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病人,临床治疗中可采用暂时禁食水、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胃肠减压,定时管饲液状石蜡、香油以润滑肠道等方法,缓解肠道梗阻症状。临床操作中发现,在注入油质液体时注射器会有很大阻力,不易推注且压力过大时容易喷溅。  相似文献   

2.
中重度烧伤患者早期管饲肠道营养支持23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科危重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是救治成功的有力措施.近年来,对烧伤患者进行肠道营养,特别是早期肠道营养日益受到重视.1998年~2001年7月我科对23例中、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进行管饲肠道营养支持,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资料与方法 本组 46例中,男 29例,女 17例 ;年龄 (19~ 66)岁。脑挫裂伤 33例,颅内血肿 9例,脑干伤 4例。管饲时间最短 4d,最长 60d,平均 18d。 46例均康复出院。方法 (1)管饲流质的配制:将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少量蔬菜等用食物捣碎机捣碎制成匀浆,经不锈钢筛箩过筛,消毒后灌瓶。 (2)管饲途径:本组病例 42例插鼻胃管, 4例胃造瘘置管。 (3)管饲方法:用输液管插入瓶中 ,间断或连续滴注,速度为每分钟 40滴左右,保持恒速。液体温度保持 38~ 40℃。加温时可将一段管子放置热水瓶内,液体通过时即可。 (4)营养素供给量:治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营养支持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肠道营养以其显著的优越性受到重视。本文详细论述了在肠道管饲营养过程中常见的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监护方法。  相似文献   

5.
使用开塞露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塞露目前是临床上常用的通便药物,传统的使用方法为剪开容器注药的封口,外涂少许油质徐徐插入肛门再挤入药液。此操作简便也是临床中首选的使用方法。然而我们常忽略开塞露外壳为塑料制成、质地较硬、注药导管残留的周边毛刺在插入时会导致肠壁血管破裂、疼痛等不良反应。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我们在使用开塞露时不光挤出少许油质润滑注药导管且在插入注药管的同时挤出药液即边插入边润滑整个通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实施管饲膳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实施管饲膳食营养支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出现反流现象5例,腹泻7例,便秘2例,消化道出血1例,胃潴留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控制,并维持较好的营养状况.[结论]加强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管饲膳食的护理可减少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管饲误吸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国琴 《现代护理》1998,4(9):49-50
近年来,随着呼吸循环技术的不断发展,营养支持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肠道营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着重论述了在肠道管饲营养过程中发生误吸的原因、预防措施及监护方法。误吸性肺炎是管饲病人的一种致命性的并发症,通常由于误吸和饲管的误置引起。一旦发生,不但给病人增加额外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及时发现管饲误吸的高危病人,采取积极措施,保证正确插管,对防止或减少误吸的发生有重要意义。1铜管误餐的预防及护理置管位置错误,临床上并不少见,易发生于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的病人。鼻们管病人必须具有正常的吞…  相似文献   

8.
电烧伤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本院电烧伤病人的成功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对2003~2007年本院电烧伤75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防止休克的发生,创面处理,防治并发症,以及特殊部位电烧伤等治疗,观察和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66例患者治疗效果理想,全部治愈,3例死亡,6例截肢.结果 有效的防止休克的发生,液体复苏,以及正确合理的创面治疗以及对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一次性输液针头帽为无菌物品,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其还能应用于其他用途,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方法:(1)患者在留置导尿时,为防止一次性放尿过多,可在需要夹管时,将尿管反折,用一次性输液针头帽套上,即可夹管,如需要放尿,即可取下一次性输液针头帽,即可放尿.(2)在连续输液时,如第二瓶液体内压力过大,液体可自输液排气管外流,此时可将输液排气管反折,用一次性输液针头帽套上,待液体输入一会儿后,再将一次性输液针头帽取下,即可防止液体自输液排气管外流.  相似文献   

10.
薛纯华 《当代护士》2002,(11):53-54
管饲膳食亦称肠内营养,是临床治疗中重要的营养支持方法,包括流汁膳食、混合奶、匀浆膳和要素膳.  相似文献   

11.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病程长、引起胰腺纤维化和功能低下的疾病.急性发作时通常采用禁食和肠外全营养(TPN)等手段进行治疗,由于肠道长期闲置,易导致肠黏膜萎缩,肠道菌群异位,加重感染.胃肠内营养(EN)符合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可有效保护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维护肠道功能,对于调整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平衡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防止细菌易位,减少感染的发生率[1].空肠管饲是EN的重要方法之一.EN是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采用以十二指肠远端的空肠喂养为宜,EN制剂输入处越远离十二指肠,对胰腺分泌的刺激作用越小.长期的临床治疗表明,EN是对胰腺炎患者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措施.我科于2006年2月13日收治1例慢性胰腺炎患者,通过EN治疗及护理,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牙胶尖是根管治疗中最常用的根管充填材料,使用时要求其应达到无菌。由于牙胶尖不耐高温,通常在临床使用前进行椅旁低温快速消毒,其消毒效果可直接影响根管治疗术的疗效。本次研究采用临床上常用的消毒剂5%聚维酮碘、3%过氧化氢和75%酒精分别对牙胶尖进行消毒,分析比较其消毒效果,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临床工作者提出一个观点:只要肠道有功能,就应使用肠道进行营养.经肠营养的管饲技术种类繁多,其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①肠道的功能能否安全地使用;②预计肠道营养支持的时间;③胃排空功能及发生胃食道返流导致误吸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土豆片外敷治疗液体外渗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临床输液中由于患者躁动,血管通透性大,活动不当等原因常造成液体外渗致局部肿胀,影响了液体的正常输入。我们采用土豆片外敷肿胀处以治疗液体外渗5 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新鲜土豆洗净,切成约2mm厚的薄片贴于肿胀处,以胶布固定,隔6h可见土豆片变色、干燥,予以更换。5 0例患者约6h后可见肿胀明显减退,于12~36h肿胀消除。讨论 土豆的主要成分为水、淀粉、糖,具有补气、健脾、消炎的作用。外用治疗烫伤、腮腺炎。优点 此法取材方便,价廉,患者无痛苦,操作简单,肿胀消除时间较传统方法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土豆片外敷治疗液体外…  相似文献   

15.
随着输液泵在临床中被广泛地使用,输液泵延长管也因此配套地应用于治疗,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延长管有较为明显的弊病,如排管道空气时看不清管内液面,更换注射器时不慎进入的少量空气不便排出,不能直观的查看液体是否滴注通畅。为此我们巧用输液器替代延长管,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液体疗法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儿科护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护理人员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笔者在多年的临床教学和临床工作中,发现学生对此章节最难理解的是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如对此不理解、不掌握,则难以学习和运用液体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取中药和高渗液体肠道透析、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降压药物等综合方案治疗早期尿毒症患者。方法:通过观察综合非透析疗法治疗24例早期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的改善,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纳差、头晕头痛、皮肤瘙痒和四肢麻木明显好转,而血肌酐、尿素氮和内生肌酐排泄率等均有显著性改善,血色素明显提高。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综合非透析疗法对早期尿毒症有明确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空肠造瘘患者应用改良管饲(玻璃接头衔接止血带)与基层医院常规管饲的临床效果,寻找一种更好的管饲方法。方法选择需要进行管饲的空肠造瘘患者43例,随机分为改良管饲(玻璃接头衔接止血带)组22例和常规管饲组21例,分别予常规管饲和改良管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进行管饲时的疼痛不适程度,采用疼痛主观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改良管饲(玻璃接头衔接止血带)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管饲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的玻璃接头衔接止血带在管饲过程中,使造瘘管得到较好的保护,腔口不易变粗、变裂、管道不易牵拉,可以更好地减少管饲过程中患者的疼痛,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成品制剂以其安全、便捷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如白蛋白、氟康唑、力深(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等均为50mL~100mL的小瓶制剂,液体量少,价格高,临床上常见病人或其家属怕液体浪费,在液体快滴完时自行把穿刺器提出瓶腔塞近一半让其暴露于空气中,以使瓶胶塞处剩余的一点液体滴净。这样极易污染,也违反了操作规程。根据这一现象。护理人员经实践发现采用以下方法可避免治疗药物的浪费现象。同时也避免污染。  相似文献   

20.
轻质液状石蜡(俗称石蜡油)为无色、无臭、无味透明的油状液体,临床上常通过口服或管饲用于肠梗阻或长期便秘患者,帮助其润肠通便,效果较好.通常管饲喂药采用一次性20ml注射器,每24h更换,但临床操作中,使用一次性20 ml注射器抽吸石蜡油,针栓的橡胶部分与石蜡油接触后发涩、发紧,无法顺利推注,操作困难,且推注一次后针栓便无法拉动,不能再次使用,对每日多次管饲石蜡油的患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和护士操作上的不便(经核实,开塞露与20 ml注射器价格相同).我科现采用20 ml开塞露空瓶管饲石蜡油,操作简单易行,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