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包穿刺是一项有危险的操作技术,在临床上,大量心包积液较常见,需反复多次心包穿刺抽液,并发症时有发生,本文根据我科2例大量心包积液实例,介绍心包腔置管引流的具体方法及优、缺点。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54岁,胸闷气促1个月,加重半个月入院。查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6岁,因胸闷、胸痛1年,加重3个月,因心包积液于2004年6月16日入院。1年前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外院超声心动图示:少至中量心包积液,考虑为“非特异性心包炎”,长期服用中药治疗。3个月前胸闷症状加重,有体重减轻、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盗汗表现,外院超声心动图示:中至大量心包积液,给予诊断性抗痨治疗(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正规治疗2个月,心包积液无吸收迹象而停药。入院体查:神志清楚,颈静脉略充盈,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哕音,心尖搏动减弱,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随体位改变,心音低弱,腹部未触及包块,双下肢无浮肿。我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低电压;超声心动图示:大量心包积液,行Seldinger法心包穿刺持续引流10d,累计引流3200mL暗红色血性混浊液体,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少量心包积液,拔管;共行3次脱落细胞学检查,均阴性,心包积液普通菌和结核菌培养为阴性,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8岁,因“胸痛、胸闷、呼吸困难2月,加重4天”于2003年3月31日入院。患者2月前于劳动中突然晕倒,呼之不应,数分钟后清醒,立即于外院住院治疗;第三天突然出现剧烈胸痛、胸闷、呼吸困难,超声示:心包积液,心包穿刺持续引流出血性液体约1000ml.症状有所改善;后出现高热(38℃-38.5℃),检查有双侧胸腔积液,曾应用强的  相似文献   

4.
1病例摘要 患者,男,71岁,因“渐进性胸闷气促6月余”入院。患者于2004年5月出现胸闷气促,活动后及平卧时明显,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当时无心悸心慌,无咳嗽咯痰,无发热胸痛。于同年6月在我院心脏超声检查示:双房增大.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心包极少量积液,左室舒张功能稍降低.彩色血流示:主动脉瓣返流(少量),二尖瓣、三尖瓣返流(少量)。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因而误诊较常见。本文报告误诊为结核性心包炎的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包积液1例 ,并分析其误诊原因 ,以期提高对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正确诊断率。1病案介绍患者女性 ,68岁 ,因进行性胸闷、气短1年伴颜面部、双下肢水肿入院。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 ,并进行性加重 ,伴颜面部非压陷性水肿 ,体重增加近10kg,自觉腹胀 ,腹围明显增加 ,便秘 ,大便2~3d/次。家人发现患者声音渐渐变粗、嘶哑。入院前2个月就诊于当地医院 ,经B超检查发现“中量心包积液” ,即按HRE方案(H :雷米封0 3g/d;R:利福平0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认识水平。方法对36例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岁中青年为主(83.3%),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合并肺结核及其它肺外结核较多(52.8%)。临床症状以发热最为常见(86.1%),其次是胸痛,胸闷、气促,腹胀、腹痛。以腹腔积液合并胸腔积液较多见(55.6%),其次是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25%)。结论对于有发热、胸闷、气促、腹胀、腹痛的中青年患者应进行胸、腹腔及心包腔B超检查。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71岁,因"渐进性胸闷气促6月余"入院. 患者于2004年5月出现胸闷气促,活动后及平卧时明显,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当时无心悸心慌,无咳嗽咯痰,无发热胸痛.于同年6月在我院心脏超声检查示:双房增大,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心包极少量积液,左室舒张功能稍降低,彩色血流示:主动脉瓣返流(少量),二尖瓣、三尖瓣返流(少量).  相似文献   

8.
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引流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两种引流方法的疗效、安全性。方法86例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的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持续引流组(43例)和间断抽液组(43例)。持续引流组:以持续25~35滴/min的滴速引流积液,至无液滴出。间断抽液组:首次抽液不超过100ml,以后200-300ml/次,每日或隔日1次,至抽尽积液。结果与间断抽液组比较,持续引流组的排空积液时间明显缩短(P〈0.01),导管留置时间也缩短(P〈0.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应用持续引流法引流心包积液更安全、更有效,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尹华  汪艳  汉京彦 《医疗装备》2002,15(11):32-33
心包积液是多由于心包炎性病变引起渗出液积聚在心包腔内。多由感染、自身免疫、肿瘤、邻近器官疾病等原因引起。小量的心包积液对心脏及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积液过多或骤然增多 ,可使心包压塞 ,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烦燥不安 ,血压下降 ,甚至休克。自 1 997年 1月~ 2 0 0 1年 1 0月 ,对 2 9例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抽液并注入药物 ,积级治疗原发病 ,精心护理 ,心包积液均明显减少或消失 ,减轻了病人痛苦 ,多数病人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心包积液患者共 2 9例 ,其中男性 1 8例 ,…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患者,男,55岁,职员。因反复心悸、胸闷、双下肢浮肿10个月于1997年5月13日入院。患者1996年7月开始出现心悸、活动后气促不适,双下肢浮肿,曾先后二次在我科住院,检查发现双侧“胸腔积液”、“少量心包积液”,1个月前出现腹水、肝脾肿大,...  相似文献   

11.
查晴  谈剑诚  张天贶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1):1582-1583
女,48岁,间断性下肢浮肿10年,加重1d伴胸闷、气促2h于2010年8月10日入院。患者10年前出现间断性双下肢浮肿,伴有乏力、纳差,无颜面部浮肿,无腰酸、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诊断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入院查体:呼吸20次/min,脉搏90次/min,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2岁,未婚,1周前因发热、咳嗽、胸闷、气促而就诊于外院,外院完善肺部X线检查可见双下肺片状浸润阴影,遂考虑诊断为“双下肺感染”,予“头孢曲松钠及左氧氟沙星”抗炎治疗1周,疗效差,患者仍有发热、咳嗽、痰少,诉胸闷、气促症状较前加重,遂转入我院。患者入院查体:T38.50C,P91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全身无皮疹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双下肺呼吸音低,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低钝,无杂音。全腹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13.
心包积液临床特点为心悸、气促、胸痛、咳嗽等 ,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心包积液 ,胸部X线检查心影增大为主要征象 ,但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被忽视 ,现对其病因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0例 ,女 32例 ,年龄 15~ 74岁 ,平均 4 7岁 ,52例心包积液病因见表 1。表 1心包积液 52例病因分析病因结核结缔组织病肿瘤其他合计病例数 30 6 4 1 2 52百分比 (% ) 57 7 1 1 5 7 72 3 1 1 0 01·2 临床表现 心悸、气促 18例 ( 34 6% ) ,发热、胸痛 12例 ( 2 3 1% ) ,咳嗽 6例 ( 11 5% ) ,心前区疼痛 6例( 11 5% ) ,其他不适 10例 ( …  相似文献   

14.
许兴军  王文 《工企医刊》2001,14(5):55-56
1 病历摘要患儿,男,10岁,因胸闷、气促月余就诊。患儿一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胸闷、气促,无咯痰、咯血及呼吸困难,不伴发热。在当地医院输液,抗炎治疗2周后,咳嗽消失,但患儿仍感胸闷、气促,拍X片诊为“右胸腔积液”,穿刺未抽出任何液体,继续治疗1周,症状仍无好转,亦无明显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以积液引流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等干预措施,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对64例患者进行护理后,51例病情好转,10例病情控制稳定,2例病情未明显好转,1例抢救无效死亡,护理总满意度达96.88%(62/64)。结论予以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临床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男性患者,55岁。因反复咳嗽,痰中带血2月,气促50 d,于2004年8月18日住入本院。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痰中带少许暗红色血液,伴有纳差、乏力、手足心发热、体重下降5 kg,无发热、盗汗,无胸痛。近50 d来有时感胸闷、气促。外院以肺结核、结核性心包炎、肿瘤待删,予以四联(异烟肼、利福平、盐酸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1月,并先后3次心包穿刺,共抽出血性心包积液1100 m l,患者咳嗽、胸闷、气促减轻,但一直有少量痰中带血,转本院进一步诊治。入院后体查:体温36·3℃、脉搏88次/m in、呼吸22次/m in、血压100/70 mmHg(1 mmHg=0·133 k…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管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40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不留管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管化疗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活率以及积液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存活率为65.00%,对照组的存活率为25.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管方式开展治疗过程,疗效更高,同时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81岁,因“反复胸闷、气促8年余,加重1周”于2010年1月4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开始出现劳累后胸闷、气促,每次持续约5min,经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于2007年4月15日因夜间睡眠时出现气促入院,超声心动图(UCG)示:  相似文献   

19.
孔德玲  邹芳 《工企医刊》2001,14(3):45-45
自1991年至1998年,我们收治妊娠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12例。本文对12例患者的治疗及抗痨药物对胎儿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例均为在内科或妇产科就诊而收内科住院患者,全部在本院妇产科分娩。年龄21岁~30岁,其中早期妊娠5例,中期妊娠3例,晚期妊娠4例。第一胎发病7例,第二胎发病5例。全部患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胸闷、气促。胸透或胸片示少量或中等量积液,经胸液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 1.2 治疗及结果早期妊娠选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患者男,30岁,住院号84~9419。7个月前无诱因的心慌、胸闷,活动时加重,伴咳嗽、食欲不振、乏力、无胸痛、发烧。病初20天曾在当地医院胸透示“心包积液”,给予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无效,于1984年11月30日来我院就诊,以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收住内科。住院后给予链霉素、异烟肼,强的松及心包穿刺抽液治疗43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