次 ;甘草锌 0 .2 5g ,1日 3次 ;氯硫洗剂 (氯霉素 0 .2 5g ,升华硫 3g ,硫酸锌 3g,甘油 10ml,加馏水至 10 0ml)涂患处 ,每日 2次 ,2周为一疗程 ,治疗 2~ 4周后判定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聚多卡醇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局部注射聚多卡醇治疗12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2例患者均达痊愈标准,治疗后局部无再出血、渗出、破溃、色素沉着及瘢痕.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聚多卡醇局部注射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疗效显著,美容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复方氯硫咪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依从性、安全性和复发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试验组外用复方氯硫咪乳膏,对照组外用0.025%维A酸霜,两组均加服同样内服药物。疗程4w。观察治疗中和疗程结束后的病情变化并记录。结果治疗1w后,试验组基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05,P<0.001)。随着疗程增加,两组疗效有趋近倾向。治疗4w后,试验组基愈率和有效率仍高于对照组(P<0.05),但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依从指数高于对照组(P<0.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疗程结束1m后随访,两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氯硫咪乳膏治疗寻常痤疮起效快、疗效满意、安全可靠、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7岁。全身皮肤红斑、瘀斑伴瘙痒、发热10d。患者1个月前因"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20d后全身皮肤出现红斑、瘀斑伴瘙痒、发热。血常规检查示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胸部CT平扫示腋窝淋巴结肿大。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诊断为:重症药疹。予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99年3月-2000年3月采用自制面膜与1%氯霉素乙醇外用治疗寻常痤疮42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报道1例柳氮磺吡啶致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及系统症状药疹(DRESS)的患者。患者50岁,女性,口服柳氮磺吡啶2周后出现全身红斑、丘疹,伴发热、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肝肾功能受损。依据欧洲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登记处提出的DRESS评分系统,患者被确诊为DRESS,并经系统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痊愈。同时,该文对该病的诊断治疗进行了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2.
头孢尼西钠致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主因躯干、四肢红斑2天、脓疱1天,于2009年11月27日就诊于我科。患者2天前因发热、咳嗽给予头孢尼西钠1g静滴,静滴时患者双手臂出现红斑,伴轻度瘙痒,无疼痛,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1 病历摘要患者男,76岁。因右上肢红斑与水疱伴疼痛、瘙痒1 d于2021年3月27日入院。患者自诉1 d前因右上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用新鲜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 L.)(图1A)和牛耳大黄(Rumex crispus L.)(图1B)的地上部分各约1 kg加约50 g甜米酒捣烂外敷于右上肢体疼痛处并包裹。外敷后局部立即出现明显刺激性灼热感,约4 h后因局部红肿伴疼痛加剧而除去外敷药物,至入院时已经形成多个水疱。另诉凡接触到药液的皮肤均感明显灼热,以躯干右侧往上至腋窝处最明显。既往史:右上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9个月,否认其他疾病史。  相似文献   

14.
1病例简介患者30岁,G4P1 3,4年前足月顺产一女婴,人流3次。末次月经2001年7月22日。于2002年2月13日以中孕引产,在当地镇计划生育指导站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术后38小时无明显宫缩,即用米索前列醇1片(200ug)阴道后穹隆置入。数分钟后,腹痛剧烈,阵发性,伴呕吐,持续半小时多疼痛缓解,但病人逐渐感心慌,血压下降,烦躁。肛查宫口未开,阴道无明显血液流出,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5ml。因病情严重,由当地医务人员转往上级医院。入院查体:T:36℃,P:118/分,R:28次/分,B:P70/40mmHg,贫血外貌,痛苦面容,神志清楚。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1…  相似文献   

15.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主要副作用为耳、肾毒性,β-七叶皂苷钠应用临床后有静脉炎、过敏性药疹、休克、横纹肌溶解、过敏反应、肝损害、心动过缓及肾功能不全等副作用报道。我院在联用两药后致非少尿性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