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日龄新生儿诱发性耳声发射测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0例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第1~5天逐日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I)POAE)的测试。了解不同日龄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的特征,探讨应用OAE作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佳时机。随新生儿日龄的增加,其TEOAE和DPOAE检出率和反应幅值逐步提高,新生儿生后第1~2天的检出率和反应幅值显著低于第3~5天,至生后第3~5天.TEOAE和DPOAE检出率接近或达到100%,反应幅值也趋于稳定。结论:应用TEOAE和DP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其日龄至少应在3天或3天以上,测试TEOAE和DPOAE快速、方便,不失为普遍性新生儿听力筛查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探讨其在黄疸新生儿听力筛选中的临床意义.应用Celesta 503型耳声发射仪对115名黄疸新生儿及对照组正常足月新生儿141名(共512耳)进行TE0AE和DPOAE听力测定结果256名新生儿中有64名双耳听力异常,其中正常新生儿占18.44%(26/141),黄疸新生儿占33.04%(38/115),p<O.01,有显著意义生后3月再次接受(OAE复查,2例高胆红素患儿听力仍异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听损伤的高危因素,应作听力随访.耳声发射是1种快而有效的新生儿听力筛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不同日龄新生儿诱发性耳声发射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例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第1~5天逐日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测试.了解不同日龄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的特征,探讨应用OAE作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佳时机.随新生儿日龄的增加,其TEOAE和DPOAE检出率和反应幅值逐步提高,新生儿生后第1~2天的检出率和反应幅值显著低于第3~5天,至生后第3~5天,TEOAE和DPOAE检出率接近或达到100%,反应幅值也趋于稳定.结论应用TEOAE和DP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其日龄至少应在3天或3天以上,测试TEOAE和DPOAE快速、方便,不失为普遍性新生儿听力筛查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耳声发射在高危新生儿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某些高危因素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尽早发现听力障碍,应用丹麦产Madsen Capeila耳声发射仪,对124名高危新生儿测试瞬态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耳声发射(DPOAE),对其中一项不能通过者一月后复查,仍不能通过者3个月复查,如仍不能通过行OAE 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明确听力障碍的原因并行干预治疗。结果显示:单耳TEOAE异常者28例次,DPOAE异常者33例次,双耳TEOAE异常者26例次,DPOAE异常者23例次。生后第一次查OAE124人,未能通过69人,生后一月复查65人,未能通过者26人;生后3个月复查,未能通过者2人,生后6个月复查,1人未通过,异常率0.8%,经ABR检查为单耳轻度听力损害。结论:(1)高危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0.8%;(2)对第一次不能通过OAE的婴儿,尚不能断定为听力障碍,要定期复查和随访。(3)应对所有出生的新生儿都进行听力筛查,不能只限于高危儿。(4)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生后虽OAE正常,但需进一步随访和复查。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某些高危因素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尽早发现听力障碍,应用丹麦产Madsen Capeila耳声发射仪,对124名高危新生儿测试瞬态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耳声发射(DPOAE),对其中一项不能通过者一月后复查,仍不能通过者3个月复查,如仍不能通过行OAE+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明确听力障碍的原因并行干预治疗.结果显示单耳TEOAE异常者28例次,DPOAE异常者33例次,双耳TEOAE异常者26例次,DPOAE异常者23例次.生后第一次查OAE 124人,未能通过69人,生后一月复查65人,未能通过者26人;生后3个月复查,未能通过者2人,生后6个月复查,1人未通过,异常率0.8%,经ABR检查为单耳轻度听力损害.结论(1)高危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0.8%;(2)对第一次不能通过OAE的婴儿,尚不能断定为听力障碍,要定期复查和随访.(3)应对所有出生的新生儿都进行听力筛查,不能只限于高危儿.(4)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生后虽OAE正常,但需进一步随访和复查.  相似文献   

6.
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 ,探讨其在黄疸新生儿听力筛选中的临床意义。应用Celesta 50 3型耳声发射仪对 1 1 5名黄疸新生儿及对照组正常足月新生儿 1 41名 (共 51 2耳 )进行TEOAE和DPOAE听力测定。结果 2 56名新生儿中有 64名双耳听力异常 ,其中正常新生儿占 1 8 44%(2 6/ 1 41 ) ,黄疸新生儿占 3 3 0 4%(3 8/ 1 1 5) ,p <0 0 1 ,有显著意义。生后 3月再次接受OAE复查 ,2例高胆红素患儿听力仍异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听损伤的高危因素 ,应作听力随访。耳声发射是 1种快而有效的新生儿听力筛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噪音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Wang Y  Liu J  Zhang W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8):623-625
近年来,由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技术的进步,住院新生儿存活率显著升高,有关噪音对NICU新生儿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包括医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噪音对高危早产儿的听力损害.方法 使用B&K2231精密积分声级计,累计测量NICU开放暖床及培育箱中噪音24 h,将其分为安静时间段和嘈杂时间段,记录其噪音分布情况.研究对象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将培育箱中养育20例为观察组和开放暖床中20例为对照组.在住院1个月时,分别作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两项听力检查.结果 安静时间段和嘈杂时间段时间比例约为3,安静时间段培育箱中噪音(55.3±1.2)dB与开放暖床中噪音(55.0±1.6)dB比较,P=0.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嘈杂时间段培育箱中噪音(58.6±3.3)dB与开放暖床中噪音(61.7±2.1)dB比较,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龄时,做TEOAE和ABR检查,观察组总反应能量较对照组高1.5 dB SPL,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Ⅴ波间期观察组缩短0.35ms,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例患儿均通过,各项指标显示观察组患儿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 低噪音环境更有利于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听觉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9.
日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研修见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5月~ 1999年 5月 ,我到日本信州大学 (简称信大 )医学部附属医院研修新生儿急救 (NICU)专业 ,并到长野县儿童医院进行短期参观。对其先进的医疗设施、诊疗技术及科学严谨的病房管理制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NICU的管理信大医学部附属医院NICU使人感受最深的是无菌管理制度。房间的门窗密封良好 ,屋顶装有空气净化除菌装置 ,经此装置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自由菌数为零。屋顶边缘装有排气装置 ,将陈旧空气排出室外 ,形成良好的空气循环。工作人员的入室程序是维持室内清洁无菌的主要环节。进入NICU须经过三道门 :第一…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集中诊治重症新生儿和对高危儿进行监护的医疗单元,医疗设备多,噪音难免.探索噪音对新生儿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对噪声引起新生儿听力损伤的机制,对新生儿生理和神经行为的发育及对中枢系统的影响研究较多.文章就此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将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应用于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监测中的特点、差异和意义。方法分别应用MADSENCapella+型全功能耳声发射分析仪和MADSENERA2260型听性脑干反应仪对171例(342耳)不同病因导致的高危新生儿同时进行TEOAE和ABR测试,将2种测试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171例(342耳)患儿中,TEOAE初筛通过率为66.96%(229/342耳),ABR通过率92.99%(318/342耳),两者共同阴性率为70.47%(241/342耳),TEOAE初筛的假阳性率为84.07%(95/113耳),假阴性率为2.62%(9/229耳)。结论ABR测试是可靠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TEOAE具有方便、客观、快速、无创等特点,为较好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但假阳性率高。二者需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2.
正常幼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力筛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在幼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应用DPOAE对100名幼儿园儿童(200耳)进行听力筛查,纯音对2、3、4 kHz 3个频率两次测试,耳声发射响应点在通过/转介线以上,信噪比>10 dB为筛查通过。结果94名儿童双耳通过筛查,4名儿童因耵聍栓塞双耳未通过筛查,取出耵聍后复筛通过;2名儿童单耳因分泌性中耳炎未通过筛查,治疗后复筛通过。结论DPOAE适用于幼儿听力筛查,建议将其列为每年的幼儿体检项目。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霉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侵袭性霉菌感染的发生率、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以及引起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总结1995~2004年10年间我院NICU侵袭性霉菌感染病例,分析霉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氟康唑的疗效。结果(1)同期NICU收治的1 854例患儿中32例发生霉菌感染,发生率为1.73%,死亡12例,病死率37.5%;(2)发生霉菌感染的时间平均为入院后(10.4±7.3)d,表现为霉菌性败血症、脑膜炎、腹膜炎、肺炎,症状包括发热(68.8%)、反应差(71.9%)、呼吸增快(81.3%)或呼吸暂停(46.9%)、腹胀(31.3%)、胃肠营养不耐受(25%)、休克(25%)、皮疹(18.8%)、外周血白细胞增高(65.6%);(3)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中,低出生体重和机械通气是发生霉菌感染的高危因素(χ2=10.68,P<0.005;χ2=36.2,P<0.005);(4)病原学检查结果以白色念珠菌为主,28例(87.5%);(5)接受氟康唑治疗患儿预后优于非氟康唑治疗者(χ2=7.03,P<0.05)。结论霉菌已成为NICU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的致病菌;白色念珠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引起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早产、极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氟康唑是一种有效的抗霉菌药,适用于早产儿及新生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耳声发射(OAE)和听觉脑干反应(ABR) 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该研究旨在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 和ABR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差异和意义。方法:分别应用Smart-EP型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和Smart-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仪对600例(1 200耳)不同病因所致的高危儿同时进行DPOAE和ABR检查,将两种方法取得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600例(1 200耳)高危新生儿中,ABR的异常率(78.6%,943/1 200耳)远高于DPOAE的未通过率(22.3%,268/1 200耳);二种检查的共同阴/阳性率分别为20.8%(241/1 200耳)和21%(252/1 200耳)。1 200耳中有493耳DPOAE和ABR的测试结果一致,占41.1%;707耳的测试结果不一致,占58.9%。DPOAE测试的假阳性率为6.0%(16/268耳),假阴性率为74.1%(691/932耳)。结论: DPOAE仅反映耳蜗功能,单独用于高危新生儿听功能筛查的价值有限。ABR检查果相对可靠,NICU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应先做ABR检查,ABR异常者再做OAE检查。ABR和OAE二种检测方法相互结合,方能提高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重症监护病房 (NICU)在新生儿重症抢救中的作用 ,现将本院NICU成立前后 3a的新生儿重症疾病情况做一临床分析。对象和方法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两个阶段 :NICU成立前1994年 1月~ 1996年 12月收治的儿科抢救室的 141例重症抢救新生儿 ,男 76例 ,女 6 5例。NICU成立后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本院NICU的重症新生儿 2 2 1例 ,男12 6例 ,女 95例。二、转运方式  1.建立以NICU为中心的县、区转运网络 ,开通 12 0救护车 ,设立 2 4h专线电话。 2 .派NICU医护人员前往紧急抢救 ,待病情相对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NICU早产儿临床资料,生后3~7d内头颅B超检查情况。结果 480例早产儿,脑室内出血160例,发生率达33.3%,与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窒息、缺氧、感染、贫血等并发症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IVH与胎龄、出生体重、窒息、缺氧、感染、贫血、机械通气密切相关,综合防治可减少IVH发生率,提高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避免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NICU早产儿临床资料,生后3~7d内头颅B超检查情况。结果480例早产儿,脑室内出血160例,发生率达33.3%,与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窒息、缺氧、感染、贫血等并发症程度呈正相关。结论IVH与胎龄、出生体重、窒息、缺氧、感染、贫血、机械通气密切相关,综合防治可减少IVH发生率,提高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避免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对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入住NICU患儿经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后的医院感染率的变化。结果研究期间符合入选条件患儿1 011例中发生医院感染59例,医院感染率为5.8%,日感染率为3.5%;以每半年分期,日感染率从2013年上半年的8.0%下降至2015年上半年的2.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1 000呼吸机使用日从2013年上半年的12.8‰下降至2015年上半年的0‰;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例/1000中心静脉置管日从2013年上半年的4.5‰下降至2015年上半年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连续性目标性监测可及时掌握NICU医院感染动态变化和危险因素,便于采取持续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NICU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弱,极易受损而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增加死亡风险.保护新生儿皮肤完整性、预防皮肤损伤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指南基于国内外相关证据,采用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方法进行证据分级,制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皮肤管理指南,对皮肤常规管理、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及处理给出推荐意见,旨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定期轮换使用抗生素对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细菌耐药率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6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502例应用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头孢噻肟的患儿,观察肺炎克雷伯菌亚种感染的108例在相继5个研究阶段轮换使用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时细菌耐药性的变化.基础阶段为12个月,无序地应用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噻肟;后4个阶段每一阶段为6个月,交替使用头孢他啶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基本不用头孢噻肟.结果 随着停用头孢他啶时间的延长,肺炎克雷伯菌亚种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从基础阶段的59.3%下降至第3阶段的40 4%,到第4阶段又上升至45.9%,各阶段其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2,P<0.0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从基础阶段的6.7%下降至第4阶段的2.6%,而第5阶段则为4.5%,各阶段其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3,P<0.05).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也逐渐下降,从基础阶段的59.8%下降至第2阶段的47.8%,第3阶段继续有所下降为45.4%,第4阶段为40 4%,第5阶段为33.6%,各阶段其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P<0.05),但停药2 a耐药率仍偏高,未能消除.结论抗生素轮换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可达到降低细菌耐药率的成效.但细菌耐药性的消除需2 a以上或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