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死因统计资料是重要的流行病学资料,是制定卫生政策、确定卫生资源配置和疾病干预重点的主要信息来源,因此,死因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本研究对天津市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院内死亡病例进行抽样调查,评价我市死因信息报告的准确性,以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常规工作中逐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住院患者根本死因构成,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方法检索某院2004-2013年住院死亡病案3717例,对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死因构成等作综合分析。结果在3717例死亡病例中,虽然男性患者死亡人数多于女性为1.47∶1,但该院出院病例女性病死率高于男性;死亡高发年龄70岁以上;根本死因构成前3位的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加强根本死亡原因前3位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病死率,提高民众健康水平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十年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院核定床位600张,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1994~2003年共收治病人124247人次,其中死亡1332人。为进一步了解住院病人死亡年龄及死因变化特点,加强对疾病的防治工作。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确定卫生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死亡资料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734例尘肺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尘肺病人的死亡规律和原因,对今后尘肺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作者特对大连市1951~1996年间定诊为尘肺病并已死亡的1734例患者的死因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来源本文所用病例取自本所病案室1951~1996年间累...  相似文献   

5.
死因统计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我市死因统计工作质量,使其能客观地反映我市居民实际死亡水平,为制订卫生工作政策和医疗保健措施提供可靠科学依据,我站每年均组织一次全市居民户与医院的死亡漏报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较正报告死亡率,现将我市1983~1995年死亡漏报调查结果整理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居民户死亡漏报调查系按总人口1/10的比例,在市区内每个街道随机抽查2~3个居委会,在居委会干部带领下逐家逐户查询。医院死亡漏报调查在10所较大的省、市级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进行,调查对象主要为住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济源市死因监测工作漏报情况。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收集2010-2012年坡头镇、梨林镇死亡个案信息,与《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核对。结果我市死亡病例报告漏报率为16.43%,0~4岁年龄组漏报率最高。结论我市死亡病例报告漏报率较高,主要为乡村医生漏报,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死因监测报告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质量环在提高医院死因监测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我院自2013年开始在全院临床科室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居民死亡报告卡"填写质量和"死亡登记本"登记情况的管理,并统计在采用PDCA管理前(2012年以前)后居民死亡报告卡填写的合格率,由医院专门负责死亡监测的质控小组进行评价。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居民死亡报告卡"填报的不合格率及死亡病例的迟报和漏报率较PDCA实施前明显下降(P﹤0.05)。"居民死亡报告卡"漏报、缺项、错项、死因链推断、直接死因和根本死因的确定以及迟报和漏报死亡病例等各项得分和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均﹤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理论可以显著提高死因监测工作质量,有效地杜绝漏报和迟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2002—2006年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2002—2006年住院死亡病例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方法我院病案室收集整理的2002—2006年5年间住院病人中的死亡病案,共计693例,对死因构成、死亡性别、年龄分布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死亡构成的前5位分别是: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起源于围产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高发年龄为40~49岁,死亡男女比例为:1∶0.45。结论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防治工作,可降低住院死亡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黄金莲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079-2080
目的:分析某院635例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对我院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全部死亡报告病例进行死因构成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死亡427例,女性死亡208例,男女比为2.1∶1。平均死亡年龄为59.1±19.9岁。死者生前职业农民占70.1%,离退人员占12.8%,民工占7.7%,三者即占了90.6%。前5位死因依次为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占88.7%。结论:加强前5位死因疾病的防治工作,减少居民因病死亡,从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20072008年某院死亡病例根本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7--2008年某院死亡病例的根本死亡原因,为今后的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院2007--2008年死亡病例的根本死亡原因构成进行顺位分析。结果2007--2008年某院根本死亡原因的前3位依次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结论今后的医疗和预防工作应以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引起的疾病为工作重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病死率,进一步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安庆市某院2007-2013年7年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年龄、性别、死亡原因等构成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卫生工作重点及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某院2007-2013年7年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某院2007-2013年7年间住院病人病死率1.02%,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病人年龄构成以50-80岁组为主,占50%以上,前三位死亡原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类疾病。结论 当地政府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加强劳动保护,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对肿瘤科、老年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的建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4525例住院病人死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更好地了解死亡病例疾病谱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分布和差别。现在回顾分析我院1996~2005年住院病人中死亡病例发生变化的特点、以及死亡主要原因,找出威胁人们生命和影响寿命的因素,为本地区卫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病案统计室提供的住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质量评价方法,通过质量评价,提高死因监测质量。方法综合指数法,监测指标为:单位报告率、审核率、报告及时性、报告合格率、审核及时性、审核合格率、各区县站报告死亡病例数占总人群死亡病例数的比例、数据库质量、根本死因填报。结果全市单位报告率为83.62%,审核率为98.42%,全市平均报告合格率为60.78%,平均审核合格率为94.27%,全市报告病例数占总人群病例数为36.64%,缺漏项数占报告病例数1.62%,有死因链根本死因正确率为52.71%,无死因链根本死因正确率为82.22%。结论太原市死因监测工作情况表明,质量评价是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它可以揭示各区县死因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目前太原市死因监测工作中,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漏报,加强死亡病例报告、审核的及时性,提高根本死因判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福建省医疗机构死因监测信息登记报告质量。[方法]利用福建省2008年医疗机构死亡病例通过国家死因网络专报系统报告的传染病个案库,分析死亡病例监测报告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实际报告数占全省应报告单位数的51.8%,全省县区报告率为94.2%,2008年全省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数较2007年增加159.9%;医疗机构通过国家死因网络专报系统报告的死亡个案约占同期全省死亡总数的18.4%。从医生填写死亡卡到实行网络报告7 d的及时率为88.9%。当天审核及时率为75.7%;死亡病例根本死因编码错误率为12.1%。[结论]2008年全省医疗机构死因报告比2007年有较大改善,应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生和编码人员的培训,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报告质量应作为绩效考核指标,优化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系统,疾控机构加强医疗机构技术指导检查。  相似文献   

15.
刘亚 《中国医院统计》2011,18(2):187-188
目的 分析我院8年来住院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城乡区别以及疾病变化趋势,为降低我院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2-2009年来住院死亡病例的病案资料.结果 我院8年来共有430例死亡病人,总病死率为0.6%,其中男女性别比例为2.7∶1,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员死亡所占构成比较大,占69.3%,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我院住院死亡病例的主因.结论 从多方面对死亡病例进行特征分析,建议步入中年后的人群要定期体检,做好防治保健工作,改善居住环境,降低人类病死率,提升人类生命质量和寿命.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北京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是评价一个地区在特定时期中公共卫生和人群健康状况的主要手段,也是评定社会卫生保健工作成效的依据之一,他可以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也可以为医疗、教学、科研、防疫、妇幼保健、环保和统计部门或单位提供参考资料。现应用2007年北京市户籍居民(以下简称为居民)死亡监测数据,分析北京市居民死亡原因,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3-2007年我院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我院住院患者死亡的原因及其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3--2007年住院死亡病案610份。结果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等为我院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结论加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主要死因疾病防治工作,控制此类疾病发生,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人口死亡及死亡原因的统计分析,可反映居民健康水平,了解居民健康中的主要问题和确定卫生工作的重点。本文对1982、1990年两次普查年份启东市人口死亡及主要死困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2008-2012年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的具体情况及主要死因,为疾病的预防和临床救治工作及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2008-2012年南充市中心医院住院死亡3 221病例死因网络直报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住院患者病死率为1.67%,男、女病死率分别为2.30%、1.03%,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死因以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占总死亡病例的76.72%(2 471/3 221);损伤和中毒位居死因前5位。结论男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中毒患者为死亡高危人群,应重点加强这些高危人群的疾病防治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芜湖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政府制定卫生规划、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芜湖市县区级以上医院死亡病例。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标准进行分类。结果 2009年芜湖市共报告死亡病例2 416人,1岁以内和60岁以上报告死亡构成比最高,分别为2.61%和68.00%;0~14岁组主要报告死亡原因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等,15~39岁组主要报告死亡原因为意外伤害,40~59岁组、60岁及以上年龄组主要报告死因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影响芜湖市居民死亡的最主要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分别占全恶性肿瘤报告死因的24.17%、14.23%、12.57%。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影响芜湖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进一步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