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建立体外预测化疗药物敏感性的试验方法,指导急性白血病化疗方案的设计。对急性白血病患者42例进行了体外药敏检测(MTT法),研究了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的表达(APAAP法)与白血病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显示,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明显相关,临床总符合率82.9%,阳性符合率78.9%,阴性符合率86.9%。P-gp抗原的表达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与临床耐药明显相关,阴性组患者缓解率(67.9%)显著高于阳性组(28.9%),P<0.05;复发率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gp的表达复发组患者较初诊组患者高(P<0.05)。提示多药耐药基因P-gp的表达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检测是判断临床耐药及指导临床化疗设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血病bcl 2、P170、CD34表达的临床意义和相关性,评估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77例急性白血病、2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bcl 2、P170、CD34的表达。结果:复发/难治的急性白血病bcl 2、P170、CD34的表达高于初治者。bcl 2、P170、CD34高表达的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率低,早期复发率高,预后差,bcl 2与急性白血病预后的阳性符合率为909%,较P170、CD34略高。CD34在CML慢性期和加速期/急变期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bcl 2与P170的表达呈轻度正相关(r=0386,P<0001)。结论:bcl 2、P170、CD34为急性白血病疗效、预后的指标,bcl 2的预测敏感性较高,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CD34为CML病程变化的标志。不同MDR机制可能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体外预测化疗药物敏感性的试验方法,指导急性白血病化疗方案的设计。对急性白血病患者42例进行了体外药敏检测,研究了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基因P-糖慢白的表达与白血病化职疗效的关系。结果显示,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明显相关,临床总符合率82.9%,阳性符合率78.9%,阴性符合率86.9%。  相似文献   

4.
根据白血病细胞核仁组成区银染法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化疗药物治疗28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16全,部分缓解5例,未缓解7例,总有效率为75%,体外药敏临床疗效阳性符合率为84%,阴性符合率为100%,总合率为85.7%,与国内既和^3H-TdR掺入法和MTT法敏感试验结果一致,但本法简便易行,耗时少,是指导临床择优 选择化疗方案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卵巢癌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与其体外药敏试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和MTT吸收光度法对35例卵巢癌分别检测组织中的MDR1基因表达和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对其与临床近期疗效关系分析。结果;1.癌组织中MDR1阳性表达率为57.1%,体外药敏细胞毒性和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均与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无关;2.MDR1表达阳性的癌组织对化疗药物敏感的平均数量低于MDR1表达阴性者,大部分为ADM,MMC,CTX和VCR敏感性降低,而DDP,CP,MDR1表  相似文献   

6.
采用MTT法检测66例患者白血病细胞的药敏,同时采用单抗JSB-1,检测白血病细胞P-170的表达,结果表明:P-170表达阳性组药物敏感程度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化疗后P-170表达阳性36例,其中32例临床疗效差;18例P-170表达阴性,其中13例疗效好。上述结果表明:白血病细胞体外药敏和P-170表达与临床疗效有较好的相关性,总符合率达83.3%。提示两者同时检测,可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免疫组化法检测小儿白血病瘤细胞(P-gp)。检测30例小儿白血病细胞膜P-gp,观察其原发耐药性。30例中有8例p-gp阳性,总阳性率26.67%,其中ANLL单项阳性率33.33%,ALL为20%。本组病例耐约性最高的是CML,其次是ANLL,ALL组最低。同时发现MDR阳性者复发率高,MDR阴性者复发率低,多因素分析表明MDER对初诊白血病患者预后及抗癌药物选择有重要意义。目的临床评价MDR采用检测mdr1mRNA或F-gp,本文认为采用简便、快速的免疫组化法检测P-gp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检测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细胞P-糖蛋白(P-170)和CD34的表达。结果示:P-170或CD34表达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P-170或CD34阳性表达组临床疗效差。与阴性表达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提示,同时检测两 中提高对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单克隆抗体(McAb)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34例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结果:所检测的各种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CD33〉CD13〉CD11b〉CD14,干/祖细胞分化抗原CD34的表达率为26.9%,M3表达CD34和HLA-DR。CD^+34的完全缓解(CR)率明显低于阴性组。表明免疫表型的研究将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35 例喉癌患者MDR-1 m RNA、MRPm RNA 基因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了61 例患者MDR-1 基因产物P-gp。喉癌组织中MDR-1 m RNA 及P-gp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1% (13/35)和34.4% (21/61);35 例RT-PCR 检测标本中,两项指标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 0.01)。晚期患者(T3- 4,18/40)P-gp 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早期患者(T1- 2,3/21,P< 0.05)。喉癌组织中MRPm RNA阳性表达率为45.7% (16/35),其阳性表达强度在晚期肿瘤中(14/23)明显增高(P< 0.05),且与肿瘤颈淋巴结转移(N0,8/27;N1- 2,8/8)呈明显相关性(P< 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琼脂培养MTT法测定卵巢癌对顺氯氨铂(DDP)体外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用琼脂培养MTT法对26例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行药敏测定,同时观察DDP对卵巢癌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卵巢癌接种活细胞数与光密度(OD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相关(r=0.9728,P<0.01)。临床缓解组DDP对卵巢癌细胞的相对抑制率(73±5)明显较临床无效组(36±9)高(P<0.01)。卵巢癌对顺铂体外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相关,体内外阳性符合率是88%(16/18),阴性符合率为100%(8/8),总符合率是92%(2/26)。结论:琼脂培养MTT法能为指导临床化疗选药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鳞癌和腺癌MDR1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JSB-1P-gp单克隆抗体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1例肺癌组织中Pgp的表达。结果:101例肺癌组织,31例(30.7%)P-gp阳性表达,腺癌中P-gp阳性表达率(43.8%)显著高于鳞癌(18.9%)。P-gp表达与鳞癌组织学分级有显著关系。高分化组P-gp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在肺癌,P-g  相似文献   

13.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35例喉癌患者MDR-1mRNA、MRPmRNA基因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了61例患者MDR-1基因产物P-gp。喉癌组织中MDR-1mRNA及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1%(13/35)和34.4%(21/61);35例RT-PCR检测标本中,两项指标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晚期患者(T3-4,18/10),  相似文献   

14.
陶慧  徐杰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9):866-866,870
应用单抗及流式细胞仪间接荧光法检测73例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分型。其中T淋巴细胞型(T-ALL)26例(35.6%),B淋巴细胞型(B-ALL)43例(58.9%),T/B混合型(T/B-ALL)4例(5.5%)。髓系抗原My^+及CD^+34表达率分别为21.9%及65.75%。My^+ ALL中CD^+34表达率为87.5%,显著高于My^- ALL(59.65%)(P〈  相似文献   

15.
实体瘤多药耐药性与P-gp和p53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种常见实体瘤多药耐药性与P-糖蛋白(P-gp)及p53表达的关系。②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胃癌、大肠癌、乳癌、肺癌对14种化疗药的耐药性;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同一标本P-gp,p53的表达。③结果109例标本中多药耐药者51例,疏水性药物耐药者59例。各肿瘤P-gp阳性表达者共40例,p53阳性表达者共63例。乳癌疏水性耐药组P-gp表达率为57.1%,对照组表达率为9.0%;大肠癌多药物耐药组p53表达率为100%,敏感组表达率为50%.④结论P-gp阳性表达可反映乳癌的疏水性耐药,p53阳性表达是大肠癌多药耐药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1例初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免疫表型,42.9%患者伴有淋系抗原(LyANLL),CD7,CD19及CD2者分别为22%,13.2%及7.7%,与LyANLL相比,CD7患者外周血WBC高,CD34及P-糖蛋白表达也高(P〈0.05),CD7,ANLL之完全缓解率(CR)为35%,明显低于LyANLL的73.1%(P〈0.05),CD2表达与M3/  相似文献   

17.
应用MTT法对14例白血病患者进行了DNR、Har、Ara-c、VCR、ADM和VP_(16)等6种常用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及临床观察。按体外药敏结果选择药物组成方案进行化疗,杀伤指数>55%者占66.7%,未按药敏结果组成方案进行化疗,杀伤指数>55%者仅占2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表明体外药敏与临床用药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31例肺癌细胞药敏试验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肿瘤细胞药敏试验在肺癌化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取肺癌细胞进行琼脂培养,用MTT法进行药敏测定。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治疗肺癌。结果 对MCC、5-Fu的敏感性〉50%,阳性符合率达80%,阴性符合率为81.2%。结论 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治疗肺癌临床符合率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Hras/P21、抗凋亡基因(bcl2)、细胞凋亡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对疗效的影响,并证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gp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mdr1mRNA间的相关。方法用FCM检测85例初治AML患者的Hras/P21、bcl2、细胞凋亡和mdr1产物Pgp的表达;用RTPCR检测其中47例的mdr1/mRNA。结果P21+/Pgp+者完全缓解(CR)率明显低于P21-/Pgp-者(分别为58.1%和100%,P<0.025),高bcl2/Pgp+的CR率明显低于低bcl2/Pgp-者(分别为60%和96.3%,P<0.005)。Pgp+31例中29例mdr1mRNA阳性,Pgp-16例中仅2例mdr1mRNA阳性。结论Pgp+同时P21+、高bcl2者CR低,FCM检测Pgp和RTPCR检测mdr1mRNA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及抗IgM多抗对2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表面抗原标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急性非T细胞白血病(Non-T-ALL)为62.50%,急性T细胞白血病(T-ALL)为29.17%,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UL)为4.17%,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Ⅱ)为4.17%。Non-T-ALL-Ⅰ型以HLA-DP+,Ⅱ型以CD19+,Ⅲ型以CD10+,Ⅳ型以CD20+,Ⅵ型以SIgM+为诊断条件。T-ALL-Ⅰ期以CD7+、Ⅲ期以CD3+、CD4+或CD8+为诊断条件,其它表面抗原变化不定。T-ALL中HLA-DP表达率达42.86%。24例ALL中3例为B-T杂合型白血病,占12.50%,均分布在Non-T-ALL之中。FAB形态学分型符合率为95.65%。非诊断性表面抗原标志的变化是进一步分亚型的依据,也可能与药物敏感性等治疗和预后相关,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