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外国置电场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界单边通区域G,其边界δG=ГeC(1,a),a>0,本文考虑了以广义Faber多项式Φn(z)的零点为插值结点的Lagrange插值多项式的逼近性质,得到了它对A(G)中的函数的一致逼宾阶和平均逼近阶的估计,并且得到了它对Ep(G)中函的平均逼近阶的估计,还指出关于平均逼近阶的估计是不可改进的。  相似文献   

2.
督脉外置电场治疗脊髓损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督脉外置电场脊髓损伤治疗仪,探索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两极板置于损伤脊髓节段的上、下脊椎棘突间之皮肤上,通电治疗,每日0.5h。结果:本组共68例,全瘫46例,不全瘫22例,经1个月~6个月治疗,全瘫恢复率26.3%,不全瘫恢复率87.7%,膀胱及性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康复(参照Franke分级法评价)。结论:在脊髓损伤早期应用该仪器可阻止脊髓继发性损伤,在脊髓损伤晚期应用,不仅能阻止脊髓退变萎缩,而且能促进脊髓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3.
急性脊髓损伤(A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被动的短时期内发生损伤,直接产生的后果一般不可逆,目前仍没有较成功的方法治疗;继发性损伤是一种细胞和分子水平的主动词节过程,演变达数小时之久,且能被控制。大量实验证实脊髓继发性损伤是引起脊髓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微循环障碍脊髓组织局部缺血、缺氧是脊髓继发损伤的重要机制。脊髓一旦发生损伤、坏死,恢复的可能性较小。目前,对脊髓损伤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主要是在预防脊髓的继发性损伤方面,使得ASCI损伤机制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作者就ASCI中继发性损伤治疗的实验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取S-D健康大白鼠20只,采用改良的Alen氏装置,以10×10g·cm力造成T10脊髓完全损伤的动物模型。随机分类为中药组、对照组,每组10只,以超微结构变化、脊髓神经功能、组织学及形态计量分析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实验观察。结果表明,中药组动物髓鞘、神经元细胞结构恢复理想,脊髓神经功能、组织形态计量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分析认为,加味补阳还五汤可以阻止脊髓的继发性损伤,促进神经元及损伤神经纤维的修复与再生  相似文献   

5.
夹脊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夹脊电针上下连接电极能够在脊髓内产生较强的电场,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其机理可能为通过产生拮抗内生性损伤电流而阻止Ca^2 内流,稳定膜结构,增加线粒体酶活性,阻断脊髓继发性病变,保护脊髓神经轴突的退变,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目的:探讨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以改良的Allen′s法造成T11-T12脊髓撞击伤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夹脊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急性期伤区脊髓组织含水量及组织总钙含量动态变化和术后4周大鼠瘫肢运动功能及组织形态学(包括形态计量学)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生化、组织形态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夹脊电针能明显减轻脊髓损伤早期继发性病理损害,并能有效促进损伤后中枢神经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猴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之理  李瑞午 《中国针灸》1999,19(7):433-435
猴6只,用Alen氏法以150GCF力和200GCF力砸伤脊髓腰1部位。各分成针刺组、给药组及对照组。实验结果提示针刺或ATP治疗脊髓损伤未能得到满意的效果,神经纤维未见到再生现象。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脊髓损伤的恢复情况从本实验研究的结果分析似与脊髓损伤当时力的大小有直接密切关系。其针刺和给药可能与提高机体抵抗力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志宏 《山西中医》2003,19(1):56-58
脊髓损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创伤。随着交通和工矿业的发展 ,并发于脊柱骨折产生的急性脊髓损伤 (spinal cordinjury;SCI)也愈发常见。 SCI常导致患者损伤平面以下的严重病废 ,由于其病理较为复杂 ,因此治疗上亦困难重重。近年来 ,中药治疗该病取得了一些进展 ,综述如下。1 单体及单味中药研究1.1 人参皂甙 :刘景臣等 [1~ 4 ] 用人参皂甙对杂种家猫的Allen′s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进行了系列实验 ,结果发现 :1损伤组伤段脊髓水、Ca+ +含量明显升高 ,组织与血中 MDA含量显著升高 ,SOD及 GSH活性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 (未损伤脊髓 )及治疗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地塞米松对继发性脊髓损伤的抑制作用,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用AllenWD法致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对照组(A组)只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不给药;模型组(B组)造模后应用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治疗组分成造模前30min给药组(C1组)及30min后给药组(C2组)按2mg*kg-1的剂量静脉注射.于用药后50min取伤段脊髓标本,纸上电泳法检测其兴奋性氨基酸含量;于造模后24h取伤段脊髓标本,干湿重法测定水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离子含量;于造模后72h取脊髓标本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同A组比较,B组脊髓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早期显著增高(P<0.05),水钠、钙含量也显著增高(P<0.01),钾、镁含量则显著减少(P<0.01),组织变性坏死程度严重.与B组比较,C1组脊髓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水钠、钙含量显著减少(P<0.01),钾镁含量显著增高(P<0.01),组织变性坏死程度较轻.同B组比较C2组脊髓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然而其水钠、钙含量却显著降低(P<0.01),钾、镁含量显著增高(P<0.01),组织变性坏死程度较轻,但重于C1组.认为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可以有效地抑制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脊髓损伤(spiIlal Cord Injury,SCI)年发病率为20~40/100万,其所致的截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伤残,常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其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方法。而中医在这方面却有一定优势。针灸治疗对于脊髓损伤所造成截瘫的恢复有肯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改善二便功能、缓解肢体痉挛、减轻截瘫性疼痛等并发症、后遗症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在所有被用来治疗SCI的针灸疗法中,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在临床上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因此本人拟对近10年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夹脊电针上下连接电极能够在脊髓内产生较强的电场,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其机理可能为通过产生拮抗内生性损伤电流而阻止Ca2+内流,稳定膜结构,增加线粒体酶活性,阻断脊髓继发性病变,保护脊髓神经轴突的退变,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目的:探讨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以改良的Allen’s法造成T11-T12脊髓撞击伤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夹脊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急性期伤区脊髓组织含水量及组织总钙含量动态变化和术后4周大鼠瘫肢运动功能及组织形态学(包括形态计量学)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生化、组织形态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夹脊电针能明显减轻脊髓损伤早期继发性病理损害,并能有效促进损伤后中枢神经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方形波电容偶合电场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要报道了应用方形波电容偶合电场(CCEF)骨折治疗仪促进骨折愈合的动物实验,并与Brighton报道的正弦波电容偶合电场进行了比较。手术造成兔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通过组织学切片观察、凹环素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骨痂形态计量学测定及力学抗折试验。结果表明方形波电容偶合电场的促进成骨及提高骨抗折强度的作用明显优于正弦波组和对照组。本实验还对CCEF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股骨颈移位骨折的治疗中,试用了7种不同的闭合复位方法。其中Whitman's法在骨折床台上进行,正常肢体外展,患肢由屈曲牵引至完全伸直位后,维持牵引并外展到与对侧肢体相称位,单髋人字石膏外固定(1914年)。 Leadbetter's法也在骨折床台上进行。将患肢髋部屈曲90°,沿大腿轴线行手法牵引。同时股骨干稍内收,患肢缓慢行环形活动至外展、内旋位,患肢向下降至骨折床台面时,行跟掌试验以验证是否完全复位(1933年)。 Bozan's法利用骨折床台使双下肢维持在伸直位,大绷带放置在患肢髂嵴部位,小绷带放置在患肢腹股沟皱襞最高点处实施牵引。然后整个患肢极度内旋,在维持侧方牵引的同时,患肢外展并轻度过牵(1934年)。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邹季  龚梅芳 《中医正骨》1991,3(3):13-14
根据急性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损害”学说,采用改良A11en氏撞击装置,造成大白鼠急性脊髓挫伤的一致性的标准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以Gale的联合行为记分法和Noble的形态计量分析法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及组织形态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分析认为中医药疗法是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与缺血缺氧状态,减轻了出血、水肿等病理变化,阻断继发性病变的发生发展而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  相似文献   

14.
逐瘀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建立g-可度量空间的两个映射定理: (1)g-可度量空间是度量空间的商紧映象; (2)g-可度量空间的完备逆象若具有Gδ-对角线,那么它是g-可度量空间。  相似文献   

15.
低频脉冲超声波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超声波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临床初步观察。X线检查显示实验侧骨缺损处新生骨痂各阶段普遍比对照侧出现早且多;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侧骨折修复较对照例明显加快;生物力学测试显示实验侧最大扭矩、最大刚度、最大能量吸收平均高于对照例42.3~48.9%,转角8°时各指标平均高于对照例55.3~66.2%。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该法能较快消除肿胀、疼痛,加速骨痂形成,缩短临床愈合过程。上述结果表明低频脉冲超声波具有穿透力强、不产生热效应、治疗时间短、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及适用于采用不同固定方法的甚或有创面、有感染的各种各部位的新鲜或陈旧性骨折等优点。应用广泛,疗效可靠,为治疗骨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麦饭石对骨折愈合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要从生物力学及组织学角度观察了麦饭石对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强度测试结果表明:用药组的拉伸、弯曲破坏载荷及拉伸、弯曲强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0.01)。病理报告提示: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断端血肿吸收快,同一期内肉芽组织转变为骨样组织多,连接快,软骨骨化少,骨改建早。表明麦饭石不仅能提高骨折愈合质量,而且加快了骨折愈合速度,是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消疽散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爬片法观察消疽散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其吞噬率消疽散组为57.43±5.75;厌氧棒状杆菌阳性对照组为60.60±5.44;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为17.57±7.53。经方差分析,消疽散组、厌氧棒状杆菌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消疽散组与厌氧棒状杆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文还观察了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消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消疽散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一定影响,其抗感染作用的机理可能在于能促使巨噬细胞在炎症部位发挥吞噬及消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抗组织粘连剂二甲基硅油及生理盐水为对照,实验观察了川芎嗪注射液对鸡屈趾深肌腱粘连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川芎嗪组与硅油组的损伤肌腱粘连面积小,滑动功能好,腱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降低,与盐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在肌腱修复方面,川芎嗪组明显优于硅油组(P<0.05).表明在损伤肌腱的鞘管局部运用川芎嗪注射液可减轻其腱周性粘连,而不影响肌腱内在性愈合。临床观察显示,在手术缝合断裂肌腱的基础上使用川芎嗪注射液,患指屈曲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采用琼脂糖法观察了消疽散对小鼠巨噬细胞(MΦ)趋化性的影响,结果MΦ的趋化指数分别为:消疽散组2.4154±0.4010;阳性对照组2.5454±0.3779。两组比较P>0.05,表明消疽散对MΦ趋化性有一定影响。其抗感染作用的机理可能在于它能使MΦ向炎症部位移动,以发挥吞噬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形态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钳夹法造成大鼠腓总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灌胃给加味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用药组再生神经轴索数和损伤神经再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用药组类似正常结构的髓鞘数目多;雪旺氏细胞增殖活跃;失神经肌萎缩程度轻。表明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神经纤维再生、雪旺氏细胞活跃增殖、髓鞘形成及结构完整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失神经性肌萎缩有改善作用。为用中医中药治疗神经损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