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空洞型肺结核的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的69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纤维性空洞31例,厚壁型空洞23例,薄壁型空洞12例,张力型空洞3例。痰菌检查阳性18例。结果本组69例中,择期手术50例,合并大咯血急诊手术19例;单纯肺叶切除44例,复合肺叶切除16例,肺段切除7例,全肺切除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实验室检查痰菌阳性18例患者中痰菌转阴17例,转阴率为94.44%。术后共随访28例,失访41例,随访时间0.5~3.0年,均无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空洞型肺结核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空洞型肺结核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空洞型肺结核行肺叶切除、肺楔性切除和空洞清除术,术后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半年以上并观察效果。结果治愈30例,治愈率近94%,围术期出现长期漏气3例,带胸管引流时间分别为16、17、23天,支气管胸膜瘘1例,通过支气管镜证实后带胸管引流42天愈合。结论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和空洞的大小、位置、病变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大大缩短了抗结核疗程,治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结核空洞内病灶清除、空洞壁折叠缝合术对空洞型肺结核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需外科治疗的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采用仅清除病变组织,不处理大血管及叶支气管,对引流支气管行缝扎和空洞壁折叠缝合。结果:手术范围小、创伤小、时间短、失血少,手术并发症亦相应减少(P<0.01),术后患者痰抗酸杆菌转阴及肺功能均优(P<0.01)。结论:空洞病灶清除折叠缝合术是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志强 《广西医学》2002,24(10):1565-1566
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空洞单纯清除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3例重症空洞肺结核采用外科单纯空洞清除术治疗,对手术原则,适应症,依据及其优缺点进行探讨。结果:53例全部一次手术治愈,普菌阴转率100%,无术后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单纯空洞清除术能达到清除病灶,最大限度的保存原有肺功能,是一种适用于心肺功能低下的功能空洞患的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治疗难治性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内科治疗两个正规疗程仍排菌的30例肺结核空洞病人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给药加全身抗结核治疗。结果:2个月时痰菌转阴率60%,空洞缩小率53.3%,闭合率20%:9个月时痰菌转阴率73.3%,空涮缩小率83.3%,闭合率60%。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治疗难治性空洞型肺结核是一种操作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空洞型肺结核和结核球病灶清除术后影像学表现,探讨病灶清除术在空洞型肺结核和结核球治疗中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观察用病灶清除术治疗的8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和10例肺结核球病人术后的影像学特点。结果18例病人全部临床治愈,痰菌转阴,肺部阴影消失或纤维化,无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较传统术式明显缩短,随访1~4年,未见复发。结论病灶清除术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肺结核的方法,这种方法减少了对机体的创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病人的肺功能,因此它也是一种微创手术,可选择合适病人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适应证与临床价值.方法 对168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肺段切除15例,单纯肺叶切除95例,复合肺叶切除9例,全肺切除44例,单纯肺叶切除加局部胸廓成形术5例.结果 本组168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住院23 ~ 42天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厚壁空洞长期排菌药物治疗难以治愈者、合并支气管扩张与曲菌感染者、合并肺损毁者,手术治疗对改善愈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结核空洞的CT表现与其病理基础间的关系,为临床肺结核空洞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26例经手术治疗的肺结核并空洞患者的诊治资料,分析其CT检查资料和病理检查资料间的对应关系,总结其CT表现的特点及其病理基础.结果:肺结核空洞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分类中的薄壁空洞和干酪空洞与CT检查分类中的侵润空洞一致,两种检查方法对纤维空洞的概念表述一致.结论:对肺结核并空洞的患者进行CT检查,可以明确肺结核的活动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明确依据,同时可以根据CT检查结果评价肺结核伴空洞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治疗难治性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内科治疗两个正规疗程仍排菌的30例肺结核空洞病人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给药加全身抗结核治疗。结果:2个月时痰菌转阴率60%,空洞缩小率53.3%,闭合率20%;9个月时痰菌转阴率73.3%,空洞缩小率83.3%,闭合率60%。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治疗难治性空洞型肺结核是一种操作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提高空洞清除术手术疗效的具体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1999年1月来重症空洞型肺结核共计30例,做改良的空洞清除术。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呼吸道准备,做好术后护理,进行并发症观察及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结果:治愈率100%,随访0.5~4年,29例能参加工作或者家务劳动,占98.66%,无痰菌复阳者,仅有1例因突发心肌梗死而死亡。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满意。结论:改良的空洞清除术是治疗重症空洞型肺结核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对重症肺结核巨大空洞、局部胸膜闭锁、肺内病灶广泛、心肺功能较差、不适合做肺切除的患者最为适合。  相似文献   

11.
肺结核巨大空洞清除术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忠勋  陈纯义 《吉林医学》1995,16(2):103-104
肺结核巨大空洞清除术远期疗效分析曹忠勋,梁雨岷(吉林省结核病院130500)陈纯义(吉林省肿瘤医院130061)自1962年2月至1990年12月,以空洞清除术治疗肺结核巨大空洞58例,在空洞愈合、痰菌转阴及生活质量方面取得良好远期效果。无手术死亡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孤立肺结核空洞性的CT形态学特征、外科治疗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 收集2006年7月~2012年7月我科手术治疗的176例单纯肺结核空洞患者,根据CT分析其空洞的大小、形态、空洞壁特征及空洞周围肺组织改变情况.164例择期手术,12例大咯血急症手术.肺叶切除102例,肺段切除11例,上叶加下叶背段18例,中、下肺叶切除29例,空洞清除缝合术9例,空洞肌瓣填塞术7例.结果 全组无死亡,痊愈出院.52例痰阳患者都转阴.支气管胸膜瘘2例,残腔感染3例,永久性无菌含气残腔10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2例支气管胸膜瘘,3例残腔感染经引流,加强营养支持治愈出院.术后空洞壁行病理学结构分析,分为薄壁空洞(20例)、干酪空洞(48例)和纤维空洞(108例).CT形态上分为浸润空洞101例,纤维空洞75例.结论 外科手术是空洞性肺结核内科治疗失败者较有效的手段,手术原则为宁小勿大,以肺叶切除方式为主.孤立性肺结核空洞的CT表现有助于确定手术方式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马志国  杨辉  安宁  吕胜青 《重庆医学》2006,35(12):1110-1111
目的探讨后颅窝减压硬脑膜成形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合并Chiari畸形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7例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经MRI确诊后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减压硬脑膜成形术,并进行3个月以上随访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27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复查头颅MRI见脊髓空洞缩小。结论该手术可使颅颈交界区充分减压,改善了脑脊液循环状态,有效地缓解了临床症状,并对脊髓空洞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扩大修补硬脑膜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2004年至2010年临床病理证实的空洞性肺结核误诊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空洞性肺结核患者中误诊为肺脓肿空洞43例、肺癌空洞10例、肺囊肿4例。确诊病例中经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者3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8例,手术病理活检确诊1例,经2周以上抗感染治疗无效试验性抗结核化疗疗效显著而确诊16例。所有患者经过正规系统的抗结核治疗均预后良好。结论空洞性肺结核患者临床与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在临床工作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鉴别诊断水平,配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Chiari 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156例的经验,探讨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 156例病人均行MRI检查确诊,122例合并脊髓空洞症。148例行枕下减压术,其中72例行空洞-桥脑小脑分流术,60例行硬膜成形术。6例仅行分流术,1例行扁桃体切除,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行空洞造痿术。结果 140例症状好转,10例无变化,6例症状加重。术后23例出现肢体麻木,22例脑脊液中白细胞一过性增高,体温升高,6例脑脊液漏,其中2例经手术修补硬膜瘘口。结论 Chiari 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枕下减压,空洞横径>30%应行空洞—桥脑小脑角池分流术,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严密缝合切口各层,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后颅窝减压重建手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7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经MRI确诊后,应用后颅窝重建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并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 27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复查头颅MRI见脊髓空洞缩小.结论 该手术可使颅颈交界区充分减压,改善脑脊液循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对脊髓空洞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扩大修补硬脑膜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空洞为主的肺结核的治疗.方法 从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治疗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论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肺结核空洞患者45例(肺结核空洞组)和肺癌空洞患者45例(肺癌空洞组)的CT表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空洞组中洞壁钙化、引流支气管、卫星灶等征象明显高于肺癌空洞组。而肺癌空洞组中分叶、毛刺、壁结节等征象高于肺结核空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存在一定的影像学差异,多层螺旋CT能够准确鉴别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肺结核空洞30例及肺癌空洞20例的CT资料,评价空洞壁及周围特点。结果:30例空洞性肺结核,其中薄壁24例,厚壁6例.偏心空洞10例,有壁结节3例,毛刺8例,卫星病灶21例,胸膜尾征8例,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病灶临近胸膜下脂肪线可见8例;6例结核空洞壁增强强化不明显(CT值0~16Hu)。20例空洞性肺癌,厚壁18例,薄壁2例,其中17例为偏心性,有浅液平6例,呈分叶状17例,伴卫星灶2例,胸膜尾征12例,血管集束征16例,胸腔积液7例,淋巴结肿大14例,10例肺癌空洞壁增强有明显强化(CT值〉20Hu)。结论:CT对鉴别肺癌性空洞和肺结核性空洞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空洞 -腹腔分流手术对单纯性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取空洞 -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单纯性脊髓空洞症 (不伴有小脑扁桃体下疝 ) 13例 ,观察手术前后空洞大小以及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 1~ 2周内行MRI复查 ,所有患者空洞均有不同程度缩小 ,平均SSR为 0 .2 ,与术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随访 6个月~ 5年 ,平均 2 .5年。以Tator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好转 6例 ,稳定 5例 ,有效率为 84.61% (11/13 )。结论 空洞—腹腔分流手术应用于单纯性脊髓空洞症 ,具有创伤小、疗效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