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接上期) 第二节细菌感染 非伤寒沙门菌感染 1 概述 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是指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沙门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简称沙门菌感染.近10余年来,沙门菌感染明显增加,多见于婴幼儿.本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任何年龄均可患病.细菌内毒素为主要的致病因素,有些沙门菌可产生肠毒素.  相似文献   

2.
伤寒沙门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肠热型感染,而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鸭沙门菌等则多引起急性胃肠炎型感染.准确的沙门菌菌株鉴定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有重要意义.笔者应用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系统ATB ID32E和API 20E对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分离到的2株沙门属菌株及1株分离自住院患者的沙门属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同时进行血清凝集试验.  相似文献   

3.
沙门菌是在世界范围内经食物传播引起人类肠道疾病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在美国,2008年约有140万人感染沙门菌,总医疗费用达26亿美元[1].中国由于缺乏准确的监测数据,全人群沙门菌感染人数不详,但所有明确病因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70% ~ 80%是由沙门菌引起的[2].沙门菌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2007年度非伤寒沙门菌监测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广东省腹泻病患者中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情况和菌株的血清型别、分布、耐药性变化.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腹泻病患者进行非伤寒沙门菌检测,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2007年度共检测1128份腹泻粪便标本,分离到71株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6.29%;共分得29种血清型,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居多;大多数沙门菌对常用的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率普遍较肠炎和斯坦利沙门菌高;除肠炎沙门菌外,其余的血清型没有同一PFGE型别的菌株;用Xba Ⅰ酶切17株肠炎沙门菌可分为PFGE-XbaⅠ 1~8型,其中PFGE-XbaⅠ 4型为优势型别.用Sfi Ⅰ和Not Ⅰ酶对12株肠炎沙门菌进行再分型,综合用Xba Ⅰ/Sfi Ⅰ/Not Ⅰ三种酶的结果 发现仍有三组菌的PFGE图谱是完全一致的.结论 2007年度广东省非伤寒沙门菌的感染多数为散发病例,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是治疗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沙门菌是人群中重要的肠道传染病病源,其菌型多样,致病性具有种系特异性.该菌属不仅能引起人类沙门菌感染,而且也常引起家禽的沙门菌感染,并且污染食物引起食物中毒.了解该菌属的菌型分布及生物学特性,掌握菌型变迁规律和抗菌药物情况,对防治沙门菌感染,搞好食品卫生管理及预防食品中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年健康人群体检中获得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及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沙门菌耐药质粒和毒力质粒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和医院内感染关系进行探讨 ,以求为预防和控制沙门菌病提供依据。1.调查对象与方法 :①三起食物中毒事件总计 5 7例病例 ,中毒病例均有食酱牛肉史。从病例粪便和剩余酱牛肉中分离出 8株菌 ,经过鉴定均为肠炎沙门菌 ,血清学鉴定为 1,9,12 :g ,m :- ,编号为 31~ 38。②院内感染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1年内多起院内感染病例 ,患儿年龄 2月龄~ 14岁 ,平均年龄 4 .5岁 ,对腹泻患儿的 2 17份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分离 ,分离出 2 8株肠炎沙门菌 ,编号为 1~ 2 8。③质粒提取与质粒消除 :采用碱性…  相似文献   

7.
沙门菌感染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沙门菌不仅感染人、畜、家禽而且还污染食品.因此,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搞清沙门菌菌型的分布情况,对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兽医学以及预防食物中毒等都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将自1990年以来分离的沙门菌分型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沙门菌感染是一种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为了解沙门菌在健康人群中带菌感染的流行情况,我们对2007-2008年来我区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肛拭标本大便中分离鉴定出的32株沙门菌进行系统鉴定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菌株来源 2007-2008年来我区健康体检从业人员的肛拭标本大便中分离到的32株沙门菌菌株。  相似文献   

9.
1概述 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是指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沙门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简称沙门菌感染。近10余年来,沙门菌感染明显增加,多见于婴幼儿。本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任何年龄均可患病。细菌内毒素为主要的致病因素,有些沙门菌可产生肠毒素。临床表现分为胃肠炎型、败血症型和伤寒型三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艾滋病合并沙门氏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6例艾滋病合并沙门氏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例艾滋病合并沙门氏菌感染病例以发热为主要症状,消化道症状不典型,CD4细胞水平均低于200个/uL.经血培养和骨髓培养检查确定为沙门氏菌感染,细菌鉴定结果为伤寒沙门菌3例、沙门菌C1群1例、沙门菌丙型副伤寒血清型2例,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艾滋病合并沙门氏菌感染热型不规律,血嗜酸性粒细胞正常,确诊靠细胞培养,沙门氏菌是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感染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门菌感染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很多国家的法定传染病.沙门菌感染主要是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引起.临床上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肠胃炎以轻型稀水样腹泻为主,轻症感染者病程呈自限性,重症患者及特殊人群如儿童(2岁以下)、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患者应及早用抗生素治疗.肠热病是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特殊综合征,通常需要住院观察,并需积极的抗牛素治疗.肠热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医务人员应重视其特征,加强临测,特别是对来自流行地区的发热患者.此文就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目前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主要爬行动物中存在的沙门菌血清型及其耐药性,分析其引起人类感染的潜在危险性.方法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主要花鸟市场、繁殖基地及动物园用作宠物的动物及供观赏动物采集其粪便,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血清凝集反应鉴定血清型.采用KB纸片法检测菌株对常用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利用Whonet 5.3软件进行药敏实验数据分析.结果 动物粪便中沙门菌检出率为30.7%,共检出28种沙门菌血清型,其中13种与人源沙门菌感染血清型一致.前4位沙门菌血清型依次为斯坦利沙门菌、汤卜逊沙门菌、西非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且不同动物来源菌株血清型分布不同.另外,在宠物龟中分离到人类暴发相关的波摩那和浦那沙门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所有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全部敏感,对四代及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性次之,对四环素、链霉素敏感率最低.发现29株多重耐药菌株,其中4株为产ESBLs菌株.结论 由于动物携带人感染沙门菌血清型比例较高,提示动物对沙门菌在环境中的播散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应加强宠物市场动物特别是宠物龟携带沙门菌的监测,加强宠物管理,避免在人群中引起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3.
沙门菌是一种肠道致病菌,通过污染食物、饮用水经口感染进入消化道而致病,常引起局部范围内流行.为了解绍兴市区沙门菌的流行特点及耐药状况,我们于1997年2月至2002年12月从沙门菌感染患者的血液、粪便标本中分离到752株沙门菌,同时对15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沙门菌是一类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随污染食物、饮用水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病.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外出就餐机会的增加致使每年由沙门菌引发的感染及致死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夏季,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更是导致沙门菌繁殖以及传播感染的敏感条件.国外也偶有沙门菌爆发流行的报道.为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沙门菌的致病特性及感染入侵过程,继而有效切断沙门氏菌传播途径,预防这类细菌感染,本文从检验学角度对该菌入侵途径、致病机理、检测方法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7年南京市沙门菌感染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7年4—10月收集南京市各哨点医院送检疑似细菌性感染的分离菌株,以常规方法鉴定,挑取单克隆菌落,进行脉冲场电泳分析,采用PulseNet China系统聚类分析软件进行图谱分析;并结合临床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分离、鉴定84株沙门菌,共计32种血清型,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23株,占27.38%)。94.0%菌株分离自粪便标本,病例年龄1个月~95岁,主要为≤1岁(29.76%)、≥60岁组(17.86%);7月为感染高峰(占25.00%);临床诊断主要为感染性腹泻/急性胃肠炎(占72.62%)。不同年龄感染谱不同: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者多为≤10岁组(95.65%),肠炎沙门菌感染者多为50~60岁组(62.50%),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以及斯坦利沙门菌感染者均≤1组岁,都柏林沙门菌感染者均为40~50岁组。经XbaⅠ酶切、电泳片段为30~700kD,PFGE指纹图谱带型相似度为0.35%~100.00%,同血清型相同菌株的PFGE指纹图谱带型均不同,鼠伤寒沙门菌S1相似群相似度最高为92.59%,其余种属相似群相似度均<80%。结论南京市2017年沙门菌感染多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婴幼儿和老年人为高危人群,夏季为感染高峰。沙门菌血清型与PFGE指纹图谱未发现直接关联,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及PFGE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1 022例腹泻患儿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菌型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在顺德地区2所医院就诊的小儿腹泻患者进行沙门菌分离及药敏试验,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从1 022例患儿中,分离出沙门菌56株,阳性率为5.5%。分离出多种血清型,其中斯坦利沙门菌17株(30.4%),鼠伤寒沙门菌15株(26.8%),肠炎沙门菌6株(10.7%)。分离出的沙门菌除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耐药性较低外,对环丙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链霉素、氨苄西林、萘啶酸及四环素的耐药较为严重。小儿沙门菌腹泻主要集中在5-9月份发病,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67.9%),症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大便性状多有改变,部分合并轮状病毒和/或腺病毒感染。结论顺德小儿沙门菌感染性腹泻以2岁以下婴幼儿居多,多发生于夏秋季,以斯坦利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感染为主,并对多种抗生素具较高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2008--2009年沙门菌感染性腹泻现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国内外的暴发疫情提示沙门菌可能仍然是腹泻病的一个重要病原体,本研究于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北京市肠道门诊进行调查,以了解腹泻病例发病特征及沙门菌感染状况,分析沙门菌菌型分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20年昆明市腹泻患儿中分离的非伤寒沙门菌株的分子分型及耐药基因特征,为儿童非伤寒沙门菌感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至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实验室确诊的41例沙门菌感染病例的相关信息,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及B内酰胺类耐药基因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确诊的41例沙门菌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1岁以下儿童占到了确诊数的44%,男性患儿明显高于女性;在分离的41株沙门菌中,30株为鼠伤寒沙门菌,部分菌株分子分型相似性系数较高;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对部分青霉素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达到了100%,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及blaCTX-M3/6、blaOXA1在分析的菌株中携带表达较高。结论鼠伤寒沙门菌是昆明市地区儿童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菌株间较高的同源性提示患者有相同暴露源的可能,携带耐药基因blaTEM及blaCTX-M3/6、blaOXA1是造成菌株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本地区 17年来 ,沙门菌致小儿感染的群型分布 ,了解对婴幼儿危害情况 ,提供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以加强防治措施 ,减少发病率。方法 对临床疑似感染性病例 ,分别采取各种标本送作细菌培养 ,经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特性的菌株 ,用沙门菌属因子诊断血清作凝集试验 ,按照考夫曼———怀特沙门菌属抗原表而判定菌型。结果  15 2 2株沙门菌 ,分为 5个菌群、10个血清型 ,其中鼠伤寒菌占 96 .8% ,系本地区持久性流行的优势菌株 ,其他菌型为散发感染。结论 沙门菌是引起人类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尤其是婴幼儿易感率高 ,临床感染类型多样 ,特别是败血症与脑膜炎型 ,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2-2019年成都市0~5岁沙门菌感染患儿临床特症及沙门菌分离株血清型及耐药特性,为本地区沙门菌感染临床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经实验室确诊的0~5岁沙门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沙门菌血清分型及药物敏感实验,率之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160例沙门菌感染患儿中男92例(57.50%)、女68例(42.50%);1岁及以下患儿130例(81.25%);5、6、7月为发病高峰(18.75%、23.13%、20.00%)。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100.00%)、发热(78.13%)和咽充血(65.00%)。部分患儿并发呼吸道感染(33.13%)、脓毒症(10.63%)及心肌损害(3.13%)等;女性患儿更易并发脓毒症(P=0.013)。血清型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108株,72.97%)。160株沙门菌对亚胺培南、头孢西丁、阿奇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6.25%、91.25%、91.25%,对氨苄舒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3.75%、76.25%,多重耐药菌株110株(68.75%)。结论 1岁及以下婴幼儿易感染沙门菌,夏季为感染高峰,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并发症以呼吸道感染和脓毒症为主,沙门菌多重耐药现状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