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珏  朱玉连 《中国康复》2013,28(3):205-209
脑卒中偏瘫患者常因躯干控制能力的损害而影响躯体活动,躯体活动是患者完成日常生活自理、进行高级行为活动的先决条件。而在大部分脑卒中偏瘫后的康复治疗文献中,较多涉及肢体的功能恢复,而忽视躯干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体康复的疗效。本文将国内外有关脑卒中躯干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患者除肢体肌力常受损外,躯干肌肌力也常常受损,从而使躯干控制能力受到影响。本文介绍了脑卒中患者躯干肌肌力受损的研究状况及躯干肌肌力和躯干控制能力的评测及躯干控制能力对康复预后的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2001年5月-2005年5月在我院行康复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75例,根据性别和病灶部位分为男性左侧与右侧组和女性左侧与右侧组,采用分别在康复治疗、前后和护理干预1个月前后进行测评。结果除女性左侧脑卒中组外(P〉0.05),其余各组脑卒中患者经1个月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后,Sheikh末评比初评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女性左侧组Sheikh评分明显低于男性右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康复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躯干控制能力的丧失;女性左侧组患者躯干控制能力的恢复较慢;在左侧脑卒中患者中,女性躯干控制能力损害要大于男性。通过综合康复治疗躯干控制能力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多数患者左侧大脑病变躯干控制能力的恢复要差于右侧。这些特点有助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康复护理及安全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对ADL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敏  尤春景 《中国康复》1998,13(3):107-109
为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与ADL的关系及躯干控制能力的康复效果,对25例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及出院时各进行一次躯干控制测试(TCT)及Barthel指数评定,并在住院期间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结果:与入院时相比,出院时TCT各分项及总分均有提高(P〈0.001)。入院时TCT总分与Barthel指数呈显著相关(r=0.830);出院时TCT总分与Barthel指数亦显著相关(r=0.783)。提示: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躯干控制能力改善,TCT可早期预测偏瘫患者的AD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智能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智能躯干强化训练。共治疗6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River-mead运动指数(RMI)、Berg平衡量表(BBS)、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RMI、BBS、躯干控制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躯干控制能力与平衡及运动功能均呈正相关(r=0.576, r=0.592,均P<0.05)。结论智能躯干强化训练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其平衡功能和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后2组患者分别采用躯干控制能力(Sheikh)评分、FMA平衡功能评分和下肢F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2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平衡功能和下肢功能成正相关。结论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和下肢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加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各项评分量表评定躯干控制能力(TCT)、平衡功能(BB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步行能力(FAC)和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差值优于对照组(P<0.05)。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和运动功能呈正相关。结论: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提高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已被更多人群认可。以往脑卒中康复主要集中在肢体运动、言语、认知障碍等方面,而肺功能康复一直未得到重视和推广。通过呼吸肌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本综述主要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与肺功能之间是否有相互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脑卒中患者通常存在多种功能障碍~([1]),其中下肢功能障碍是造成其跌倒及步行稳定性差的重要危险因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作为一种下肢功能训练新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康复临床治疗,国内有研究报道其对脑瘫、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2—3])。然而MOTOmed作为一种下肢训练设备无法兼顾训练躯干控制能力。躯干作为身体活动的中心是下肢进行功能活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躯干控制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核心稳定性训练(corestabilityexercise,CS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知网,万方,维普,CBM等中英文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9月,然后由2人独立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分析,TSA 0.9进行试验序贯分析(trial sequentialanalysi s, TSA)。结果:共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736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ST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10m最大步行速度的效果均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且不同干预时间的各亚组间差异不显著。TSA结果显示:以上4项结局指标的合并结果均稳定且可靠。结论:CST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速,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卒中患者独立步行能力的预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独立步行能力的恢复。方法 采用以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技术 ,并配合传统的按摩疗法和功能性电刺激 ,以及躯干控制试验、站立平衡检测、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中的步行能力检测和巴氏指数的残疾程度评定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研究。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站立平衡功能与独立步行能力的恢复呈高度正相关 (rs 分别为 0 .764和 0 .82 6)。康复组的独立步行能力恢复率为 72 .63 % ,与对照组 ( 14 .94%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经综合康复治疗 ,中度功能残疾和轻度功能残疾者中有 77.3 6%和 85 .72 %恢复独立步行 ,明显优于重度功能残疾者 ( 2 8.5 7% ) ,P <0 .0 0 1。结论 早期进行康复治疗 ,加强躯干控制能力和站立平衡功能训练 ,可以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独立步行能力的恢复 ,轻度和中度功能残者的独立步行能力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不同病变性质和损伤半球对躯体控制能力的影响及躯干控制能力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75例住院脑卒中患者分为A组(右脑出血)15例、B组(右脑梗死)25例、C组(左脑出血)14例和D组(左脑梗死)21例,于康复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进行简明认知功能评定(MMSE)、躯干控制能力评定(Sheikh)和改良Bra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前,A组、C组患者的Sheikh、MBI评分低于B组、D组(P〈0.05~0.001);治疗后.4组患者的MMSE、Sheikh、MBI评分均有提高,但A组、C组患者的提高幅度更大。Sheikh评分左、右半球病变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heikh评分与MBI在治疗前后均高度相关,与MMSE评分在治疗前无相关,但治疗后部分相关。结论脑出血患者较脑梗死患者躯体控制能力受损大,但康复治疗后恢复也较快;左右半球卒中对躯体控制能力损害无差异;躯体控制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康复治疗前后高度相关,与认知功能在康复治疗前无相关性,但治疗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化躯干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给予强化躯干肌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TCT)、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析后还发现,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呈正相关。结论强化躯干肌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均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肌痉挛的影响。 方法:脑卒中躯干肌痉挛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全身振动训练。训练前、训练8周后,采用统一肌张力障碍评定量表(UDRS)、姿势控制能力评分(PAS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躯干肌痉挛、姿势控制能力及ADL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8周后UDRS评级,PASS及MBI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躯干肌痉挛,并提高患者的姿势控制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15.
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和下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同时强调躯干控制能力训练,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躯干控制能力(Shekih)评分、FMA平衡功能评分和下肢FMA评分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平衡功能和下肢功能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值分别是0.783和0.746(P〈0.01)。结论: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和下肢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强化躯干与骨盆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45min/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强化躯干与骨盆控制能力训练,20min/次,2次/d。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BI)、功能性步行分级(FAC)等评定。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BI、FAC和偏瘫步态分析评定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躯干与骨盆控制能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偏瘫的躯干与骨盆控制及站立与步行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躯干屈伸功能严重障碍 ,经康复治疗后 ,躯干的屈伸功能可显著提高[1] 。因此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中 ,应重视躯干、骨盆控制能力的训练 ,以提高行走能力。1直立躯干的训练在偏瘫早期 ,由于长期卧床及肌张力低下等原因 ,很多患者在坐位时都采取了骨盆后倾、脊柱弯曲的姿势 (图 1a)。对此 ,应及早通过训练来矫正 ,使患者躯干直立 ,为以后的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 1b)。2躯干控制训练患者取椅坐位 ,双足着地 ,用健手握住患侧手腕 ,双手一齐向下伸 ,然后直立起身体 ,抬头后仰 (图2a ,b)。3躯干旋转训练患者取坐位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发病性质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的功能损伤特点及其与康复治疗后功能独立性的相关程度。方法 将79例住院脑卒中患者分为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治疗前,采用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采用Sheikh法躯干控制测定(Sheikh法)评定患者躯干控制能力,采用Fugl—Meyer平衡量表(FMB)评定患者平衡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治疗1个月后,采用功能独立量表(FIM)对患者功能独立性进行评定。结果 组间比较显示,脑出血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躯干控制能力(Sheikh法)、平衡能力(FMB)以及治疗后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均较脑梗死组低(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除脑出血组FMA评分和FIM评分中度相关(P〈0.005)。脑梗死组MMSE评分和FIM评分低度相关外(P〈0.05),2组其余初评指标均与FIM评分高度相关(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脑出血组中,MMSE评分、FMB评分、ESS评分为FIM评分有意义的自变量;脑梗死组中,MBI评分、MMSE评分、ESS评分、FMA评分为FIM评分有意义的自变量。结论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躯干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较脑梗死患者差,经康复治疗后,其功能独立性较脑梗死组差。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的平衡功能、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与其治疗后功能独立性依次相关;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则与其治疗后功能独立性依次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NF技术躯干模式强化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躯干活动能力、上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42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训练组)和观察组(躯干强化训练组)。对照组采用综合性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以综合性规范化康复治疗结合PNF技术躯干模式强化训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躯干损伤量表(TI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的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TIS、FMA上下肢运动功能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TIS、FMA下肢、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NF技术躯干模式强化训练能促进早期脑卒中患者躯干活动能力、下肢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尤其对下肢运动功能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平衡功能联合等速躯干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稳定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平衡功能联合等速躯干肌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躯干稳定能力和步行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躯干控制能力(TCT)、肢体运动功能(FMA)、肢体平衡能力(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Holden步行能力分级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平衡功能联合等速躯干肌力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躯干稳定性和步行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