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韦潋滟 《现代医药卫生》2014,(18):2817-2818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6例PS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改善有效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卒中的过程中使用氟西汀治疗PSD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抑郁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氟西汀为代表的SSRIs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行为学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再结合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和孤养法建立PSD模型,加以10 mg?kg-1氟西汀干预。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与糖水消耗量;旷野实验测定直立活动和水平活动得分;流式细胞仪分析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应激14 d后,与PSD组大鼠比较,氟西汀干预组大鼠体质量和糖水消耗比例低(P<0.05或P<0.01),水平和垂直试验得分下降(P<0.01),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较高(P<0.01)。结论 氟西汀对PSD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西汀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43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在此基础上采用氟西汀进行抗抑郁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SAS、SDS、HAMA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结论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疏肝安神针刺疗法与西药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入组患者随机分入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加用疏肝安神针刺法;药物组组加用氟西汀分散片治疗,疗程后使用PSQI等评分,血清5-HT水平等评价疗效。结果 (1)疏肝安神针刺法能够有效降低PSQI评分;(2)治疗结束时针刺组有效率高于药物组;(3)疏肝安神法能够有效调节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血清5-HT及TH1/TH2所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失衡;(4)疏肝安神法能够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神经缺损。结论 疏肝安神针刺法能够有效改善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情况且疗效优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抑郁血浆单胺递质的变化及氟西汀对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血浆单胺递质的变化及盐酸氟西汀对其治疗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按照1995年脑卒中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分为4组:盐酸氟西汀胶囊抗抑郁治疗组40例(PSD抗抑郁治疗组)、非抗抑郁治疗组40例(PSD非抗抑郁治疗组)、脑卒中组40例(非PSD),正常组4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的NE、5-HT的含量。结果:PSD组经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后HAMD评分下降,抑郁症状减轻。PSD患者血浆NE、5-HT含量下降,在抗抑郁治疗后,NE、5-HT含量上升。结论:PSD与单胺递质含量降低有关,氟西汀能改善卒中后抑郁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13项研究氟西汀治疗PSD的对照研究进行再分析,评价其综合显著性差异和效应大小。结果:PSD患者氟西汀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效应大小:d平均均〉0.8。氟西汀治疗组与对照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效应大小:d平均均〉0.8。结论:氟西汀对PSD患者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比较单用氟西汀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治疗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8例鼻咽癌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予鼻咽癌常规治疗+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予鼻咽癌常规治疗+氟西汀治疗,连续观察6周,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缓解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HAMA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4.1%,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氟西汀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均能改善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但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孟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入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盐酸氟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心理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1项、中风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抑郁症状、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别(P>0.05),但随时间的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在4周,8周、12周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盐酸氟西汀联合心理治疗效果较好,随着患者抑郁程度的减轻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蔡长江 《海峡药学》2010,22(5):238-240
目的观察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探讨氟西汀对PSD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HPA)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恢复期脑卒中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氟西汀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20mg,每日1次,连用8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HAMD量表评定抑郁症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醇(Cor)含量。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及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氟西汀组下降或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血浆Cor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氟西汀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氟西汀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血浆Cor含量降低可能是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另外一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氟西汀联合加味逍遥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氟西汀联合加味逍遥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72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治疗组用氟西汀联合加味逍遥丸,对照组单用氟西汀,于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康复量表进行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HAMD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神经功能康复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氟西汀联合加味逍遥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