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诊护理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用最少数据、最短时间和最佳技能来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的专业技术,它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1]。核磁共振虽然是医院的大型设备,较其他检查方法具有多参数成像,图像可读性强,无骨伪影,无辐射、较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张竞元  李伟 《吉林医学》2009,30(8):727-728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处于危急状态的患者心理活动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急诊科的护士要善于用语言行为开导,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愉快的情绪、端庄的仪表、耐心的解释、准确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解除患者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从而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提高抢救质量,从而达到治疗所需要的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我科自1990年至今收治612例病人,其中急诊85例,除9例外,其余76例均由护士陪同作CT检查,以免途中发生意外.76例中,脑出血25例,硬脑膜外血肿21例,硬膜下血肿15例,膜挫裂伤10例,脑瘤3例,脑胶肿2例.临床表现有昏迷,偏瘫,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燥不安,瞳孔改变,失语,抽搐,早期脑癌,复合损伤等.由于护理周到,使CT扫描进行顺利,结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中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4例患者检查前进行细致心理护理和准备、检查中密切观察等综合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平稳完成了检查,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全方位耐心、细致护理能够帮助危重患者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保证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研究急诊危重休克患者接诊与护理的效果与意义。方法将60例急诊危重休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记录接诊时各类检查结果并采取抢救措施与护理。结果经过抢救与护理后,60例患者完全治愈15例,症状明显好转42例,死亡及治疗无明显疗效3例。结论对于危重休克患者进行迅速有效的抢救与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6.
据我院外科1990年1—6月份统计,各种急诊手术306例,其中危重急诊89例,占急诊的29.08%。因此,手术室护士在整个救治工作着中起助手,前哨、组织者之一的重要作用。手术室护士的素质,护理质量对病人的抢救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密切配合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措施,熟练的抢救技能来挽救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危重患者由于病情特殊性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院内转运其救治效果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因此,对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及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器械药品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手法正确,严格交接班。保证患者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科室。  相似文献   

8.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科室”,来就诊的大多是危重患者,这些患者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危在旦夕,必须采取紧急抢救措施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急诊医护人员往往对来诊的患者根据轻、重、缓、急采取迅速有效的治疗措施。挽救患者生命,而忽略了心理护理对疾病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急诊急救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急诊监护室的建立和发展,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为我们进一步观察和了解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提供了条件并积累了经验。护士必须了解急诊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特点,运用有效的交流方式,加强沟通,才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救护质量。  相似文献   

9.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洋洋 《吉林医学》2013,34(11):2148-2149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安全转运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结果:335例急诊危重患者均能安全到达相关科室。结论:妥善准备好转运前的各项具体工作,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积极完善交接管理,确保患者院内的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10.
胡林珠 《吉林医学》2014,(35):7950-7951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6例实施无缝隙护理组的急诊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实施无缝隙护理前收治的15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和治疗状况。结果:无缝隙护理组抢救成功率为94.23%,而对照组为84.62%。无缝隙护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无缝隙护理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和插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进行全程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韩朝霞  张劲松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38-139,142
目的 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201 1年1月~2012年12月收录的10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急诊护理,而观察组50例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6.0%,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2.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诊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为(10.32±3.53)min、(20.41±4.23)d、(0.65±0.01)万元,对照组的急诊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为(22.52±5.41)min、(24.53±5.82)d、(0.86±0.02)万元,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为96.0%,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为82.0%,并发症发生率为12.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危重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整个操作简单,针对性强,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在急诊患者抢救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急诊危重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模式护理,而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观察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非常满意度70.00%,较满意度23.33%,不满意度3.69%,总体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非常满意度46.67%,较满意度30.00%,不满意度23.33%,总体满意度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的过程中应用全程护理能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降低急诊危重症患者医疗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接诊的危重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处理,研究组实施全程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存活率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与存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实施全程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率,并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的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全程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对比(1)两组患者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2)两组患者对医院总体满意度.结果:(1)两组患者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对医院总体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帮助急诊危重患者缩短就诊挂号时间及就诊时间时间,提高医院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丰君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4):211-211
急诊科接诊危重病患者,在搞好临床抢救工作的同时,还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这一工作主要靠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密切配合共同来完成。现代医学与免疫学表明,人的大脑与免疫系统存在着某种联系,人的心理与健康密切相关。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对于急诊抢救工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进行常规护理,针对其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加以解析,并且制定护理措施.将护理措施改进前后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在当前的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有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缺乏、沟通能力淡薄、专业技能较差、工作强度过大等几个主要原因.针对这类原因进行护理干预,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难度较大,风险因素较多,很容易导致医疗事故产生,针对风险因素制定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规避事故.  相似文献   

17.
王丽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942-2942
急诊科是抢救病人生命的第一线,患者经急诊人员初步的抢救处理后,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往往需要进行院内转运,尽管转运的时间短暂,但风险却不容忽视。我院于2012年共转运危重患者256例,均运用模式化护理,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进行急诊治疗的危急重症患者20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以及全程组,各100例.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抢救方法 对于患者进行抢救,全程组患者在临床上使用全程护理的方法 对于患者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全程组患者在经过抢救完成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明显的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于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抢救的过程中,使用全程护理的方法 能够对于患者起到更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抢救的成功率,能够明显降低医疗护理风险,在实际的对于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改革时代的发展,不断向纵深发展,医院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是时代的使命,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对于急诊护士来说更为重要。急诊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多变是其特点。护士对各种不同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判断必须能做到准确、及时,并配合医生的救治工作。另外,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风险管理干预策略对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旨在为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180例急诊危重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干预组患儿家长在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仅行传统护理,并对护理经验加以总结分析.结果 经过对急诊危重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干预策略后,干预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人员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造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危重患者应用风险管理策略干预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该护理方法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