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笔者自1999年,采用导师经验方心竭康方,配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6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次治疗选取的病人均为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CHF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龄在25~68岁之间;平均病程为11.5±3.4年;原发病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26例,冠心病24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扩张性心肌病5例。2 诊断标准2.1 CHF的诊断标准与心功能分级 以Framing-ham诊断标准确定诊断,按美国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明确心衰程度,选取心…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2月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5 0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4 5例作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根据美国Framingham标准进行 ,心功能分级按照美国心脏病学会 (NYHA)的分级标准 ,95例患者均经临床X线、心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确诊。1 2 一般资料 :95例均系心内科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2组。治疗组 5 0例 ,男 2 2例 ,女 2 8例 ;年龄 5 4~ 80岁 ,平均 67.3岁 ;其中冠心病 2 5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2 0例 ,扩张型心…  相似文献   

3.
参蛤散联合西药治疗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蛤散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蛤散,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用B超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E/A值,测定血清BNP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46.67%,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证候积分、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LVEF、SV、CO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LVEF、SV、CO、E/A值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参蛤散结合西医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BN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肾阳虚证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脑钠素(BNP)的关系。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中医辨证标准辨证为肾阳虚证30例,非肾阳虚证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AngⅡ和BNP。结果:与非肾阳虚证组相比较,肾阳虚证组的AngⅡ、BNP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ngⅡ和BNP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宜作为判别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否发展到肾阳虚证的一个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用神龙强心1号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住院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犁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入选85例,年龄均在60-80岁,按随机方法分成两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强心饮治疗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属心肾阳虚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强心饮口服,疗程为4周.监测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参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左心射血分数(LVEF)、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6 min步行试验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心饮能明显改善心肾阳虚型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经Ⅱ号治疗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证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1月以来 ,我科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自拟中经Ⅱ号 ,并用于临床治疗100例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证患者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98例均为发病一周内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风痰阻络证的住院患者 ,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1],均经CT确诊。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100例 ,男性66例 ,女性34例 ;其中脑血栓75例 ,腔隙性脑梗死18例 ,脑栓塞7例 ;年龄在45~60岁27例 ,61~70岁37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准的住院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苓桂术甘汤加味加常规西医治疗)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组)各40例,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彩色超声心动.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药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优于西医常规用药组.  相似文献   

9.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7年2月~1999年3月笔者对1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分别予三九牌参附注射液和地高辛对照治疗,并观察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以评价疗效,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0例患者均符合CHF诊断标准[1],随机分成两组,参附组90例,男55例,女35例,年龄21~85岁,平均67.3岁,病程2~7年,平均5.2年,心功能分级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标准(NYHA),Ⅱ级32例,Ⅲ级58例;地高辛组90例,男53例,女37岁,年龄19~85岁,平均 63.1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扶阳温肾法对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素的影响及临床观察。方法:选取60例中医证素辨证诊断为肾阳虚证型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病例均按高血压病的西医常规处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温氏奔豚汤,每天1剂。结果:1、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达到目标(P均〈0.01),两组治疗后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素积分均降低(P均〈0.01),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有一定优势(P〈0.05)。结论:对于临床辨证为肾阳虚的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西药基础上,加用扶阳温肾之方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能更好改善中医证素,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94年6月~1996年6月收治136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以下简称心衰)随机分为生脉注射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68例,西医治疗组(简称对照组)68例,两组具有可比性,观察其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老年性心瓣膜病引起的心衰,心功能按NYHA(纽约心脏病协会)1973年分极标准分为Ⅱ~Ⅳ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男性37例,女对例,年龄60~94岁,平均年龄70.3±6.8岁,其中冠心病32例,高心病14例,心肌病11例,心瓣膜病7例,其它4例,病…  相似文献   

12.
郝燕梅  闫德春 《北京中医》2004,23(6):342-344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准的住院患者共 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苓桂术甘汤加味加常规西医治疗 )和对照组 (西医常规治疗组 )各 4 0例 ,治疗 2周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彩色超声心动。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5。结论 中西医药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优于西医常规用药组。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和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心力衰竭(HFrEF)超声心动图 相关参数与心力衰竭(HF)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心血管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 HF 患者共 115 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或≥ 45 % 将患者分为 HFpEF 组 (LVEF ≥ 45 %)55 例和 HFrEF 组(LVEF < 45 %)60 例。按照 HF 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 阳虚水泛证。采用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患者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 (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组织多普勒二尖瓣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和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 流速度与二尖瓣环速度比(E/e''),观察不同辨证分型与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所有 HF 患者中,心肾 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的 LVEDVI、E/e'' 依次升高,e'' 依次下降;HFpEF 患者中,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 阳虚水泛证的 LVGLS 依次下降;HFrEF 患者中,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的 LVEDVI、LVESVI 和 E/e'' 依次升高,e'' 依次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FpEF 组心肾阳虚证患者的 LVGLS 明显高于 HFrEF 组,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 < 0.05);HFpEF 组气虚血瘀证患者的 LVGLS 和 e'' 明显高于 HFrEF 组,LVEDVI 和 LVESVI 明显低于 HFrEF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FpEF 组阳虚水泛证患者的 LVGLS 明显高于 HFrEF 组,LVEDVI 和 LVESVI 明显低于 HFrEF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HFpEF、HFrEF 的 中医辨证分型与超声心动图不同参数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及规律性,两者之间存在量化的关系。超声心动图参数可反 映 HF 病情进展,对其中医辩证分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1989年1月~2003年12月,以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顽固性心绞痛患者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的56例顽固性心绞痛患者,按1979年WHO心绞痛分型标准,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中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心绞痛每周发作2次以上,且可记录到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年龄54~76岁,平均67.5岁;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26例,年龄55~74岁,平均66.3岁;男17例,女9例,2组病例在年龄、病程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症状持续且对各种治疗反应较差的充血性心力衰竭[1]。笔者自1994年以来共收治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48例,其中24例患者应用硝酸甘油、多巴胺及开搏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患者均为1994年1月~1998年12月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33~89岁,平均57岁。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肺原性心脏病2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心功能按 NYHA[2]标准判定,心功…  相似文献   

16.
自1996年10月~1999年12月,笔者用参麦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5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50~80岁,平均(68.4士7.3)岁;其中冠心病20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扩张型心脏病1例;按心功能分级标准厂[1],心功能Ⅱ级4例,心功能Ⅲ级17例,心功能Ⅳ级4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4~81岁,平均(69.6±7.4)岁;其中冠心病19例,风湿性心…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96年3月~1997年10月对10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检测血清内源性洋地黄因子(sEDF)含量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诊断标准 全部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标准委员会1994年修订的心功能分级诊断标准中Ⅰ~Ⅲ度CHF。中医辨证参照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第3版)心悸病的分型标准。2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未使用或1周内未使用过洋地黄类药物者)共105例,男57例,女48例;年龄23~79岁,平均570±121岁;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3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9例,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温阳益气汤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证属心肾阳虚型患者,经近2年的临床观察,收效显著,现将资料完整的48例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02-2003年在两院住院治疗的9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证属心肾阳虚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  相似文献   

19.
我院从1997年7月~1999年12月使用心血通、参麦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38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寐,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45~80岁,平均63.4岁;病因:高心病18例、冠心病30例、肺心病20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心功能据 NYHA分级,Ⅲ级 41例、W级 3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脏病因及心功能级别上基本无差异,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肾阳虚证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前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参附注射液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加参附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NT—proBNP含量均明显降低.但参附注射液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有一定优势;两组治疗后LVEF、FS、SV、CO、CI等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参附注射液组LVEF、FS、SV、CO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但参附注射液组比常规治疗组更有优势(P均〈0.05或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对心肾阳虚证心衰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