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除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实施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清除前、后7个月内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患者分别为常规组(n=48)和改进组(n=35),比较两组一周内VAP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结果:改进组VAP的发生率8.6%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9.2%(P<0.01);改进组VAP的发生时间6.3天明显长于常规组的4.2天(P<0.05).结论: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可显著减少VAP的发生率和延长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应用简易呼吸器和采用间断吸引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的方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重症医学科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简易呼吸器法清除气囊上方的滞留物,对照组采用间断吸引法清除气囊上方的滞留,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呼吸机治疗一周、两周后VAP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机械通气一周、两周的VAP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的方法均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而应用简易呼吸器法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的方法与间断吸引法相比,能显著缩短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应用简易呼吸器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除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的最佳时间。方法将94例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每4h、8h、12h进行气囊上滞留物清除。结果4h组和8h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12h组(P〈0.05),4h组和8h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h清除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能明显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节约成本,为最佳清除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对降低COPD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方法 将62例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观察两组机械通气1周、2周及2周后VA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VAP出现时间、RICU住院时间及死亡例数,并对发生VAP的病人进行CPIS评分.结果 机械通气1周、2周观察组VAP的发生率为12.9%,对照组为31.5%(P<0.05);发生VAP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为(12.6±9.7)d,对照组为(13.8±12.8)d(P <0.05);两组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的致病菌分布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优势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主要致病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VAP者CPIS评分为(8.2±2.3)分,对照组为(9.8±3.2)分(P<0.05).结论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可降低COPD患者VAP的发生率,延迟机械通气时VAP发生时间,明显降低CPIS评分,降低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RICU时间.  相似文献   

5.
清除气囊上滞留物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58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观察两组机械通气1、2周AV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机械通气1、2周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可显著减少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致病菌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于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建立人工气道,且机械通气超过72 h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实验组)56例和非引流组(对照组)50例,记录 VAP发生时间、气道开放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不同类型标本病原学培养、鉴定结果及患者病死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 VAP发病率、气道开放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病死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下呼吸道痰液标本病原学培养结果与气囊上滞留物培养结果一致。结论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可以明显降低 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 VAP发病率,缩短气道开放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可减少气囊上致病菌侵入下呼吸道,避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是预防 VA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将收治的98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正常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插管2w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虽上述指标略有升高,但与插管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上述血清指标之间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插管2w后,痰液培养细菌数少、机械通气时间短;两组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插管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率为4.08%;远低于对照组的46.94%,差异显著(P<0.01)。气管插管患者在进行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变化小,痰液内细菌数少,机械通气时间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流冲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我科住院的12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气流冲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方法,对照组常规人工气道管理的方法,2周后复查胸片,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的治愈情况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流冲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能有效提高由于使用呼吸机而引起相关性肺炎的治愈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的滞留物清除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以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方法:将109例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除执行常规人工气道管理外,在口腔护理后进行气囊上的滞留物清除,对照组40例执行常规人工气道管理;留取两组患者气道分泌物做痰液培养及药敏.观察两组患者清除气道分泌物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痰液培养结果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清除气道分泌物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73,P<0.01),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t =2.13,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囊上滞留物清除在缩短机械通气患者上机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方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气囊上滞留物间歇吸引降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作用。方法选择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气囊上滞留物间歇吸引组(观察组,n=28)和普通人工气道护理组(对照组,n=30)。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和气囊上滞留物的含菌量。结果观察组气囊上滞留物含菌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周内VAP发生率(7.1%)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上滞留物间歇吸引可降低声门下气囊上区含菌量,降低早期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作用.方法 对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预行机械通气(MV)超过48 h的患者使用可冲洗型气管导管,共进行63例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气囊上滞留物定期引流冲洗组为A组(31例次),非冲洗组为B组(32例次).A组每6 h冲洗1次,B组于机械通气后48 h、4,7,14 d取标本时冲洗.分别于机械通气后48 h、7,14 d采用双套管保护性毛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同步行气囊上滞留物细菌学检测,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 1周内,A组VAP的发生率为6.1%,与B组31.3%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2组VAP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VAP的发生时间较B组明显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气囊上滞留物致病菌的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1).在发生VAP的22例次患者中,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分泌物菌株分市一致的患者有13例次,占61.1%,主要优势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结论 (1)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和冲洗可以使气囊上滞留物致病菌的浓度明显降低,还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使VAP的发生时间延迟.(2)气囊上滞留物病原菌移行是VAP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秋莲  何顺平  叶桂芳 《临床医学》2009,29(10):124-125
目的观察应用简易呼吸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下呼吸道感染(VALAI)的影响。方法89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及B组(45例),A组应用简易呼吸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B组按常规操作吸除口咽部分泌物。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VALAI发生率、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病死率。结果A组VALAI发生率降低,VALAI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简易呼吸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是简便实用而又能有效降低VALAI发生率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斌  孙洁  顾云帆  刘萍 《临床荟萃》1999,14(22):1018-1019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高达9%~68%,病死率为不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3倍。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行机械通气48小时至8天的患者127例,分两组行多项指标检测,旨在比较气囊上滞留物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ICU科因各种原因行机械通气48小时到8天的12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男性71例,女性56例,年龄13~76岁。外科术后106例,非手术患者21例,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APACHE-Ⅱ评分,留置胃管时间及胃酸抑制等一般情况相似,观察以上患者肺炎发生情况,气囊上滞留物培养及下呼吸道细菌培养结果。  相似文献   

1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不能脱机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气管插管患者气囊上带菌的滞留物不断流到下呼吸道是VAP难以控制的常见因素。本次研究对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气囊上滞留物进行持续引流防治VAP。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气囊上分泌物吸引法和常规气囊上分泌物吸引法在呼吸机治疗中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预期呼吸机治疗时间7 d的病人,应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PEEP气囊上分泌物吸引法,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气囊上分泌物吸引法,观察两组病人呼吸机治疗时间,呼吸机治疗即刻及治疗3 d、7 d、停止呼吸机治疗时的VAP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 d、7 d及停止呼吸机治疗时VAP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EEP气囊上分泌物吸引法,可显著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两种气囊上分泌物吸引方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呼气耒正压通气(PEEP)气囊上分泌物吸引法和常规气囊上分泌物吸引法在呼吸机治疗中对呼吸机相关性肺(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预期呼吸机治疗时间7d的病人,应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PEEP气囊上分泌物引法,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气囊上分泌物吸引法,观察两组病人呼吸机治疗时间,呼吸机治疗即刻及治疗3d、7d、停止呼吸机治时的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d、7d及停止呼吸机治疗时VAP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时间显著低于时照组(P〈0.05)。[结论]应用PEEP气囊上分泌物吸引法,可显著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气管插管后气囊上液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后气囊上液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性.方法 对气管插管后确诊为VAP的患者,进行气囊上液、下呼吸道、口腔分泌物、胃液培养,并进行菌群对比,找出其相关性.结果 下呼吸道分泌物与气囊上液的细菌成分为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囊上液是引起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气囊上液的细菌大多数来源于胃腔和口腔细菌的定植.  相似文献   

18.
气管插管后气囊上液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动态监测气管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气囊上液、下呼吸道分泌物、口腔分泌物及胃液中的细菌成分,分析其相关性,以期引起ICU医护人员对气囊上液引流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声门下滞留物吸引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的影响。方法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98例,随机分为持续吸引组和间断吸引组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和气囊上滞留物的含菌量。结果持续吸引组发生VAP 2例(4.1%),间断吸引组发生VAP 7例(14.3%),持续声门下吸引组VAP发生率低于间断声门下吸引组,差异有显著性。持续吸引组滞留物含菌量显著低于声门下间断吸引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持续声门下吸引可降低气囊上滞留物含菌量,降低早期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呼吸机吸气屏气键联合气囊充放气清除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气囊滞留物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156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简易呼吸气囊联合人工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操作,观察组患者进行呼吸机吸气屏气键联合气囊充放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