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血糖昏迷11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月~2 0 0 2年6月,我院收治低血糖昏迷病人中,分别误诊为肺性脑病、急性脑血管病、酒精中毒、冠心病等11例。所有病人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1例中,男5例,女6例;年龄5 4~72岁,平均6 3岁。其中2型糖尿病4例口服降糖药,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常发生低血糖情况 ,尤其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时 ,临床症状常不典型 ,容易被误诊误治而危及生命。现将我院门诊误收于其它科的2 2例老年性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病情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8例 ,女性 4例 ;年龄 5 5~ 88岁 ,均为明确糖尿病病史 ,病程 1~ 15年 ,伴有肾脏病变 ,包括肾功能不全 10例 ,高血压 8例 ,冠心病心梗 1例。其中 13例疑脑血管意外收住脑系科 ,4例疑心血管疾病收住心内科 ,2例中 1例疑药物中毒 ,另 3例高渗昏迷或酮症酸中毒。本组有 12例病人交替服用磺脲类或双…  相似文献   

3.
低血糖引起偏瘫,临床较少见,极易误诊为脑血管病,现将我院收治的三例貌似脑血管病的低血糖偏瘫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67岁,因“神志不清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一小时”为主诉入院。发病前一小时展起锻炼时突感头晕、头痛、心悸,周身无力,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活动受限,昏迷,失语来诊。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口服迪化糖锭,消渴丸等。未监测血糖,尿糖。门诊查体:BP:21.3/10.6KPa,昏迷状态,压眶反应迟钝,左侧鼻后沟浅,四肢肌张力增强,左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bahinski(+),门诊急查头颅CT无异常,以“急性脑血管病”收入病…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发生低血糖反应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以突发意识障碍、肢体抽搐、肢体无力及精神异常等为发病症状,因此常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2002年5月以来,我们抢救以急性脑血管病为主要表现的  相似文献   

5.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科急症,发病迅速,如不及时救治,患眼视力及视野的丢失很难恢复。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预后至关重要。但是,由于该病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常常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如果首诊医师不是眼科医师,很容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近2年来,我们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为脑血管病5例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在治疗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患者也在增加,尤其是老年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时不易与脑血管病鉴别。因此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耐心细致地护理,对预防低血糖昏迷发生及避免漏诊、误诊起到了一定的预防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检测病人的血糖水平,血糖浓度过低时需及时注射葡萄糖以提高病人血糖浓度,并结合56例老年低血糖症患者的治疗情况来探讨老年糖尿病人低血糖症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在治疗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患者也在增加,尤其是老年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时不易与脑血管病鉴别。因此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耐心细致地护理,对预防低血糖昏迷发生及避免漏诊、误诊起到了一定的预防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检测病人的血糖水平,血糖浓度过低时需及时注射葡萄糖以提高病人血糖浓度,并结合56例老年低血糖症患者的治疗情况来探讨老年糖尿病人低血糖症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的标准为小于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低血糖发作时可出现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如虚弱、多汗、心悸、震颤、饥饿感、注意力不集中、视力障碍、意识模糊,甚至抽搐、昏迷等。持续性严重低血糖可导致不可逆脑损害。甚至致死。2007年9—10月我病区收治1例低血糖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敏  王华琳  王秀丽  闫靓  陈馥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820-1820
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上极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老年科1988~1994年收治5例糖尿病性低血糖昏迷,现对其误诊原因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误诊原因及教训。方法收集1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治疗情况、误诊原因及抢救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2例中误诊7例,误诊率高达58.3%。抢救成功2例,未成功5例,成功率仅29%。失败的原因在于首诊医师对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异常改变认识不足,肺脑复苏较晚有关。结论提高首诊医师对下壁心肌梗死的认识,早期识别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异常改变,对心脏骤停者尽早行肺脑复苏,减少肺及脑细胞缺氧时间,为复苏成功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陈鑫  张香兰 《人民军医》2000,43(8):468-468
我院 1990 1998年Ⅱ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血管疾病 2 0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2 0例 ,男 16例 ,女 4例 ;年龄60 82岁 ,平均 71岁。病程 63 0年。其中 10例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不全。发病前单独使用格列本脲 (优降糖 )所致 14例 ,格列本脲加双胍类药物所致 2例 ,格列本脲加水杨酸类药物所致 4例。1 2 临床表现 低血糖发作时出现急性低血糖反应12例 ,无明显低血糖反应 8例。 2 0例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偏瘫、病理反射阳性 ,甚至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等。1 3 确诊经过 入院时全部做头CT检…  相似文献   

13.
刘虹 《航空航天医药》2001,12(4):245-245
治疗中的低血糖患者 ,经常出现虚弱、出汗、震颤、烦燥等低血糖症状 ,进食后可能缓解。发作时血糖低于2 2mmoL/L(4 0mg/dL)。有的糖尿病患者 ,即使血糖略高于此水平也出现症状。轻者可以寻求自我帮助 ,重者昏迷 ,需立即求治 ,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1 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1.1 病情观察 低血糖一般发生在空腹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后 3~ 4小时及夜间 ,轻者出现饥饿、虚弱、头晕、出汗、心悸 ;重者嗜睡乃至昏迷。老年人和长期应用胰岛素的患者也可无明显症状 ,而直接进入昏迷。为此 ,要经常巡视病房 ,发现低血糖的早期出现的上述症…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通常有外伤史,并逐渐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对此,临床上诊断并不十分困难。若无上述症状,则易误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本文报告1例既无外伤史的急性静态起病,又无全脑症状,神经缺损症状明确的病例。  相似文献   

1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 沿用卫生部制定的《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2.鉴别诊断 (1)脑梗死:有原发性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或者有心脏病和心房纤颤病史;查体除意识障碍外可见偏瘫、锥体束征阳性等定位体征;脑CT或MRI可见到病灶与定位体征一致的影像学改变;无明显的血清酶学改变.碳氧血红蛋白定性或定量可以帮助鉴别. (2)出血性脑血管病:昏迷患者,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起病急,常有剧烈头痛、呕吐及血压明显升高,也可出现眩晕,继之意识障碍等症状;临床症状可见昏迷、偏瘫、锥体束征阳性,可出现脑膜刺激征;腰穿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脑CT见高密度病灶.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早期症状体征不典型 ,19881999年 ,我们首诊误诊 2 5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19例 ,女 6例 ;年龄 15 76岁。发病至首诊时间 2 8d。1 2 误诊情况 上呼吸道感染 7例 ;心绞痛、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各 3例 ;肋软骨炎、偏头痛、皮炎各 2例 ;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各 1例。2 讨 论2 1 早期症状不典型 早期以轻度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及肢体酸痛或皮肤烧灼感等前驱症状就诊者 7例 ,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2 2 查体不仔细 本组 16例因局部疼痛突出而误诊为其他疾病。如肋间神经受侵犯 ,疼痛多集中在单侧…  相似文献   

17.
以急腹症为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偶有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或主要表现,较易误诊为急腹症,我科2006年2月22日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原因及联合中成药时发生低血糖昏迷的例数,观察不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方法:收集2006~2009年我院诊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38例,计算不同组内相应低血糖昏迷例数构成比,比较低血糖昏迷在不同组别的构成情况。结果:不依从医嘱使用药物发生低血糖昏迷比例高,其中不正常进餐时注射胰岛素及服药的占11例,占所有昏迷的28.95%,同时降糖药合用中成药可以引起低血糖昏迷比例增加。结论:无论何种降糖药物,尤其是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在使用不合理时更容易引起严重的低血糖事件,但所谓的中药降糖安全性的隐患更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我科于1996年共急诊低血糖昏迷16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55~76岁,平均63.5岁。16例来诊时均昏迷,血糖0.6~2mmol/L,其中13例为糖尿病在治疗时过度控制饮食及加用或服用降糖药所致,2例为胰岛素瘤,1例为胃肠手术后反应性低血糖。所有病人确诊为低血糖昏迷后,立即静注50%葡萄糖液100~200ml,l~2h测血糖1次,直至血糖上升至4.0mmol/L以上。无一例死亡。2讨论2亚发病机制低血糖昏迷是一种常见的急症。正常血糖波动在3.3~83mmol/L,低于28mmol/L即为血糖过低。血糖过低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20.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有效控制糖尿病已引起广泛重视。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反应也不断增加,如不及时诊断及治疗,可危及生命或遗留不同程度的脑损害。现将我院1998年9月至2002年6月诊治的23例糖尿病并低血糖症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