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牟英  罗彩东  刘云兵 《四川医学》2013,(11):1690-1691
目的 观察术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负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PCI介入治疗的11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剂量负荷组术前12h予阿托伐他汀40mg口服,术前2h再给予40mg口服,术后继续20mg/d治疗;对照组术前不予阿托伐他汀,仅术后予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测定PCI前后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指标变化.结果 高剂量负荷组患者CIN发生率为1.69%,明显低于对照组11.86% (P〈0.05).PCI术后两组患者cTnI、CK-MB和CRP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增高(P〈0.05),但高剂量负荷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负荷可减少ACS患者术后CIN发生率,该保护效应可能与其减轻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服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需要PCI治疗的患者173例,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AS组,n=76)和常规治疗组(C组,n=97),治疗7天后行PCI术。术前和术后检测血清hs-CRP、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结果两组患者术前24h血hs-CRP水平,低于入院时(t=2.413和2.309,P〈0.05)和术后48h(t=2.087和2.368,P〈0.05);AS组PCI术前24h和术后48h血清hs-CRP均低于C组(t=2.007和2.275,P〈0.05)。两组PCI术后SCr较术前升高(t=2.464和2.392,P〈0.05),GFR较术前降低(t=2.496和2.573,P〈0.05);术后AS组SCr低于C组(t=2.337,P〈0.05),GFR高于C组(t=2.145,P〈0.05)。AS组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发生率低于C组(6.58%vs16.49%,χ^2=3.93,P〈0.05)。结论冠心病择期PCI患者术前服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CIN可能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机制可能与显著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何凌宇  项军  梅健  王岩  王磊  刘成  薛松 《中级医刊》2014,(11):57-59
目的:探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在老年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PCI)后对比剂肾病(CIN)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每组30例。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急诊入院后即刻口服瑞舒伐他汀40mg,急诊PCI术后30天内每日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急诊入院后即刻及急诊PCI术后30天内每日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检测两组患者PCI术后24小时及72小时的肾功能情况以及CIN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4小时及72小时与PCI术前相比,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值(Cr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24小时与术前相比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BUN,差异有显著性(P〈0.05),PCI术后72小时与术前相比,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BUN、Cr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中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发生CIN 2例(6.7%);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发生CIN 4例(13.4%),水化及改善肾功能治疗7天后CIN均治愈。两组患者CIN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可能对老年患者急诊PCI术中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降低CI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方法 接受PCI的16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56例、中等剂量组57、高剂量组54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40 mg和60 mg,每晚饭后口服.于术前和术后4周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MMP-9和TIMP-1水平.结果 低剂量组患者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中、高剂量组MMP-9手术后4周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1),但中高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中、高剂量组TIMP-1水平术后4周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1),中高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阿托伐他汀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呈剂量依赖性,以中等剂量(40 mg/d)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5.
刘红军 《当代医学》2011,17(5):97-99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给予阿托伐他汀预治疗能否减轻PCI相关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方法 78例拟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预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PCI前接受7d的阿托伐他汀40mg/d的治疗 对照组在PCI前不使用他汀类药物.两组患者均接受其他常规治疗,且在PCI后均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在术前和术后24h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MPO)、肌钙蛋白Ⅰ型(cTnI),并记录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术后hs-CRP、MPO、cTnI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升高(t=8.2707,3.5621,2.6705和3.1671,3.8826,2.4049,P<0.01或P<0.05) 治疗组术前和术后的hs-CRP、MPO、cTnI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3.3525,2.1587,2.8529 和3.1171,2.7133,2.0915,P<0.01或P<0.05) 治疗组的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3858,P<0.05).结论 PCI前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预防性28d治疗,可以显著减少PCI造成的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CS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58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前1周20 mg/d阿托伐他汀口服,62例观察组患者于PCI术前1周开始口服40 mg/d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服药前及PCI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心肌灌注分级(TMPG)和不良反应。结果 PCI术后12 h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及IL-8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心肌灌注分级(TMPG)Ⅱ、Ⅲ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0%和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ACS患者PCI术后急性炎症反应,显著改善心肌灌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接受冠脉造影术或者PCI术的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入
选在我院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接受冠脉造影术或者PCI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治疗组(A组)和
阿托伐他汀高剂量治疗组(B组),90例/组。检测血肌酐、肾小球率过滤(eGFR)、血胱抑素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测定外
周血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术后3d内,高剂量阿托伐他
汀治疗组有6例发生对比剂肾病(CIN),而常规剂量他汀治疗组有18例诊断CIN,P<0.05。术后48~72h,阿托伐他汀高剂量治
疗组(B组)血肌酐、血胱抑素低于阿托伐他汀低剂量治疗组(A组),eGFR高于阿托伐他汀低剂量治疗组(A组),P<0.05。术后
24h阿托伐他汀高剂量治疗组(B组)患者MPO和MDA水平低于阿托伐他汀低剂量治疗组(A组),SOD活性高于阿托伐他汀低
剂量治疗组(A组),P<0.05。结论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能可以预防对比剂肾病,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剂量在对比剂肾病(CIN)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100例,在全部采用水化治疗基础上,强化剂量组给予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口服,常规剂量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口服,分析术前24h及术后第1、2、3天血清肌酐、尿素氮、血2-微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情况,并分析发生C1N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内及两组间术前与术后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强化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CIN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CIN的危险因素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高龄。结论使用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术后炎症水平,减少对比剂对肾功能损害和预防CIN的发生;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高龄是CIN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关键词】肾病:阿托伐他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陈洁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365-1369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病人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炎症和凝血因子等的影响。方法选取ICVD病人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行动脉介入治疗后常规治疗,给予丁苯酞口服。高剂量组加用20 mg阿托伐他汀口服,每天1次;低剂量组加用10 mg阿托伐他汀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不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3组病人血流动力学、氧代谢、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指标,以及治疗9个月后ICVD复发情况。结果与术后次日比较,3组病人术后14 d的血流动力学、氧代谢、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 < 0.05~P < 0.01),且高剂量组病人以上各项指标均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 < 0.05~P < 0.01),低剂量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3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9个月,高剂量组ICVD复发率均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 < 0.05和P < 0.01),而低剂量组和对照组ICVD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ICVD病人动脉介入后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炎症和凝血因子等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20 mg阿托伐他汀长期口服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得更为理想的改善效果,进一步降低ICVD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PCI后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组)56例和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10mg/d,对照组)60例。分别于术前当天、术后24h、用药4周、12周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I(cTnI)浓度,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①两组患者PCI后hs—CRP及cTnI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②两组治疗后hs—CRP和cTnI水平均下降,治疗组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①PCI增加血清hs—CRP和cTnI水平;②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20mg优于10mg。  相似文献   

11.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4月在我院行PCI术的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常规治疗组(20例):常规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20mg(20例)和80mg(20例)阿托伐他汀治疗3d。分别于药物治疗前、药物治疗后3a(术前当天)及术后24h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TNFα、IL-6和血脂浓度。结果(1)常规治疗组与20mg阿托伐他汀组血清hs—CRP、TNFα.和IL-6浓度治疗3d后均没有显著性变化,而在PCI术后则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2)8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3d后hs—CRP、TNFα.和IL-6浓度均呈明显降低(P〈0.05),且经PCI术后亦无显著性升高。(3)三组治疗前、后的各血脂成份的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CI术可以导致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升高;阿托伐他汀(80mg)强化治疗3d后可明显控制PCI术后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的上升,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CD40L(sCD40L)等指标变化,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将112例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40例(术前服阿托伐他汀80mg,术后服阿托伐他汀40mgqd)、治疗2组40例(术前服阿托伐他汀40mg,术后服阿托伐他汀20mgqd)和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3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分别测定3组PCI术后血清hs-CRP、sCD40L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组和治疗2组PCI治疗后12h、24h、7d血清hs-CRP、sCD40L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1组和治疗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个治疗组术后12、24h的CK-MB升高〉2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2个治疗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通过抗炎、抗血小板、稳定冠脉血管内皮及粥样斑块等作用,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静脉水化疗法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PCI患者180例,采用非随机分组观察,将观察对象分为强化饮水组(对照组)86例和静脉水化组(静脉组)94例,比较2组术前、术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等结果。结果: 静脉组术后SCr、BUN、β2-mG及尿β2-m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静脉组术后发生CIN 3例,对照组术后CIN 10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术后48 h不限制饮水的水化方法比较,通过静脉注射等渗氯化钠溶液进行水化可以预防肾功能损伤,并有效减少术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N-乙酰半胱氨酸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50例),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充分水化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在PCI术前1 d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PCI术后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持续3 d;N-乙酰半胱氨酸组在PCI术前1 d分两次服用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1 200 mg,术后连续服用3 d;对照组不做进一步处理。然后分别测定并比较3组患者造影前及造影后24 h、48 h、72 h的血肌酐(Scr)和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结果:术后72 h两治疗组Scr增加值及CIN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阿托伐他汀治疗组Scr增加值及CIN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及N-乙酰半胱氨酸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阿托伐他汀的预防保护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改良的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PCI患者100例随机分组:A组,PCI术前起始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后40 mg×7 d,以后20 mg qd;B组,PCI术前术后均每日阿托伐他汀20 mg。分别于服药前及术后24 h,服药后7 d分别测定hs-CRP、MMP-9及NO水平。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血管事件。结果服药前两组患者hs-CRP、MMP-9、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hs-CRP、MMP-9较术前升高,NO较术前降低(自身对比,P〈0.05,组间对比,P〉0.05);服药7 d后两组hs CRP及MMP-9均较术后24 h下降,NO较术后24 h升高(自身对比,P〈0.05,组间对比,P〈0.05)。结论改良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可显著降低PCI术后体内炎症反应,稳定斑块,并改善内皮功能,并不增加肌溶解等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术中应用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1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均行急诊PCI术,两组常规用药无差异。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观察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即刻给予盐酸替罗非班直至PCI术后48 h,对照组患者在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直至PCI术后48 h。比较两组的自发冠脉再通率、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LVEF值、BNP(脑钠肽)、Killip分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出血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指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中冠脉罪犯血管再通率、PCI术后慢血流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观察组BNP、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左心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发现严重出血事件。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开始应用替罗非班比术中开始应用替罗非班疗效更好,能提高冠脉罪犯血管自通率,缩短缺血心肌复流时间,降低冠脉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率,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患者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行PCI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前hs-CRP水平分为A、B、C3组,A组(hs-CRP水平〈lmg/L)纳入患者45例,B组(hs-CRP水平为1~3mg/L)纳入患者41例,C组(hs-CRP水平〉3mg/L)纳入患者40例。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观察患者术后CIN的发病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CIN的发生率分别为11.1%、17.1%和30%,且血清hs-CRP水平较高的患者CIN发生率也较高,3组总体差异和A组与C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而A组与B组、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论是将术前hs-CRP水平作为连续变量还是作为分类变量纳入回归模型,患者术前hs-CRP水平的显著升高都是CIN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患者发生糖尿病也是CIN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在围手术期应用水化治疗和性别为男性是CIN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行PCI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前hs-CRP水平与其术后CIN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关系,是CI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糖尿病也是CIN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围手术期应用水化治疗和性别为男性是CIN发病的保护因素。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急性STEMI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7.0软件的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强化治疗组(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钙80 mg,术后改为40 mg/d,n=79)和标准治疗组(术前阿托伐他汀钙20 mg,术后20 mg/d,n=79)。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观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记录PCI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不良反应。结果 强化治疗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0~2级、术后心功能KillipⅢ~Ⅳ级所占比例低于标准治疗组(P<0.05)。强化治疗组PCI后30 d内MACE发生率为1.3%(1/79),低于标准治疗组的11.4%(9/79)(χ2=6.832,P=0.009)。生存分析显示:强化治疗组PCI后30 d内无MACE生存率高于标准治疗组(χ2=6.860,P=0.009)。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TIMI血流分级0~2级、植入裸金属支架(BMS)增加MACE发生风险〔HR=5.382,95%CI(1.042,27.789),P=0.044;HR=9.829,95%CI(1.917,50.386),P=0.006〕,强化治疗降低MACE发生风险〔HR=0.106,95%CI(0.011,0.993),P=0.049〕。两组未发生严重的肝肾衰竭、他汀相关性肌病、新发糖尿病和造影剂肾病。结论 急诊PCI围术期及术后早期他汀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STEMI患者即刻心肌灌注水平,降低MACE发生率,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