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过敏性紫癜患儿静脉血ICAM-1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全身血管炎症性疾患—过敏性紫癜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 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了13 例患儿及5 名健康儿静脉血白细胞中ICAM1表达。结果 12 例患儿呈阳性表达(92-31% ) ,4 名健康儿呈阴性表达;患儿中6 例有肾脏损害(46-15% ) ,其中5 例ICAM1 表达阳性。经秩和检验,患儿组与对照组间有明显差异(P< 0-005)。结论 ICAM1 是全身性血管炎及内皮损伤的一个标志;ICAM1 阳性表达可能提示过敏性紫癜处于活动期;在活动性紫癜性肾炎中,ICAM1 表达可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滑液和滑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β1(TGFβ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细胞间粘附分子3(ICAM3)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及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A患者血清、滑液和滑膜中TGFβ1、ICAM1和ICAM3的浓度和阳性程度。结果:RA血清中TGFβ1含量较低,而ICAM1含量明显升高,ICAM3含量正常,滑液中ICAM3含量低于血清含量。RA血清中TGFβ1含量与ICAM1含量呈中度负相关,与ICAM3含量无显著相关。在RA滑膜中巨噬细胞、滑膜衬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TGFβ1染色阳性,巨噬细胞、滑膜衬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ICAM1染色阳性。结论:TGFβ1和ICAM1参与了RA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RA慢性炎症中,ICAM1对炎细胞转移并聚集于滑膜可能有重要作用,RA外周血TGFβ1浓度减低伴随ICAM1浓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肝星状细胞激活与ICAM-1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关系.方法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HSC,并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静息或活化状态下的HSC中ICAM1表达.结果静息的HSC不表达ICAM1,而活化的HSC表达ICAM1,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ICAM1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ICAM1表达与HSC活化及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免疫病理学研究已经证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作为细胞黏附分子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通过与炎性细胞表面同族型配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黏附,在免疫监督、炎症反应、吞噬过程、动脉粥样硬化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2]。目前证实,肾小球系膜细胞(MC)表面低表达ICAM1,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等刺激并上调系膜细胞表达ICAM1。本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探讨糖皮质激素(GC),如氟美松(Dex)对TNFα诱…  相似文献   

5.
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肝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们采用dotblot的方法测定不同人群血清及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水平,以分析ICAM1与肝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一、病人资料用于血清中ICAM1测定的病人为我院手术的病人。其中:(1)肝细胞肝癌33例,门静脉有癌栓或...  相似文献   

6.
哮喘气道炎症粘附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在哮喘气道炎症粘附机制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哮喘的发病机理。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肺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和呼吸生理学方法系统观察正常组和哮喘组豚鼠各项指标。结果(1)哮喘组豚鼠肺潮气量、动态肺顺应性(Cdyn)和肺气道阻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及P<0.05)。(2)哮喘组豚鼠血浆和肺泡灌洗液(BALF)可溶性ICAM1(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血清和BALF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3)哮喘组豚鼠肺组织(气道上皮和血管内皮)ICAM1和IL8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ICAM1、P选择素、IL8、ECP参与介导了哮喘气道炎症的粘附过程  相似文献   

7.
胃癌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CAM1(CD54)和VCAM1均属于免疫球蛋白(Ig)超家族成员,其表达对炎性细胞因子IL1、IFNγ、TNFα的诱导高度敏感[1,2]。它们的配体分别为LFA1(CD11a)、MAC1(CD11b)和VLA4。ICAM1有5个...  相似文献   

8.
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炎症机制与治疗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溶栓治疗血循环重建后中性白细胞聚集至缺血区(炎症的第1步)涉及多种蛋白,包括内皮细胞(EC)和白细胞上调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整合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也参与了白细胞聚集和活化。干预这些因子的功能有望减轻再灌注损伤,减小梗死范围,成为溶栓疗法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骨关节炎(OA)患者滑膜中的表达,探讨ICAM1和TGFβ1在O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骨关节炎滑膜和18例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中ICAM1和TGFβ1的分布进行观察。结果ICAM1表达于OA滑膜组织巨噬细胞样细胞、滑膜衬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RA滑膜组织ICAM1表达部位和OA相似,但阳性程度和分布范围高于OA滑膜。TGFβ1表达于OA滑膜组织巨噬细胞样细胞,滑膜衬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RA滑膜组织TGFβ1染色分布和强度与OA相似。结论ICAM1可能通过免疫机制参与OA滑膜炎症反应;IGFβ1对OA滑膜炎症可能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星状细胞(HSC)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关系。方法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别分离正常大鼠及四氯化碳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HSC,并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观察不同培养时期的HSC、正常及造模肝组织中HSC的ICAM1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新分离的HSC中,ICAM1不表达;原代培养第10天及传代培养第7天的HSC表达ICAM1,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ICAM1表达量逐渐增加。四氯化碳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新分离的HSC中即可见ICAM1表达。结论体内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培养表明,ICAM1表达可能与HSC活化、肝脏炎性损伤及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SLE患者血清sICAM-1测定及皮损ICAM-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我们采用夹心ELISA法对SLE患者血清中可溶性ICAM1(sICAM1)水平进行测定,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部分病例皮损ICAM1表达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SLE患者共48例,取自1994年8月—1997年5月...  相似文献   

12.
谢华  孙滨 《中华内科杂志》1998,37(6):410-411
嗜酸细胞在哮喘炎症中起重要作用,其募集到炎症部位前需先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血管内皮细胞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与嗜酸细胞上相应配体抗原(VLA)4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LFA)1相结合是其重要作用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NP)时中性粒细胞(PMN)聚集于肺脏的机制。方法在ANP并发急性肺损伤(ALI)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等方法,动态观察ANP后大鼠肺脏实质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MN表面巨噬细胞分化抗原1(CD11b/CD18)的表达改变和PMN肺脏聚集的变化。结果ANP的肺脏ICAM1表达逐渐增加,与PMN肺脏聚集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而PMN表面CD11b/CD18在ANP后1小时即迅速表达至高峰,并持续24小时。结论ANP后,PMN在肺脏的大量聚集是建立在PMN表面CD11b/CD18与肺实质细胞ICAM1高表达的基础之上,而ICAM1为这一粘附过程中的可变因素,是影响PMN粘附并聚集于肺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Octreotide治疗Graves'眼病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Octreotide 对细胞因子刺激后的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 表达及DNA 合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 测定加入细胞因子及Octreotide后ICAM1 表达和DNA 合成情况。结果 TNFα(103 U/ml) 、γINF(100 U/ml) 和IL1β(100 U/ml) 均能强烈刺激眼球后成纤维细胞表面ICAM1 表达,而低浓度( 即药理浓度)Octreotide 能明显地抑制这种刺激作用,但所需浓度及发挥抑制作用的时间各不相同;同样,低浓度Octreotide 也能抑制细胞因子(除IL1β外) 刺激的DNA 合成。结论 Octreotide 治疗Graves’眼病的作用途径部分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作用,使ICAM1 表达及DNA 合成减少,它可能具有免疫调节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用放免法对35 例变异性哮喘患者外周血进行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和内皮素(ET1)的检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ICAM1 和ET1 水平显著增高(P< 001);与普通型哮喘比较,发作期差异不显著(P> 005),缓解期差异非常显著(P< 001)。提示二者在哮喘病发作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慢性排斥反应(慢排)移植肾中细胞免疫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一致认为浸润的各种免疫细胞起关键性作用。已证明粘附分子ICAM1,VCAM1在介导特异性白细胞粘附到内皮细胞作用的同时,也在白细胞—内皮细胞迁移、侵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在正常人类肾脏和实验动物肾脏上均有表达,且已在用抗细胞粘附分子(CAMS)单克隆抗体治疗移植物排斥反应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且TNFα是单核巨噬细胞系来源的细胞因子,在炎症免疫反应中充当重要角色;而IL2通过与IL2R相互作用,更是在免疫反应过程中起中枢作用,…  相似文献   

17.
健康人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浆水平与心肌梗塞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介导白细胞向血管内皮壁的移行和粘附,据认为后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性步骤。但目前健康以后患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健康人血浆中可溶性ICAM-1(sICAM-1)是否升高尚不清楚。本文对大宗人群进行了前瞻性...  相似文献   

18.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狼疮肾炎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狼疮肾炎(lupusnephritis,LN)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与自身免疫性疾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对人甲状腺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干扰素(IFNα、IFNγ)及激素对人正常甲状腺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影响,以探讨IFNα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IFNα、IFNγ、促甲状腺激素(TSH)及催乳素(PRL),刺激体外培养的来自6名正常人的甲状腺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表面抗原—HLADR、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B7.1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的表达。结果(1)IFNα明显诱导甲状腺细胞表达ICAM1、B7.1和TPO(分别为P<0.01、P<0.01、P<0.05);(2)IFNγ明显诱导甲状腺细胞表达HLADR、ICAM1,但对B7.1的表达无促进作用(P<0.01、P<0.01、P>0.05);(3)PRL显著诱导甲状腺细胞表达ICAM1、B7.1和TPO(P<0.05、P<0.01、P<0.01)。结论协同刺激信号对AITD的发生起着关键作用。IFNα显著诱导甲状腺细胞表达协同刺激信号(B7.1)和自身抗原TPO,可能是临床应用IFNα诱致AITD的致病原因之一。PRL在产后甲状腺炎发病和发展中的作用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人白细胞流变性与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细胞流变性和细胞粘附分子(CAMS)表达与高血压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体外血栓血小板粘附两用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49例高血压病人和110例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变形能力(LD)、白细胞粘附功能(LAF)、白细胞CD18表达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浓度的变化。结果高血压病人白细胞滤过指数(LFI)、白细胞粘附率(LAR)、白细胞CD18表达和sICAM-1浓度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三期病人各指标之间比较差异也具有极显著性(P<0.001),且以第3期病人各指标增高最明显。高血压病人LAR与LFI呈正相关(r=0.579,P<0.001);LAR和LFI与白细胞CD18表达和sICAM-1浓度呈正相关(r=0.662~0.804,P<0.001)。结论LD降低、LAF及白细胞CD18表达和sICAM-1浓度增高参与高血压的发生,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