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虹 《吉林中医药》2005,25(7):52-52
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能治疗气血精津滑脱散失之证的方剂,统称为固涩剂。固涩剂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及《伤寒明理论》“涩可固脱”的原则而立法,但由于病因之异、病位之不同和病证表现有别,其治疗方法及药物配伍也有不同。本文仅就方剂教材中所选固涩剂的配伍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肠澼、下利、肠风诸病名由来已久,属于古病名,泄泻、痢疾之别则于明清时期始清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首载下利性疾病的相关治法方剂,后世方书,如《外台秘要》《备急千金要方》等,不断对其继承、发展。在多种以下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肠澼、滞下、小肠虚寒三者与溃疡性结肠炎在症候上具有较多的相似性。《备急千金要方》首载小肠虚寒,黄连干姜汤是其证治方,其方剂组成寒温并用,具有收涩、止痢、止痛、补益、排脓的效功,此与肠澼、滞下的治疗方药具有相似性。三者的治疗方剂在配伍上多为寒温并用,多使用具有补益、排脓与收涩功效的药物。以上相关研究对丰富方剂的配伍理论和优化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桂枝茯苓丸(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慕舜  甘金娥 《新中医》1998,30(4):56-56
桂枝茯苓丸(汤)新用卢慕舜甘金娥广东省花都市中医院,花都市新华镇福宁路8号(510800)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组成。具活血化瘀,缓消块之功。主治妇人宿有病,方书多认为乃“缓消”瘀血之剂,临证应用治疗杂...  相似文献   

4.
李龙骧 《吉林中医药》2006,26(11):62-63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尾、桃仁、红花、地龙组成。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主治中风后遗证。笔者临证中运用此方,以气虚血瘀为辨证要点而广其用,治疗妇人产后病,颇获效验,兹举2例如下。王某,女,28岁,2005年7月10日初诊。患者半月前因停经42d,应用米  相似文献   

5.
半夏泻心汤近15年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全方由辛开之半夏、干姜,苦降之黄芩、黄连,甘补之人参、炙甘草、大枣三组药物组成,主治寒热错杂之心下痞证,为调和脾胃阴阳之代表方剂。因其方药配伍精当,疗效卓著,故后世广泛用于各种消化道及其他疾病的治疗且每多效验,今将近15年临床、理论及实验研究情况概述如下。1理论探讨1.1半夏泻心汤刍议:历代不少医家根据《伤寒论》149条,轻易断定该方主治少阳误下,无形邪热内陷之痞证,然而,蒲正国认为此条并非半夏泻心汤之证。因为此条言“宜半夏泻心汤”,并非云“半夏泻心汤主之”。…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川芎、赤芍、地龙、桃仁、红花所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主治中风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等证,余本其补气活血之功,辨证治疗顽固性失眠,效佳。  相似文献   

7.
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治疗老年带状疱疹10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之肝郁气滞证;失笑散出自《和剂局方》,主治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痛经、产后恶露不绝、心腹疼痛之气滞血瘀证。二方合用,失笑散得柴胡疏肝散行气解郁之力,则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更显;柴胡疏肝散得失笑散之活血祛瘀之力,则行气止痛之功更著。笔者用此二方加减治疗老年带状疱疹103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4 “少而精”、“灵活”的组方原则 所谓“少而精”,“少”就是组成方剂的药味少;“精”就是主攻方向明确,对疾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就是《金匮》组方的特点。所谓“灵活”,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组成方剂的药味(物)不变,只是调整主、辅药物,改变其药量,就成为与前者主治证不同的新的方剂;二是药味(物)不变,只是药量增加,方剂名称与主治证亦有改变;三是方剂只增加或减少一味药物,即成为与原主治证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的方剂。  相似文献   

9.
缩泉丸出自《校注妇人良方》一书,本方由乌药、益智仁、山药三味组成。方内乌药、益智仁皆为辛温入肾与膀胱之药,具有温肾固涩,行气散寒之性;另一味山药甘平补后天之脾而益先天之肾。三味共奏温肾缩尿之功。主治下元虚寒之小便频数及小儿遗尿。近年来,笔者据下元虚寒病机,将此方扩大应用于妇科疾病如崩漏、带下、乳泣、滑胎等症的治疗,疗效比较满意,兹举例引证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炎 《家庭中医药》2013,(10):51-51
参苓白术丸出自《和剂局方》(公元1151年),实为六神散(出自《三因方》)的加味方。两方都是著名方剂。原方属调理脾胃、益气安胎之剂,后人有所发展,加减衍化成多种方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如《医方集解》以本方加陈皮治脾胃虚弱兼气滞或痰多之证。现代作为调理脾胃虚弱而兼湿的常用方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方功在补气健脾,和  相似文献   

11.
<正> 固涩法是根据《内经》“散者收之”而设。凡由收涩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称为涩剂;有一部分方剂中没有收涩药物,但其具有敛汗、涩精等作用,因此也属于涩剂的范围。如玉屏风散、当归六黄汤、封髓丹等。“涩以固脱”,这是涩剂的主要作用。它适用于自汗、盗汗、大便不固、小便频数、精滑不禁、久嗽津耗、崩中带下等症。笔者根据前人经验,治疗因严重感染所致的自汗、盗汗、泻泄滑脱不禁、久嗽咯血案皆获显效,兹举病例如下。一、肠虚不固,滑泻不禁治验例  相似文献   

12.
妇科病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妇科病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逐年递增,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命与健康。本文对对临床常用的治疗妇科病的相近方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阐述如何利用传统方剂治疗妇科病的常见相近证型。1完带汤、易黄汤、清带汤之比较三方均为中医临床治疗妇科带下病的常用方,三方均有止带作用,主治脾虚带下症,但其治疗的侧重点有所不同。1&#183;1完带汤出自清代傅山的《傅青主女科》[1]。药物组成:炒白术,炒山药,人参,酒炒白芍,酒炒车前子,制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病机:脾虚失运,肝郁乘脾,湿浊下注。功效为中健脾,化湿止带。主治:脾虚肝郁,湿浊下注。带下色白或淡黄,清稀无臭,面色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完带汤治疗脾虚带下兼肝郁,重在补气健脾,兼以舒肝止带;以益气健脾、燥湿的人参、白术、山药、苍术、陈皮,疏肝解郁的柴胡、白芍,收涩止带的黑芥穗(山药亦能收涩止带)和利湿的车前子等组成。以健脾燥湿为主,兼以疏肝解郁。更侧重于治疗脾虚肝郁,湿泄下注,带下色白或淡黄,清稀无臭,面色无华,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者,为健脾燥湿止带剂。1&#183;2易黄汤出自《傅青主女科》[1]。药物组成:山药炒一两,芡...  相似文献   

13.
<正>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1]该方由半夏、厚朴、紫苏、茯苓、生姜组成,具有行气化痰,降逆散结之功,为治  相似文献   

14.
归脾汤新用     
李世荣 《新中医》2003,35(9):64-64
归脾汤出自《妇人良方》,由黄芪、人参、白术、茯苓、龙眼肉、炒酸枣仁、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宁心安神之功,主治心脾两虚证。笔者临证用治脑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皮肤瘙痒等症,证属气血亏损者,疗效满意,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温经汤中半夏的配伍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此方组方有度,配伍严谨,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被视为妇科调经的经典方剂,对后世的影响较大.《金匮要略》温经汤由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组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祛瘀,兼能养血清热之功效,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本方证的病机属阴血亏虚、寒凝、血瘀、虚热兼夹,但以寒凝、血瘀为主.  相似文献   

16.
樊银亮 《山西中医》2004,20(4):18-18
通气散出自《医林改错》,由柴胡、川芎、香附组成,具有行气活血之功,原主治耳聋。笔者临证用此方加减治疗耳鼻喉科多种病症,收效颇好,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白头翁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头翁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热毒赤痢的有效方剂,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痛泻要方载于《景岳全书》,是主治肝旺脾虚泄泻的常用方,具有泻肝补脾之效。笔者多年来在临床中应用二方加减治疗溃疡  相似文献   

18.
明目地黄丸与明睛地黄丸,两者仅为一字之差,同为明目之良方,从方名上看似为一方,其实不然,两者方药主治皆有出入,今分录于下,以备临床辩用。明目地黄丸所指有三方。其一,出自明《审视瑶函》卷五方,由六味地黄丸加柴胡、当归身五味子、生地共十味药组成,主治肾虚目暗不明,视物昏蒙之视赡昏渺症,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功效。各版《方剂学》教材、《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等专著均有记载;其二,是现市售之中成药明目地黄丸,方由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白蒺藜、石决明共十二味药组成,主治肝  相似文献   

19.
总结运用药对海螵蛸、鸡内金治疗妇人病血瘀证的体会。妇人病常有瘀血作祟,且妇人之瘀隐匿潜藏者多,临证常用海螵蛸、鸡内金配伍治疗。二药均具收涩、化瘀之功,海螵蛸偏收涩,能固肾精养肝血;鸡内金偏化瘀,擅消食健胃调养气血。二者合用化瘀之力略强于收涩之功,温和化瘀,调养脏腑,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20.
下淤血汤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淤血汤方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篇。由大黄、桃仁、(庶虫)虫三味药组成。现多改为汤剂。主治妇人产后,干血凝着于脐下,小腹刺痛,按之有块,或经水不利,舌边紫黯,脉弦涩。方中以大黄攻逐淤血,桃仁活血祛淤,(庶虫)虫锐利破淤,走窜通络。共奏破血逐淤,散结通络之功。笔者运用本方治疗淤血凝结所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