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儿童外伤性硬膜外血肿采取保守治疗11例、钻孔引流血肿溶解治疗24例、开颅血肿清除治疗2例,评价疗效。结果:随访1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分1例,3分1例,4分3例,5分32例。结论:儿童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有手术指征者应尽早手术,手术方法最好选择钻孔引流血肿溶解术,简便易行,是治疗儿童硬膜外血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介入治疗急性外伤性相对稳定性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对12例血肿量在20~30 m L,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15分的急性外伤性相对稳定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应用微创介入、抽吸、液化、外引流术清除血肿,观察疗效。结果:12例患者行微创清除术后2~7 d颅内血肿基本清除,所有患者治愈出院。3个月后随访,按格拉斯哥评分(GOS)判定疗效:良好12例。结论:微创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操作简便、安全、创伤性小、有效,是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48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根据血肿的量和GCS的评分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15例血肿<10 mL,GCS评分>12分,在监测生命体征、血气、血电解质、颅内压、CT动态监控等措施下行保守治疗。33例血肿>10 mL,积极手术治疗。按GOS标准恢复良好41例,重残5例,死亡2例。保守治疗无一例死亡。结论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缺乏特殊临床表现,但易形成枕骨大孔疝而导致死亡。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主要依靠CT和/或MRI检查。根据血肿量和GCS评分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救治方法。方法:随机择取我院两年内收治的20例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给予甘露醇和地塞米松静脉快速滴注,降低颅内压,并行急诊手术治疗,手术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和血肿清除。结果:急性弥漫性脑肿胀8例(40%),对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7例(35%)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5例(25%)。术后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5例(25%),中残8例(40%),重残4例(20%),死亡3例(23.1%)。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较多,术中继发颅内血肿形成,外伤致血管调节功能障碍,脑外伤后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长时间脑疝后脑组织缺氧等是颅脑损伤中脑膨出的主要原因,认真分析病因并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疗效并与入院时GCS评分,出血量,手术时机的关系。结果患者入院时GCS评分越高预后越好,血肿量较小者预后较好,患者在6h内及6~24h内手术较24h后手术预后好。三组术式患者近期疗效指标(术后2周GOS评分)和远期疗效(术后3月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GCS评分可用于判断HICH的严重程度和估计预后,超早期或早期手术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疗效,不同的血肿量决定了患者的不同预后,不同的手术方法对预后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27例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对幕上血肿量〉30ml者、幕下血肿〉10ml者、脑中线结构移位〉0.5cm者、特急性硬膜外血肿者、有中间清醒期或伤后立即昏迷且呈进行性加重者、有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27例,手术治疗18例,非手术治疗9例,死亡1例,因并发肺部感染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死亡率3.7%,其余均治愈或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相对较好,治愈率较高,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半年的治疗,按GCS评分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定:恢复生活自理15例(GCS5分12例,4分3例),重度残废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诊断外伤性脑梗塞主要依据CT或MRI检查,但早期的临床观察更为重要,早期使用高压氧及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出血治疗策略的疗效评价。方法:按GCS评分,将病人分为3~5;6~8;〉8分三组,分别在组内比较单纯脑室外引流或脑室外引流加血肿清除术对不同类型脑室出血病人的疗效。疗效评价标准为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死亡、植物状态、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为预后差;轻度神经功能障碍和正常为预后良好。结果:GCS3~5分组,大量脑实质内出血患者中,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死亡率与未手术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9%VS80.0%,x^2=32.2,P〉0.05);大量脑实质内出血患者与单纯单纯脑室出血或脑室出血伴小量脑实质内出血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3%Vs51.5%,x^2=44.2,P〈0.05),但预后差(死亡和植物状态)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91.3%VS86.4%,X^2=12.9,乃0.05)。GCS6~8分组,开颅手术患者预后差(死亡、植物状态和神经功能重度异常)发生率与未手术者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8%VS90.0%,X^2=87.5,P(0.05)。大量脑实质内出血患者中手术者预后差发生率与单纯脑室出血或脑室出血伴小量脑实质内出血仅行脑室外引流术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3.8%VS61.1%,x^2=54.9,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是否开颅手术或仅仅行脑室外引流术,不仅看脑实质出血量的大小,还应综合考虑患者就诊时的神经功能状态和GCS评分。  相似文献   

9.
急性外伤性硬脑膜下血肿约占颅内血肿的40%,其预后与颅脑受损程度、年龄、机体状态、手术治疗时机、手术方式以及并发症有关。我科1999年6月--2003年7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29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方法:对90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评价分析对后颅窝血肿术后疗效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结果: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患者的恢复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后颅窝血肿可引起急性脑积水和枕骨大孔疝,因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障碍和瞳孔变化,及早复查头颅CT对有效诊断、早期手术及降低死亡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促醒针法对早期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昏迷,治疗组采取促醒针法及基础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疗效、GCS评分及意识状态。结果:治疗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颅脑外伤患者GCS评分显著高于脑血管意外患者(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醒针法对昏迷患者有一定促醒效果,能加速促醒及提高促醒成功率,颅脑外伤者疗效较为显著, GCS评分≥7分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随机分为微创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各32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存活率达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5、30d后观察组存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9.2±4.2)、(14.1±4.2);对照组分别为(26.7±5.2)、(23.1±5.3),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预后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4年来,我科对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同时结合脑灌注压监测,结果表明同时监测颅内压、脑灌注压更能准确地掌握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指征,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调整有科学的指导意义,能准确地判断其预后。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患者均为伤后24小时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男32例,女26例,年龄6~68岁,平均36岁,其中脑挫裂伤20例(1例手术治疗),弥漫性脑肿胀者13例(1例手术治疗),颅内血肿17例(手术15例),原发性脑干损伤8例(均行非手术治疗)。入院时GCS计分:3~5分26例,6…  相似文献   

14.
重型脑干出血系指脑干出血量〉5ml,并伴明显意识障碍(意识分级≥Ⅲ级或GCS评分49分)者。脑干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70%~80%,尤其是出血破人脑室者。虽然也有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成功的报道,但总体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5.
李学婷 《中医正骨》2008,20(9):12-13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肌肉注射作为硬膜外阻滞麻醉前用药的最佳时间。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患者382例,入室后肌肉注射咪唑安定0.1mg·kg^-1,按用药石时间分成5、10、20、30及40分钟组。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标准评分(以2—3分为最佳时间),记录SBP、DBP、HR及SPO2等变化。术后24小时随访麻醉操作及手术操作过程中遗忘情况。结果:5、10分钟组得2-3分者分别达100%与96.15%,与20、30、40分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0分钟组既有适当镇静作用,患者又能主动合作。20分钟后各组镇静评分均大于3分,患者难以很好合作。肌肉注射咪唑安定0.1mg·kg^-1后5-10分钟SpO2有明显下降,术后24小时随访,患者对麻醉操作完全遗忘者为98.85%-100%,对手术操作完全遗忘者为89.41%~100%。结论:肌肉注射咪唑安定0.1mg·k^-1后,5—10分钟进行硬膜外穿刺操作为合适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外伤性骑跨型后颅窝硬膜外血肿诊治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4例外伤性骑跨型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诊治经过。结果 保守治疗 1 5例 ,均恢复良好。手术治疗 39例 ,2例死亡 ,1例病情恶化后自动出院 ,36例治愈出院。结论 早期诊断、严密观察、及时手术对抢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点舌疗法对脑卒中后早期意识障碍的促醒作用。方法:选取 89 例脑卒中后早期意识障碍患者,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4~8 分和 9~13 分为标准进行分层,其中,GCS 评分 4~8 分患者共 44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 例;GCS 评分 9~13 分患者共 45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 22 例和对照组 2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点舌疗法治疗,各组均治疗 2 周。记录并比较不同层次患者治疗前、治疗 1 周、治疗 2 周的 GCS 评分。结 果:GCS 评分 4~8 分患者治疗 1 周,2 组 GC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 4~8 分患者治疗 2 周,试验组 GCS 评分较治疗 1 周时升高(P<0.05),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对照组 GCS 评分与治疗 1 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GCS 评分 9~13 分患者治疗 1 周,2 组 GC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 (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 评分 9~13 分患者治疗 2 周,试验组 GCS 评分较治疗 1 周时升高(P<0.05);对照组 GCS 评分与治疗 1 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 GC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点舌疗法对脑卒中后早期意识障碍患者可发挥持续的促醒作用,且对于 GCS 评分为 4~8 分患者的促醒作用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药物及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龙川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发生迟发性脑出血的患者28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不同时段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指标变化,找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后引发迟发性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并对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发生术后迟发性脑出血情况通常具备以下特征: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大多在8分以内,头颅CT诊断显示存在多发脑挫伤、对冲伤或颅骨骨折的情况,需为患者及时进行再次手术并做术后的随访工作。本研究28例患者中应用单纯血肿清除术有15例,应用去骨瓣减压术有13例,均出现术后迟发性脑出血情况。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APTT、TT两项指标术前与术后、术后与再出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个月为患者安排随访,发现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有13例,中残有10例,重残有2例,植物生存有2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GCS、凝血功能指标。结合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际情况,医疗人员要及时发现存在迟发性脑出血的隐患,术中清除迟发性颅内血肿,才能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京宽 《中医药研究》2012,(8):1004-100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尤其硬通道微创穿刺术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资料,其中微创组40例应用硬通道微创穿刺术,对照组40例应用传统开颅手术。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回访,其临床表现按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定,对比分析微创治疗较传统治疗的临床优势。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越高和血肿量较小者预后较好,硬通道微创穿刺术组术后预后优于传统手术组,且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者的经验,采取个体化的原则,准确地掌握手术适应证,尽可能选择硬通通微创术以减少创伤及并发症,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03例中,大量脑出血患者采用中医药结合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通过对病人发病至手术时间,脑内血量,血肿破入脑室,意识障碍程度和格拉斯哥错迷量表值(GCS)等指标的测定,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出血量越大,意识障碍程度越深,GCS越低,其死亡率越高。结论: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对脑出血进行综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