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治疗前测定47例单纯性肠梗阻和15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值,对照130例健康成年的血清C-反应蛋白值,同时比较在绞窄性肠梗阻中经手术证实的9例肠坏死者与6例未发生肠坏死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值.结果 单纯性肠梗阻的血清C-反应蛋白值明显低于绞窄性肠梗阻(P<0.01),在绞窄性肠梗阻中已有肠坏死者血清C-反应蛋白值高于未发生肠坏死者(P<0.01).结论 肠梗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值可以作为判断肠管是否发生绞窄及坏死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对65例肠梗阻患者(其中手术证实肠梗阻肠绞窄32例)血中磷、肌酸激酶(CK)、脂质过氧化物(MDA)测定,发现对诊断肠梗阻是否发生肠绞窄有一定价值。现总结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文报告肠梗阻65例,其中经临床和X线证实单纯性肠梗阻33例,经手术证实绞窄性肠梗阻32例。年龄2个月至78岁,平均37.5  相似文献   

3.
王亚莉  宋莉  付兵 《四川医学》2011,32(9):1471-147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11年3月32例CT检查资料、手术病理结果齐全的绞窄性肠梗阻的CT影像,分析其对诊断绞窄性肠梗阻有价值的CT征象。结果诊断绞窄性肠梗阻有意义的CT征象有: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淤血;漩涡征及鸟嘴征;肠壁积气征;肠曲排列异常;肠腔积液密度增高;腹腔积液及血性腹水;腹腔游离气体;肠壁强化异常;肠系膜血管栓塞。结论螺旋CT扫描是术前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重要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降钙素原和CK、CK-MB对早期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135例不同类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CK及其同工酶CK-MB,比较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降钙素原和CK、CK-MB浓度变化.结果 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组血清中降钙素原或CK、CK-M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中,肠缺血组患者降钙素原浓度高于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组(P<0.05);肠坏死组血清中降钙素原浓度高于肠缺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绞窄性肠梗阻中肠坏死组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浓度明显高于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组(P<0.01).在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中,肠缺血组的患者血清中CK、CK-MB浓度与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坏死组血清中CK、CK-MB高于肠缺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和CK、CK-MB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敏感度分别为91.11%和33.33%,而特异度分别为94.44%和97.77%,降钙素原比CK或其同工酶CK-MB敏感度更高(P<0.01).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反映肠梗阻的严重程度,血清降钙素原比CK、CK-MB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临床上早期判断绞窄性肠梗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绞窄性肠梗阻9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本院1980-1998年治疗的绞窄性肠梗阻91例,采取肠部分切除,肠道重建55例,其中切除肠管5-50cm21例,50-100cm12例,〉4M1例。结果86例治愈,5例死亡,其中1例出现短肠综合症,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6.
7.
绞窄性肠梗阻22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手术抢救治疗绞窄性肠梗阻22例,治愈19例(其中2例因肠粘连再次行粘连松解术),中毒性休克死亡3例(13.6%)。延误诊断,延误手术时机,术后抢救措施欠妥及手术操作粗暴等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57例纹窄性肠梗阻进行诊治分析,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57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治愈55例,治愈率96.5%。结论 临床上一旦考虑为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时手术治疗,掌握手术时机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绞窄性肠梗阻是指伴有肠壁血循环障碍的肠梗阻。多种病因均可导致绞窄性肠梗阻 ,较多见的有 :绞窄性疝 (腹外疝、内疝 )、肠扭转、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等。绞窄性肠梗阻因有血循环障碍的存在 ,其病理生理变化明显有别于单纯性肠梗阻 ,变化快 ,可以导致肠壁坏死、穿孔与继发腹膜炎 ,发生严重的脓毒血症 ,对全身影响很大 ,如处理不及时 ,死亡率甚高。1 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绞窄性肠梗阻具有一般肠梗阻的表现 ,如突发性、阵发性腹痛 ,呕吐 ,腹胀 ,停止排气排便。腹部出现肠型 ,肠鸣音高亢或有气过水声等。随着病情的发展 ,肠腔内积液、…  相似文献   

11.
陈军政 《浙江医学》1999,21(1):47-48
绞窄性肠梗阻是机械性肠梗阻的严重阶段,早期诊断困难,死亡率高。我院自1985~1995年共收治绞窄性肠梗阻弱例(均经手术证实)。现就早期诊断和手术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 肠梗阻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本世纪初,其病死率高达60%以上。50多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及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临床,大大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人们对肠梗阻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也有了较多的了解,诊断和治疗水平显著提高,其总的病死率已降到10%以下;但绞窄性肠梗阻,由于其早期诊断仍然依赖于症状、体征及临床医师的经验,故病死率仍较高。所以,寻找一种简便、迅速、准确、客观的早期检测方法是降低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的关键。目前,围绕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林希存  李智涛 《浙江医学》1998,20(6):365-366
我院1977~1997年手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280例,其中死亡26例,现就死亡原因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治方法。方法收集48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手术治疗,术后充分引流,积极防治并发症,46例病情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及时作出诊断和治疗,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5.
龙伟彬  吴东  陈湛科  龙华红 《吉林医学》2013,34(13):2416-2417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救治经验和救治效果。方法:对绞窄性肠梗阻患者40例进行积极救治,总结临床诊疗经验。结果:本组病例40例均行手术治疗,38例患者获得治愈出院,2例死亡;伤口一期愈合33例,二期愈合5例,无肠瘘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综合分析,早期诊断,积极内科治疗,尽早手术,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吴维民  唐科奇 《广西医学》1991,13(5):329-330
我院1982年1月至1988年B月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162例,其中手术证实为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66例,占25%。现就其诊断和治疗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66例,属早期绞窄性肠梗阻19例,晚期绞窄性肠梗阻47例。男55例,女11例;年龄20岁以下32例,21~60岁25例,60岁以上9例。病因:阑尾切除术后10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8例,肠梗阻粘连松解术后6例,腹部外伤术后4例,小肠憩室4例。肝胆手术后3例,盆腔手术后2例,不明原因29例。  相似文献   

17.
<正> 我科1987年7月~2000年8月共收治绞窄性肠梗阻23例,疗效满意。现将本组病例的诊疗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72岁,平均35.2岁。手术证实绞窄性梗阻病因分别为肠粘连8例,腹外疝嵌顿7例,小肠扭转4例,肠套叠2例,结肠癌1例,肠系膜血管栓塞1例。本组均行坏死肠管切除,对端或端侧吻合术。切除肠管长度12cm~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绞窄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中最为危重的一种,本世纪初,肠梗阻的死亡率高达60%以上。半个多世纪来,由于对其病因、病理生理变化有了较多的了解,诊断和治疗水平亦有了明显的提高,其总的死亡率已降到10%以下,但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仍达4.5%~30%。1肠管扩张静止时胸腔内正常压力为0.11~0.22kPa(2~4mmHg),单纯性肠梗阻时,腔内压可增至0.6~1kPa。在梗阻近侧产生反应性肠蠕动亢进性,肠腔内压力可增至2~4kPa,当压力超过2kPa可使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循环瘀滞;当压力超过4kPa时,肠管静脉回流受阻;若…  相似文献   

19.
<正>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67年10月至1987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各种急性机械性肠梗阻导致肠绞窄、肠坏死者52例。①性別、年龄:本组52例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20岁以下者9例,21~30岁者7例,31~50岁者21例,51岁以上者15例。②病因:肠粘连17例(32.7%);肠扭转14例(26.9%);腹股沟斜疝嵌顿11例(21.1%);肠套叠5例(9.6%);  相似文献   

20.
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33例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特点,并对手术时机和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