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激素抵抗型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 ,GC)因其抗炎特性已成功应用于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的治疗 ,并已成为哮喘的治疗原则之一。但临床病程较长的哮喘 ,对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很差 ,被称为糖皮质激素抵抗 (sterid re sistant,SR)型哮喘[1] 。只有认识SR型哮喘 ,才能正确治疗。本文对SR型哮喘的临床定义、发生机制及治疗予以综述。1 SR型哮喘的概念SR型哮喘的概念最早由Schwartz等于 196 8年提出。1981年 ,Carmichael等根据GC治疗后其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orcede…  相似文献   

2.
目前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指南推荐大剂量吸入激素或者加用长效β受体激动剂(long acting beta agonist,LABA)。但是吸入糖皮质激素有一个相对平坦的剂量-反应曲线,所以加倍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可能对个体患者而言改善不大。而LABA存在一些不常见但致命的副作用,且长期使用可产生耐  相似文献   

3.
对支气管哮喘(哮喘)大多主张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易导致患者对激素的依赖性。采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对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于1995年1月至1996年6月采用中等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Beclomettmsone dipropionale,BDP)吸入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雪融 《四川医学》2001,22(5):481-483
气道高反应性 (airwayhyperresponsiveness ,AHR)是以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为代表的某些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通过对支气管激发试验剂量—反应曲线 (dose -responsecurve ,DRC)的参数进行测定 ,可以判断是否存在AHR ,通过对DRC参数的改变进行追踪观察 ,还可以判断疾病的治疗效果和转归。现对DRC参数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1 支气管激发试验剂量—反应曲线参数支气管激发试验系用某种刺激 ,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再用肺功能参数作反应指标 ,判定支气管缩窄的程度 ,从…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药物治疗的选择有很大进步 ,现将目前的药物治疗归纳如下。1 发作时药物的选择1 1 选择性 β2 兴奋剂 该类药物通过兴奋支气管的 β2 受体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增加cAMP的合成 ,提高细胞内cAMP的浓度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稳定肥大细胞膜。对速发型哮喘(immediateasthmaticreaction,IAR)疗效显著 ,对迟发性哮喘 (lateasthmaticreaction ,LAR)无效。久用或用量过大 ,副作用严重 ,主张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常用药物有舒喘灵和博利康尼。1…  相似文献   

6.
重症哮喘是呼吸内科乃至整个内科的常见危急重症之一。基层医院治疗此类疾病多靠糖皮质激素及茶碱类等药物治疗.其中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气道炎症药物.在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中具有重要价值。临床研究显示。大剂量皮质激素静脉应用是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报道也不一致,且对甲基强的松龙的剂量、疗程尚无统一意见。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患者易并发胃食管反流病 (gas 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 ,GERD) ,有研究认为GERD有诱发和加剧哮喘的作用( 1,2 ) 。 1992~ 1998年 ,我院应用西沙必利、奥美拉唑与喘定联用治疗GERD的哮喘患者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伴有GERD的支气管哮喘 5 0例。哮喘诊断均符合1997年第二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所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3) 。GERD诊断符合Barish标准( 4)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2 5例 ,均系发作期的哮喘患者。观察组男 14例 ,女 …  相似文献   

8.
覃勇民 《大家健康》2016,(1):297-298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被广泛应用 ,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药物 ,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类甾体激素 ,使用得当 ,可迅速控制病情 ,挽救患者生命 ;如使用不当 ,又可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本文主要对糖皮质激素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及进展进行综合性阐述 ,对糖皮质激素的相关受体、作用机制以及应用剂量等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9.
氨甲喋呤治疗激素抵抗型哮喘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皮质激素 (GC)是治疗哮喘的第一线药物 ,但临床应用过程中部份病人对GC并不敏感。本文选取 1 996年 6月~ 1 998年 1 2月间 2 4例激素抵抗型患者加用小剂量氨甲喋呤 (MTX)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4例中男 1 4例 ,女 1 0例 ,年龄 2 3至 5 9岁 ,平均 43 6岁 ,病史 3年至5 0年 ,平均 1 3 6年。均符合激素抵抗型哮喘(steroid -resistant.SR) 〔1〕诊断标准。1 2 方法 在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小剂量MTX每次 5mg ,隔天 1次口服或静注。治疗前测定肺功能 ,治…  相似文献   

10.
吸入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较好,但有引起全身不良反应的顾虑。白细胞三烯(LT)致哮喘目前受到重视,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在防治哮喘中的地位引起关注。为此我们自1998年11月~1999年8月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探讨低剂量激素二丙酸倍氯米松(Beclomethasonedipropionate,BDP)和LTRAzafizlukast(商品名:安可来)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并与国内推荐激素剂量(800μgd)吸入疗效进行比较。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将我院门诊…  相似文献   

11.
抗反流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与支气管哮喘有关,但因GER常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未引起注意。现将1995年4月~1998年4月我院25例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患者经抗反流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观察对象25例患者...  相似文献   

12.
吸入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反高应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哮喘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4组,每天分别吸入倍氯米松1000、700、400和200μg。观察临床症状及组胺激发试验,测气道反应性变化,并检查血清ECP浓度。结果各组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后临床症状好转,气道高反应性降低,ECP浓度下降。结论几种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吸入对支气管哮喘均有治疗作用,在支气管哮喘病人中,或许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吸入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52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进行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IgG4、IgE、sIL-2R、ACTH及皮质醇的测定。结果显示哮喘发作期IgG4、IgE、sIL-2R及ACTH均显著升高,提示哮喘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及内分泌功能的异常。将分枝杆菌多糖(MPS)用于32例哮喘患者的治疗,结果与20例常规治疗组比较,MPS组CD4+/CD8+比值明显升高,IgG4和sIL-2R显著下降,而皮质醇和ACTH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具有高效抗炎作用 ,是治疗哮喘的一线用药 ,它与长效吸入型 β2 受体激动剂合用可替代单纯大剂量吸入激素治疗 ,较少副作用 ;另外 ,不同的吸入途径对药物有吸收也有一定的影响。1 糖皮质激素类糖皮质激素 (GC)通过多种途径抑制哮喘的炎症反应。应用GC虽然不能治愈哮喘 ,但停用或不用GC只会加重哮喘的炎症反应。新型、高效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ICS)在药效学方面具有对糖皮质激素受体 (GR)高亲和力、高特异性及高效的局部抗炎活性 ;在药代学方面具有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肺内吸收缓慢、血浆清除率快、肺 /全身分布…  相似文献   

15.
蔡仲汉 《当代医学》2022,28(3):150-152
目的探究支气管成形术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支气管成形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ACT评分、ACQ-6评分、mini AQLQ评分、肺功能指标、急性发作次数、吸入、口服糖皮质激素剂量,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后,患者哮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12个月,患者PEF、PEF变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个月,患者FVC、FEV1、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吸入和口服糖皮质激素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者咳嗽咳痰占比13.33%、喘息占比6.67%、下呼吸道感染占比6.67%、肺不张者比6.67%。结论支气管成形术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哮喘症状、急性发作次数等情况,并减少吸入和口服糖皮质激素剂量,但部分患者亦会引起并发症发生,临床方面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并分析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160例,应用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对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进行测评,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60例患者中,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60例,依从率为37.5%,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100例;病情严重程度、吸入技术掌握程度、哮喘知识掌握程度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存在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哮喘知识掌握程度、病情严重程度及吸入技术掌握程度是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不高,应加强患者吸入技术和哮喘知识的宣教,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许多方法,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主要抗炎药物,已被国际、国内公认为第一线用药。 提到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许多患者和家属存在着恐惧心理,怕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其实,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始于50年代,曾挽救了许多危重哮喘病人的生命,只要使用得当,会收到良好的疗效。70年代初,一些学者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取得了  相似文献   

18.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等慢性炎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在临床上部分患者接受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却得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排除其他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后,可归因于糖皮质激素抵抗。目前认为某些类型的激素抵抗型哮喘与糖皮质激素受体β亚单位(GRβ)过度表达有关,本文就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持续护理干预。对84例哮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比较分析两组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加强护理干预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抗炎药,使对糖皮质激素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广泛。糖皮质激素(GC)与糖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