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颅内血肿硬通道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救治。方法选择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0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70例(开颅组),穿刺引流术139例(穿刺组)。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肿侧别及术前血肿量、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肿侧别及术前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及术后6个月GOS与开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在一定程度上明显优于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20 0 0— 0 7~ 2 0 0 4— 0 3,我们应用 YL— 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微创穿刺清除治疗颅内血肿 4 5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 36例 ,女 9例 ,年龄 2 0~ 70岁。高血压性脑出血 39例 ,出血量 35~ 80 m l,GCS6— 14分 ,基底节区出血 2 1例 ,其中  相似文献   

3.
张双全 《安徽医药》2013,17(11):1909-1911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清除基底节区血肿的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3年3月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穿刺组,n=40)或小骨窗开颅术(小骨窗组,n=40)治疗的80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穿刺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都显著小于小骨窗组患者。虽然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小骨窗组,但是无统计学意义。虽然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也无显著地差异,但是小骨窗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显著高于穿刺组。结论小骨窗开颅术较微创穿刺引流术清除基底节区血肿具有更好的疗效,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2007年1月,我科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微创穿刺清除治疗颅内血肿3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6例,女8例,年龄42~72岁。高血压性脑出血31例,出血量32~96ml,GCS3~12分,基底节区出血28例,其中破入脑室8例,额叶出血2例,颞叶出血1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3例,出血量30~60ml,GCS9—12分。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多发病,死残率较高。我院自2001-09~2003-07施行硬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9例。现将手术时机、技巧要点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39~80岁,平均55.4岁。入院时GGS评分,4分2例;6~8分12例;9~12分1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76例高血压脑出血均行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穿刺后以尿激酶溶解血肿,术后复查CT引流效果。结果穿刺引流术后3~7d,复查CT发现血肿大部分清除48例,血肿完全清除23例,术后再次出血5例。结论软通道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快速、安全清除血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颅内血肿减压术后出现骨窗缘硬膜外血肿十分少见。我院自 1993~ 2 0 0 3年共发现 8例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6例 ,女 2例。年龄 38~ 79岁 ,平均6 0 5岁 ,有外伤史 6例 ,2例无外伤史但有高血压病史。GCS评分 4~ 7分 ,平均 5分。单侧瞳孔散大 2例 ,双瞳散大 6例。硬膜下血肿 2例 ,硬膜下合并脑内血肿 6例。 8例均于入院后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及术后强力脱水等治疗。术后 2~ 17天 ,平均 6 8天发现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均位于骨窗缘 ,其中颞枕部 5例 ,顶枕部 3例 ,5例再次开瓣 ,2例开窗血肿清除 ,1例保守治疗。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2月~2004年2月收住的1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1例,女73例,年龄40~85岁,平均57岁,保守治疗26例,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47例,脑室穿刺外引流32例,小骨窗血肿清除50例,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39例。结果 1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病人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发病时间,病人全身情况等综合考虑选择具体治疗方法,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均明显低于以往大宗病例文献所报道。结论 随着外科治疗脑出血多种方法的临床推广及目前对脑出血后血肿发展、演变规律认识,如能及时选择适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但可降低其死亡率,而且生存质量亦会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20,(1):269-272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对照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其中研究组66例,对照组73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1周和2周,研究组出血量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GCS评分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发生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有效清除血肿,加快神经损伤恢复,提高生活活动能力,且不会增加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微创清除术特点是定位精确 ,创伤小 ,安全性高 ,预后较好。我院自 2 0 0 2年 10月至 2 0 0 4年 6月对 3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清除血肿引流术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将护理观察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男 2 7例 ,女 9例 ,年龄 2 1~ 6 8岁 ,入院时意  相似文献   

11.
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自体颅骨修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颅内压增高需去骨瓣减压患者自体颅骨体外保存,待颅高压消退后,再将保存颅骨回植原骨窗达到颅骨成型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13例,女8例,年龄19~66岁,平均48.5岁。外伤性颅内血肿18例,脑出血血肿清除3例。骨瓣大小约为6cm×8cm~10cm×12cm。颅骨离体保存3~9个月,行原位再植术。  相似文献   

12.
我院近年来采用微创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5 0例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 33例 ,女 17例 ,年龄 38~ 75岁 ,平均 6 7岁 ,70岁以上 2 3例占 4 6 % ,4 0岁以下 1例。有高血压病史 4 7例。格拉斯哥昏迷测量表 (GCS)记分 :3~ 5分 6例 ,6~ 8分 15例 ,9~ 12分 13例 ,13~ 15分 16例。颅内压升高 34例 ,一侧肢体偏瘫 4 8例 ,一侧瞳孔散大 18例 ,双侧瞳孔散大 4例。CT表现 :基底节区出血 4 1例 ,破入脑室 3例 ,出血量 30~ 12 0m L ;皮层下出血 7例 ,出血量 30~ 80 m L ;丘脑出血 2例 ,出血量 10~ 15 …  相似文献   

13.
刘建忠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561-3562
2004年3月~2007年3月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9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4例,女15例。年龄46~81岁,平均61岁。32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的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即经传统大骨瓣开颅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并证实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大骨瓣开颅术24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7例,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49例,术后对手术损伤、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及住院费用等进行评价。结果: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对患者术后的各方面评比及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对患者损伤小、神经功能恢复较快、无颅骨缺损及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杨松  兰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683-1684
目的探讨穿刺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的疗效,其中20例出血量〉15ml的丘脑出血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使用YL-1型穿刺针和技术)及脑室引流术治疗,12例出血量〈10ml的丘脑出血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12例血肿量〈10ml的丘脑出血,经保守治疗均获得痊愈;20例血肿量〉15ml的丘脑出血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及脑室引流术治疗,其中2例死于脑干继发性损伤.3例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5例术后3~6个月随访:ADLⅠ级6例、Ⅱ级4例、Ⅲ级4例、Ⅳ级1例。结论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及脑室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可较大地改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徐鹏飞  和宁 《安徽医药》2013,34(7):946-948
目的通过比较3种高血压脑出血常用手术方式,来探讨3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软通道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6例,比较3种术式出院时GOS预后分级。结果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49例,良好26例(52%),有效13例(26.5%),不良7例(15.3%),死亡3例(6.1%);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13例,良好9例(76.9%)有效3例(19.2%)不良1例(3.8%),无死亡病例;软通道血肿抽吸引流术44例,良好26例(59.1%),有效12例(25%),不良4例(10.2%),死亡2例(5.7%)。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外伤性颅内血肿院内早期手术救治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总结手术治疗小儿外伤性颅内血肿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2~15岁;车祸伤占首位(13/22例);手术方法:单侧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9例,双侧血肿清除+双侧去骨瓣减压术1例,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2例,钻孔血肿清除术7例,钻孔引流术3例,气管切开10例。结果良好16例(16/22例)72.73%,中残1例(4.55%),死亡5例,病死率22.72%。结论小儿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时,尽量减化术前一些不必要的检查,争分夺秒送入手术室抢救,先在瞳孔散大或最重侧做一直切口或在第一个钻孔内扩大骨窗切开硬脑膜,迅速清除大部颅内血肿,提前缓解脑受压。对窒息患儿最迅速最安全方法是紧急气管插管,给一个躁动不安或窒息患儿做气管切开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在几分钟内即决定患儿的存亡。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并发尿崩症报道不多.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3d脑出血手术患者1220例,其中出现尿崩症75例占6.15%,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5例,男52例,女23例,中位年龄60.7岁;其中年龄33~59岁28例,60~81岁47例.脑出血类型:基底节区64例,出血量50~100ml;脑室铸型11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急行手术治疗:钻孔血肿引流56例,小骨窗直视下脑内血肿清除术12例,出现脑疝行成形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7例.  相似文献   

19.
我科近 3 a收治急性硬膜外血肿 10 6例 ,其中血肿量大于 10 0 m L的巨大血肿 2 0例 ,14例行血肿清除 +去骨瓣、硬膜开放减压及早期使用扩血管等治疗 ,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其中男 18例 ,女 2例。年龄 19岁~ 72岁。车祸伤 11例 ,坠落伤 3例 ,击打伤 6例。伤前无心脑血管病史。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入院时均处于昏迷状态。GCS评分 :6分~ 7分 12例 ,3分~ 5分 8例。瞳孔变化 :单侧瞳孔散大 13例 ,双侧瞳孔散大 7例。抽搐、去脑强直 8例。头颅 CT检查 ,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 :10 0 m L~ 150 m …  相似文献   

20.
颅内硬膜外血肿的常规治疗方法是采用骨窗或颅骨成形瓣开颅血肿清除进行治疗,我科自1998年开始进行经穿刺针清除血肿技术的研究,采用经头皮颅骨细小钻孔颅骨自行固定针体及针穿刺血肿代替开颅手术,并以人工凝血块液化技术辅助清除血肿,应用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998年共治疗10例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其中1例为特急型。男8例,女2例,年龄8岁1例,49岁1例,另8例为24~36岁,头颅平片检查发现线性骨折7例,无凹陷粉碎性骨折3例,正常者3例,用CT机软件系统计算血肿量,结果25.2ml 1例,30~40ml 5例,50~60 3例,72.4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