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内经》在阴阳及五行学说的指导下,建构起比较系统的五味理论。《金匮要略》继承了《内经》的五味理论。本文择《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的历节病中五味理论的运用,主要涉及到历节病病因病机及组方原则两个方面,强调《内经》丰富的五味理论,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对五味已有广泛的实践认识记载,如《左传》的"昭公元年"、"二十年"、"二十五年"均记载有"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先王之济五味"、"气为五味"、"以奉五味"等,《周礼·天官》载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为《内经》五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内经》五味理论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按照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用药,称为运气用药。《内经》运气用药,首重五味,五味用药具有一定的法度,历代医家对运气用药多有发挥,近人则多据药物功效指导临床用药,少有人根据《内经》运气性味理论指导运气用药。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多篇涉及到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五味分类,存在不统一的五行分类的同时,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也不能完全是酸苦甘辛咸的代表。经过多篇的分析发现,《内经》中五味的典型酸苦甘辛咸的代表应该是日常生活饮食物及其烹饪的集中体现;分析过食这些五味所产生的症状也是酸苦甘辛咸部分功效的体现。通过《内经》过食五味探寻五味功效,不仅可以体会到五味部分功效由经验向理论的形成过程,而且还防止运用五行演绎而限制医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药的性味学说是中药性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古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药物的性味.通常即指四性和五味。所谓四性、即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中药的运用主要是以四性五味来阐明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因此性味学说这部分内容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其中对于五味中的幸能润、苦能坚这两个问题较难理解.这也可说是学习《中药学》总论部分的难点之一.在此笔者略述己见。对于辛润苦坚之说,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指出:肾苦燥,急…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内经》五味理论对中药炮制的指导意义。方法:对《内经》中有关五味理论进行论述,论述了四气五味与五脉的生理关系,总结了以五味为主体,联系脏腑病机,阐述了药性与人的关系及功效。论述了炮制方法、改变捕料炮制等与五味气味的关系,从而阐述了五味与中药炮制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对《内经》有关五味的论述,从药食五味的确立、五味配属五行、五味划分阴阳、五味功效的认识、五味临床应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并对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正>《内经》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之源,内容广泛,其中关于五味的论述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内容既有专篇,亦多散列他篇。综合诸篇,可以发现五味更多的临床运用规律,并进一步理解《内经》阴阳五行的含义,以更好地服务临床。五味与五气相对应。气属阳,味属阴。气由天所生,味由地所化。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  相似文献   

9.
《内经》对于五味功效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奥,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归纳《内经》所述,辛味有发散、散郁、润燥的作用,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相似文献   

10.
对脾胃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基于《内经》,而独树于李东垣,发扬于诸医家。脾胃学说也是脏腑学说的一部分。《内经》从阴阳五行、脾主中土,论述脾胃在功能上主纳、化饮食五味、输布营养精微、升清降浊、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四肢百骸皆赖以养,阐明了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原理,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难经》提出了脾统血的功能,立肝病先治脾的治未病思想。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治脾胃,首分虚  相似文献   

11.
《内经》的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学说,主要在《素同》的《六节藏象论》、《灵兰秘典论》、《五藏别论》、《经脉别论》和《灵枢》的《天年》、《海论》、《五味》、《诀气》、《营卫生会》、《五癃津液别》、《本神》、《本脏》、《大惑论》等篇中作了阐述。其主要内容,以五脏为中心,讨论了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并且论述了精、气、神的生成、功能及其密切的关系,内容十分丰富。一、“藏象”的含义及其形成“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  相似文献   

12.
孙万森 《中医研究》1996,9(1):13-15
用《内经》五味阴阳之用的制方法则,分析桂枝汤及其类方,结果表明从五味的配伍可分析推演出与《伤寒论》一致的方剂用途,提示《伤寒论》和《内经》在理论上有相通性。  相似文献   

13.
五行学说是建立在哲学思辨基础上的一般规律,由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内经》对五行学说的运用是有变化的,这主要体现在:就五行与五藏的配位来说,《内经》采取的是性质配位法,即根据五藏的生理性质与五行进行匹配;探索五藏的生理功能时不受四时五行性质的局限;包含了五行五藏的思想的萌芽;五行同行间灵活的"通应思想";灵活的疾病传变思想;提出了五行乘侮、五行胜复的思想。《内经》运用五行学说而不拘于五行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机械应用五行学说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渊源——《内经》方剂配伍理论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内经》对药物的阴阳五行归类 众所周知,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医学运用至今的说理工具。要探讨《内经》方剂配伍理论,首先必须阐明《内经》对药物的阴阳五行归类。 1.1 药物的五行归类 依据五行学说的理论,《内经》根据药物五味的不同及其与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人体脏腑的相互关联,将药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即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 《内经》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是秉天地气化而生长衰亡的,在天六气的盈虚运转和在地五方的阴阳盛衰的互相感…  相似文献   

15.
中药四气五味的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其理论的形成则始于《内经》。虽然《内经》主要以药物气味作用于人体的特点进行阐述,但是,由于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其理论亦渗透了阴阳五行学说。其中,对药味用五行进行了归属,而且还用五行生克(因只有药味作用于人体,故不存在五行乘侮)学说对药味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论述。直至后世的张元素、吴仪洛、汪昂等医家,企图找出药物作用于人体理论的实质,更加明确提出了五行学说是药味作用于人体的理论基础。那么,五行学说能否作为药味作用于人体的理论依据呢?下面,我们根据《内经》对药味作用的理论,用辨证的观点对五行的物质归属及生克学说进行一下  相似文献   

16.
《周礼》与《黄帝内经》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周礼》、《黄帝内经》两书从季节与疾病关系、四季所主五味、医生职业的等级、脏腑所主五味以及五气、五声、五色与生死关系等内容作比较研究,说明儒家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周礼》、《黄帝内经》两书从季节与疾病关系、四季所主五味、医生职业的等级、脏腑所主五味以及五气、五声、五色与生死关系等内容作比较研究 ,说明儒家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7,(6):783-784
目的:探讨五味消渴方治疗糖尿病立方机理。方法:从五味消渴方的由来、组成及配伍特点、药物五味五性理论、五味补泻理论等方面归纳总结。结果:《灵枢》言:"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五脏柔弱"为消渴(糖尿病)的重要病机。《素问》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脏精气不足,故当以五味养之。据此在《内经》五行理论指导下,紧密联系"五味"、"五脏",以五味消渴方论治糖尿病,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内经》中述及阴阳五行学说的章节,不少与伤科临床有密切关系。在《灵枢·本脏篇》、《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六微旨大论》等篇章中均可见到。其中有关阴阳学说的论述,概括言之,即人体的气血从经脉中往复循环,营运全身,维持人体阴阳平衡,濡润筋骨,滑利关节,温养肌肉,充润皮肤;阳气的功能,生化精微可以养神,柔和之气可以养筋;阴精的产生,是来源于饮食五味;善于掌握阴阳,使之各安其位,筋脉和顺,骨髓坚固,气血流行,各循常道;并注意饮食五味的调和,使骨骼正直,筋脉柔和,气血流通,腠理固密,这样便骨气精强。有关五行学说的论述,概括言之,即在正常情况下,五行既相生,又相克,相互制约,如果五行之间产生偏胜偏衰,不  相似文献   

20.
“命门”一词,始见于《内经》,次见于《难经》,但二者所言命门是截然不同。《内经》言命门为之目;《难经》言右肾为之命门。然后世医家皆宗《难经》之义,并加以发微,遂命门学说成为中医诸学说中重要部分之一。本文拟按古代哲学之理,析命门学说之源流、演化和发展过程,试述其原始本义。儒家五行之说和《内经》命门之理汉儒董仲舒曰:“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