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云霞 《护理研究》2015,(12):1510-1512
[目的]设计腹股沟疝手术病人的专用裤,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腹股沟疝拟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并按住院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后穿腹股沟疝手术病人专用裤,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固定方法,即穿普通三角裤+毛巾垫阴囊+盐袋压伤口。比较两组病人的应用效果、舒适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专用裤的应用效果、舒适情况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专用裤较传统固定方法更适用于腹股沟疝手术病人。  相似文献   

2.
介绍骨科专用多功能裤的制作与使用方法。骨科专用多功能裤是在普通病服裤的基础上裁开成前后两片,腰部两侧内缝有绳带,外侧左右两边按着一定距离对称缝着有三个暗扣的短绳,内侧是缝着一条暗扣条,适合于下肢骨折进行牵引术、石膏固定术、外固定架术后和截瘫的患者。使用时根据患者卧床、治疗、活动的需求,把裤子不同的地方打开使用。多功能裤可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骨科病人设计一种穿脱自如,便于治疗、护理的病人服。方法:衣从两侧前后衣片连接处至袖口做一可系合的纵向开口,裤从两外侧的裤腰至裤口,两内侧从裤腿的上1/3处至裤口做一可系合的纵向开口,衣和裤的纵向开口均用组扣为连接装置系合。结果:68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骨折病人及其它疾病所致卧床危重病人使用效果满意。结论:用途广泛,不仅适应于骨科病人,对其它科的卧床及危重病人也极为适用。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的病人裤在进行各种检查、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引流管固定和护理过程中给病人、护理人员的操作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方便护理人员的操作和对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我们在传统病人裤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设计了一种专用的病人检查裤,在临床应用中获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制作与使用1.1材料与制作采用纯棉布衣料,病员裤包括右裤腿和左裤腿;裤腿上部为前裆部和后裆部;前裆部的一端设置有前门襟条,另一端与后裆部连接为一体;右前门襟条与左前门襟条活动  相似文献   

5.
骨科病人早期由于疾病的限制不能下地大便,从而影响正常排便,导致便秘,便秘也是骨科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卧床病人排便传统方法是病人卧床,臀下垫女式便器排便,这样病人常常不习惯床上排便,有的病人有意识控制便意,造成排便困难,加重排便痛苦,为此我们自选设计了可折叠的专用大便架,将其应用于骨科卧床病人,与传统法比较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作者设计制作了开片式多功能病员裤(专利申请号201020236306.4),自2009年11月起率先在骨科临床使用,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绍引流管道专用裤的制作与使用方法。引流管道专用裤是在普通病服裤的基础上增加1个开口、1个固定扣和1个裤兜,适用于留置导尿管患者及腹部、泌尿系等手术后留置引流管道及需要带管下床活动的患者。使用时将引流管道及液体收集袋从开口处穿出裤体,根据患者卧床、活动的需求,将引流袋挂在床边或自己裤体的固定扣上,并把引流袋装进裤兜中。经临床应用140例,患者未发生跌倒、脱管、管道反折、逆流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符合置管患者卧床、活动对引流管固定的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住院患者需穿着病员衣、裤,但骨科及重症监护室的多种置管患者,穿着传统病员裤时不便于治疗和护理操作.为了方便特殊患者穿着病员裤,笔者设计了长短两种病员裤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结肠镜检查是结肠疾病检查、诊断和治疗的方法[1],是将结肠镜从肛门送至结肠的过程.在检查过程中,患儿要将所有裤子脱下方便暴露肛门.工作中发现,很多小男孩脱下裤子后会用双手遮挡隐私部位,女孩则不愿意在陌生人面前脱裤子,特别是有男医生在场时,需要医护人员反复做工作,才能顺利完成检查.甚至有的小孩脱下裤子后腹部受凉,做完检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骨伤科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穿脱裤子困难的问题,又利于医务人员进行伤口换药或观察伤情。我院骨伤科一区2003~2006年设计并应用了一侧不缝合内外两用裤及一侧不缝合加内侧开叉外用裤。经过临床500多例病人使用,得到病人和家属的接受及医生和护士的认可。1材料与方法1.1材  相似文献   

11.
为了做好腹部手术患者引流管的护理,为其手术后下床活动提供方便,设计了多功能裤.经过1年多的临床应用,认为多功能裤的使用,增加了患者下床时的舒适度,能够有效避免引流液逆流,患者感到实用、方便.  相似文献   

12.
正肾移植手术广泛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恢复健康最好的替代治疗方法[1]。肾移植患者术后需留置髂窝引流管。髂窝引流管常规放置在患者髂窝处,位于腰部以下,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裤腰放在腰部以下不舒适;下床活动时,需将髂窝引流管打折牵出,且需手提引流管及负压引流壶极易造成脱管,既存在安全隐患也极其不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危重创伤抢救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0例在两家骨科医院急诊抢救并手术的病人使用普通抢救台(对照组)和危重创伤抢救平台(实验组),观察抢救过程中病人的术前准备时间及病人的疼痛度。[结果]实验组术前准备时间为28.35min±4.28 min,对照组为34.05 min±3.68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2,P〈0.05)。对照组搬动前疼痛评分6.96分±1.81分,搬动后疼痛评分8.24分±1.72分,搬动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4,P〈0.05);而创伤抢救平台的使用,避免搬动病人,减轻了病人的疼痛度。[结论]危重创伤抢救平台的应用可缩短术前准备所用时间,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危重创伤抢救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0例在两家骨科医院急诊抢救并手术的病人使用普通抢救台(对照组)和危重创伤抢救平台(实验组),观察抢救过程中病人的术前准备时间及病人的疼痛度。[结果]实验组术前准备时间为28.35min±4.28 min,对照组为34.05 min±3.68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2,P<0.05)。对照组搬动前疼痛评分6.96分±1.81分,搬动后疼痛评分8.24分±1.72分,搬动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4,P<0.05);而创伤抢救平台的使用,避免搬动病人,减轻了病人的疼痛度。[结论]危重创伤抢救平台的应用可缩短术前准备所用时间,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设计内镜专用吸氧口垫,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设计的内镜专用吸氧口垫包括口垫、鼻吸氧管、口腔吸氧管等7个部件。便利选取2021年1月—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120例因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使用内镜专用吸氧口垫,对照组使用普通吸氧管及口垫。比较两组口垫佩戴时间、SpO2波动差值、鼻导管移位率及医护人员满意度。 结果 试验组口垫佩戴时间为(20.58±2.43) s,对照组为(27.30±2.89) 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95,P<0.001);试验组SpO2波动差值为2.00%(1.00%,2.75%),对照组为3.00%(2.00%,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332,P<0.001);试验组鼻导管移位率为0,对照组为1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110,P=0.001);试验组医护人员满意度得分为(28.35±1.39)分,对照组为(26.48±1.5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33,P<0.001)。 结论 内镜专用吸氧口垫佩戴方便,能减少患者术中SpO2波动,降低鼻导管移位率,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及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设计制作适用于截瘫患者的排便器具,研究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将52截瘫便秘患者依据排便的不同借助方式分为A组30例和B组22例.A组使用一型集便器,B组使用二型集便器.观察统计2组患者使用器具前后,在处理排便时间、每次暴露时间、污染面积和清洁用品消耗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使用后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使用器具前有显著改善.结论 专用集便器可以有效减少粪便对截瘫便秘患者肛门区域及臀部皮肤的浸渍、防止异味对环境的污染、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护理者的劳动强度、节约护理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设计制作适用于截瘫患者的排便器具,研究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将52截瘫便秘患者依据排便的不同借助方式分为A组30例和B组22例.A组使用一型集便器,B组使用二型集便器.观察统计2组患者使用器具前后,在处理排便时间、每次暴露时间、污染面积和清洁用品消耗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使用后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使用器具前有显著改善.结论 专用集便器可以有效减少粪便对截瘫便秘患者肛门区域及臀部皮肤的浸渍、防止异味对环境的污染、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护理者的劳动强度、节约护理成本.  相似文献   

18.
乐琼  张岚  刘会  吴丽芬  邓先锋 《中华护理杂志》2020,55(11):1745-1748
目的 应用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专用注射管,探讨最佳的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式。方法 设计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专用注射管。选取2019年4月—9月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ICU收治的12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6例使用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专用注射管进行气管内给药;对照组60例使用传统的头皮针与普通气管插管的方法进行气管内给药。观察两组用药过程中SpO2波动差值、心率波动差值、药物反流发生率并计算给药时间。结果 试验组用药过程中SpO2的波动差值以及心率波动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药物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给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专用注射管操作简便,能减轻给药过程中新生儿SpO2以及心率的波动,保证新生儿生命体征的稳定,且可以降低药物反流的发生率,减少药物浪费及缩短给药时间。  相似文献   

19.
Competency frameworks are an increasingly common method of driving forward practice quality and meeting the demand for job evalu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United Kingdom (UK) Royal College of Nursing Society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Nursing to develop a competency framework for orthopaedic and trauma nursing. It describes the process employ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amework, the results of consultation with UK orthopaedic and trauma nurses and the final competency statements. The framework is of relevance to all orthopaedic and trauma nurses who need to work with their employers to identify how the statements can be translated into practice outcomes. There are implications for orthopaedic and trauma nursing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