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脂康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的影响,探讨肝脂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正常饮食)、高脂饮食组(H,高脂饮食)和高脂加药组(HY,高脂饮食同时加肝脂康灌胃).12周处死,观察肝脏病理切片进行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评分,测试大鼠血脂以及肝脏游离脂肪酸、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指标.结果:高腊饮食组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脂加药组.高脂饮食组的血清和肝脏游离脂肪酸、血清甘油三酯、肝脏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脂加药组;高脂饮食组血清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胆固醇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与高脂加药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服用肝脂康可以预防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肝脏FFA、减轻肝脏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观察自拟肝脂消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9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包括控制饮食、适当有氧运动等一般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自拟肝脂消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程3个月。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血脂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总有效率57.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脂消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脂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5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52例,治疗组给予肝脂消胶囊,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疗程均为7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总疗效、肝功能(ALT、AST)、血脂(TG)及肝脏CT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血清ALT、AST、TG及肝脏CT检查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脂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抗脂方调节糖脂代谢,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脂肪性肝炎模型组(B组)、脂肪性肝炎给予易善复组(C组)和脂肪性肝炎给予抗脂方组(D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皮下注射CCl4造模。造模同时灌胃给药8周。以常规方法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肝组织病理染色和HOMA-IR;采用ELISA法检测脂联素(ADP/Acrp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和蛋白酪氨酸激酶(PTK);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脂肪性肝炎模型组比较,脂肪性肝炎给予抗脂方组明显改善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肝功能,逆转了其相关的病理特征及生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时,脂肪性肝炎给予抗脂方组大鼠FPG、FINS、HOMA-IR降低(P0.01),PTK、PPAR-α、ADP升高(P0.01),TNF-α降低(P0.01),胰岛素受体IR增加(P0.01),IRS1、IRS2升高(P0.05),PI3K表达及Akt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升高(P0.05),p38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1),从而增加了大鼠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了胰岛素信号转导。结论中药抗脂方具有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其相关的机制可能与抗脂方调节肝脏的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TLR4/NF-κB通路研究去脂软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防治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去脂软肝方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4组高脂饲料喂养,造模的同时给药干预。10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多糖(LPS)、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脏LPS、IL-1β、IL-6、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RT-qPCR检测肝脏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肝脏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ALT、AST、LDL-C、LPS、IL-1β、IL-6、TNF-α及肝脏LPS、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 相似文献
8.
选择6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给予水林佳和脂肝消汤剂,对照组仅给予水林佳,两组治疗12周后,观察比较症状积分、肝功能、血脂及肝脏B超影像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及肝脏B超影像均有一定改善,可明显降低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分别P0·05)。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肝脏B超影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降低血脂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水林佳联合脂肝消汤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制中成药调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的27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40例给予调脂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130例给予东宝肝泰,3片/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和肝功能、血脂、肝脏彩超结果,判断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研究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调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良好疗效,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脏脂肪变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七味脂肝颗粒的主体工艺路线。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通过测定肝脏系数、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GOT、GPT、TG、T-CHO、HDL-C、LDL-C和IL-6水平及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考察三个工艺组样品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工艺3组样品能明显降低肝脏系数、GOT、GPT和TG、T-CHO、LDL-C数值(P 0.05),显著减少IL-6分泌、减轻肝细胞损伤程度(P 0.01),明显升高HDL-C的水平(P 0.05)。结论工艺3为主体工艺路线,后续可进行工艺参数优化以开发七味脂肝颗粒。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有日渐增高的趋势,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NAFLD疾病谱中的阶段或类型之一,占NAFLD的5%~6%,可发展成肝硬化,对人体健康危害已逐渐显现。脂肪肝在中医古代 相似文献
12.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9只,正常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9)和造模组(n=30),正常对照组予标准饮食,造模组予高脂饮食。11周末验证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动物再分为5组:高脂组(Z组,予高脂饮食及生理盐水ig)、正常饮食组(Y组,予标准饮食及生理盐水ig)、水飞蓟宾葡甲胺片高(A组)、中(B组)及低剂量(C组),剂量分别为100,50,25 mg.kg-1,ig及标准饮食。均连续4周。16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肝指数、体脂比、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GLU)、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并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及肝匀浆TC,TG,LDLC和MDA测定。结果:第11周末造模组大鼠肝指数、血清AST,TC,TG,LDLC,GLU,MDA水平及肝匀浆TC,TG,MDA水平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P0.05);治疗组肝组织出现明显脂肪变性、炎症及纤维化(P0.05)。试验结束时,A组及B组体脂降低;A组血清AST,TC水平明显降低,B组血清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B组肝匀浆TC,LDLC水平明显降低。各治疗组较Y组及Z组肝组织的脂肪变程度、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P0.05)。结论: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可有效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中脂质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40只,正常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喂以高脂饲料,分别在实验第2、4、8周和第12周末每组各随机处理10只,检测血清TG、CHOL、HDL-C、LDL-C、FFA、ALT、AST和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变化.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在喂养高脂饲料2周后即出现血清CHOL、LDL-C、FFA增高、HDL-C降低等明显的血脂紊乱和肝组织TG、CHOL含量增加、肝细胞的脂肪变;在连续喂养4周至12周血脂异常持续存在但不明显加重,而肝脏TG、CHOL含量进一步增加、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也逐渐加重,至12周出现明显肝组织炎细胞浸润和血清ALT、AST水平增高;血清TG水平在4周较同期正常组明显增高而12周则较同期正常组显著降低.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NASH形成,同时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的紊乱,且血脂的变化与脂肪肝的程度存在着不平行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肝消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脂指标的作用。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高脂模型组、非诺贝特组(0.1 g·kg-1·d-1)、疏肝消脂方高、中、低剂量组(高、中、低剂量分别为成人等效剂量的1倍,2倍,4倍)。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予高脂饲料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各组相应药物,其中正常组、高脂模型组给予蒸馏水,连续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血脂指标胆固醇(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中TG,TC,FFA明显升高(P0.05),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P0.05),ALT,AST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疏肝消脂方高、中、低剂量组均明显降低大鼠血液中TG,TC,FFA,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ALT,AST含量(P0.01)。结论:疏肝消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具有降低血脂水平和降酶保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包括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其中NASH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而言,目前普遍认同的是“二次打击学说”.第1次打击为胰岛素抵抗,是NAFLD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1];第2次打击为在肝脏脂肪沉积基础上所发生的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是导致NASH的关键[2].近些年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具有防治NASH的疗效,可从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调控脂质代谢相关因子等方面发挥作用.现就中药防治大鼠NASH的实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脂肝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84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脂肝康和立普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4例用脂肝康治疗,对照组84例用立普妥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73.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脂肝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消脂健脾合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干预作用。方法:7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消脂健脾合剂及易善复口服2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LT、AST活性,TC、TG含量,肝脏B超,临床疗效判断。结果:消脂健脾合剂能有效地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ALT、AST活性,TC、TG含量,改善肝脏B超脂肪变性,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较之易善复无显著差异。结论:消脂健脾合剂能够有效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栀子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的影响,并基于肠肝轴探讨栀子苷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7只。即正常组、模型组、栀子苷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及培菲康组。除正常组外,其余28只大鼠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在造模第9周开始给药,共治疗8周。第16周末经腹主动脉取血,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肝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LPS)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显示出典型的NASH组织学特征,经栀子苷干预后,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浸润较模型组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上皮细胞少量脱落,肠黏膜机械屏障受损。经栀子苷干预后,回肠黏膜结构完整,未见明显肠上皮细胞脱落。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脂肪重量、肝湿重、肝指数、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经干预后,栀子苷组大鼠脂肪重量、肝湿重、肝指数、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P0.01)。结论栀子苷能明显改善大鼠肠黏膜组织结构,保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显著降低血浆LPS水平,显著降低NASH大鼠肝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提示栀子苷治疗NASH的作用机制与调节肠肝轴、改善肠黏膜屏障、减少内源性LPS产生、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护肝调脂方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作用,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改良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SH模型,以护肝调脂方低、中、高剂量分别进行干预,然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计算肝指数,观察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症活动度,并查血清学指标ALT、血脂。观察各个指标的变化及其关系。结论:证明护肝调脂方有明显防治NASH作用,其机制与减轻脂类在肝脏的积聚,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在5.2%~11.4%,并且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肝纤维化的发生率高达25%,且约1.5%~8.0%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有研究显示,5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会发展成肝纤维化,15%~30%发展成肝硬化,而3%将发展成肝功能衰竭。故积极有效地治疗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应用清脂益肝汤(自拟方)治疗NASH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