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查清精神病患者腹泻疫情的病原,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病人的肛拭及粪便标本8份,结合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对常见病原菌进行筛选检测.结果7份肛拭标本和粪便标本分离出志贺氏菌属福氏Ⅱ型.结论本起传染病疫情由志贺氏菌属福氏Ⅱ型引起.  相似文献   

2.
肠道致病菌分离鉴定及其部分细菌的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  周佩 《世界感染杂志》2004,4(6):553-555
目的 探讨闸北区2003年肠道致病菌菌群分布情况及细菌药敏特点,为疾病控制和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粪便病原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由细菌室按常规方法进行,药敏试验为K-B纸片法。结果 118例腹泻病人粪便标本病原菌阳性63例,其中志贺氏菌所占比例最高,为44.44%。28株志贺氏菌中福氏志贺菌群占67.86%,宋内氏志贺菌占32.14%。志贺菌对复方新诺明和氨苄青霉素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6.43%和71.43%。宋内氏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无显著性差异,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有显著差异。儿童标本志贺菌和成人标本志贺氏菌的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2003年本区肠道传染病以福氏和宋内氏志贺菌感染为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药物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曾淑莲 《中国热带医学》2007,7(2):266-266,277
目的了解祁东县2003—2005年志贺菌的分布和药敏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就诊的腹泻病人进行大便培养,共培养出120株志贺菌,用生化和血清学方法鉴定到血清型。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病原菌耐药性。结果在120株志贺菌中,主要为福氏志贺菌,其中又以F2a为优势血清型。耐药性以氨苄青霉素最高,复方新诺明次之;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紊耐药性较高,三代头孢菌素、磷霉素耐药性低。结论2001-2004年祁东县志贸菌中以福氏志贺菌为主,其中又以血清型以F2a为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仍是最有效的抗生素之一,但有一定耐药性。若氟哇诺酮类抗生素无效,可选用三代头抱菌素或磷霉素及呋喃唑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9—2011年北京地区志贺菌的菌型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9—2011年痢疾监测中分离到的志贺菌788株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788株志贺菌中宋内志贺菌597株(占75.76%),福氏志贺菌188株(占23.86%)。检出高峰在8、9月份,年龄段以21~30岁为主。结论近三年北京市志贺菌流行菌型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其中优势菌型为宋内志贺菌。今后痢疾防控应以夏秋季为主。  相似文献   

5.
志贺氏菌属的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查志贺氏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对5年来临床分离的志贺氏菌181株进行血清学分型、药敏试验。结果:1996-2000年间B群占绝对优势,在B群中,1996-1999年以福氏志贺氏菌Ⅱ型为主,2000年以福氏志贺氏菌I型为主。药敏试验结果,头孢哌酮敏感率最高,超过80%。提示福氏志贺氏菌Ⅱ型和I型是主要的血清型,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144株志贺菌的流行病学分型及药物敏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了解本地区志贺菌的流行株及药物敏感性状况。②方法 应用普通培养基、生化鉴定及血清凝集试验确定其群、型、亚型;药敏试验应用K—B法。③结果 144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111株(77.1%),宋内志贺菌27株(18.8%),鲍氏志贺菌6株(4.1%);对福氏志贺菌的血清分型结果表明,流行株主要以Ⅱa亚型为主(59.4%),其次为Ⅰa亚型(10.8%)、Ⅳ型(9.0%)。全年各月份中志贺菌检出率以8月份(24.8%)最高,其次为10月份(19.8%)及9月份(19.4%);最低为1、2月份(为0%);福氏、宋内、鲍氏志贺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高速92.1%、81.8%及84.4%,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4.4%、71.2%及73.5%;对三代头孢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④结论 根据本地区志贺菌的流行株及其药敏谱状况,指导临床明确诊断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蒋火刚  肖瑶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6,29(4):375-375,377
目的调查志贺菌在遵义地区流行的主要血清型和耐药性。方法用MicroScan Wor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临床分离的136株志贺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志贺菌属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136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132株,占97.0%,其中福氏Ⅱa型128株,占97.0%;宋内氏志贺菌4株,占3.0%。福氏志贺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耐药率依次为90.2%、90.9%、59.1%。结论遵义地区志贺菌感染以福氏志贺菌福氏Ⅱa型为主:福氏志贺菌对常规抗菌药物有很高耐药性,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192株志贺菌属和76株沙门菌属菌群菌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流行菌株类型和药物敏感性特点.方法:应用SS和XLD培养基对我院2007年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分离培养,可疑菌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学鉴定,并采用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007年从约1600份标本中分离出192株志贺菌属.其中福氏志贺菌29株(15%),宋内志贺菌163株(占85%);沙门菌属76株,其中D群54株(71%),优势血清型为杜伯林沙门菌;沙门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氯霉素的敏感性较高,敏感率≥195%,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次之.宋内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对美国医学实验室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执行标准(CLSI)[1]中推荐的3种药物中的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敏感率均较低(6.7%~25.8%),而对左氧氟沙星的药敏结果差别也较大:宋内志贺菌的敏感率较高(≥95.7%),而福氏志贺菌的敏感率仅为79.4%.结论:我院2007年肠道门诊就诊患者中,分离志贺菌属以宋内志贺菌为主,福氏志贺菌次之.沙门菌属以D群为优势菌群,优势血清型为杜伯林沙门菌.宋内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差别较大,临床医师应根据菌群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志贺氏菌群的分布趋势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志贺氏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0-2004年间门诊及住院的腹泻病人进行粪便细菌培养,可疑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及K-B法药敏试验。结果从2394份便培养中,共检出132株志贺氏菌,总检出率为5.5%,以福氏志贺氏菌(B群)为主,占92.4%;5年间ESBLs的检出率相差10倍。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先锋必、舒普深、头胞噻肟耐药率低于50%以下,亚胺培南低于25%,显示该抗菌素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5年间腹泻病人中以福氏志贺氏菌为主要流行菌群,其耐药性显著增加,提示应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志贺菌在本地区的流行趋势及其对不同类别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临床转归。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志贺菌61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8株为福氏志贺菌,其中福氏2a是最主要的亚型(91.38%);3株为宋内氏志贺菌;未见其他血清型菌株。另外宋氏志贺菌组临床预后好,治愈率100%,细菌阴转率100%。宋内氏菌对常规抗菌药物仍有高度敏感性,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无明显耐药性。但是,福氏志贺菌组治愈率86.21%,细菌阴转率93.10%,且福氏志贺菌对常规抗菌药物有高度耐药性,其中对氯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耐药率分别达到75.86%、58.62%、43.10%、50.00%。对诺氟沙星也有一定耐药性,耐药率为22.41%。福氏志贺菌还显示出多重耐药性,多重耐药菌(MDR)发生率55.17%。结论:要地区志贺菌主要流行趋势仍是福氏2a型,且有高度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尤其对诺氟沙星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2001~2004年腹泻患者有关肠道致病菌组成及药敏状况,为腹泻病的研究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大便培养,筛出致病菌后经生化反应管鉴定,药敏反应板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病原菌以志贺氏菌属为主占62.6%,其次是弧菌属占24.71%,而单胞菌属、沙门菌属及大肠杆菌分别占6.13%、4.79%、1.70%。宋内志贺菌和弧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而福氏志贺菌及沙门菌属多重耐药较多。结论腹泻病感染以男性为主,中青年发病多,夏季为发病高峰,感染菌种较多且药敏试验有菌种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贵州省志贺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为细菌性痢疾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生化和血清学方法鉴定菌群和血清型,采用K-B法检测菌株的耐药性。结果 156株志贺菌中,宋内志贺菌85株占54.49%,福氏志贺菌71株占45.51%,宋内氏菌/福氏菌为1.20。156株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近5年来贵州省流行的志贺菌以宋内志贺菌为主,其次为福氏志贺菌。2种志贺菌耐药情况严重,部分菌株已产生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深圳市2003年食品、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151452份标本进行肠道沙门氏菌与志贺氏菌检验,并进行菌型分布分析。方法:参照国标肠道致病菌中的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的检验方法。结果:151452份标本中检出肠道沙门氏菌属与志贺氏菌属带菌者665例,带菌率为0.44%,其中检出沙门氏菌455例,共7个群25个血清型。德比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依次为鸭沙门氏菌和阿贡纳沙门氏菌等,其构成比为25.05%和13.19%,10.77%。志贺氏菌检出210例,带菌率为0.139%,以B群最高,D群次之,构成比为66.19%和28.57%。结论:455株沙门氏菌和210株志贺氏菌菌型分布绝大部分均为深圳市常见菌型,符合以往的检测结果,值得提出的是检出E1群的吉韦沙门氏菌为我市首见。福氏志贺氏菌(B群)仍为深圳市引起菌痢的主要菌群,而宋内氏志贺氏菌(C群)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应引起重视。因此必须加强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1994~1996年我室分离连云港地区的256株志贺菌和96株沙门菌。志贺菌共检出14个血清型,每年8~10月份为感染高峰期以福氏2a型为主占64.06%;沙门菌共检出16个血清型,以伤寒沙门菌为主占30.21%,其次为肠炎沙门菌及鼠伤寒沙门菌,分别占25.0%和17.71%,同时作两类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相似文献   

15.
89例腹泻病人痢疾志贺氏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市痢疾志贺氏菌属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我院2007年1~12月份门诊及住院的腹泻病人进行粪便细菌培养,可疑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及K-B法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89株志贺菌,其中以福氏志贺氏菌(B群)为主,占76.4%,宋内氏菌次之,占23.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8.5%,其次是复方新诺明(92.6%)、头孢曲松(72.1%)等,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性高.我市腹泻病人中以福氏志贺氏菌为主要菌群,其耐药性显著增加,临床用药应考虑以哌拉西林、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等抗菌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6.
呼和浩特铁路辖区腹泻病原菌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铁路地区腹泻病原菌菌群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用于进一步开展腹泻病的防治。方法:采集腹泻患者可疑粪便,使用SS培养基培养。由专人负责按调查方案逐渐进行调查并逐项填写调查表,建立档案。结果:呼和浩特铁路地区腹泻病原菌菌型分布以福氏志贺菌为主占82.35%,其中福氏2a是优势菌。经过药敏试验临床上应首选庆大霉素为肠道抗菌药。结论:志贺氏菌属为呼和浩特铁路地区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7.
志贺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1999/2000志贺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现状。方法:菌种鉴定采用常规方法;用WHONET5软件对志贺菌药敏试验结果(K-B纸片扩散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l临床分离的志贺菌不同菌群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有一定的差异,宋内志贺菌对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敏感率较高,多重耐药株分离率低;临床分离的痢疾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耐药性比较严重;②针对环丙沙星(C,5μg)、复方新诺明(T,25μg)、氨苄西林(A,l0μg)、四环素(Y,30μg)、氯霉素(H,30μg)五种抗生素进行耐药谱型分析,痢疾志贺菌主要的三重、四及五重耐药谱型为TAY,TFAY,TCFAY,TCHAY。福氏志贺菌主要的三重、四及五重耐药谱型为TAY,THAY,TCAY,TCHA,TCHAY。结论:药敏试验和耐药谱型分析对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志贺菌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志贺菌属在甘肃省的流行、变迁及耐药状况,为防治工作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年5月-2008年10月对兰州市城关区、武威市凉州区菌痢监测点腹泻粪便分离的志贺菌株和甘肃省某市幼儿园食物中分离的宋内志贺菌株,依据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了血清型分型及菌株耐药性分析。结果共采样2 407份,检测志贺菌366株,总阳性率为15.21%。分离菌株为多重耐药,耐药种类达8种。甘肃省菌群分布以福氏志贺菌(B群)居优势,检测出200株,占54.64%,其次为宋内志贺菌(D)群164株,占44.81%。2007年宋内志贺菌成为优势菌,占79.88%(有食物中毒菌株44株)。结论甘肃省志贺菌群分布以福氏志贺菌居优势,近年来宋内志贺菌有增多趋势。志贺菌耐药菌株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一、调查方法自1964~1984年我们在郊区食品业从业人员粪便带菌检查及部分地区痢疾患者粪便中,分离到679株沙门氏菌和132株志贺氏菌。以上菌株均作生化反应及沙门菌属和志贺氏菌属分型诊断血清凝集试验鉴定。二、调查结果 1.沙门氏菌属与志贺氏菌属细菌分型情况:见表。 2.其中71株福氏痢疾杆菌菌型如下: 福氏1a型 6株(8.5%) 福氏1b型 6株(8.5%) 福氏2a型 19株(26.8%) 福氏3a型 5株(7.0%) 福氏4型 4株(5.6%) 福氏5型 1株(1.4%) 福氏x变种 3株(4.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唐山地区产CTX-M型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k)福氏志贺菌的流行基因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类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临床分离的无重复产ESBLs的福氏志贺菌43株,采用CLSI推荐的表型筛选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X-M基因型。结果43株产ESBLs的福氏志贺菌中,产CTX-M基因型的有19株(44.2%),经PCR扩增及测序,19株具有ESBLs表型的福氏志贺菌中有17株表达CTX-M-14,1株表达CTX-M-57,1株表达CTX-M-3。结论唐山地区存在着CTX-M基因的流行,应加强唐山地区产CTX-M型ESBLs菌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