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糖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57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入院空腹血糖(FBS)水平,将其分为血糖正常组(FBS<7.0 mmol/L,n=112)、血糖轻度升高组(7.0 mmol/L≤FBS<11.1 mmol/L,n=152)和血糖高度升高组(FBS≥11.1 mmol/L,n=93),对比分析各组患者住院并发症、病死率、梗死面积、心肌酶及左心室功能.结果血糖增高组患者的住院并发症、病死率、复合壁梗死发生率及心肌酶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且空腹血糖升高程度与以上各项指标成正相关.而在左室功能方面,血糖增高组显著差于正常组(P<0.01),且与血糖增高程度成负相关.结论AMI患者早期血糖增高提示病情重,梗死面积大、并发症多、预后差及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2.
郭丽  戚咏 《护理研究》2005,19(10):2036-2036
胰腺是与消化道相连的最大腺体,其中胰岛β细胞产生的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对保持体内血糖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急性胰腺炎时对胰岛素的影响,对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血糖变化以及糖尿病病人并发急性胰腺炎时病情观察及护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病人血糖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  戚咏 《护理研究》2005,19(22):2036-2036
胰腺是与消化道相连的最大腺体,其中胰岛β细胞产生的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对保持体内血糖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急性胰腺炎时对胰岛素的影响,对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血糖变化以及糖尿病病人并发急性胰腺炎时病情观察及护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糖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53例AMI患者分为病重组及普通组,均于发病48小时内检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AMI患者有32.08%的空腹血糖、28.30%的餐后2小时血糖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病情愈重血糖愈高(P<0.05)。预后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血浆粘度呈正相关。结论AMI患者血糖异常预示病情严重,是急性期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内入院患者40例,分别于入院日测定肌酸磷酸激酶,入院第2、3日及第9、10日测定血清FT3、FT4、rT3。结果 ①入院次日肌酶磷酸激酶与入院第2、3天FT2、rT3无明显相关关系,而与FT4呈显著负相关;②与对照组比较,AMI组第2、3天FT3显著下降,rT3显著增高,FT4无明显差异,第9、10天仅rT3显著增高,FT3、FT4无显著差异;③入院第2、3天,大范围梗死组与小范围梗死组比较及泵功能Ⅲ、Ⅳ级组与Ⅰ、Ⅱ级相比较,其FT3、FT4均显著下降,rT3显著升高。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时肌酸磷酸激酶与FT3、rT3无明显相关关系,与FT4呈显著负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时FT3显著下降,rT3显著升高,梗死范围越大或泵功能越差这种变化越显著,并出现FT4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危重病人血糖、胰岛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重病人由于应激反应,血糖、胰岛素发生变化以适应此时机体对能量增加的需要,其变化与病情轻重有密切关系.我们观察了60例危重病人血糖、胰岛素的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病人血糖和血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肝脏是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控制着能量物质的代谢及血糖水平的调节.空腹血糖和血脂是体内物质代谢重要标志物,其变化与肝脏疾病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探讨肝硬化病人空腹血糖和血脂的变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高血糖时,以往的研究发现:患者预后差且病死率高,胰岛素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为此我们收集了近五年(2002年~2007年)在本院住院的有完整资料的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时死亡或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相对危险度,根据早期血糖变化指导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与伤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按伤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分为三组:重型组(3~8分)21例,中型组(9~12分)30例,轻型组(13~15分)35例。分别测定入院后三组的血糖值,并将三组的血糖值与GCS、GOS进行统计学分析。如血糖≥11.1mmol/L,采用胰岛素治疗进行干预。【结果】重型组较轻型或中型组血糖水平和病死率均显著提高。【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监测既可作为判断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又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根据。入院后血糖≥11.1mmol/L可作为治疗干预的阈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与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发病第1、3、7天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中3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于第3天时达高峰,第7天时随病情的好转而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与IL-1 β,IL-6和TNF-α等3种细胞因子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蛋白原(Fg)及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动态变化,探讨炎症标记物与AMI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AMI患者68例,正常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于入院早晨采集静脉血,AMI组分别于抢救前、发病后第12h、24h、48h、第3、4、7、14d、1个月和2个月时早晨空腹采血。结果:AMI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TNF-α、CRP、Fg、IL-18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在2周内均有明显动态变化。结论:炎症参与了心肌梗死的发病全过程,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高低和病情严重程度及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测定了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糖素、皮质醇、胃泌素和催乳素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发现,AMI患者血清T3明显降低(P<0.001),并与皮质醇浓度升高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T4,TSH无明显变化(P>0.05);胰高糖素、胃泌素、催乳素、皮质醇浓度均有意义地升高(P<0.001),胰岛素无变化(P>0.05)。有并发症的AMI组与无并发症AMI组两者相比,前者T3更降低(P<0.01),说明AMI低T3与病变程度的预后有关。这些激素变化的可能机制是AMI在应激状态下机体的防御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的纤维连接蛋白(Fn)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与AMI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MI患者21例作为研究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患者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段外周血浆Fn的水平。并且与健康成人(对照组23例)做对比分析。结果 AMI患者在发病(6.25±2.98)h后血浆中Fn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02.51±31.52)mg/L vs.(229.47±20.67)mg/L,P<0.05)],在(16.17±2.14)h后血浆中Fn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99.48±106.55)mg/L vs.(229.47±20.67)mg/L,P<0.05]。结论血浆中Fn的水平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对预测及诊断AMI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塞血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智  严敏 《华西医学》2001,16(4):473-474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我院 1998~ 2 0 0 0年 3年来6 9例急性心肌梗塞均为首次Q波AMI既往无糖尿病史及家族史 ,根据入院时2 4小时内检查FBG (空腹血糖 )水平分为三组 :A组血糖FBG≤ 6 1mmol/L ;B组为血糖轻度升高 6 1mmol/L <FBG <9 0mmol/L ;C组血糖显著升高FBG >9 0mmol/L。又根据AMI有无严重并发症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 ,凡合并有心力衰竭或和心律失常或和心源性休克者为重症患者 ,其中A组 2 2例 ,男 16例 ,女 6例 ,年龄 43~ 77(平均 6 6 45±1 39)岁。轻症 16例 ,重症 6例 ;B组2 2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N-proBNP(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的水平与不同部位梗死急性期左室功能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26例AMI患者分为:A组,前、侧壁组;B组,下、后壁组。所有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N-proBNP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室壁运动和心功能。结果:急性期A组室壁运动障碍较B组明显,N-proBNP水平高,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急性期N-proBNP对于急性期心功能状态及心室重构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对人民群众财产有着巨大的威胁,其发病快、病情重、死亡率高使得临床上对其十分重视,我院自2005年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技术以来,已经对70多例心肌梗死病人实行了支架术,无一例死亡,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对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工作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马俭  付玉平 《家庭护士》2008,6(2):508-50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相应的心肌因严重持久的缺血所致的局部坏死,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有恐惧及濒死感,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将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