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鼻缺损不仅取得令患者满意的再造鼻外形,而且额部瘢痕小,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选择适当的扩张器,术区皮瓣的血运观察,再造鼻的固定,手术前后都要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放下包袱,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2.
鼻缺损是后天性疾患,鼻作为面部的中央器官,常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精神痛苦。而利用扩张的额部皮瓣行全鼻再造,虽然“再造鼻的颜色、质地、厚度与正常的鼻较接近,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额部增加新的瘢痕,精心周到的护理工作使手术得以顺利实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从扩张器的埋植,到Ⅱ期手术修复皮肤缺损,皮瓣设计是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要达到满意效果的核心。无论那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造成手术失败。我们自1996-03-2002-10对各种类型皮肤扩张器适应证的选择,两期手术方案的制定及皮瓣的设计原则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2001年起采取联合皮瓣(胸脐或背阔肌加交腿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皮瓣成活良好8例。失败1例。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正常皮肤软组织下,通过增加扩张器内的容量,对表面皮肤软组织产生压力,使其扩张产生"额外"的皮肤软组织,利用新增加的皮肤软组织转移覆盖创面的一种方法。我们引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皮瘢痕21例,小耳畸形40例,鼻缺损2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的体会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25例,男78例,女47例。年龄3~59岁。60例为头皮瘢痕,40例小耳畸形,25例为鼻缺损。扩张器的容量为30ml、50ml、100ml、150ml、250ml,形状为肾形、椭圆形、球形。2 手术方法2.1 第一期手术:埋入…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总结远位皮瓣在创伤救治中的价值和经验体会。方法:对2001~2010年本院收治的应用皮瓣修复的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6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需皮瓣修复的患者中,22例应用远位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远位皮瓣修复4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远位皮瓣修复18例。在本组皮瓣修复的患者中远位皮瓣应用的比例较高(34.4%),特别是近年来修薄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后应用效果有所提高,清创抗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可以清创后立即行皮瓣移植,也可以在急诊处理中先清创,1~3d后再行皮瓣移植。结论:创伤治疗中应用远位皮瓣可以挽救肢体,减轻伤残率,是创伤治疗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会阴部局部易被尿、粪便污染 ,对修复后的外形和功能要求较高。 1990年以来我科采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12例 ,皮瓣均一期成活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7~ 4 5a ,其中皮肤撕脱伤 6例 ,疤痕挛缩 4例 ,电击伤 2例 ,切取皮瓣面积最大 2 5cm× 13cm ,最小 16cm× 8cm ,双侧皮瓣同时转移一期修复尿道及会阴部皮肤缺损 1例 ,1侧髂腹股沟皮瓣联合对侧胸脐岛状皮瓣转移 1例 ,12例共 14个皮瓣均一期成活 ,皮瓣供区直接缝合 9例 ,供区植皮 3例。2 术前护理2 .1 … 相似文献
13.
外伤致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很多见。采用皮瓣修复技术可以缩短病程,改变其外观及功能,有显著优越性。皮瓣修复后能否成活,除了对手术技术操作的精湛要求外,其围手术期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3年9月开设手外专科至今,应用腹部及鱼际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533例。 相似文献
14.
皮瓣修复足底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太原市中心医院(030009)杨笑非,伍龙韬,马威足底是人体站立及行走的负重部位,其软组织结构较其他部位特殊,若足底的软组织缺损,修复是较为困难的,而大面积缺损的修复则更为困难。我院自1984年以来共收治了9例,治疗结果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索治疗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用改良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用改良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可提高皮瓣的成活率,不牺牲尺动脉,无损于手部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采用扩张后的前额皮瓣重建缺损的外鼻。方法 在前额部的软组织下放人软组织扩张器。经过5周的时间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在其上设计以一侧滑车上动脉为蒂的三叶状的前额皮瓣,向下反转重建外鼻。结果 4例具有不同程度的外鼻缺损的患者采用了该方法,再造的外鼻外形良好,色泽满意。结论 采用扩张后的前额皮瓣重建缺损的外鼻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初哲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3):28-29
足跟是一个特殊部位,修复质量要求高,蔡氏对此进行过较深的研究,现文献报道修复方法较多。为了利于此处更好的修复,在方法选择上,达到损伤最小、手术最简、效果最好等目的,陈青,李汉秀等对足跟进行解剖学观察,分别测量各部位软组织厚度,根据各部位承受重力及摩擦程度不同,将足跟分为跟底、跟后、跟上、跟内、跟外5个区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