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术 (PBMV)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早期开展的 37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进行了分析。结果 PBMV的成功率为 94 5 9%。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 ;平均左房压由术前的 (3 37± 0 85 )kPa ,降至 (1 5 0± 0 78)kPa(P <0 0 1) ;平均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的 (1 0 3± 0 2 6 )cm2 增至(2 0 9± 0 38)cm2 (P <0 0 0 1) ;平均左房大小由术前 (4 6 5 0± 7 5 1)mm减至 (37 12± 6 2 1)mm(P <0 0 5 ) ;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5 )。仅 1例发生有症状的急性心包填塞 ,经紧急心包穿刺抽血减压后治愈 ,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PBMV术成功率高 ,近期疗效好 ,严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143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Inoue方法 ,自 1 993年 5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对 1 4 3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行PBMV治疗 ,并进行超声心动图和临床心功能评价。结果 :1 4 0患者成功地完成了PBMV ,3例失败 ,手术成功率为 97.9%。二尖瓣口面积 (MVA)由 1 .0 3± 0 .55cm2 增至 2 .0 3± 0 .37cm2 (P <0 .0 0 1 ) ,二尖瓣跨瓣压差 (MVG)由 1 8.1± 4 .8mmHg降至 4 .1± 2 .3mmHg(P <0 .0 0 1 ) ,左心房平均压 (MLAP)由 2 3 .1± 1 0 .1mmHg降至 1 0 .8± 9.2mmHg(P <0 .0 0 1 ) ,左心房内径 (LAD)由 4 .67± 1 .1 0cm减小至 4 .1 3± 0 .59cm(P <0 .0 0 1 ) ,左心室内径 (LVD)由 4 .54± 0 .32cm到 4 .58± 0 .2 8cm (P >0 .0 5) ,心功能级(NYHA)由 2 .69± 0 .74级改善至 1 .2 1± 0 .41级 (P <0 .0 0 1 )。结论 :PBMV术后临床疗效良好 ,是可以替代二尖瓣闭式分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评价二尖瓣狭窄 (MS)并中度返流 (MR)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近、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简化改良 lnoue法对 2 5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中度返流者行 PBMV治疗 ,并进行术后随访 ,包括临床症状、心尖部舒张期杂音、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测二尖瓣口面积判断近、远期疗效。结果 超声心动图 (UCG)二尖瓣瓣膜评分≤ 8分 ,PBMV术后二尖瓣瓣口面积由 0 .83± 0 .2 1cm2 增至 1.98± 0 .2 6 cm2 (P<0 .0 1) ;心功能由 2 .80± 0 .2 4级增至1.5 0± 0 .4 0级 (P<0 .0 1)。 UCG二尖瓣瓣膜评分 >8分 ,PBMV术后二尖瓣瓣口面积由 0 .80± 0 .2 2 cm2 增至 1.98±0 .2 6 cm2 (P<0 .0 1) ;心功能由 2 .82± 0 .2 4级增至 2 .30± 0 .4 0级 (P<0 .0 1)。结论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中度返流、瓣膜条件好者 ,PBMV近、远期疗效满意 ,未见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左房附壁血栓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的可行性。方法 对 10例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左房附壁血栓的患者术前至少 4周开始用肠溶阿斯匹林 10 0mg/d和潘生丁 75mg/d ;肝素 10 0mg/d ,7~ 12天 ,1例患者同服华法令 3mg/d ,40天。术前复查超声心动图 (UCG)显示血栓机化。再通过Inoue方法行PBMV。结果  1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二尖瓣瓣口面积从 0 70± 0 12cm2 增加到 1 62± 0 2 0cm2 (P <0 0 0 1) ,左房内径从 6 70± 4 0 3cm回缩到 5 72± 3 43cm (P <0 0 0 1) ,左房平均压从 3 40± 0 90kPa下降至 2 2 0± 0 88kPa(P <0 0 1)。心功能从Ⅲ级提高到Ⅱ级 3例 ,提高到Ⅰ级 1例 ;从Ⅳ级提高到Ⅲ级 4例 ,提高到Ⅱ级 2例。无 1例出现心包填塞、动脉栓塞、明显的二尖瓣反流等并发症。结论 部分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左房附壁血栓患者可以通过PBMV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伴轻度反流(MR)的二尖瓣狭窄(MS)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术后及长期疗效。方法:采用改良Inoue方法,自 1993年 5月~2001年 12月对MS合并轻度MR的 41例患者行PBMV治疗,并进行超声心动图和临床心功能评价。结果:二尖瓣口面积(MVA)由 (1. 15±0. 25)cm2增至 (1. 88±0. 32)cm2 (P<0. 001);二尖瓣跨瓣压差(MVG)由(19. 3±5. 2)mmHg降至(7. 6±3. 2)mmHg(P<0. 001 );左心房内径(LAD)由 (4. 78±0. 63)cm减小到(4. 21±0. 48)cm (P<0. 001 );心功能由(2. 56±0. 50)级改善至 (1. 54±0. 60)级 (P<0. 001) ; 左室内径(LVD)无明显变化(P>0. 05 ), 22例二尖瓣反流减轻或消失, 15例二尖瓣反流维持不变, 4例二尖瓣反流加重,无患者行急诊或择期二尖瓣置换术。41例患者随访时间 9 ~112个月,平均 ( 90±24 )个月,MVA、MVG、MLAP、LAD、LVD和心功能与术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 05) , 1例于术后 15个月时死亡, 4例再狭窄,再狭窄率为 9. 76%。结论:选择好病例,把握球囊扩张尺度,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反流患者PBMV近、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告 31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方法 采用Inove球囊导管扩张技术 ,用Ross法行房间隔穿刺 ,对 31例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PBMV。结果 二尖瓣口面积由 1.0 6± 0 .19cm2 增至 1.98± 0 .35cm2 (P <0 .0 1) ,左房平均压由 2 2 .6± 11.2mmHg降至 13.8± 8.4mmHg(P <0 .0 1) ,左房内径由 4.5± 8cm减至 3.8±6cm(P >0 .0 5 )。术中 1例发生心包填塞 ,经心包穿刺抽血 1周后重新手术获得成功 ,2例发生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心动过缓 ,静注阿托品 1mg好转。结论 此项手术在基层医院开展初期 ,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掌握好房间隔穿刺及球囊导管进入二尖瓣口技术 ,选择适当的球囊直径 ,是手术成功和防治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研究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330例病人施行PBMV。男 1 0 4例 ,女 2 2 6例 ,年龄 1 5~ 86岁 ,平均 (40 .3± 1 0 .2 )岁。 2 1 2例为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组 )。 1 1 8例为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组 ) :心房颤动病程 1~ 1 2 0 (1 6 .1± 1 8.3)月。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病人术后行复律治疗。结果 :330例病人中 32 7例完成手术并达到扩瓣终点 (99.1 % )。PBMV成功者 ,左房平均压从 (2 5 .4± 9.3)mmHg下降到 (1 0 .1± 3 .8)mmHg,肺动脉平均压从 (41 .7± 1 7.4)mmHg下降到 (2 5 .9± 1 3 .2 )mmHg。二尖瓣口面积从 (0 .95± 0 .2 7)cm2 增加到 (1 .82± 0 .2 4 )cm2 ,左房前后径从 (4.94± 0 .61 )cm缩短到 (4.2 8± 0 .53)cm。窦性心律组与心房颤动组PBMV成功率无明显差异 (99.5 %VS98 3 % ,P >0 .0 5)。心房颤动组瓣口面积增加 (0 .77± 0 .2 2 )cm2 ,略小于窦性心律组 (0 .89± 0 .2 4 )cm2 ,P <0 .0 5 ;左房前后径缩短 (0 .64± 0 .61 )cm ,较窦性心律组 (0 .71± 0 .50 )cm缩短程度略小 ,P <0 .0 5 ,而且最终左房前后径明显大于窦性心律组 ;左房平均压降低 (1 2 .2± 4 .4)mmHg,其下降程度也小于窦性心律组 (1 6 .9± 4 .8)mmH  相似文献   

8.
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后病人随访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 ,以确定再狭窄率、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 1 997年 9月至 2 0 0 0年 5月随访资料完整的2 4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其中 ,男 1 0例 ,女 1 4例 ,年龄 (4 4.87± 1 2 .91 )岁。随访时间(1~ 33)个月 ,平均 (1 7.2 9± 1 0 .1 )个月 ;结果 :术后左房平均压由 (3.2 7± 1 .0 6)kPa降至 (1 .37± 0 .78)kPa ,跨瓣压差由 (2 .65± 1 .31 )kPa降至 (0 .76± 0 .49)kPa ,二尖瓣口面积由 (1 .1 3± 0 .1 9)cm2 增加至 (1 .97± 0 .35 )cm2 。 4例 (1 6.7% )发生再狭窄 ;结论 :PBMV术后远期疗效良好。术前超声心动图计分、有无房颤、左房压为长期疗效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后疗效。方法 :对 10 8例PBMV患者进行术后随访 (1月~ 5年 ) ,平均随访时间 (3 1± 0 6 )年。结果 :PBMV术前二尖瓣口面积 (MVOA) (1 2 2±0 34)cm2 ,术后显著扩在 (2 0 2± 0 2 9)cm2 ,与术前比较 ,P <0 0 1;术后随访 ,MVOA逐渐减少至(1 6 9± 0 2 8)cm2 ;再狭窄发生率为 13 9%。术后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者 10 0 % ,1月~ 5年心功能仍维持在Ⅰ~Ⅱ级者占 87 0 %。结论 :PBMV术后疗效满意 ,未见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Inoue法对336例风湿性MS患者行PBMV。结果术后左房平均压由3.06±1.04kPa降至1.87±0.77kPa,二尖瓣跨瓣压差由2.11±0.21kPa降至0.8±0.08kPa,二尖瓣口面积由0.96±0.32cm  相似文献   

11.
用Inoue法对50例风心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49例成功,1例跨瓣失败,术后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左房平均压从(3.16±1.02)kPa降至(1.47±0.65)kPa(P<0.001),跨二尖瓣压差由(2.69±1.11)kPa降至(0.55±0.043)kPa(P<0.001),二尖瓣瓣口面积从(0.91±0.20)cm^2扩大到(2.03±0.24)cm^2(P<0.001),心功能从3±0.46提高到1.37±0.51(P<0.001)。无严重并发症,掌握好房间隔穿刺技术,选择无明显瓣膜钙化和瓣下严重融合的病例,对房颤病人进行抗疑准备和正确掌握扩张终点是PBMV成功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重要保证并能顺利通过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损害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与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疗效的关系。方法 :根据二尖瓣损害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评分 ,将 33例患者分为 3组 :瓣膜评分 <8分 16例 ,评分 <12分 11例 ,评分≥ 12分 6例。结果 :33例患者手术全部获得成功 ,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左房平均压从 3.31± 0 .87k Pa降至 1.6 4± 0 .6 5 k Pa(P<0 .0 0 1) ,二尖瓣口面积从 0 .84± 0 .19cm2扩大至1.92± 0 .2 8cm2 (P<0 .0 0 1)。临床随访症状持续改善者第 1组 16例 (10 0 % ) ,第 2组 11例 (10 0 % ) ,第 3组 4例 (6 7% )。结论 :PBMV对瓣膜评分 <12分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国产单球囊导管对 7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了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左房压从 ( 3.18± 0 .94 ) k Pa降至 ( 1.2 9± 0 .60 ) k Pa,平均肺动脉压从( 5.36± 1.66) k Pa降至 ( 2 .94± 0 .85) k Pa,二尖瓣口面积从 ( 0 .91± 0 .0 8) cm2 扩大到 ( 1.80± 0 .2 4 )cm2 ,心功能从 ( 2 .8± 0 .5)级提高到 ( 1.3± 0 .4 )级 ,无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 11个月 ,二尖瓣口面积无明显变化 ,心功能全部维持在 1级。  相似文献   

14.
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中的实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超声心动图、心脏听诊对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的过程及二尖瓣扩张效果进行研究 ,以期对该手术临床实施程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 83例行PBMV(INOUE法 )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例 ,分别以超声心动图和心脏听诊比较其PBMV的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均在X线机定位指引下顺利行房间隔穿刺术。二尖瓣球囊扩张前后左心房压力、二尖瓣瓣口面积改善明显 [( 3 .62± 1.3 6)kPa和 ( 1.76± 0 .82 )kPa ,( 0 .97± 0 .2 8)cm2 和 ( 2 .0 1± 0 .2 2 )cm2 ]。心脏听诊与超声心动图指导下所得二尖瓣球囊扩张结果有明显差别 [( 1.87± 0 .15 )cm2 和 ( 2 .13± 0 .19)cm2 ]。结论 房间隔穿刺术完全可在X线下完成 ,超声心动图比心脏听诊更能使二尖瓣瓣口扩张结果满意 ,并且对该手术并发症的判断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我院采用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5例的结果,5例均获成功。左房平均压由术前2.06±0.35kPa降至术后0.4±0.00kPa,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4.49±1.16KPa降至术后2.49±0.62KPa,二尖瓣跨瓣压差由术前1.93±0.32KPa降至术后0.0±0.39KPa,左心房内径由术前36.75±4.11mm缩小至术后30.75±4.99mm,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0.89±0.18cm2增加至术后1.51±0.26cm2.每搏出量由术前48.0±6.03ml增加至术后65.0±11.02ml。术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会,术后均达Ⅰ级,心尖区舒张期杂音明显减弱或消失。PBMV是一种疗效高、安全、创伤少、康复快的非外科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6.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426例及随访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增加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方法采用Inoue单球囊法对426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三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结果左房平均压由术前(3.81±1.12)kPa降至术后(1.10±0.82)kPa(P<0.001);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由术前(2.68±0.58)kPa降玉术后(0.46±0.15)kPa(P<0.001);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0.96±0.15)cm2增大为术后(1.94±0.33)cm2(P<0.001)。主要并发症:死亡2例,心脏穿孔5例,术中急性肺水肿8例,中、重度二尖瓣返流10例,脑梗塞2例。264例随访1~5年,258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掌握好病例选择、房间隔穿刺技术及二尖瓣口的扩张是PBMV成功的关键。近、远期随访结果证实,PBMV是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型术(PBMV)治疗老年人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临床意义.探讨老年人二尖瓣狭窄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处理方案.方法:选择≥60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56例,采用改良Inoue方法行PBMV.以血液动力学,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前,术后即刻左房压(LAP)、二尖瓣瓣口面积(MVA)及二尖瓣跨瓣压差(MVG);左心房直径(LAD).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MVA、MVG、LAD.结果:56例患者中54例治疗成功,2例失败.其中1例为术中球囊跨瓣失败,1例术后出现中度二尖瓣返流.术后即刻LAP由扩张前(22.5±6.2)mmHg(1 mmHg=0.133 kPa)降至(13.8±4.6)mmHg(P<0.01);MVA由(1.05±0.21)cm2增至(1.78±0.22)cm2(P<0.01);MVG由(18.3±5.2)mmHg降至(10.6±4.2)mmHg(P<0.01).术后即刻LAP、MVG下降,MVA增加.术后1年LAD由(4.71±0.73)cm减小到(4.39±0.48)cm(P<0.01),MVA,MVC和心功能与术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1年,3例出现再狭窄,1例死于换瓣手术,其余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PBMV较为明显的改善二尖瓣狭窄症状,具有微创、低风险的特点.可适用于瓣膜轻度条件差和高危围术期而不适合二尖瓣置换术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8.
汤涌  戴剑  黄进  吴晓馗  杨明智 《黑龙江医学》2006,30(10):731-733
目的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伴返流的疗效。方法采用Inoue球囊对5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返流的患者进行PBMV治疗,比较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术后左心房平均压、肺动脉压力、心功能NYHA分级分别比手术前减少了50·9%、20·8%、21·3%(P<0·05);二尖瓣口面积、EF值分别比手术前增加了119·5%、9·8%(P<0·05);左心房最大直径、左心室最大直径分别比手术前减少了2·1%和1·2%(P>0·05);二尖瓣返流和手术前比较并没有增加。结论PBMV是治疗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的有效安全方法,并且不增加二尖瓣返流。  相似文献   

19.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中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后5~12年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采用Inoue单球囊对286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者行PBMV术治疗,对其中160例进行5~12年(平均7.6年)的随访。结果PBMV术前二尖瓣口面积(MVA)为1.06±0.20cm2,术后显著扩大,为2.01±0.35cm2,与术前比较,t=29.81,P<0.01;随访5~12年,MVA逐渐减少至1.62±0.21cm2,与术前比较,t=24.43,P<0.01。再狭窄发生率为9.38%,术后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100%,5~12年心功能维持1级者占63.75%。结论PBMV术后5~12年中长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近端等速表面积 (PISA)法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 (MVA)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 38例二尖瓣狭窄病例 ,以手术中直接测量的二尖瓣口面积 (aMVA)为对照标准 ,对比分析PISA法、二维超声法 (2DE)、压差减半时间 (PHT)法、二尖瓣血流连续性方程 (MFCE)法的测值。结果 :PISA、2DE、PHT、MFCE法的MVA测值依次为 (1.2 4± 0 .5 6 )cm2 、(1.2 9± 0 .6 1)cm2 、(1.14± 0 .6 3)cm2 、(1.12± 0 .5 9)cm2 ,与aMVA(1 18± 0 5 7)cm2比较 ,除 2DE法P <0 0 5 ,其余P均 >0 0 5。 4种超声方法测值与aMVA的相关系数依次为 0 .89、0 .95、0 .71、0 .70。结论 :PISA法测量的准确性高 ,优于PHT法、MFCE法 ,略低于 2DE法 ,但适用于各种临床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