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原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原则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10002)邹忠寿上消化道出血指空肠上段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胆道以及空肠上段病变引起的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和便血,临床上按出血量可分为隐性、显性和大出血,又依失血速度分为急性和慢性。...  相似文献   

2.
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150086杨维良,杨学伟,张滨齐齐哈尔嫩江农场局医院外科陈志华空肠上段距屈氏韧带50cm为界,在此以下称为下消化道,如发生出血则称为下消化道出血,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大量出血、显性出血及隐匿性出血。...  相似文献   

3.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胆道和胰管病变而引起的出血,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急症,其临床表现以呕血和黑粪为主要特征。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众多,故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治疗。由于很多疾病和病变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其病情急、变化快,随时可危及生命。临床工作中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抢救,现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做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腹腔脏器动脉瘤急性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极为罕见。该院30多年来收治23例,12例为肝动脉瘤,9例胃十二指肠和胰十二指肠动脉瘤,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瘤各1例。其中动脉瘤破裂入胆道内致出血13例,而破裂入胃、上段空肠致出血者10例。术前确诊困难,唯选择性腹腔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最有价值。本组15例术前由选择性动脉造影确诊。16例经手术治疗,术后6例死亡。经动脉栓塞治疗3例。预后取决于动脉瘤  相似文献   

5.
空肠上段异位胰腺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术前准确诊断比较困难,1988年4月至1997年4月我院共收治本病11例,根据处理体会,就其诊断和治疗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22~63岁.出血前,通常感到上腹部不适,几乎全部病人均有恶心,每次出血量均超过800ml,11例以呕血为主.3例进入休克状态下采取紧急手术.1.2 诊断 异位胰腺均在空肠上段距屈氏韧带20cm以内,位于空肠的粘膜下,质地较软,色泽为黄色或淡黄色,表面较光滑.切除标本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认.  相似文献   

6.
努力提高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的诊治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空肠上段以及胆道、胰病变的出血.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为呕血或便血,按出血量可分为隐性出血、显性出血和大出血.出血量<50mL,大便为稀黑色的柏油样称显性出血.如果成人1次失血在800 mL以上,超过全身总血量的20%时,即可出现急性周围循环改变甚至休克称大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病死率与病因误诊率目前仍然较高,分别约在10%与20%以上,必须引起重视.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很多,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常见疾病,病情危急、凶险,需要尽快作出病因和出血部位判断和及时处理.否则,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出血指空肠上段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胆道以及空肠上段病变引起的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和便血,按出血量可分为隐性出血、显性出血和大出血。一、病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仍然是溃疡病,居首位,第二位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再次为上消化道肿瘤、胆道出血、急性胃粘膜病变所致的出血。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病因。  相似文献   

8.
<正>小肠解剖学上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从狭义上来说小肠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下的空肠和回肠出血;因十二指肠出血相对常见且可直接通过胃镜检查,故并不包括在小肠出血范围内。小肠出血为消化道系统的少见疾病,且小肠活动度大,位置多不固定,出血时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故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推进式小肠镜、双气囊小肠镜、胶囊内镜、气钡双层造影、核素现象及选择性动脉造影等技术的发展,小肠出血的诊断准确性有所  相似文献   

9.
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与病因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与空肠移行部Treitz韧带以下肠管内的出血,可来自小肠、大肠及直肠,一般不包括痔和肛裂出血。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大出血、活动性出血和隐性出血。由于小肠处于胃肠道的深远部,而且迂曲重叠,活动度大;大肠距肛门较远,又有肝曲、脾...  相似文献   

10.
成人小肠胃黏膜异位致消化道出血1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肠胃黏膜异位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24年间收治的11例小肠胃黏膜异位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发病中位年龄29岁。其中9例发病有腹痛。常规内镜检查均无阳性发现;6例于手术前行放射性^99m锝核扫描均有放射性示踪剂吸收和浓集;1例肠系膜钡餐示末段回肠重复畸形;1例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发现近端空肠出血。本组病例均行病变部位小肠段切除,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胃黏膜异位症,其中病变位于空肠者5例,回肠者6例。11例病灶与肠憩室、肠壁炎性肿块、肠重复畸形并存。11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放射性^99锝扫描对小肠胃黏膜异位症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手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刘志苏 《腹部外科》2010,23(3):132-133
下消化道出血传统定义是指十二指肠与空肠移行部Treitz韧带远端异常失血。近年来无线视频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的发展和应用克服了过去诊断上的延误,同时也重新审视关于消化道出血来源的传统定义。2007年美国胃肠病学会将消化道出血分为三类:上、中、下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2.
空肠上段异位胰腺致上消化道大出血1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耀明  谢松  周欣 《腹部外科》2004,17(5):303-303
目的 探讨空肠上段异位胰腺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近15年来收治的14例空肠上段异位胰腺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结果 14例均为术中确诊,全部施行了空肠部分切除术,手术经过顺利,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中应考虑到由异位胰腺所致的可能性。术中若发现肠粘膜上存在异位胰腺,应作相应部分空肠切除。  相似文献   

13.
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外,门静脉高斥还可引起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肛管直肠、腹膜后和其他部位(甚至在肠造口位置)的异位静脉曲张。当高压的门静脉系统通过肠系膜血管和低压的体静脉系统的腹壁下血管形成交通时就形成了肠造口静脉曲张,估计门静脉高压患的肠造口静脉曲张的发生率达50%,基本上这些患的造口均会出血。1968年Resnik等。首次报道肠造口静脉曲张出血,至今Medline上有报道的约120例。  相似文献   

14.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空肠韧带(Treitz韧带)以下的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内病变的出血。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3年5月10例上消化道重建手术患者围术期吻合口出血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吻合口出血发生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后2 h~9 d,分别为胃空肠吻合口出血3例,胰肠吻合口出血4例,胆肠吻合口出血1例,空肠与空肠吻合口出血2例。经剖腹探查或导管介入术确诊,其中7例经导管介入栓塞后止血,3例经开腹二次手术止血,无死亡病例,术后康复出院。导管介入术可用于上消化道重建手术围术期吻合口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有助于二次开腹手术止血寻找确切出血部位。  相似文献   

16.
门脉高压断流术后消化道重建治疗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离断术)加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是治疗各种类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容易复发。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采用食管残胃间空肠双S吻合的术式治疗10例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息者,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异位胰腺并消化道大出血7例,2例位于胃窦前壁,2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2例位于空肠,1例位于回肠。本文对异位胰腺的发生率,出血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消化道出血中,下消化道出血虽比上消化道出血要少见,出血程度也不如后者凶险,但病因更为复杂,迄今对其诊治仍欠满意.再者因空肠排空较快,影响X线造影观察;纤维小肠镜在急性出血时操作难度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选择性栓塞术治疗空回肠急慢性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对2001年12月-2004年12月经皮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诊断为急慢性空回肠出血的9例患者,均予超选择性微导管靶血管插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止血,再造影复查确认止血成功。结果9例患者中,空肠壁血管畸形4例,回盲部溃疡并出血3例,7例动脉血管栓塞即时止血成功;2例空肠间质瘤患者予栓塞止血后择期行手术切除,均痊愈出院。平均随访1.8年(6个月-3年),未再出血,无肠管坏死、穿孔及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空回肠出血部位、性质难以确定,出血量大而时间较久的患者内科疗法效果不理想,剖腹探查有较大的盲目性;经皮肠系膜上动脉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并栓塞止血,创伤小、并发症少,可同时进行诊断、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空肠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疾病.多数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临床容易误诊.且可致反复消化道出血。空肠血管瘤在出血量小、诊断明确前可行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且有近期再出血可能。对出血量较大者则常需手术治疗。我院于2009年4月收治了1例空肠血管瘤致反复消化道出血的43岁男性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