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黄花败酱镇静作用活性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黄花败酱镇静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黄花败酱全草先用95%的乙醇提取,得到的提取物进一步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得到极性由小到大的4个提取部位。活性筛选采用常规的镇静催眠实验,观察黄花败酱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以及在戊巴比妥钠协同下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4个不同极性的提取物中以正丁醇萃取部分的镇静作用最明显。结论:黄花败酱的正丁醇萃取部分是镇静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
灯心草镇静作用活性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灯心草镇静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灯心草部位提取物的制备主要采用溶剂法,灯心草全草先用95%的乙醇提取,得到的提取物进一步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甲醇依次提取,得到极性由小到大的4个提取部位。活性筛选采用常规的镇静催眠实验,观察灯心草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以及在戊巴比妥钠协同下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灯心草95%乙醇提取物有确切的镇静和催眠作用,在乙醇提取物的4个不同极性的部位中,乙酸乙酯部分的镇静作用最为确切。结论首次确定了灯心草的乙酸乙酯部分是镇静作用的有效部位。在此基础上,可以更深入探讨灯心草镇静作用的有效成分或成分群以及镇静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顾秀琰  禚君  顾万红 《甘肃医药》2022,(6):546-548+565
目的:研究椭圆叶花锚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及乙醇提取物在体外与体内两方面的抗氧化作用与清除率的关系。方法:通过回流提取、萃取、减压干燥等方法,得到不同提取物,利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测定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不同浓度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通过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其体内抗氧化作用。结果:椭圆叶花锚除石油醚提取部位以外,其他提取物各极性部位对DPPH的清除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其清除率随作用时间增长而增加。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及乙醇提取物对DPPH的IC50分别是0.42、0.31、0.61、1.1g/L;同时椭圆叶花锚总黄酮能够升高SOD含量,降低MDA含量。结论:椭圆叶花锚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清除自由基活性强弱关系为: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乙醇>石油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银露梅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银露梅醇提物分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考察其总抗氧化力( TAC)及DPPH自由基( DPPH·)的清除效果,比较银露梅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作用。结果:银露梅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且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的TAC较强,石油醚部分和水部分的TAC较弱,乙酸乙酯部分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强于阳性对照L-抗坏血酸。结论:银露梅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的抗氧化作用较强,可做为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应对其做进一步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闽产白花鬼针草对人结肠癌RKO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75%乙醇回流提取白花鬼针草,浓缩后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4个不同的极性部位.以RKO细胞为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对不同极性部位以及总提取物进行RKO细胞毒性活性筛选,得到最佳活性部位,以1.5%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凝胶成像系统观察200...  相似文献   

6.
目的 筛选虎耳草抑菌、抗炎、镇咳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从虎耳草提取物中萃取出不同极性段的有效部位,观察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部位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制效果、对小鼠的急性、慢性炎症抑制效果和对小鼠氨水引咳的抑制效果。结果 虎耳草提取物中不同极性段萃取物对所选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对小鼠急性耳肿胀、慢性肉芽肿及氨水引咳的抑制作用差异明显;其中醋酸乙酯部分效果最好。结论 虎耳草提取物中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为其主要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7.
黄花败酱是败酱科败酱属植物(Patrinla scabiosaefolia Fisch),古代曾称为黄花龙芽,药用其根和根茎。1966年报导东北产黄花败酱中含有的皂甙是其镇静作用的有效成分。1974年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确证黄花败酱(得自河北省承德地区)的酊剂和醇浸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垂盆草80%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5种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得到5种萃取物,通过总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4种方法对各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垂盆草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在总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上,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四个极性部位,其清除ABTS自由基的半数浓度IC50为0.0131 mg/m 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半数浓度IC50为1.0730 mg/m L。结论垂盆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扩展垂盆草的应用范围和进一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败酱草新用     
败酱草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性味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等作用,现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病证。1.扁平疣败酱草、木贼、香附各30克,加水浓煎。用药棉每日蘸洗数次,每次3~5分钟,10天后疣体逐渐脱落,15天后停止用药,1个月后扁平疣基本消失。2.流行性腮腺炎败酱草(鲜品)适量,加生石膏25克,捣烂后以鸡蛋清调匀,外敷患处,有并发症者加服败酱草煎剂,每次10~15克,每日3~4次。3.白塞病鲜败酱草200克,水煎,早晚2次分服。若口腔溃疡甚者,可同时榨取鲜败酱草汁,加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芹不同提取物(水、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对脑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乙醇提取水芹的最佳条件;按照最佳条件得到水芹乙醇提取物;然后,将水芹乙醇提取物加水溶散,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浓缩萃取液和剩余的溶液即得到水芹不同提取物。分别观察水芹上述提取物对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和阈下剂量致小鼠睡眠的影响,以确定活性部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水芹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以初步探讨水芹镇静催眠作用的机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水芹乙酸乙酯提取物低剂量(250 mg·kg~(-1))、高剂量(750 mg·kg~(-1))均能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入睡率,延长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睡眠时间,升高小鼠脑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结论:水芹乙酸乙酯部位是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部位,且剂量越高效果越明显,其镇静催眠的作用效果可能与5-HT神经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1.
黄花败酱和异叶败酱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黄花败酱和异叶败酱挥发油化学成份。方法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分析。结果 :黄花败酱鉴定出 9个组分 ,异叶败酱鉴定出 6个组分。结论 :在楼之岑研究基础上黄花败酱又有七个成分被鉴定出 ,异叶败酱又有 5个成分被鉴定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不同基原败酱药材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应用Phenix生物显微镜对不同基原败酱药材粉末特征进行观察。结果 黄花败酱和斑花败酱非腺毛细胞壁上具有疣状突起,白花败酱和异叶败酱非腺毛细胞壁上不具有疣状突起;黄花败酱中含有复粒和单粒淀粉粒,其他3种皆为单粒淀粉粒;异叶败酱木栓细胞中含有黄色分泌细胞,而其他3种所含分泌细胞不明显或者不含分泌细胞;白花败酱中含有螺纹导管和网纹导管,而其他3种中含有孔纹导管、梯纹导管和网纹导管。结论 显微鉴别能够快速、经济、准确鉴别败酱药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败酱科败酱属6种同属药用植物的原植物及其根药材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法、微性状鉴别法和显微鉴别法对6种植物的根、茎、花序梗、花和果实等部位进行比较鉴别。结果 败酱无果苞,花序梗单侧具糙毛,簇晶多成排或散聚于细胞中;攀倒甑、斑花败酱茎具两列糙毛,花白色或黄白相间,簇晶少;少蕊败酱无根茎花序梗具柔弱糙毛,簇晶多;异叶败酱花序梗被短糙毛,石细胞多且层纹明显;岩败酱果苞常具3主脉,花序梗被微糙毛,石细胞少。结论 通过性状、微性状和显微特征可以鉴别败酱属6种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4.
赤芍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取赤芍中抑菌有效成分,研究其与4种不同抗生素的协同抗菌作用.方法 制备赤芍甲醇提取物和不同溶剂萃取物,对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黏质沙雷氏菌采用液体2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将具有抑菌活性的萃取物结合抗生素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检查其协同作用.结果 赤芍不同相的萃取物中以正丁醇相萃取物对上述3种细菌抗菌活性最高,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400 mg/L;多数萃取物对于测试的氯霉素(Cp)、四环素(Te)、红霉素(Em)及诺氟沙星(Nf)具有协同作用,其中加赤芍正丁醇相萃取物的诺氟沙星对鲍氏不动杆菌的MIC降低了97%.结论 赤芍的萃取物具有明显抗菌活性,且可与抗生素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豨莶草不同提取部位毒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豨莶草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明确豨莶草毒性部位。方法:用不同极性的溶剂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对豨莶草水煎干膏粉分离提取,观察对小鼠的毒性反应。结果:正丁醇部分组、水溶性部分组小鼠出现毒性反应。结论:毒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极性大的溶剂中,即残留的水溶性部分及正丁醇部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吾尔药核桃分心木对肾阳虚小鼠模型作用的有效溶剂部位。方法以大剂量氢化可的松造成小鼠肾阳虚模型后,分别以分心木不同溶剂提取部位高、中、低剂量组给予干预,观察小鼠体质量增长率、各相关脏器系数等指标变化以及下丘脑、肾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1)肾阳虚组小鼠出现大剂量皮质激素所致的全身耗竭现象,分心木乙醇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以及水提取物组小鼠的全身耗竭现象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2)在小鼠体质量变化和脏器系数方面,各提取部位组与空白组、肾阳虚组比较均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改善作用;(3)正丁醇高剂量组、95%乙醇低剂量组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对毛细血管扩张起到拮抗作用;95%乙醇低剂量组、水煎液中剂量组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现象;正丁醇高中低剂量组、水煎液高中剂量组对胶质细胞水肿表现出改善作用。结论核桃分心木95%乙醇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以及水提取物各剂量组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小鼠模型肾阳虚症状。  相似文献   

17.
郑永刚  刘艳芳  唐辉 《农垦医学》2012,34(2):110-112
目的:体外评价胡杨叶水提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初步探究胡杨叶水提物的生物活性。方法: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胡杨叶水提物进行萃取处理得到不同的极性部位并采用DPPH法测定不同极性部位样品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在相同浓度下胡杨叶水提物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正丁醇部位,而水层样品对DPPH自由基几乎没有清除能力。结论:测定了胡杨叶水提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确定胡杨叶中抗氧化相关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胡杨叶水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东风桔乙醇提取物止咳化痰作用及探讨东风桔有效部位.方法 东风桔药材经95%乙醇提取浓缩后,分成高、中、低剂量组和不同萃取部位组,采用小鼠浓氨水喷雾法、二氧化硫致小鼠咳嗽法、气管段酚红法分别进行止咳化痰的药效研究.结果 在浓氨水喷雾法模型和二氧化硫致咳的模型中,东风桔乙醇提取物高、中剂量组、氯仿、正丁醇部位均能够延长氨水引咳的咳嗽潜伏期;在化痰的实验研究中,东风桔乙醇提取物高剂量组、氯仿部位及正丁醇部位的酚红浓度较高.结论 乙醇提取物、氯仿部位及正丁醇部位有一定的止咳化痰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多枝雾水葛不同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和小鼠热板法观察多枝雾水葛灌胃、外搽使用以及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多枝雾水葛外搽使用的抗炎镇痛效果不明显,灌胃给药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能显著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和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且其水提物比醇提物的作用更强。对多枝雾水葛水提取物的活性部位研究表明,多枝雾水葛的氯仿部位和水部位都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抗炎的有效部位则是氯仿部位和正丁醇部位。结论 多枝雾水葛水提取物灌胃给药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其有效部位是氯仿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