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KAP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充市顺庆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对待艾滋病的相关行为和态度,为进一步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711名在南充市顺庆区生活3个月以上。年龄在15~49岁的流动人口,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他们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调查人群总知晓率为45.5%,男性知晓率为48.3%,女性知晓率为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P=0.000)。结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因人群特征不同而异,应针对目标人群,加大预防艾滋病知识点的针对性和细节性宣传,建立风险意识;加大推广使用安全套的宣传力度,全面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行为特征和感染情况,为建立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模式和实施干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渝中区和九龙坡区2个街道,对街道内居住的流动人口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及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流动人口2 047人,其中男性1 327人,女性720人,平均年龄(35.4±10.3)岁,其对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认知水平较高,知晓率在70%左右,但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低,分别在50%和40%左右。非婚性行为、吸毒和同性性行为的发生率较低,但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其中梅毒感染率为0.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为0.15%。结论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低,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缺乏正确的就医和咨询意识,高危行为的存在和低安全套使用率,是造成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特征、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9年6—12月,对北京市外来建筑工人、企业员工和商贸经营人员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果 共调查4 187人,未检出HIV抗体阳性,梅毒检出率为0.4%(15/4 187),HCV检出率为0.6%(25/4 18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3.9%(2 677/4 187),75.9%(3 144/4 141)的调查对象有过性行为史,4.3%(177/4 141)最近1年有过非商业临时性行为,其中从未使用安全套者占27.1%(48/177),仅29.4%(52/177)每次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在本地居住时间和职业类型是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性别、婚姻状况和在本地居住时间是流动人口临时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北京市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知识了解不够,且存在相当比例的非保护临时性行为,具有HIV传播流行的风险,应加强对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4.
我市自1990年在援外人员中检出1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后,与全国的流行势态相似,头一个十年(1990~1999)为传人期,发病7例,仅1例本地户籍亦为国外感染,余均为外来人员。2000年后的增长势头13益迅速,后五年(2001~2005)的发病人数(137例,其中本地人员34例,占23.0%)是前十年的19.6倍。限于当前对艾滋病(AIDS)尚无针对性预防及治疗药物的现状,除了对公众普及AIDS预防知识作为抗艾的主要手段外,针对目前我地AIDS流行的主要形式为性行为传播(占75.6%)这一特定的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的行为干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兰玲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39-2540,2542
[目的]为了解流动人口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感染率,便于制定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调查某市工厂、餐饮及KTV等娱乐场所的流动人口1000名。年龄17~40岁,中位年龄32.5岁。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形式采用匿名现场填写。同时给予被调查者抽血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结果]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上者与在高中以下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差异性显著,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入在1500元以上者与在1500元以下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差异性显著,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接触媒体宣传者与不常接触媒体宣传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差异性显著,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预防知识了解者与不了解者,感染率差异性显著,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流动的人群,应该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宣传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内容要利于理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男性嫖娼人群感染HIV的高危性行为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为艾滋病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省某市妇教所内的36名男性嫖娼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3.50士11.89岁,流动人口的比例为11.1%,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者居多,占69.4%.避孕套的使用情况,在与固定性伴和与商业性性伴的性行为中,均以从不使用者居多,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知晓艾滋病病名者达32人,仅15人知道艾滋病可预防,8人知道艾滋病不能治愈.结论:男性嫖娼者的高危性行为发生率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匮乏,要加强对一般人群的HIV/AIDS知识的宣传,以提高嫖娼人群的认知水平,提高避孕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7.
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高峰  陈振华  吴俊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9):1065-1066
我国艾滋病(AIDS)的流行已处于快速增长期,现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65万,其中AIDS患者7.5万〔1〕,我国正面临着AIDS的严峻挑战。城市建筑工人在流动人口中比重大,缺乏AIDS防治的常识,可能成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为了解建筑工人对AIDS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有针对性开展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我们于2006年9月对廊坊市部分建筑工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获得中山市流动人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对工厂工人、建筑工人、餐饮宾馆从业人员和劳务市场寻工人员等4类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共1 600人接受调查,HIV抗体、梅毒ELISA和梅毒TRUST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0.13%(95%CI:0~0.30)、1.13%(95%CI:0.61~1.64)和0.44%(95%CI:0.11~0.76)。最近一年男性发生非保护性商业性行为的比例为8.6%(60/701),与男性肛交发生的比例为0.89%(8/894);最近一年非保护性临时性行为发生率为7.5%(106/1 414)。"最近1年发生非保护性临时性行为"是梅毒ELISA血清学阳性(OR=4.39,95%CI:1.40~13.74)和梅毒TRUST血清学阳性(OR=5.57,95%CI:1.07~29.10)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山市流动人口HIV尚处于低流行阶段,但存在导致HIV进一步流行的危险因素,需不断开展干预和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1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的认识及个人行为状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广州市5所高校69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性问题知晓率不高。AIDS知识来源主要为电视、广播(45.7%)和报刊杂志及书籍(40.9%);96.5%的被调查表示愿意接受艾滋病和性知识教育。结论:应结合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情况及其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AIDS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宜宾市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宜宾市708名流动人口,用自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其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根据调查对象特性开展多种方式结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宜宾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分别为(54.9±20.5)分、(58.9±20.8)分和(60.3±17.7)分,健康教育干预后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宜宾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匮乏,对艾滋病的关心程度和患者的态度较差,缺乏主动预防艾滋病的行为,需要结合流动人口特征开展多种方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到2010年末,我市流动人口已达6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0%。流动人口居住环境差,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少,防病意识不足,其中部分人员来自疟疾、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疫区,还有一些免疫接种史不详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川沙镇流动人口对性病艾滋病(STD/HIV)的认知、态度和行为(KAP)的现状,为下一步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 034名流动人口,发放自填式匿名问卷。[结果] 93.5%被调查者对STD/HIV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STD/HIV知识知晓情况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等因素相关(P<0.01);被调查者赞同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者分别为45.2%、26.1%,男女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1);被调查者安全套的使用率仅为7.2%。 [结论] 川沙镇流动人口对STD/HIV知识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存在感染STD/HIV的高危态度和行为。因此,有必要针对性地对流动人口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3.
吸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自1989年我国首次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吸毒人群中出现流行以来,注射吸毒一直是我国报告HI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目前占累计报告数的68%。吸毒现象的泛滥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艾滋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为了解吸毒人群的吸毒、性乱等行为特征,本研究调查某收容所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性行为特征,并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干预,为艾滋病教育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中型旅游城市(自贡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自贡市204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9.8%,对非传播途径缺乏了解;对周围感染了艾滋病的同事或朋友的态度主要是同意其留下,但尽量避免与其接触占33.2%;11.8%的流动人口发生过商业性行为;7.4%的流动人口发生过临时性行为;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77.5%)、宣传栏广告栏(36.3%)等大众媒体。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为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配偶不在同一地打工的比配偶在同一地打工的商业性行为发生率高(χ2=7.608,P﹤0.05);男性比女性临时性行为发生率高(χ2=4.952,P﹤0.05)。[结论]该市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知识缺乏了解,存在对艾滋病人的歧视态度和感染艾滋病的高危性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地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于国玲  李慧智 《中国校医》2000,14(3):172-173
目的 对济南市两所高校584名大学生进行了艾滋病(AIDS)知识的现状,知识来源及行为,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知识性问题总体知晓率60.7%,AIDS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知识普及率分别为87.3%,91.3%和87.2%,AIDS知识来源主要为电视,广播(66.3%)和报刊杂志及书籍(19.5%),被调查者92.6%和93.0%分别认为自己和周围人需要AIDS预防知识,55.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数量和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是艾滋病流行和传播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加强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是控制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流行和蔓延的有效措施[1]。为了  相似文献   

17.
1985年我国报告了第一例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eieney Syndrome下称AIDS)病例,到1998年我国每一省份都已报告有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eieney Viras下称HIV)感染者。现在,AIDS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我国HIV的传播有一独特规律,最早的HIV感染者是出现在云南边境地区的静脉吸毒人群中,很快AIDS沿着主要的贩毒路线向广西、新疆,四川和广东等省传播,但各省、市、自治区的AIDS传播途径和传播速度也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AIDS)医学的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就是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短6个月~1年,通常3~5年,长的可达10年以上)才发病。许多受感染的人在潜伏期没有任何症状,也有一小部分人在感染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北京市崇文区外来从业人员乙肝、艾滋病流行现状及相关性,为政府制定和调整乙肝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IJSA方法检测辖区建筑工人和从业体检人员血清中的HIV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结果380名外来从业人员中HIV全部为阴性,HBsAg阳性者44人,总感染率为11.58%,一般人群平均水平为8.2%;已婚组感染率(14.34%)高于未婚组(6.62%)。结论崇文区乙肝防控重点人群应该是外来流动人口,应采取健康教育和预防接种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同时建议恢复婚前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特点,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抗-HIV检测,筛选出合并感染HIV的肿瘤病人,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检测住院肿瘤患者51090例,确诊HIV感染33例,阳性率0.65‰;HIV感染呈逐年增多趋势;年龄以40~49岁例数最多,占48.5%;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3.6%,明显高于其他职业;所患肿瘤病种以宫颈癌例数最多,占27.3%。结论提高医护人员对AIDS合并肿瘤的处理、治疗能力能使一些HIV感染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可能;同时加强AIDS的防控措施,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