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了解肿瘤患者血清IgG、IgA、IgM 的含量.方法 选择肿瘤患者175例,同时以健康对照组做对照分析,测定血清IgG、IgA、IgM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肝癌组血清IgG、IgA、IgM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肠癌组血清IgG含量差异显著(P<0.05);卵巢癌组血清IgG、IgA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IgM含量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肿瘤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但与免疫球蛋白含量不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国内有些地区作过正常人群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人群血清中IgG、IgA、IgM的含量有些差异。Hall等报道正常人群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存在种族差异。为了探讨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和汉族正常人血清IgG、IgA、IgM的水平,我们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进行了这三种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中补体B因子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的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在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上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AS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补体B因子(CFB)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人群HLA-B27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指标间的关系。 结果 AS患者组HLA-B27阳性率极高,且血清中CFB、IgA 和IgG含量均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患者血清CFB升高与免疫球蛋白升高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IgA和IgG含量升高有一定程度相关性(P<0.05)。 结论 血清中CFB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的检测对A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特种蛋白分析仪对10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和84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清IgG、IgA、IgM检测。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组血清IgG、Ig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gG、IgA含量检测低下与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对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胜  杨清 《吉林医学》2011,32(16):3214-3214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 ic lupus erythem atosus,SLE)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ELISA)法对55例SLE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患者血清IgA、IgG、I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清Ig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血清中IgA、IgG、IgM、IgE水平,可为进一步探讨SLE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免疫球蛋白及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及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 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及轻链。结果  ( 1) 2 6例为IgG型 ,其中IgGκ型 17例 ,IgGλ型 9例 ;11例为IgA型 ,其中IgAκ型 8例 ,IgAλ型 3例 ;3例为IgM型均为IgMλ型 ;5例为轻链型 ,其中κ型轻链 4例、λ型轻链 1例 ;( 2 )IgG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和IgM型血清免疫球蛋白IgM的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3)IgGκ型、IgGλ型、IgAκ型、IgAλ型、IgMλ型、LCκ型的血、尿液κ、λ轻链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尿液轻链的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分析乌鲁木齐地区布鲁氏菌病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治疗前后布鲁氏菌病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血清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IgG和IgM含量分别为(18.27±7.95) g/L和(2.92±1.25) g/L,明显高于对照组(7.32±3.72) g/L和(1.60±0.64)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IgA的含量,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布鲁氏菌病患者机体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布鲁氏菌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的运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对本科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组)和60例健康体检人员(健康组)进行研究,对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检测,分析对比两组人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结果差异性。结果乙肝组重症患者IgA、IgM、IgG水平与非重症相比明显较高(P0.05),乙肝组非重症患者IgA、IgM、IgG水平与健康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乙肝组治疗后好转患者IgA、IgM、IgG水平与未好转患者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在患者疾病诊治中运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健康者、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同时对血清总胆红素(TBIL)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乙肝患者IgG、IgM、Ig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化组IgG、IgA、IgM以及TBIL水平显著高于好转组,同时PTA值明显低于好转组.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直接反映出乙肝患者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临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IgA、IgM、IgG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 :分别收集 6 0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血清和 30例对照组患者血清 ,测定血清IgA、IgM、IgG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在胆囊胆固醇结石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中 ,IgA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IgM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IgG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结论 :在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过程中IgA的促成核作用可能性最大 ,其次是IgM ,而IgG可能无促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剑  解洁  张铁翼 《中外医疗》2008,27(25):131-131
目的 探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CRP和免疫球蛋白的意义.方法 采用散射免疲比浊法对6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CRP和血清免疲球蛋白(IgG、IgA、IgM)进行检测,同时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析其结果.结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比较血清CRP、IgG、IgA、IgM水平升高,活动期患者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活动期患者与正常组相比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血清免疫球蛋白(1gG、l酚和IgM)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惠者血清CRP和免疫蛋白(IgG、IgA、IgM)水平的变化规律,对临床诊断、评价疗效和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健康个体、慢性乙肝患者、慢性重型乙肝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并对其他项目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想比较,慢性乙肝患者和慢性重型乙肝患者IgG、IgA、IgM水平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恶化组的PTA值明显低于好转组(P<0.01),同时恶化组的IgG、IgA、IgM和TBIL水平要显著高于好转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能够很好的反映肝细胞受损情况,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玢  王湘郴  赵菲 《中外医疗》2008,27(24):27-27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体液免疫指标血清IgG、IgA、IgM及与AFP的关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和AFP,同时与50例健康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肝癌的IgG,IgA比正常人明显升高(JP<0.01),IgM与正常人无差异(P>0.05);AFP阳性和AFP阴性肝癌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无差异(P>0.05);肝癌患者的AFP与免疫球蛋白无相关性.结论 肝癌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增强,AFP与免疫球蛋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实验兔的免疫球蛋白液相芯片,建立液相芯片技术(xMAP)检测方法。方法分别将兔IgG、IgM和IgA亲和纯化的捕获抗体耦联至荧光编码微球,对蛋白耦联量进行优化,制备兔IgG、IgM和IgA液相芯片,同步检测白毛黑眼兔(WHBE兔)和日本大耳白兔(JW兔)血清中IgG、IgM和IgA相对含量,建立可应用于实验兔免疫球蛋白半定量检测的xMAP方法,并对其结果用ELISA方法进行验证。结果(1)IgG、IgM和IgA的最佳蛋白耦联量分别为10、20和15№。(2)xMAP检测结果显示,WHBE兔血清中IgG、IgM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删兔(P〈0.05),IgA蛋白含量显著高于Jw兔(P〈O.01);ELISA检测结果表明,WHBE兔血清中IgG、IgM蛋白含量显著低于Jw兔(P〈0.05,P〈0.01),其中IgM蛋白含量变化达到极显著水平,IgA蛋白含量显著高于Jw兔(P〈0.01)。结论应用制备的兔IgG、IgM和IgA液相芯片建立的xMAP方法,对实验兔血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ELISA结果一致,提示该方法可应用于实验兔血清的IgG、IgM和IgA半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19例)、中度组(38例)和重度组(13例),另选取同期7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突发性耳聋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分析血清IgA、IgG、IgM水平与突发性耳聋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IgA、IgG、IgM水平对重度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IgA、IgG、IgM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健康对照组,经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检验,血清IgA、IgG、IgM水平与突发性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IgA、IgG、IgM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评估重度突发性耳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0.835、0.821、0.950,其中联合检测评估价值最高。结论:血清Ig...  相似文献   

16.
本文检测了未经治疗的鼻咽癌113例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鼻咽癌Ⅰ~Ⅱ期.血清 IgG、IgA、IgA/IgG和 IgA/IgM 均显著高于正常;Ⅲ期患者除IgM 和 IgA/IgG 与正常者无差别外,其他各项皆与正常者有显著差异;而Ⅳ期患者所有各项皆与正常者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血对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恶性肿瘤患者、子宫肌瘤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输血前、后血清IgG、IgA、IgM的含量。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输血后5日,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均见升高,IgG的含量变化最明显(P〈0.01),输血后2周,又回落到原有水平;子宫肌瘤组、对照组输血前、后5日及2周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三组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2周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输血后血清IgG、IgA、IgM含量发生改变是暂时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应开展成分输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际上广泛开展了对患者体液免疫球蛋白(简称Ig)水平的测定,并做为诊断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免疫球蛋白分为IgG、IgA、IgM、IgD及IgE五类。 一般正常人血清中各类免疫球蛋白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IgG:12.00±2.6 mg/ml IgA:2.00±0.5 mg/ml IgM:1.10±0.3 mg/ml 上述含量是对我国正常成人血清实测的数  相似文献   

19.
用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技术(SRID)对健康人和龋病患者的唾液及血清 IgG、IgA 和 IgM 进行定量测定。龋病患者唾液 IgA 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提示唾液 IgA 水平可能与龋的免疫有关。材料和方法1.实验目的:测定健康人及龋病患者唾液及血清中 IgG、IgA、IgM 含量及其差异。用四项指标进行比较:①唾液免疫球蛋白浓度(S);  相似文献   

20.
张春芝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085-4087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5名儿童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以双抗体夹心法测定IL-17水平。比较两组IgM、IgA、IgG及IL-17水平。分析血清IgM、IgA、IgG及IL-17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价值。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与IL-1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IgM、IgA、IgG及IL-17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gM、IgA、IgG、IL-17诊断自身免疫性脑炎的AUC面积分别为0.707(95%CI:0.632~0.774)、0.781(95%CI:0.712~0.841)、0.798(95%CI:0.730~0.856)、0.838(95%CI:0.773~0.890)。IgM、IgA、IgG与IL-17四者联合诊断自身免疫性脑炎的AUC面积为0.882(95%CI:0.824~0.926)。采用IgM、IgA、IgG与IL-17四者联合诊断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84.71%。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IgM、IgA、IgG均与IL-17呈正相关(r=0.454、0.777、0.777,均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发病过程中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血清IgM、IgA、IgG及IL-17水平升高。早期及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及IL-17水平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