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胚胎是反映环境中有害因素影响的敏感生物标志物,胚胎毒性研究对环境保护、物种质量和数量的保证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当今社会,胚胎毒性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目前常用的胚胎毒性检测方法有体内胚胎毒性试验和体外胚胎毒性试验及流行病学调查。本文主要对体外胚胎毒性试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别介绍了细胞体外培养法、啮齿类动物胚胎培养法、鸡胚培养法、两栖动物非洲爪蟾胚胎培养法、器官体外培养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待测化合物的胚胎毒性进行初筛,为进一步的体内胚胎毒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牙科充填材料细胞毒性实验体外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国家和国际有关法规^[1-3],牙科充填材料在临床使用前必须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目前动物模型实验仍被认为是最能模仿病人情况的,由于物种差异,其相关性并不完全一致,有学者报道在动物实验中牙本质粘接剂直接用于盖髓不引起牙髓损伤^[4],但在临床上应用时却造成牙髓坏死^[5]。与动物实验相比,体外细胞培养具有易标准化、可重复性、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双光子荧光染料MVEC对Hela细胞(人宫颈癌细胞)及Lewis细胞(小鼠肺癌细胞)的毒性和凋亡诱导作用,为确定该染料的使用浓度提供基础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测定处理细胞与未处理细胞的增殖情况,据此判断该染料是否具有细胞毒性,以及毒性效应与剂量、时间的关系;通过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色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MVEC处理Hela细胞后凋亡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MVEC具有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随着MVEC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发生凋亡的细胞比例也显著增加。结论在进行长时间活细胞染色观察时,MVEC的最大使用浓度应控制在2μg/mL以下为宜,但对经过固定的样本染色,则使用的浓度范围可以更宽一些。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探讨斑蝥水提液对肿瘤细胞和人正常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将斑蝥水提液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 G-2、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肺癌细胞A549、人正常肝细胞LO-2、人胚肾细胞293A,采用CCK-8法测定斑蝥水提液对上述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斑蝥水提液对上述细胞均有明显毒性作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呈量效关系。斑蝥水提液对Hep G-2、BEL-7402、A549、LO-2、293A细胞的IC50依次为331、287、523、397、443μg/m L。结论斑蝥水提液具有抗肿瘤效果,体外抗肿瘤的同时对正常肝肾细胞也有毒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所有的生物体都存在着调节自身生命活动的生物钟,而使得生命体的各种活动得以有规律的进行。例如,机体内的许多生理活动过程(睡眠-觉醒循环、温度、心率、血压、内分泌、肾脏的活动、肝脏的代谢活动)都受到昼夜节律的调节,即都在昼夜节律起搏器的控制之下。体外培养的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生理活动同样具有生物节律特征。本文对体外培养细胞生物钟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分析了神经元和外周组织细胞生物钟的分子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全面阐释生物钟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体外细胞毒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型口腔修复材料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Ribbond)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将Rib-bond置于细胞培养液中72h制备出材料浸渍液,用同一培养液稀释为12.5%,25%和50%后,分别加入含L-929细胞悬液的培养液中,阳性对照组为稀释25%的PVC浸渍液,阴性对照组为新鲜细胞培养液。分别培养1d,3d,5d和7d后,采用MTT法观察细胞活性,计算细胞增殖率用于评定各材料的毒性级。结果:Ribbond的3个浓度组除第1d的25%和50%2个浓度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3d、5d、7d,Ribbond12.5%和25%浓度组的A值均高于阳性对照组。Ribbond的细胞毒性为0~1级。结论:Ribbond无明显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7.
8.
环孢素肾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高通量细胞毒性筛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药物发现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毒性试验.随着被发现的先导化合物数量增多,面临着把毒性试验放在药物发现哪一阶段的问题.为节省时间和经费,毒性试验应尽早进行.但现有经典的毒性检测方法不适用于高通量筛选的需要,本文介绍现有毒性检测方法的缺陷以及高通量毒性筛选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11):1048-1053
睾丸支持细胞是雄性动物睾丸曲细精管内唯一的体细胞,可以维持和调节正常的生精过程,在精子发育成熟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睾丸支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生精细胞增殖和成熟十分关键,其改变可导致生精细胞脱落和死亡。本研究将近年来关于环境毒物、药物通过睾丸支持细胞产生生殖毒性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根管充填材料在不同浓度及时间下的细胞毒性。方法将ParaCore树脂、ParaBond粘接剂、牙胶、AH Plus根管封闭剂分别放置1 d(新鲜组)和7 d(陈旧组),制取浸提液,并制成100.0%、50.0%、25.0%、12.5%的稀释液,与L-929细胞接触24 h,采用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嗅盐比色法,比较不同材料在不同浓度和时间下的相对增值率(RGR)。结果新鲜组4种浓度的稀释液中,ParaCore树脂的RGR大于牙胶,ParaBond的RGR小于AH Pl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陈旧组4种浓度的稀释液中,ParaCore的RGR大于牙胶,除12.5%浓度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araBond的RGR小于AH Plus,除25.0%、12.5%浓度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新鲜组中,随着浸提液浓度增大,各材料RGR降低,不同浓度下,ParaCore、ParaBond和AH Plus的RGR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置时间越长,RGR越大,除牙胶外,不同时间下其他3种材料RG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araCore树脂的细胞毒性小于牙胶,AH Plus封闭剂的细胞毒性小于ParaBond粘接剂;4种材料的毒性具有浓度相关性;除了牙胶,其他3种材料具有时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姜黄素对人宫颈上皮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永生化人宫颈上皮细胞株(H8细胞),以不加姜黄素为对照组,经XTT法检测其吸光度(0D450值),计算其细胞毒性指数。结果除100μg/mL浓度的姜黄素稍有细胞毒性外,其余各浓度姜黄素对于人宫颈上皮细胞体外细胞毒性均较低。结论姜黄素对人宫颈上皮细胞体外细胞毒性较低,可以开发为治疗淋菌性尿道炎的外用制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原发性肝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探讨其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行性,并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胸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a等,对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同时加入大鼠原发性肝癌细胞株CBRH-7919细胞匀粗提物进行刺激,制备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后,活化同基因大鼠的 脾脏细胞,制备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并采用MTT法检测效应细胞对CBRH-7919的杀伤效果,同时与效应细胞对K562的杀伤率进行比较。结果: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的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CBRH-7919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单壁碳纳米管(SWCNT)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毒性和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选择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SWCNT 5个浓度(1.5、3、6、12和24 mg/L),孵育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细胞经SWCNT分别孵育24、48和72h后,采用CCK-8法观察细胞毒性;SWCNT孵育24h后利用倒置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来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及损伤,并检测细胞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情况来分析SWCNT的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WCNT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SWCNT可以引起HepG2细胞结构异常、影响HepG2细胞增殖,且随着孵育剂量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随着孵育剂量的增加,HepG2细胞的膜电位受损,ROS和MDA含量逐渐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结论 SWCNT可以对HepG2细胞产生一定的毒性并能诱导细胞凋亡,且毒性效应随着孵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氧化损伤可能是其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药安全性评价的广泛开展,毒性病理学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临床常用的山豆根作为一种有毒中药,若使用不当,会使机体产生严重的毒性反应甚至导致死亡。综述近年来山豆根的毒性病理学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山豆根所致的神经毒性、肝毒性、胃肠毒性等。  相似文献   

17.
Peng WB  Sha WH  Li YY  Nie Y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6):1849-1853
目的 利用新型诱导剂钙离子载体(CI)A23187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生成树突细胞(DC),观察DC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CTL)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产生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黏附法分离出PBMC,分2组培养:传统方法组,加人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新型诱导剂组,加入rhGM-CSF+CI A23187.培养开始前,予K562细胞冻融抗原致敏,培养96 h后收集负载抗原的DC.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细胞的表面标志;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各组DC刺激同种异体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能力、DC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和DC激活的CTL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与传统方法相比,A23187联合rhGM-CSF 诱导培养的DC具有更加典型的树突形态;DC 表面分子CD83、CD1a、CD86、CD40表达(45.2%±1.8%、31.5%±3.9%、40.1%±7.8%、36.4%±6.3%)较传统方法组(16.9%±1.3%、20.4%±3.4%、26.5%±2.2%、22.3%±3.0%)明显高(均P<0.05),且CD14表达(5.7%±0.8%比19.0%±1.6%)明显低(P<0.05);负载K562细胞冻融抗原后的DC具有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作用;对K562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效靶比为1:1及10:1时,抑瘤率分别为(25.3±3.8)%比(15.6±2.4)%、(35.6±5.2)%比(22.9±3.2)%(均P<0.05);刺激的CTL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效靶比为10:1及40:1时,杀瘤率分别为(44.3±6.2)%比(29.9±2.8)%、(61.0±5.2)%比(43.1±4.8)%(均P<0.05).结论 新型诱导剂CI A23187联合rhGM-CSF能更有效地诱导PBMC生成强效成熟DC,K562细胞冻融抗原冲击该DC激活CTL能够获得较强的杀伤K562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人工气管材料体外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自行研制的人工气管材料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 ,以便为该植入材料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参照 ISO10 993- 1:199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要求 ,对人工气管材料进行了体外细胞与材料共培养试验、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致敏和热源试验。 结果 :(1)人工气管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生长良好 ,该材料对体外培养的细胞形态不构成损害 ,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 ,细胞增殖指数和增殖指数百分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与阳性参照材料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1) ;(2 )溶血率均低于 5 %的国家标准 ,在体外不引起溶血反应 ;(3)该组分材料也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致敏和热源作用。结论 :该人工气管材料无细胞毒性和热源作用 ,不引起溶血反应和急性全身毒性反应 ,对细胞形态、生长和增殖不构成损害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研究颌面部赝复用硅橡胶老化后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 以A-2186硅橡胶和液态双组份SEI硅橡胶作为受试材料,根据GB/T3512-2001分别制备24、48、72 h老化试件.以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培养液为浸提介质,参照GB/T16886.5-2003制备相应浓度的浸提液培养L-929细胞.根据试件的老化时间和浸提液的浓度进行实验分组,同时设立阴性和阳性对照.于加入浸提液后的2、4、7 d分别收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以测得的吸光度值(D490nm)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并以此评价受试件的毒性程度.结果 加入浸提液后2、4 d,SEI老化72 h 50%和100%浓度组的D490nm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评价细胞毒性为2级.加入浸提液后7 d,A.2186老化48 h 100%浓度组及老化72 h 50%和100%浓度组的D490nm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评价细胞毒性均为2级;SEI老化48 h 50%和100%浓度组及老化72 h 50%和100%浓度组的D490nm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评价细胞毒性均为2级.除A-2186老化24 h 50%浓度组外(细胞毒性为0级),其余各组细胞毒性评价均为1级.结论 老化48 h后,液态双组份SEI硅橡胶表现出轻微的细胞毒性;老化72 h后,A-2186硅橡胶和液态双组份SEI硅橡胶均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建议临床使用赝复体的患者定期更换赝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