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鼻窦炎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国志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15(12):7-8
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中的含气空腔,两侧对称排列,共有4对,称为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鼻窦炎是指鼻窦的化脓性炎症,可发于一侧或双侧,可局限于单窦,也可多窦同时发作,以上额窦炎多见。鼻窦炎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目前,把持续时间在12周内的鼻窦炎定义为急性鼻窦炎,病程超过12周的鼻窦炎定义为慢性鼻窦炎。本文将分别概述。 相似文献
2.
上颌窦穿刺术是诊断和治疗上颌窦疾病最常用而简便的方法。但常会出现并发症。有时且比较严重。笔者试从上颌窦穿刺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方面加以分析探讨。 一、麻醉剂过敏与中毒:目前上颌窦穿刺术麻醉仍采用地卡因棉片进行粘膜表面麻醉。地卡因(潘多卡因)是临床最常用粘膜表面麻醉剂。安全量不超过50毫升,浓度常为1%,属合成药物、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粘膜麻醉作用快,效果好。鼻部麻醉多采用药湿棉片或喷雾。因用量不多,且吸收不完全,故较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上颌窦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院耳鼻喉科采用的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非侵袭型上颌窦真菌性鼻窦炎患者70例,平均分为抗生素组及抗真菌药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抗生素组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真菌药组患者术后应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达到100.00%,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上颌窦真菌性鼻窦炎,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认识鼻窦炎鼻窦是鼻周附近骨内的空腔。两个额窦位于眉毛上方,两个上颌窦位于颧骨中,两组筛窦位于鼻腔两侧,两个蝶窦位于筛窦后侧。鼻窦炎是鼻窦的炎症,通常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或过敏所致。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均可发生鼻窦炎。鼻窦炎几乎总是与鼻道炎症(鼻炎)同时发生。鼻窦炎分为急性和慢性。30天内完全消失的鼻窦炎称为急性鼻窦炎。 相似文献
5.
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中的含气空腔,共有四对八个,称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及蝶窦。因所在位置不同分前后两组,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自然开口在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开口在上鼻道。因与鼻腔相通,鼻窦很容易感染发炎。 相似文献
6.
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中的含气空腔,共有四对八个,称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及蝶窦。因所在位置不同分前后两组,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自然开口在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开口在上鼻道。因与鼻腔相通,鼻窦很容易感染发炎。 相似文献
7.
鼻窦炎是鼻科常见多发病。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粘膜发炎统称为鼻窦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脓涕、头痛为主要特征,治疗时应足量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防止其转为慢性。 相似文献
8.
鼻窦炎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多见病。目前多采用抗生素、滴鼻药、鼻窦负压置换疗法、上颌窦穿刺冲洗等方法治疗,有的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时间较长;有的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儿多恐惧,多不能配合完成操作,有资料表明上颌窦穿刺冲洗对儿童慢性鼻窦炎无效。我科自2000年~ 相似文献
9.
10.
慢性鼻窦炎及其发病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对于慢性鼻窦炎的定义一直缺乏统一认识,这阻碍了人们对其病因、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近年来,随着鼻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人们对慢性鼻窦炎的定义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同时认识到慢性鼻窦炎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临床上针对这些环节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复发。1慢性鼻窦炎的定义定义慢性鼻窦炎的关键在于区分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现代观点认为区别急性与慢性疾病应根据病理学表现而非严格的时间考虑[1],故一些学者将慢性鼻窦炎定义为黏膜存在明显的、持续的、不可逆的损伤,通过保守治疗难以解决的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鼻腔中鼻道入路治疗上颌窦真菌球手术疗效.[方法]对45例接受鼻内窥镜入路治疗的上颌窦真菌球患者(治疗组)和30例接受传统上颌窦根治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结果]75例上颌窦真菌球患者面部隆起,鼻腔血性分泌物,鼻塞为主要临床症状.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已经1年的随访资料进行比较,两种手术时间没有差异(P>0.05),但是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如面部麻木、面部钝痛感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窦真菌球患者,鼻内窥镜鼻腔入路治疗与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治疗比较,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上颌窦真菌球病变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正>天气渐冷,因天气的变化导致感冒患者骤增,同时鼻窦炎的患者亦相应增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鼻窦是分布在鼻腔周围的骨性空腔,共有4对鼻窦,即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鼻窦与鼻腔相通,平时鼻窦的分泌 相似文献
14.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的黏膜发炎统称为鼻窦炎。其中以上颌窦炎和筛窦炎最常见,常由感冒引起,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鼻窦炎的全身症状与其他炎症相同。可有发热、全身不适等,局部症状有鼻塞、头痛、流浓涕和嗅觉减退等。如反复发作的急性鼻窦炎未彻底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病原菌分布特征、炎症因子表达。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于绵阳四○四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98例,在初入院未使用抗生素时采集鼻分泌物标本与血液标本,检测病原菌类型,检测血液中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检测血液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因子水平。结果 根据视觉模拟法(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将98例患者疾病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级,分别为46例、35例、17例;病原体分布中曲霉菌感染者比例为39.80%,毛霉菌为22.45%,白假丝酵母为16.33%,酵母样真菌为11.22%,梭霉菌为3.06%,鼻孢子菌为7.14%;研究组的WBC、LYM、NE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的PCT、CRP、TNF-α、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在不同真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患者中炎症细胞与炎症因子升高明显,PCT、CRP、TNF-α的高表达,激发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金士勇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11(8):36-36
鼻窦炎是指鼻窦腔内发生的炎性病变.以痛、鼻塞、流涕为主要临床特征.自2000年5月至2004年2月,笔者运用自拟鼻窦炎汤结合割治治疗鼻窦炎10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鼻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CT检查的普遍应用,使医生对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治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真菌性鼻窦炎为鼻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种,其中非侵袭性分两种:真菌球型和变应型,临床上以真菌球型最常见,主要致病菌为曲霉菌。以往多采用经尖牙窝上颌窦根治术(柯-路式), 相似文献
18.
《社区医学杂志》2016,(6)
目的观察长期低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长期给予常规剂量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长期给予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粘膜组织标本中IL-4和IL-6水平,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L-4、IL-6水平[(109.79±34.25)、(90.12±26.32)、(66.21±6.96)、(56.86±5.74)pg/ml与(113.88±32.37)、(63.67±23.27)、(65.67±4.51)、(48.72±5.53)pg/m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34、3.122、16.284、7.105,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4、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适合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空气颗粒物与慢性鼻窦炎(CS)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CS Ⅰ、Ⅱ、Ⅲ型筛窦病变黏膜组织共60例、正常筛窦黏膜对照组织16例、成人及胎儿尸检肺组织各5例。对上述标本分别行HE染色及Warthin-Starry(W-S)空气颗粒物特殊染色,另对CSⅠ、Ⅱ、Ⅲ型病变黏膜行VG染色显示并测量基底膜的厚度。结果W-S染色发现,在各型CS病变黏膜上皮表层及损伤脱落处细胞内均有黑色空气颗粒物沉积。颗粒沉积的程度在CSⅠ、Ⅱ、Ⅲ型间逐渐加重,轻、中、重度沉积的例数:Ⅰ型分别为11/20、7/20、2/20例;Ⅱ型分别为5/20、9/20、6/20例;Ⅲ型分别为3/20、6/20、11/20例。颗粒沉积程度越重,其基底膜越厚,Ⅰ、Ⅱ、Ⅲ型基底膜厚度分别为(12.15±4.73)、(16.67±2.22)、(23.75±3.48)μm,3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没有损伤的黏膜上皮细胞及对照组正常筛窦黏膜上皮层内极少见到此空气颗粒物。结论 在CS病变黏膜上皮表层及细胞内存在空气颗粒物,此颗粒物的存在与CS病变的发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10 0例 ,男 45例 ,女 5 5例 ,平均 40( 2 3~ 65 )岁。双侧病变 2 6例 ,单侧 74例 ,其中上颌窦囊肿 4例 ,鼻窦炎伴多发或单发鼻息肉鼻中隔息肉样病变 2 2例 ,双侧鼻腔腺瘤 1例。1 2 治疗方法 采用鼻窦内窥镜治疗、鼻腔粘膜吻合术 2种治疗相结合。1 3 疗效观察 经过手术治疗 ,初期效果均较好 ,症状缓解明显。有 84例坚持出院后每周随访行鼻窦冲洗 ,3个月后 83例症状完全消失 ,窦口引流通畅 ,3例发现有粘连和息肉再生经处理后再随访冲洗 1月余症状消失、治愈。 11例未坚持随访 ,术后不同时间出现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