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对11例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经鼻导管吸氧(FiO2〈35%)仍处于早、中期呼衰者,施行面(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 Qirway Pressure,BiPAP)辅助通气,吸气相正压(IPAP)为1 ̄1.5kPa,呼气相正压(EPAP)为0.2 ̄0.5kPa,观察治疗前后PaO2,PaCO2,SaO2,潮气量估计值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经配对t检验,结果均有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2.
3.
应用双相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衰。发现治疗中及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及P〈0.01)。说明该人工通气方法对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有一定的疗效,而且操作安全,避免了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人工通气的损伤或加重感染,为COPD合并呼衰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4.
陈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8,(5)
为探索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罩正压通气在常规机械通气前后的应用价值。对44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机械通气前和4例常规机械通气脱机过度中,应用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显示:常规通气前采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使部分病人避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用于常规机械通气脱机的过渡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6.
报告经面(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24例重度哮喘发作患者,均经常规药物治疗患者呼吸困难、喘息状态不能缓解而应用辅助通气。24例中,20例经辅助通气治疗后喘息缓解。4例无改善,3例改为经鼻或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缓解,1例拒绝插管死于呼吸衰竭。经面(鼻)罩压力支持辅助通气,操作方法简便,病员无痛苦,特别适合于经常规药物治疗和吸氧元缓解的重度哮喘发作患者。但对意识不清,伴有缺氧性精神错乱的危重型哮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予常规的临床治疗;试验组20例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常规治疗,并比较入院时,治疗4h后,1周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Bipap呼吸机治疗后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PaO2增高与PaCO2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它临床观察指标也有明显好转.结论 Bipap呼吸机对COPD急发合并Ⅱ型呼衰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在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急诊患者中的疗效预测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BiPAP)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呼衰)的急诊患者中的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155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治疗,观察BiPAP治疗前和治疗2 h后的各指标情况,分析其与BiPAP治疗成功与否的相关性.结果 155例患者中,123例BiPAP治疗成功,32例治疗失败.治疗前,BiPAP治疗成功组与失败组的体质量、体质指数、血清清蛋白、APACHEⅡ评分、意识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后,成功组与失败组的意识评分、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iPAP治疗2 h后pH变化值、治疗前的意识水平和体质指数对BiPAP治疗是否成功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 BiPAP治疗2 h后的pH变化值、BiPAP治疗前的意识水平和体质指数是在急诊环境下BiPAP治疗COPD合并呼衰患者的疗效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鼻(面)罩持续正压通气抢救I型呼吸衰竭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 (面 )罩持续正压通气技术在国内已成功应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近 3年来我科对不同原因导致的 2 1例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该技术进行无创通气治疗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性 12例 ,女性 9例 ;年龄 38~95岁 ,平均 6 6 .2 5岁。其中急性肺损伤 10例 ,急性左心衰竭 6例 ,呼吸窘迫综合征 1例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3例 ,肺梗死 1例。1.2 仪器 :BiPAPPV10 1型无创通气机 (瑞典博雅公司 ) ,AVL995型血气分析仪 (瑞典AVL公司 ) ,SiMEDS 10 0e型指尖氧饱和度仪 (瑞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住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ICU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科时采取的机械通气模式,分为SIMV组和BIPAP组。比较两组患者通气前和通气48 h时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pH值、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等血气指标,以及治疗结束后镇静剂的总用量、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纳入研究的AECOPD患者43例,男性17例,女性26例;SIMV组15例,BIPAP组28例。机械通气48 h时RR和HR两组间比较,SIMV组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行无创正压通气(NIPPV),并与同期1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无意识障碍患者比较。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通气2~4小时后,pH由(7.16±0.08)升至(7.28±0.05),PCO_2由(111±20)降至(91±21),而且多数病人意识转清,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和86%(12/14),A组略低于B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12/16)。结论:意识障碍不应是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禁忌症,加强意识障碍患者清醒前呼吸道分泌物吸引及胃胀气的引流,合理选用机械同气模式和参数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将8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吸氧);观察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加Bi-PAP呼吸机经面罩气道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动脉血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室率(HR)、动脉血pH、PaO2、PaCO2和Sa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4、24 h后的pH、PaO2和SaO2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aCO2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86%和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肯定,是一种有效、简便、无创而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深入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治疗组:36例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入院后均需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模式PSV+SIMV;待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PSV水平降至11-12cmH20之间,拔出COPD患者气管内插管,然后改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按照患者呼吸频率改变PSV水平,待病情平稳后可继续降低PSV水平,在9cmH,O后可停用呼吸机。观察组:36例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入院后均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待患者病情平稳,按照PSV方式脱机,PSV水平降低至5—8cmH,O时,进行拔管脱机。结果: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总通气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且VAP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NIPPV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脱机撤机成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利于降低患者VAP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鼻/面罩式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观察62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BiPAP鼻/面罩式无创通气前、后血气、呼吸和心率的变化。结果62例患者经无创通气好转出院54例(87·1%),无创通气4h及无创通气治疗结束时较通气前的血气和体征明显改善(P<0·05),另外8例病情恶化改为有创通气后好转。结论BiPAP无创通气可有效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患者,减少有创通气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效果。方法: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组,n=30)和静脉营养组(PN组,n=30),观察两组患者在支持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清总蛋白(TB)、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及上臂肌围(MAMC)、机械通气时间和一次成功脱机率及并发症等。结果:EN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提高,患者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及上臂肌围均增加(P<0.05);PN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时间较PN组缩短(P<0.05),EN组一次成功脱机率比PN组高(P<0.05)。EN组并发症发生率较PN组低(P<0.05)。结论:肠内营养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 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45例COPD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采用B iPAP 常规治疗,对照组22例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2h、24h后两组同期动脉血气及呼吸频率、心率改变。结果:治疗组PaO2、PaCO2、pH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呼吸频率、心率改变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气管插管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在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共3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采用NIPPV治疗,对照组19例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与对照组68.4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R(次/min)、R(次/min)、收缩压(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mmHg)、SaO2(mmHg)、PaO2(mmHg)、PCO2(mmHg)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纠正患者低氧血症,加快CO2排除,降低CO2的潴留,从而降低患者的插管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上腹部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间歇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治疗。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术后第2天开始恢复,术后第5天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各项指标术后第2天开始恢复,术后第7天恢复至术前水平。治疗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重度COPD患者围手术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气流受限的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