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羟乙基淀粉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将20例颅脑外科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一组输注10%羟乙基淀粉溶液。另一组输注6%羟乙基淀粉溶液,在同等条件下,比较输注羟乙基淀粉溶液前、后凝血功能的改变。结果显示:输注6%羟乙基淀粉溶液500ml后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T)与输注前相比无显著差异。输注10%羟乙基淀粉溶液500ml后,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输注前相比无显著差异,但PT值明显大于输注前(P<0.05)。提示:输注6%羟乙基淀粉溶液后对凝血功能无改变;输注10%羟乙基淀粉溶液后病人PT时间延长,但临床观察无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2.
涂杰  张炳东  吕静  粱东科  李涛 《海南医学》2011,22(24):21-24
目的比较不同分子量和取代级羟乙基淀粉(6%羟乙基淀粉200/0.5和6%羟乙基淀粉30/0.4)对心肺转流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0):6%羟乙基淀粉200/0.5组(A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B组)。A组预充6%羟乙基淀粉200/0.5 800ml和复方乳酸钠400ml,B组预充6%羟乙基淀粉130/0.4 800ml和复方乳酸钠400ml。分别于诱导前(基础状态)、CPB15min、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术毕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HR、MAP、CVP)和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高、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并同时抽血检测凝血功能(PT、APTT、FIB、ACT、Plt)。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转流后全血高、低切粘度和血浆黏度明显下降(p〈0.05),PT、APTT均有所延长(P〈0.05),FIB、Plt均有所减少(P〈0.05),HR、MAP、CVP、A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组间各时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羟乙基淀粉200/0.5或6%羟乙基淀粉 130/0。4作为CPB预充液,均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微循环,但对凝血功能有可耐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1):2874-2875
目的:观察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在下腹手术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结果。方法:将6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预输注6%羟乙基淀粉组(A组)和预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各时点收缩压(SBP)、心率(HR)的变化、低血压发生率。结果:B组在麻醉后SBP下降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心率增快明显高于A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和应用麻黄碱的量B组也高于A组(P<0.01)。结论: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能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比较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及复方氯化钠对预防剖宫产手术腰麻后低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的择期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羟乙基淀粉组(A)复方氯化钠组(B),在麻醉前30 min分别输注羟乙基淀粉和复方氯化钠预充液500 ml,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入室时,麻醉前5 min,麻醉后5min、10 min、15 min血压心率及恶心呕吐等麻醉后不良反应及麻黄素使用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基础SBp,DBp及HR相似,麻醉后SBp,DBp,下降值及下降率B组高于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麻黄素例数B组高于A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能显著改善剖宫产腰麻后的血流动力学,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5.
李毓  李兰英 《当代医学》2011,17(4):45-46
目的 观察术前轻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老年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开颅择期手术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羟乙基淀粉组)输注6%羟乙基淀粉液;B组(对照组)输注乳酸钠林格液,麻醉诱导前15分钟开始行AHH,两组病人行AHH所需液体均以15ml.kg-1的剂量、20~30m...  相似文献   

6.
邓金安  李兴春 《西部医学》2011,23(11):2234-2235
目的观察比较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预充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低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A组,n=50)及复方氯化钠组(B组,n=50)。在麻醉前分别输注羟乙基淀粉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预充液500ml。分别于入室时、麻醉前、麻醉后2、5、15min,术毕时,记录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2、5、15min时的收缩压明显低于入室时(P〈0.05),B组腰硬联合麻醉注药后15min时舒张压低于入室时(P〈0.05)。A组术中循环较B组稳定,麻醉后5、20min时A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注射液预充能显著改善腰硬联合麻醉后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维持母体内环境稳定,从而大大提高剖宫产母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预防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31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预输注羟乙基淀粉组(D组)和预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组(F组)。麻醉前分别预输注负荷量为500ml,观察术中患者的MAP,HR波幅及30min最低值以及麻黄碱用量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基础MAP,HR相似。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F组高于D组。麻黄碱应用例数F组高于D组,D组未出现类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及凝血障碍。结论 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可有效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麻醉前输注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中预防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分为2组,各30例.麻醉前30min分别输注500mL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A组)和乳酸钠林格液(B组).观察麻醉前、起效后1、5、10及15min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低血压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后DBP、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血压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麻黄碱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输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较乳酸钠林格液更能预防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低血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乙基淀粉130/0.4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预扩容行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在麻醉前30min内分别给予5ml/kg(A组)、10ml/kg(B组)、15ml/kg(C组)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监测麻醉前、麻醉后1、5、15min和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记录麻黄素用量,以及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结果:A组术中发生低血压14例(46.7%),高于B组7例(23.3%)和C组6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应用麻黄素总量分别为100mg,多于B组的63mg和C组的68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0ml/kg羟乙基淀粉130/0.4预扩容更适合应用于CSEA下行择期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国产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用于诱导期容量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全身麻醉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30)、国产羟乙基淀粉组(B组,n=30)、进口羟乙基淀粉组(C组,n=30)。A组于全麻诱导开始时按传统速度15mL· kg-1·h-1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B、C组于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