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和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癫痫亚临床发作特点。方法对1108例脑性瘫痪有癫痫亚临床发作的76例患儿进行高危因素、并发症、头颅CT、脑电图及其随访结果分析。结果脑性瘫痪癫痫亚临床发作100%有高危因素及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小头、皮质盲等并发症。头颅CT异常89%。脑电图表现以轻度弥散性异常为多见。随访0.5~3.0年,有12例分别出现了临床发作,多为中度弥散性异常脑电图并与脑活素、针灸的兴奋性有关,抗癫痫治疗有效。结论脑损伤、脑器质性病变是小儿脑性瘫痪癫痫亚临床发作的病理基础,脑活素、针灸、电刺激等方法可诱发临床发作。  相似文献   

2.
脑性瘫痪的围产期高危因素:139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戬平  王帆  刘艳  黄绍平  邓艾林  刘慧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290-8291,8307
目的: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儿科常见的致残性疾病,明确脑性瘫痪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对降低脑性瘫痪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分析139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特点,探讨脑性瘫痪的围生期高危因素并。方法:对139例脑性瘫痪患儿的围生期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脑性瘫痪的诊断年龄、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或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改变以及并发癫痫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39例脑性瘫痪患儿以痉挛型(66.2%)最多见,其次为手足徐动型(18.0%)和共济失调型(5.8%)。111例脑性瘫痪患儿存在围生期高危因素,常见的高危因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77.5%的脑性瘫痪患儿具有2种或2种以上的围生期高危因素。64.8%的脑性瘫痪在6月龄前确诊,22.3%的在3月龄前确诊。84.7%的脑性瘫痪患儿头颅CT和/或MRI异常,常见改变包括脑发育不良(30.5%)、脑积水(21.0%)、脑萎缩(15.2%)等。35.7%的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异常,合并癫痫的脑性瘫痪息儿脑电图异常率高达84.4%,并且以典型痫样波出现的比例较高(54.2%);未合并者以背景慢活动为主(61.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1l,P&;lt;0.05)。结论:脑性瘫痪的发生与围生期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多个高危因素提高脑性瘫痪发生的危险。多数脑性瘫痪可以在6m龄前确诊。脑性瘫痪患儿头颅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的异常率较高,对脑性瘫痪及癫痫的病因及预后可能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儿脑性瘫痪高危因素与神经功能障碍特征:26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了解小儿脑性瘫痪(脑瘫)的高危因素致病率,脑瘫分型及其并发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与神经功能检查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门诊的265例脑性瘫痪患儿。结果:其中高危因素中早产、窒息、异常分娩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3.0%,36.6%,30.2%。具有2个以上高危因素的患儿占60.4%,有12.1%的脑性瘫痪患儿没有发现明显的高危因素。临床分型:以痉挛型双瘫和四肢瘫最多,分别占33.2%和37.0%,偏瘫占17.4%。合并症:232例(87.5%)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12例(4.5%)有听力障碍;20例(7.5%)有癫痫;15例(5.7%)有视觉障碍。脑电图异常率为57.6%(34/59)、头颅CT的异常率为89.1%(164/184),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率为40%(12/30)。结论:早产、窒息、异常分娩、颅内出血和双胎等在脑性瘫痪患儿中比较多见。脑性瘫痪患儿的智力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并可有CT、脑电图的异常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4.
脑瘫的临床与头颅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症状与头颅CT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对86例小儿脑瘫患者行颅脑CT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6例患儿中,CT表现异常者66例,异常率76.7%,其中脑萎缩最常见,占59.1%,并且,年龄越小,CT异常率越高。病因中,有窒息史者CT异常率最高。临床类型中,痉挛型的CT异常率最高。结论 头颅CT形态学检查对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学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是儿科常见的致残性疾病,明确脑性瘫痪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对降低脑性瘫痪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分析139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特点,探讨脑性瘫痪的围生期高危因素并。方法:对139例脑性瘫痪患儿的围生期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脑性瘫痪的诊断年龄、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或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改变以及并发癫痫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39例脑性瘫痪患儿以痉挛型(66.2%)最多见,其次为手足徐动型(18.0%)和共济失调型(5.8%)。111例脑性瘫痪患儿存在围生期高危因素,常见的高危因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77.5%的脑性瘫痪患儿具有2种或2种以上的围生期高危因素。64.8%的脑性瘫痪在6月龄前确诊,22.3%的在3月龄前确诊。84.7%的脑性瘫痪患儿头颅CT和/或MRI异常,常见改变包括脑发育不良(30.5%)、脑积水(21.0%)、脑萎缩(15.2%)等。35.7%的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异常,合并癫痫的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达84.4%,并且以典型痫样波出现的比例较高(54.2%);未合并者以背景慢活动为主(61.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11,P<0.05)。结论:脑性瘫痪的发生与围生期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多个高危因素提高脑性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性瘫痪100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致病率,脑瘫分型及其并发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实验室检查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联合小儿康复中心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高危因素中窒息、早产、低体重儿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51%、42%和39%,具有两个以上高危因素者占72%;合并症为:智力低下(85.7%)、听力减退(12%)、视力异常(7%);头颅CT异常率88%、脑电图异常率46.1%、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50%。结论本组患儿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多见,智力低下发生率较高,并有CT、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了解小儿脑性瘫痪(脑瘫)的高危因素致病率,脑瘫分型及其并发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与神经功能检查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门诊的265例脑性瘫痪患儿。结果:其中高危因素中早产、窒息、异常分娩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3.0%,36.6%,30.2%。具有2个以上高危因素的患儿占60.4%,有12.1%的脑性瘫痪患儿没有发现明显的高危因素。临床分型:以痉挛型双瘫和四肢瘫最多,分别占33.2%和37.0%,偏瘫占17.4%。合并症:232例(87.5%)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12例(4.5%)有听力障碍;20例(7.5%)有癫痫;15例(5.7%)有视觉障碍。脑电图异常率为57.6%(34/59)、头颅CT的异常率为89.1%(164/184),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率为40%(12/30)。结论:早产、窒息、异常分娩、颅内出血和双胎等在脑性瘫痪患儿中比较多见。脑性瘫痪患儿的智力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并可有CT、脑电图的异常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8.
背景:24h动态脑电图是在常规脑电图基础上延长描记时间,以便对各个状态下的脑电活动进行监测,从而大大提高了癫痫患儿的检出率。目的:通过对癫痫和可疑癫痫患者进行24h动态脑电图监测,探讨其对儿童发作性脑疾病的评估价值。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07/2004—10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的发作性脑疾病患儿151例,其中男99例,女52例,年龄3个月~14岁。根据临床诊断分为两组:癫痫组85例,可疑癫痫组66例。151例患儿中有39例曾行脑电图检查,21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方法:对参加者详细询间病史、神经科查体,进行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凡在监测期间出现棘波、尖波、棘(尖)慢综合波、爆发性高幅慢波、高度失律波、新生儿单一节律爆发波者,以及过度换气早期突破或局限性爆发性慢波者均为痫样放电;背景波异常,儿童期枕部阵发性慢波,睡眠期极度纺缍波及新生儿散发性一过性尖波,偶见不典型尖-慢波综合均属非特异性异常),并收集常规脑电图、CT或MRI检查结果。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24h动态脑电图对儿童发作性疾病的异常率、痫样放电率。②痫样放电时间、部位、临床发作与异常发作的关系。⑧将24h动态脑电图对儿童发作性疾病的异常率、痫样放电率与常规脑电图、CT或MR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1例患儿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51例患儿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异常122例,其中痫样放电97例。癫痫组痫样放电率明显高于可疑癫痫组[79%(67/85),45%(30/66),(X^2=18.008,P〈0.005)]。②癫痫组中动态脑电图痫性放电以一侧半球或局限性一侧偏胜以及双侧大脑半球为主,可疑癫痫组中以双侧大脑半球痫样放电出现率最高。⑧痫样放电时间以睡眠时期为主,占74%(72/97),其中68%(44/97)见于浅睡期。④癫痫组临床发作14例,痈样放电出现率93%(13/14),明显高于可疑癫痫组[临床发作25例,痫样放电出现率12%(12/25),(X^2=6.741,P〈0.01)]。⑤151例患儿中有39例曾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其中非特异性异常19例,痫样放电7例;动态脑电图中非特异性异常5例,痫样放电29例,两组患儿的常规脑电图以非特异性异常为主,动态脑电图以痫样放电为主。结论:24h动态脑电图用于诊断儿童发作性脑疾病的痫样放电率明显增高,并能确定放电部位及时间,充分体现了动态脑电图对儿童发作性脑疾病评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40例晚发性难治性癫痫的病因、发作类型、脑电图表现进行分析,明确晚发性难治性癫痫的特点,以指导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4年癫痫门诊及住院的40例晚发性难治性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40例为时间及来源相同的晚发性非难活性癫痫患者。通过询问病史、进行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并行脑电监测进行临床分型。结果晚发性难治性癫痫病因明确者占92.5%,晚发性非难治性癫痫的病因明确者占3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晚发性难治性癫痫的脑电图异常率为80%,晚发性非难治性癫痫的脑电图异常率为75%,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的发作类型均以部分性发作为主。结论晚发性难治性癫痫病因明确率高于晚发性非难活性癫痫,二者脑电图异常率及发作类型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和脑CT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脑性瘫痪(脑瘫)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对脑瘫神经病理检查指出,脑瘫颅脑组织1/3可见肉眼异常,表现为脑组织的瘢痕、软化、硬化、萎缩,脑体积变小,脑回变窄,脑沟变宽,囊变,脑积水等。2/3病例可见显微镜下变化。CT检查可反映小儿大脑组织结构损伤的有无程度和部位。脑电图检查可了解脑瘫儿是否合并症状性癫痫和智力低下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视频脑电图(VEEG)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康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84例脑瘫患儿清醒、睡眠及活动等状态下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电图正常15例(占18%),异常69例(占82%),合并癫痫及智力低下患儿脑电图异常率较高。结论:脑瘫临床类型不同、合并症不同,脑电图异常率不同,视频脑电图对脑瘫合并症诊断及康复预后判断有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续视频脑电监测对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样放电和临床发作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脑梗死部位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对259例重症急性幕上脑梗死患者进行连续视频脑电监测,记录脑电图显示癫痫样放电和临床发作的类型、时间,详细记录患者头颅CT和(或)MRI显示的脑梗死部位,记录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既往史及NIHSS评分。结果259例中227例(88%,227/259)脑电图监测异常,一侧半球慢波化94例,局灶改变99例,慢波伴有痫样放电34例。早期癫痫发作12例,其中3例脑梗死以癫痫发作起病,9例为脑梗死后1周内发病。12例患者中,10例为强直一阵挛发作,2例为局灶性发作。12例临床发作患者中有9例监测到癫痫样放电脑电波。25例患者监测到痫样放电而无临床发作。脑梗死部位与癫痫样放电之间的关系显示,分水岭梗死组较皮层和(或)皮层下同时部分受累组、皮层和(或)皮层下同时完全受累组癫痫发病率明显增高(29.0%、13.4%、9.0%,P值分别为:0.03、0.01)。结论连续脑电监测能够早期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癫痫和癫痫样放电,为预防性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儿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例小儿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癫痫型16例,颅内压增高型3例,痴呆型1例。头颅CT及MPJ均有异常。脑电图22均有异常。免疫学检查血液抗体阳性14例,脑脊液抗体阳性13例。治疗方案丙硫咪唑口服,10天为一疗程,全部病例均用2—3个疗程,有效率100%,均未观察到明显副作用。结论:头部影像学检查(CT或MRI)及脑电图及免疫学检查对脑囊虫诊断有重要价值,丙硫咪唑对小儿脑囊虫病的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临床发作特征。方法对38例合并癫痫的脑瘫患儿根据临床发作特点及脑电图监测进行分类。结果脑瘫患儿合并癫痫全面性强直-阵孪发作18例(47.4%),肌阵挛发作9例(23.7%),限局性发作6例(15.8%),婴儿痉挛症5例(13.2%)。结论脑瘫患儿癫痫发作类型多样化,四肢瘫患儿更易全面性发作,偏瘫以局限性发作为主,各种类型癫痫多在1岁内首次发作。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迟发性癫痫发作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老年人迟发性癫痫的病因、临床特点、脑电图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5 3例老年人迟发性癫痫的临床、脑电图及脑CT资料。结果 癫痫发作的可能病因为脑血管病31例,脑外伤7例,脑萎缩7例,脑肿瘤3例,蛛网膜囊肿1例,硬膜下积液1例,颅内感染1例,不明原因2例。临床发作类型为全身性强直 阵挛发作31例,部分性发作发展至全身性发作4例,部分性发作18例。脑电图共查2 1例,其中异常18例(痫样放电2例,其余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或局限性慢波)。脑CT检查5 1例,异常4 9例。结论 老年人迟发性癫痫多数有明确病因。全身性发作是其主要临床发作类型。影像学检查多能发现病灶,以脑叶病变为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后自然睡眠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临床诊断癫痫患进行常规及剥夺睡眠脑电描记,并进行随访。结果:本组86例癫痫患间歇期常规脑电图异常率为26.5%(23/86),剥夺睡眠脑电图异常率为77.9%(67/86),剥夺睡眠脑电图能够较明确提示癫痫病人发作类型,指导临床用药,并与非癫痫发作进行鉴别。结论:剥夺睡眠脑电图痫样放电检出率显提高,对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婴幼儿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例婴幼儿癫痫患儿进行临床特点分析。结果:发作形式中全身性发作16例(45.71%),部分性发作14例(40%),不能明确分类的发作5例(14.28%);35例中症状性癫痫21例(60%),特发性癫痫14例(40%);脑电图检查35例中可见痫样放电31例(88.57%);影像学检查中头颅CT异常12例,头颅MRI异常6例;头颅MRA异常1例。结论:婴幼儿癫痫以症状性癫痫多。在诊断过程中应结合年龄特点,症状特点,病因检查情况和脑电图特点作出正常的判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8.
脑电图检查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癫痫是大脑异常放电引起的发作性脑功能异常.脑电图可记录癫痫的异常放电,因而其是诊断癫痫和定位癫痫灶的重要手段。脑电图时间分辨率高,可对数秒钟、数分钟或数小时的发作性事件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9.
340例脑瘫患儿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脑电图与脑瘫型别、合并损伤及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10/20导系统电极放置法对340例脑瘫患儿行脑电图检查和分析。结果:340例患儿中脑电图异常率为81.5%,伴有智力低下和癫痫发作患儿脑电图异常率明显增高,分别为82.4%(P〈0.05)和96.6%(P〈0.05);高危因素中颅内出血、早产、出生低体重、颅内感染与脑电图异常发生有密切关系,但各高危因素对脑电图异常发生的影响均没达到显著差异。结论:脑瘫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且脑功能障碍越明显,脑电图异常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康复治疗原则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CP)合并癫痫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从1402例CP中筛查出140例癫痫进行CP类型、癫痫类型、MRI或CT、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分析,并进行康复治疗,方法包括抗癫痫药物、电刺激、针灸、封闭、脑蛋白水解物、功能训练、按摩、中药熏蒸、脑苷肌肽的应用等,观察患儿的疗效。结果本组合并EP的CP患儿以痉挛型为主,癫痫类型以婴儿痉挛、肌阵挛多见;98%MRI或CT异常,90%BAEP异常;抗癫痫药物治疗均有效;电刺激、针灸、封闭、脑蛋白水解物均能加重癫痫发作;功能训练、按摩、中药熏蒸、脑苷肌肽不会加重癫痫发作。结论小儿CP合并癫痫的康复治疗原则为及早、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避免电刺激、针灸、封闭、脑蛋白水解物等治疗,提倡功能训练、按摩、中药熏蒸、脑苷肌肽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