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为特征,表现为骨的强度减弱,脆性增加,患者易发生骨折。目前该病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日益提高,因此,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影像检查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发展日新月异。现着重叙述骨质疏松症的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的应用、优缺点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3.
专业术语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此定义同时强调了骨量、骨丢失和骨结构的重要性。不仅包括已发生骨折者,同时尚包括了具有潜在骨折危险的临床前期骨质疏松症和已发生骨折的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伴随着骨含量的下降,骨易碎性增加和骨组织显微结构减少,以及随之出现的骨折危险性增加的疾病。在德国,骨质疏松症的概念被分为骨质稀少症(Osteopenie)和骨质稀少症(Os-teoporose)二种。骨质稀少症是疾病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虽然存在骨含量减少,但没有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前期)。骨质疏松症常常有一个明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以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全身骨骼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老龄化人数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已经严重威胁了中老年人身体健康,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据一项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4.4%,女性升高到20.7%,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矿密度和骨纤维结构退化特征的一种系统性骨骼疾病。由于骨脆性的增加,病人很容易在近端股骨(髋部)、椎体、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和踝部发生非创伤性骨折。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的目的就是寻求较好的措施降低和停止骨丢失,建立新的骨组织(如果可能),最终达到减少骨折的发生与复发率。一项临床试验的成败与否,与其统计学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其主要发病机制是骨组织内的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和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功能活动平衡被破坏,成骨细胞主要发挥骨重建功能,而破骨细胞是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具有骨吸收功能的一类多核细胞。破骨细胞的分化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现已证实集落细胞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和RANKL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药的研制、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的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人口的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上世纪末全世界人口约为53亿,而65岁以上老人就占6.2%,其中发达国家占12.1%,发展中国家占4.2%。1996年我国人口统计显示60岁以上的人口为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左右。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也随之增加,特别是老年女性在绝经后卵巢功能的下降引起了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使得在原来生理条件下维持骨量的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被打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而引起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骨折。  相似文献   

9.
孙明媛  张频 《癌症进展》2008,6(5):487-491
临床研究显示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疗效优于他莫昔芬,但芳香化酶抑制剂进一步降低循环中雌激素水平,对骨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骨成分丢失增加,增加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风险,尤其是高龄女性及低骨密度者。本文就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与骨丢失的关系及其监测和防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Shao J  Gong YP 《癌症》2008,27(2):218-222
全身辅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乳腺癌死亡率,但也对骨代谢带来不良影响,导致骨成分丢失增加,并可引起骨质疏松症及骨折。这些不良反应主要由内分泌改变介导,如化疗和卵巢切除导致的早期停经、芳香化酶抑制剂对绝经后循环雌激素的抑制,此外化疗也可能对骨细胞功能产生直接影响。随着支持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临床资料的出现,乳腺癌患者的骨健康正成为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乳腺癌相关治疗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以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1.
12.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experiments on CBA and C57B1 mice and acute experiments on CBA mice established: (a) carcinogenic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given continuously with drinking water (0.1; 1.0 and 10.0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ine fed with bread, and (b) endogenous synthesis of nitrosomorpholine as a result of simultaneou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same doses of sodium nitrite and morpholine. Also, nitrosomorpholine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 synthesis was observed in vitro following addition of low-dose sodium nitrite, morpholine and amidopyrine to human gastric juice. Carcinogenic hazard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nitrite consumption in huma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