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动态变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0例冠心病人外周血白细胞CD18表达、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冠心病人白细胞CD18表达、sICAM-1和sVCMA-1浓度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性(t=7.692-11.458,P〈0.001),sICAM-1和sVCAM  相似文献   

2.
本文检测了6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红细胞镁(E-Mg)浓度变化,同时观察了镁在体外对AMI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ED)、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E-Mg和红细胞钙(E-Ca)浓度的影响,以期从镁对ED影响的角度探讨镁对AMI病情及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AMI病人E-M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且有室性心律失常(VA)者和72h内死亡者降低更明显。AMI病人红细胞与镁共同孵育后,红细胞滤过指数(IF).E-Ca浓度明显降低,E-Mg浓度和Na+-K+-ATP酶活性明显增高,与孵育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镁在体外具有提高ED的作用,可能对改善心肌微循环。减少梗塞面积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杂种犬随机分为地奥心血康治疗组(DKG)及生理盐水对照组(CG)。应用荧光法测定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定时测定平均动脉压(MBP),心输出量(CO),计算总外周血管阻力(TPVR),心脏指数(CI)。结果显示:(1)再灌后的MBP在DKG与CG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再灌240min时,DKG中CI值高于CG(P<0.01);NE值与TPVR值明显低于CG(P<0.05,P<0.01);(3)DKG中NE与CI无相关性,CG中二者呈负相关,r=-0.6831,P<0.01;(4)两组CI与TPVR均呈负相关,r_(CG)=-0.7783,P<0.001,r_(DKG)=-0.5218,P<0.001。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患者五项细胞免疫学指标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正  王艾丽 《现代免疫学》1996,16(6):361-362
对35例食管癌(EC)患者和30例正常人(NC)的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外周血诱生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EC患者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增多(P<0.06),CD4+/CD8+细胞比值降低(P<0.05);sIL-2R明显增高(P<0.01);外周血诱生IFN-γ降低(P<0.05);血浆TNF-α升高。表明,上述指标对判断、分析E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病变程度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福建诏安地区哮喘易感基因进行研究,以获得相关位点的资料,确定哮喘易感性与该区域的连锁关系。方法 用 P C R/ Rsa Ⅰ酶解检测位于染色体11q13 区的β链 Ig E 高亲和力受体基因( Fcε R Iβ) 非编码区的两个多态性位点;用同位素掺入的 P C R 法扩增位于染色体5q3133 区的 D5 S436 和 D5 S393 多态性标记,对32 个哮喘家系,共192 份样品进行分析。结果  Fc ε R Iβ基因第2 内含子区 RsaⅠ多态性位点 A 等位片段与哮喘有显著相关性( P< 0 .05 , O R= 2 .039) ;血清总 Ig E 水平的差异在 Fc ε R Iβ基因第2 内含子区 Rsa Ⅰ多态性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别( P< 0 .05) ; A 等位片段与血清总 Ig E 水平的升高有显著相关性( P< 0 .05 , R R= 1 .361) 。 Fc ε R Iβ基因第7 外显子非编码区 Rsa Ⅰ多态性位点未显示与哮喘有相关性。受累同胞配对法分析显示, D5 S436 与哮喘呈连锁状态( P< 0 .05) , D5 S393与哮喘无连锁关系; D5 S436 和 D5 S393 与高血清总 Ig E 都没有显示连锁关系。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银盾革蜱若虫发育的不同时期:饱血后2d(2-pE组)、6d(6-PE组)和12d(12-PE组)局部施用20-羟基蜕皮酮,剂量分别为1、5、10、20和40μg。结果表明处理时间(T)和施用剂量(D)对若虫蜕化期和存活有显著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T:df=2,F=73.79,P=0.000;D:df=6,F=30.97,P=0.000。单因素方差分析,剂量大于10μg缩短了若虫蜕化期(差异极显著),1μg、5μg也有此效应(差异显著)。6-PE组效果最明显,与2-PE组、12-PE组差异极显著。20-羟基蜕皮酮对若虫有致死作用,蜕皮前死亡和蜕皮后死亡与施用剂量和时间有关,剂量大于10μg时,所有实验组死亡率均为100%。P<0.01表4施用剂量(20-E)对若虫蜕化期的影响(One-wayANOVA)Tab.3Effectsofdosage(20-E)onnymphalmoultingperiod(One-wayANOVA):P<0.01:*:P<0.05对照Ⅰ─未处理;对照Ⅱ─乙醇处理ControlⅠ─Untreated;Cotrol Ⅱ─Ethanol图12-PE组若虫在不同剂量处理下的死亡率Fig.  相似文献   

7.
对冠心病(CHD)按冠脉主要分支狭窄程度不同分组,测定红细胞变形指数(DI)和心功能参数(EF、FS)。结果表明,CHD二亚组DI、EF、F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CHD冠脉明显狭窄组DI及EF、FS显著低于轻度狭窄组(P<005)。提示DI、EF、FS可能对于区别CHD有或无意义冠脉狭窄具有一定预示价值。  相似文献   

8.
紫外线照射全血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B波段紫外线(UVB)照射全血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全血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利用1.5J/cm2的UVB对全血进行照射,结果发现照射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明显升高(P<0.05),而红细胞C3b受体(RCR)花环率升高更为明显(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及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抑制率(RFIR)在照射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照射后明显升高(P<0.01),而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说明紫外线照射能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全血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女性抗精子抗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施行IVF-ET的妇女的血清和卵泡液中抗精子抗体(AsAb)。A组:血清AsAb阳性13例;B组:血清及卵泡液AsAb均阳性29例;C组:AsAb阴性158例。分析3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发育情况及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的关系。结果:A、B组受精率、卵裂率明显低于C组(P〈0.01)。移植日,A、B组Ⅰ-Ⅱ级胚胎率较C组低,Ⅳ级胚胎及2原核受精细胞增加(P〈0.05)。各组妊娠率及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sAb对IVF和早期胚胎发育有损害,体外培养不能完全清除AsAb对IVF-ET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浴槽内缺氧(pO2=40mmHg,5.33kPa)可使内皮(EC)完整的猪离体肺内动脉(PA)收缩(张力升高0.86±0.09,n=12)。去除EC后PA的缺氧收缩反应减弱(张力升高仅0.11±0.03g,n=12,P<0.01)。内皮衍的舒张因子(EDRFs)的抑制剂美兰、棉子酚(均10^-5mol/L)及钙拮抗异搏停(10^-5mol/L)可显著抑制EC完整PA的缺氧性收缩反应,而消炎痛、乙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汉人HLADQAl基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LA基因的PCR-RFLP核苷酸分型技术,以等位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ApalⅠ、BsajⅠ、HphⅠ、FokⅠ、MboⅡ、MnlⅡ)消化DQAl座位特异的PCR扩增产物,研究了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中国汉人HLA-DQAl基因与系统红斑狼疮的遗传关联。发现系统红斑狼疮DQAl*0102(36.5%,RR=2.25,P<0.05,EF=0.20)及*0401(15.4%,RR=12.42,P<0.005,EF=0.14)显著增加,而DQAl*0501(11.5%,RR=0.21,P<0.005,PF=0.31)和*0.0601(3.9%,RR=0.27,P<0.05,PF=0.09)显著下降。排除DQAl*0401的影响后,*0102频率的升高表现得更加明显(RR=2.84,P<0.01)。上述发现显示:DQAl*0102及*0401对SLE有遗传易感作用,而DQAl*0501和*0601有遗传抵抗作用,并提出了有关可能的单体型。  相似文献   

12.
羧甲基茯苓多糖对HPBL分泌IL—2,TNF,IL—6,IFN—γ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CMP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HPBL)24、36、48、72h采样检测的IL-2、TNF、IL-6、IFN-γ效价分别可达13.6±4.3,41.9±2.0,1837.4±464.3,1037.9±211.0U/ml,分别比无CMP的细胞培养对照组的效价高0.8,7.4,0.5,10.9倍(P<0.01),说明CMP具有IL-2、TNF、IL-6、IFN-γ的诱生剂功能。由CMP预处理HPBL后经PHA和/或ConA促诱生组的IL-2、TNF、IL-6、IFN-γ效价分别比无CMP的PHA和/或ConA刺激的相应常规诱生组高1.2~2.8,0.5~1.1、0.5~0.8、0.4~0.6倍(P<0.01),尤以CMP+PHA+ConA促诱生细胞因子效果最佳(P<0.01),说明CMP又具有IL-2、TNF、IL-6、IFN-γ促诱生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细胞ELISA法,研究发现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单核细胞HLA-DR的影响。结果表明HCMV感染后1d,单核细胞HLA-DR表达显著增高(P<0.01),以后逐渐降低,d5降至对照水平;IFNγ(500U/ml).TNF(250U/ml)、IL-6(500/ml)、IL-1(500/ml)均能不同程度地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HCMV感染后,细胞因子刺激HLA-DR表达的水平在感染后d5,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IL-1+IFN-γ及TNF+IFN-γ在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时有协同作用;HCMV感染后,IFN-γ+IL-1及TNF+IFN协同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果提示:在HCMV感染引起免疫抑制过程中,其引起单核细胞HLA-DR表达降低是一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检测了血浆内皮素-1(ET-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水平,结果表明,AMI组的ET-1、TNF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P〈0.001),且二者与肌酸磷酸激酶的MB同功酶(PCK-MB)均呈正相关(r=0.06984,P〈0.001;r=0.6053,P〈0.01)。研究结果说明ET-1和TNF参与了AMI的病理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5.
HCMV感染对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细胞ELISA法,研究发现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单核细胞HLA-DR的影响。结果表明HCMV感染后1d,单核细胞HLA-DR表达显著增高(P<0.01),以后逐渐降低,d5降至对照水平;IFNγ(500U/ml).TNF(250U/ml)、IL-6(500/ml)、IL-1(500/ml)均能不同程度地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HCMV感染后,细胞因子刺激HLA-DR表达的水平在感染后d5,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IL-1+IFN-γ及TNF+IFN-γ在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时有协同作用;HCMV感染后,IFN-γ+IL-1及TNF+IFN协同刺激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果提示:在HCMV感染引起免疫抑制过程中,其引起单核细胞HLA-DR表达降低是一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DDM)人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作者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同时测定了34例正常人和56例NIDDM病人血浆内皮素(ET)和游离脂肪酸(FFA)浓度。结果显示:NIDDM病人血浆ET和FFA浓度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均p<0.01),且血浆ET与空腹血糖(FBG)水平和FFA总浓度呈明显正相关(r=0.324和,r=0.351,均P<0.01)。结果提示:NIDDM患者高血糖、脂肪酸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在其血管内皮损伤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病备解素因子B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遗传性高血压病人(A组)n=101,非遗传性高血压病人(B组)n=52及正常健康人(C组)n=234,运用PAGIEF等电聚焦及免疫固定法采用进口两性电解质及抗备解因素因子,血清进行HLA-Ⅲ类的Bf测定,结果发现:A组病人,BfSS07明显高于B组及C组,并检出Fa及Fb亚型;BfF型阳性人群,高血压病的相对危险率(RR)增高,RR=1.87,P<0.05.A组病人单倍型BfF3与DQ7连锁,BfSS07与B75连锁,但B组则无这种连锁关系,提示,BfSS07及Fa基因可能与遗传性高血压易感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在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Dixon方法制造血清病型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进而研究其发病机制,模型AESSR血清CI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CMS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P〈0.01),sIl-2R,IL-8,IFN,TNF和IL-2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CIC与CMSC呈高度负相关,r=-0.943(P〈0.05),CIC与IL-8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829(P〈0.05)。进一步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正常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建立其正常参考值,并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采用NXE-1型锥板式粘度计。测定5.755~(-1)~307.2S~(-1)七个切变率的血液表观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硬度指数(TK)、红细胞聚集指数(RAI)和氧释放系数(OD)。结果雄性组家兔高切变率和低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及RAI较雌性组明显增高(P<0.05和P<0.01),而OD较雌性组明显降低(P< 0.05)。高体重组家兔高、中、低各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压积(Hct)较低体重组明显增高(P< 0.05和P<0.01),而OD明显低于低体重组(P<0.05)。高Hct组家兔的血液粘度、OD较低Hct组明显增高(P均<0.01),而血浆粘度和TK较低Hct组明显降低(P<0.05和P<0.01)。结论家兔不同性别、体重和Hct,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各期高血压病(EH)、冠心病(CHD)及Ⅱ型糖尿病(DM)患者的球结膜微血管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球结膜细动脉、静脉管径比(A/V)和缺血区(IA )为指标、观察60例EH患者(EH组,其中Ⅰ、Ⅱ及Ⅲ期患者各为20例)、20例 CHD患者(CHD组)及 20例 Ⅰ型 DM患者(DM组)的微血管改变.并以 20例正常人(NC组)为对照。结果 EH组的A/V较NC组、CHD组及DM组明显缩小(P均<0.001).46.7%的EH患者存在IA,高于其它三组(P均<0.001,其中Ⅲ期 EH患者的 A/V和 IA与 Ⅰ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CHI)组和DM组的A/V及DM组的IA与NC组有差异(P均<0. 05)、结论 EH患者存着特征性微血管改变,其A/V和IA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呈一致性变化趋势,可作为反映EH靶器官损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