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大中型听神经鞘瘤的治疗效果及手术体会,探讨如何全切听神经鞘瘤并妥善保护面神经,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30例大中型听神经鞘瘤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严密缝合硬脑膜,骨瓣复位。结果26例肿瘤全切除,3例肿瘤近全切除,1例肿瘤大部切除,保留面神经解剖23例。结论通过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达到全切肿瘤、保留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之目的;缝合硬脑膜及骨瓣复位可明显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经验和技巧,以提高肿瘤全切率和面神经的保留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32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的手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的全切率为93.3%(30),面神经解剖保留为90.7%(29),无死亡病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切除听神经瘤的安全有效入路;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局部显微解剖学基础知识是术中面神经保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31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经验及术中保留面听神经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31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4 cm)均经CT和MRI扫描诊断,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大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评估。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6例,无死亡病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5例,术后2周功能保留21例;听神经解剖保留6例,术后2周功能保留2例。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对脑组织结构的创伤小,利于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并有效保护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经验和技巧,以提高肿瘤全切率和面神经的保留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32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的手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的全切率为93.3%(30),面神经解剖保留为90.7%(29),无死亡病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切除听神经瘤的安全有效入路;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局部显微解剖学基础知识是术中面神经保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法:对42例听神经瘤患者均采取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34例,次全切除8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3例,出院时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52.4%(HouseⅠ~Ⅱ级22例)。平均随访5年,其中29例恢复良好,10例恢复一般,3例恢复较差。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保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对48例患者全部采取显微镜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其中显微镜下全切除36例,次全切除12例。结果术后周围性面瘫40例,其中30例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70.8%。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 显微镜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听神经瘤的主要手术方式;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及熟悉桥小脑角显微解剖对听神经瘤切除、保留面神经至关重要,适当的术前、术后处理,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大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的经验,探讨其手术操作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31例大型听神经瘤均经CT和MRI扫描确诊,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大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评估。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74.19%),次全切除8例(25.81%)。面神经解剖保留24例(77.42%),术后2周功能保留21例。听神经解剖保留6例,术后2周功能保留2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较好方法,对面神经、听神经可获得解剖与功能的保护,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鞘瘤的技巧及探讨术中面神经的保留。方法 我科1995年以来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72例听神经鞘瘤。大部分病人(93%)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4例病人(5%)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后联合入路;1例病人采用乙状窦前入路。中型肿瘤占51%;大型、巨大型肿瘤占49%。我们对其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术中面神经的保留进行讨论。结果 全切除70例(97.2%);次全切除1例(1.3%);部分切除1例(1.3%)。术中面神经解剖完整保留68例(94.4%)。结论 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熟练的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应用术中面神经监测可明显的提高肿瘤的全切除和面神经保护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40例大型听神经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肿瘤切除术 ,其中 1 3例经单侧枕下旁正中入路 ,其余 2 7例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 3 4例 ,占 85 % ,次全切 5例 ,大部切除 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 90 % (3 6 / 40 ) ,耳蜗神经解剖保留率为 2 5 % (9/ 40 )。根据House- 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 ,随访 2 3例 , ~ 级 1 1例 (48% ) , ~ 级 9例(3 9% ) , ~ 级 3例 (1 3 % )。结论 :绝大部分大型听神经瘤可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 ,手术时应力争面神经和听力保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术中神经功能的保护技术。方法:对22例听神经瘤采用显微技术条件下神经内窥镜辅助、配合术中脑干诱发电位实时监测技术,避免脑干不可逆性损伤,对患者面、听神及其血供经行解剖保留,进行肿瘤切除。结果:手术全切除率59,次全切41,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17例(77.2),耳蜗神经解剖保留14例(63.6),术后12周面神经功能保留15例(68.2),仅3例患者术后2周保持听力。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鞘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入路;显微外科手术配合神经内镜辅助及脑干诱发电位实时监测技术,能最大限度安全地全切肿瘤,保留面听神经解剖结构,并最大程度保留面听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12例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的经验,对手术中的关键技术点进行分析.方法:本组均经CT和MRI扫描诊断,采取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肿瘤行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术中解剖保留面神经10例,其功能保留率为50%.术后根据House-Brackman分级标准评定:Ⅰ~Ⅱ级3例,Ⅲ~Ⅳ级3例,Ⅴ~Ⅵ级6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听神经瘤手术切除率和面神经解剖及功能保留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听神经瘤的疗效,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97例听神经瘤患者。观察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进行随访,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97例患者全切除肿瘤83例,占85.57%;次全切除14例,占14.43%。未出现死亡病例;面神经功能保留56例,占57.73%;面神经解剖保留79例,占81.44%;有效听力保留4例,占4.12%。术后平均随访时间(8.1±2.4)个月,面神经分级结果为:Ⅰ级22例,占22.68%;Ⅱ级27例,占27.84%;Ⅲ级19例,占19.59%;Ⅳ级15例,占15.46%;Ⅴ级9例,占9.28%;Ⅵ级5例,占5.15%。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术可有效治疗听神经瘤,手术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衣志刚  周志武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824-825,828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内耳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1例大型听神经瘤,对肿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面神经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以及显微手术技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肿瘤手术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4例,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不仅能全切肿瘤,而且可以使面神经得到解剖与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为总结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治疗,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科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的31例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22例(71%),近全切除9例(29%)。面神经保留26例(83.9%),术后新增面瘫3例,后组颅神经症状加重2例,好转9例,小脑症状好转13例,无改善1例。术后死亡1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听神经瘤的理想入路,面神经及脑干保护效果佳,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通过对2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89%),次全切除3例(11%).面神经解剖保留23例(82%),听神经解剖保留7例(25%),死亡1例.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探讨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及面听神经高保留率的方法.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4月对32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全切肿瘤并保留面听神经.结果 肿瘤全切除31例,全切率为96.88%.面神经解剖保留30例,保留率为93.75%,手术3个月面神经保留29例;耳蜗神经解剖保留31例,保留率为96.88%,手术后1个月可测听力保留14例,有效听力保留5例,占术前有效听力的55.56%.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肿瘤全切率高,面听神经保留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面神经保护。方法:对27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均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显微外科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100%),无手术死亡;面神经保留25例,占92.6%。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21例,Ⅲ~Ⅳ级5例,Ⅴ级1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有利于提高大型听神经瘤的全切率,手术面神经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18.
孙来广  程振国  王阳 《医学争鸣》2004,25(18):1679-1681
目的: 探讨和分析听神经瘤切除术对面听神经的保留意义.方法:120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 手术中间行面听神经监测,术后对面听神经功能进行评估. 术后随访0.5~5 a. 结果: 肿瘤全切除108例(90%),近全切5例(4.2%),次全切7例(5.8%). 面神经解剖保留106例(88.3%),未能解剖保留面神经14例(11.7%);听神经解剖保留82例(68.3%),未能解剖保留听神经38例(31.7%),保留有用听力39例(32.5%). 结论: 术中电生理监测可以准确判断面听神经的位置、了解面听神经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从而避免损伤神经. 同时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听神经瘤,对于保留面听神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过程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保护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36例显微外科切除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均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所有病例随访0.5~1年.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大于90%)4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3例;面神经损伤3例.术后6月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20例,Ⅲ、Ⅳ级12例,Ⅴ、Ⅵ级4例.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的关键.术中面神经监测可显著提高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并可评价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并面听神经功能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并面听神经功能保护的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2005年20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均使用显微外科技术保留面听神经功能。结果听神经瘤手术全切除19例(95%),次全切除1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7例(85%),手术后4个月面神经功能保留16例(80%);耳蜗神经解剖保留17例(85%),手术后4周有效听力保留10例(占术前存在有效听力患者的50%),有效听力丧失但可测听力保留10例;无1例死亡。结论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入路的听神经显微手术,能够取得较好的肿瘤全切除率和面听神经功能保留率,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