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眼外伤,如治疗准确及时,能有效地避免其并发症,则患者的视力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如治疗不及时,往往会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我院于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了68例(68眼)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及时的治疗护理,78例患者视力均得到巩固或提高。结论: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健康宣教,控制血糖水平,合理运动,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巩固和改善患者的视力,减少失明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正>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pneumonia,PCP)是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也是AIDS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AIDS合并PCP病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给予治疗,患者可在短期内死亡;如能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大部分患者病情可得到控制。为提高对艾滋病合并PCP的诊治水平,现对14例艾滋病合并  相似文献   

4.
青光眼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性致盲性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从而视力下降甚至终身失明。如患者在出院后能继续得到持续有效、规范的治疗和护理指导,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这就要求患者要有良好的遵医行为,自觉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认真遵从医护人员的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5.
张燕  黄建美  郭伟如  陈玮琪  黄文珠 《广东医学》2004,25(12):1481-1482
目的 探讨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发现及护理对降低致盲率的重要意义。方法 以 6 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对象 ,通过护理人员的细心观察 ,早期发现 ,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及护理。结果 患者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所有青光眼类型中最常见并且能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绝大多数可以获得治愈的一种青光眼类型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2例临床观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时机,及时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并对治疗时机和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急性期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治,主动配合治疗,效果好,视力均有提高.结论:视网膜动脉阻塞进行及时治疗,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视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黄朝晖 《广西医学》1999,21(5):1031-1033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简称脉脱型网脱),其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护理,患者的视力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院自1993年5月至1998年6月共手术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339例,其中脉脱型网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如何及时诊治导致急性视力下降的鼻窦囊肿。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首发症状为急性视力下降的鼻窦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因诊断延误,视力未能获得恢复,1例因吸取了经验,诊断和治疗均很及时,患者视力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恢复。结论鼻窦囊肿以急性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也容易延误诊断,及时诊断和治疗是视力得以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急救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时机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对1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采取及时治疗及合理的护理措施,并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急性期内能得到及时诊治、主动配合治疗,视力由入院时的光感提高到指数~0.5。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应在2h内及时治疗,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视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先兆流产,中医称为胎漏、胎动不安,是育龄妇女常见病之一。先兆流产经休息和治疗后可继续妊娠;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症状加重,则可能发展为流产。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法有休息、镇静、补充激素等方法。中医药在流产类疾病中最具治疗优势,如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可助患者转危为安。文章总结了作者对先兆流产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和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手掌、指骨骨折临床上很常见,如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多数能顺利愈合,但也有少数不愈合者。我院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手掌、指骨骨折不愈合病人22例,通过临床治疗、观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眼内炎分为外源性眼内炎和内源性眼内炎,其中以外源性眼内炎较为常见,致病原因为细菌感染,最常发生于眼球穿孔伤。感染性眼内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眼科急症,若不能及时得到正确治疗,严重者将会丧失视力。因此,及时发现眼内炎,判别病原体,给予正确处理,对于挽救患者视力或者减少视力损伤非常重要。现就一例感染性眼内炎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周萍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9-329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时机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对1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采取及时治疗及合理的护理措施,并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急性期内能得到及时诊治、主动配合治疗,视力由入院时的光感提高到指数~0.5.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应在2h内及时治疗,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视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住院眼外伤患者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对474例(521眼)眼外伤年龄、性别、职业、受伤原因、受损部位及最终视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占86.71%,女性占13.29%;单眼与双眼之比为11.47:1;生活环境分布依次为工人、农民、学生、社会无固定职业者;致伤原因主要为挫伤、穿孔伤、爆炸伤;治疗后视力均有显著提高。结论:眼外伤是眼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也是主要的致残、致盲因素;它可以预防,而且合理及时的治疗对挽救眼球和视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10例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其余13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漏诊;手术治疗4例,2例视力保存在0.5以上,2例失明;保守治疗6例,4例视力良好,1例视野有轻度向心性缺损,1例失明。漏诊患者后经确诊行保守治疗,8例放弃治疗,其中9例失明,3例有光感,1例视力保存在0.1。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所合并的视神经损伤极易被漏诊、误诊,掌握其诊断要领及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电生理学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对其进行及时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青光眼复发多次住院治疗的患者,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眼压升高等现象。控制眼压,做好青光眼手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病人出院后继续接受护理的前提和保证。多数青光眼患者未出院期间接受手术治疗,出院后应给予及时正确的出院指导,避免患者和家属忽视甚至中断继续治疗和护理使眼压再次  相似文献   

17.
急性视网膜坏死又称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一种因病毒感染眼后段而引起的急性坏死性视网膜炎,以视网膜动脉炎、视网膜坏死及严重葡萄膜炎为其特征的一种严重致盲性眼病。约1/3的患者完全失明,预后极差,但如能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并给予正确有效的联合治疗,能够使大部分患者得到治愈或好转,挽救有用视力。我科于2007年2月收治了1例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得到改善,视网膜平复。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弱视是指眼睛无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不能达到正常视力者。患儿如能及时正确治疗,大部分能治愈或部分视力有所改善。目前治疗方法很多。我院2002年—2009年应用传统遮盖法合并射光弱视治疗仪,配合精细目力训续治疗24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惠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630-3631
目的:为高血压患者提供药物咨询,使患者能合理治疗疾病。方法:根据当前使用降压药物的诸多不合理现象,指导合理使用降压药。结论:使高血压患者得到合理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动静脉畸形是一种潜在性,威胁较大的疾病。由于病变不断发展而招致血管破裂,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危及生命,即使及时治疗也极易复发。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再次出血其预后就尤为不佳,死亡率很高。如能及时确诊,彻底,治疗,(动脉瘤夹闭术,畸形血管团切除术)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我院自1979年成功地为第一例大脑皮层运动区巨大脑血管动静脉畸形患者应用显徽手术技术,在镜下做了畸形血管团全切除术之后。在脑血管显徽外科技术方面有了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