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旵东 《中外医疗》2012,31(30):9-10
目的评价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治疗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73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入选研究,观察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或紫杉醇涂层支架植入后12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再狭窄率。结果接受两种支架植入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相似,均完成了12个月随访。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组MACE事件发生率和再狭窄率分别为9.52%和4.76%,紫杉醇涂层支架组相应为9.67%和6.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治疗糖尿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同紫杉醇涂层支架一样安全有效,在降低MACE和再狭窄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常规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CAG),狭窄程度在75%以上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42例置入Cypher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DES组),56例置入普通支架(BMS组)。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常规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呲格雷等药物治疗,术后严格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98例合并糖乐病的患者CAG显示2支以上血管病变者占70.4%,且以B型病变和C型病变为多。DES组共置入Cypher药物支架77个,BMS组共置入普通支架99个,PCI均获成功。所有患者进行了10.2±3.7个月的随访,DES组复发心绞痛的患者5例(11.9%),无心肌梗死和死亡发生;BMS组复发心绞痛14例(25.0%),非致死性再梗死3例,心源性死亡4例,非心源性死亡2例;DES组在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再梗死和复发心绞痛方面低于BMS组,有统计学差异。DES组11例复查CAG,有2例Cypher药物支架靶病变处出现再狭窄,BMS组18例患者复查CAG,11例出现支架再狭窄。对狭窄超过75%的靶病变进行了再次血管成形术。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不增加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的机会,有助于减少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近期和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内再狭窄患者中根据再狭窄模式选择介入治疗的远期预后。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9年12月因DES内再狭窄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再次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再狭窄部位及类型选择介入治疗方案。对于累及DES节段的再狭窄者行再次植入DES术;对于狭窄部位局限于DES内的Ⅰ型病变者行高压球囊扩张术;对于狭窄部位局限于DES内的Ⅱ~Ⅳ型病变者先行球囊扩张,再根据扩张后的结果由术者决定是否再次植入DES。所有患者均前瞻性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靶病变重建(TLR)和心肌梗死(MI)。结果共88例行介入治疗,其中42例行单纯球囊血管成形(POBA)术(POBA组),46例行再次植入DES(DES组)。两组间各靶病变部位及各种原植入DES的涂层药物类型构成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再狭窄病变部位及类型构成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OBA组、DES组的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发生率分别为(72.5±11.9)%、(76.2±9.1)%,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2.2±1.0)年,两组间MACE、TLR、MI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根据DES内再狭窄部位及类型选择介入治疗方案是有效的。对于局灶型ISR可行POBA术,而对于非局灶型或节段内ISR病变则需要再次植入DES。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内再狭窄患者中根据再狭窄模式选择介入治疗的远期预后.方法 选择2006年6月-2009年12月因DES内再狭窄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再次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再狭窄部位及类型选择介入治疗方案.对于累及DES节段的再狭窄者行再次植入DES术;对于狭窄部位局限于DES内的I型病变者行高压球囊扩张术;对于狭窄部位局限于DES内的Ⅱ~Ⅳ型病变者先行球囊扩张,再根据扩张后的结果由术者决定是否再次植入DES.所有患者均前瞻性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MACE),包括死亡、靶病变重建(TLR)和心肌梗死(MI).结果 共88例行介入治疗,其中42例行单纯球囊血管成形(POBA)术(POBA组),46例行再次植入DES( DES组).两组间各靶病变部位及各种原植入DES的涂层药物类型构成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再狭窄病变部位及类型构成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OBA组、DES组的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发生率分别为(72.5±11.9)%、(76.2±9.1)%,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2.2±1.0)年,两组间MACE、TLR、MI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根据DES内再狭窄部位及类型选择介入治疗方案是有效的.对于局灶型ISR可行POBA术,而对于非局灶型或节段内ISR病变则需要再次植入DES.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术后观察心脏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44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事件22例,其中胸痛复发19例,TVR7例,ISR处原支架的类型是影响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认为DES术后ISR的疗效好于BMS术后ISR(P=0.002)。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血管的直径和病变部位、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DES涂层材料的不同与治疗效果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19-22+封三
目的 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和小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入住我院行DCB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例,其中ISR 22例,小血管病变26例。另选取性别、病变血管及类型相同,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相近的行药物涂层支架(DES)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以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AMI)、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等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为主要终点观察指标,记录复查冠脉造影或冠脉CT结果。结果 平均随访(9.15±5.46)个月。DES组MACE发生率为8.34%,高于DCB组的4.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心源性死亡病例,DCB组中无非致死性AMI,DES组发生1例(2.0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行TLR 2例(4.17%),低于DES组4例(8.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在(9.24±4.02)个月有19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和4例复查冠脉CT,ISR患者10例(1例血管狭窄85%),小血管病变13例(1例血管狭窄90%);DES组在(8.34±5.28)个月有14例复查冠脉造影,ISR患者6例(1例血管狭窄80%),小血管病变8例(1例血管狭窄99%的非致死性AMI,2例血管狭窄75%和80%)。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在随访过程中无MA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6)。结论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和小血管病变的疗效不劣于药物涂层支架,可作为临床冠脉血运重建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在西宁地区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535例冠心病患者采用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常规方法行国产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记录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术后1年随访,9~12个月行64排CT或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535例冠心病患者共置入支架798只,均成功置入病变处。1例心源性休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置入后3h死于泵衰竭,3例术后出现非Q波型心肌梗死,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0.75%。535例患者随访12个月,2例死亡,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6例再次心绞痛发作,5例再次靶病变血运重建术,总的MACE发生率为4.8%,495例患者6~12个月行64排CT或冠状动脉造影复查,16例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3.2%。结论: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有较好的近、中期疗效和较高的效益/价格比,尤其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使更多冠心病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术后观察心脏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44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事件22例,其中胸痛复发19例,TVR7例,ISR处原支架的类型是影响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认为DES术后ISR的疗效好于BMS术后ISR(P=0.002)。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血管的直径和病变部位、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DES涂层材料的不同与治疗效果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紫杉醇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远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8例(共有187处病变)入选本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紫杉醇洗脱支架组59例,裸支架对照组59例.结合冠脉造影结果和心电图或者心肌ECT等显像结果确定冠脉靶血管来植入支架,紫杉醇洗脱支架组患者冠脉96处病变,共植入支架96枚,裸支架对照组患者冠脉91处病变,共植入支架91枚.术后患者随访2年,观察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事件的发生率,复查平板运动试验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两组基本临床特征相似,支架植入成功率为100%.有95%的患者完成了2年的随访,紫杉醇洗脱支架组总的MACE事件发生率为5.1%(3/59),裸支架对照组为23.7%(13/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紫杉醇洗脱支架组5.2%(5/96)靶血管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裸支架对照组15.4%(14/91)靶血管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相比紫杉醇洗脱支架组发生率高(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事件发生率方面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紫杉醇洗脱支架在预防再狭窄及降低MACE方面有优势,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安全性与裸支架相同.  相似文献   

10.
单部位单个药物洗脱长支架置入术后远期疗效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单部位单个药物洗脱长支架置入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单部位单个药物洗脱长支架置入术后62例患者(长支架组)及随机抽取的单部位单个药物洗脱非长支架置入术后60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长期随访,记录心绞痛再发作、再次住院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部分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 (1)2组心绞痛再发作、再次住院、致命性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血管重建等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长支架组复查冠状动脉造影20例(32.26%),对照组复查15例(25.00%),2组在支架内再狭窄、靶病变重建和靶血管重建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部位单个药物洗脱长支架置入术安全可行,远期随访无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支架(DES)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疗效.方法:220例多支病变冠心病(CHD)患者接受DES(148例)或CABG(72例),观察围术期疗效、并发症,进行临床随访了解远期疗效(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死亡、无事件存活等).结果:围手术期DES和CABG的手术成功率均较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CABG组高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脑梗塞、心绞痛、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6.7)个月随访结果示:DES组的再发心绞痛、靶血管重建高于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新发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心脏性死亡、无事件存活率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CABG和DES的手术成功率均较高,近期疗效无明显区别.远期疗效观察,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区别,但CABG组的再发心绞痛及靶血管重建小于DES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冠心病三支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置人药物洗脱支架的安全性及近、中期疗效.方法:2003年10月~2007年10月间5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三支病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男38例、女19例,年龄41~79岁,平均62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糖尿病史2~12年,其中胰岛素治疗26例,采用常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支架置入成功,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57例患者共治疗193处病变,置入药物洗脱支架277枚.1例(1.8%)患者术后d4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41例(71.9%)患者术后6个月行冠脉造影,3例(7.3%)患者支架内再狭窄,选择外科搭桥治疗.随访12个月.无死亡、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三支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近、中期效果好,远期疗效有待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置入后远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本院心内科2005年1月-2008年12月间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行DES支架置入的646例患者根据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DES糖尿病组192例(随访183例,95.3%)与DES非糖尿病组454例(随访428例,94.3%),随访患者在DES置入后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组合并高血压(75.4%vs 60.5%,P=0.00)及冠状动脉三支病变(47.0%vs 37.6%,P=0.05)、女性(26.2%vs 16.6%,P=0.01)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单支病变(24.0%vs32.0%,P=0.05)比例及平均年龄小于非糖尿病组(60.08±11.58 vs 64.01±10.79,P=0.00)。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MACE率均呈递增趋势。两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vs 0.2%,P=0.02)。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单纯冠心病患者多支病变比例及PCI术后确定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高。DES术后两组MACE发生率均呈递增趋势,糖尿病组在极远期(〉5年)增长更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 and small Protrusion(TAP)技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确诊冠心病分叉病变患者50例,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其中A组采用边支球囊扩张,B组边支球囊扩张后采用TAP技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随访12个月,记录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部分患者在手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不同的介入治疗策略对冠心病分叉病变患者的即刻效果有差异,TAP技术效果更佳,且手术成功率高;随访1年两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TAP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安全性好,短期疗效佳,长期疗效亦满意,但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与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对2003年2月至2008年6月接受治疗的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病人进行评估,其中113例置入了药物洗脱支架(DES组),96例病人接受了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术后6月及3 a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发生率.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DES组与CABG组术后12月的MACCES发生率分别为11%及10.6%,P>0.05; (3)平均随访18个月,DES组与CABG组无MACCES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冠脉造影随访DES组再狭窄率高于CABG组(7.69%比 0%,P<0.05).结论 冠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DES治疗手术成功率高,有较理想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洪泽文 《微创医学》2009,4(4):369-371
目的 探讨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101例冠心病患者采用经皮穿刺(股或桡动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常规方法行国产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记录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6个月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 101例冠心病患者共置入156枚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均成功置入病变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0.101例患者随访(12.1±1.1)个月,8例再次发生心绞痛发作,总的MACE发生率7.9%,其中31例患者6个月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1例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3.2%.结论 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支架治疗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有较好的近、中期疗效和较高的效益与价格比,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使更多冠心病患者获益,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发生再狭窄(ISR)患者再次实施DES置入术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植入DES的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发生再狭窄(ISR≥50%),并且再次置入DES治疗ISR介入手术成功的患者。985例DES-ISR患者根据狭窄类型分为局限性狭窄组130例(13.2%),弥漫性狭窄组699例(71.0%),闭塞性狭窄组156例(15.8%)。随访观察3组患者的远期(6个月、12个月)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过6个月的随访,局限性狭窄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为3.85%(5/130);弥漫性狭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2.72%(19/699);闭塞狭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3.21%(5/156),3组6个月的随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个月的随访,局限性狭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13.08%(17/130);弥漫性狭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9.16%(64/699);闭塞狭窄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为9.62%(15/156),3组12个月的随访结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对于DES-ISR患者来说,不论ISR的类型,再次置入DES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药物洗脱支架(DES)和金属裸支架(BMS)治疗冠心病(CHD)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CHD患者3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接受DES治疗,对照组接受BMS治疗,于术后1、3、6、9和12个月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并于12个月做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不良心脏事件、支架内血栓及再狭窄的发生率,并评价两组不同因素对再狭窄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置入支架成功率为98.7%,而对照组置入支架成功率为100%。在主要临床事件方面,治疗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支架内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近期血栓事件发生率为2.58%,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亚组分析,治疗组中在弥漫病变、重叠支架、长支架时的再狭窄率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支架置入中,DES具有较低的不良心脏事件、近期血栓及再狭窄的发生率,同BMS相比有显著的优势,近远期疗效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国产生物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原发病变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8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经单一国产生物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介入治疗,并予长期随访。主要研究终点为术后1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次要研究终点为术后长期随访中的各种不良事件及平均14个月冠脉造影判定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88例患者105处病变共植入131枚支架,术后1年内有3例患者复发心绞痛住院,复查造影2例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1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术后平均随访22个月,其中2例患者非心源性死亡,2例心源性死亡,无美国学术研究联合会(ARC)定义的血栓事件发生;31例(35%)患者(45处病变)术后平均14个月接受冠脉造影复查,定量冠脉造影测量4处靶病变再狭窄,再狭窄率为8.8%。结论:国产生物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用于冠状动脉原发病变的介入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胡浩  常鹏  郭雪娅  白锋  林欣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9):149-150
目的观察国产生物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观察169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病情变化,常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主要观察术后(14.0±7.4)个月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生存率.术后急性、亚急性及晚期迟发支架血栓发生率,以及术后6-12个月冠脉造影随访.结果169例患者214支血管247处痛变共植入287枚支架.术后(14.0±7.4)个月无MACE生存率98.8%;可能的亚急性支架血栓发生率0.6%,晚期迟发支架血栓发生率0.6%.术后6-12个月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支架再狭窄为0.结论国产生物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