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入栓塞治疗用电解脱弹簧圈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 于介入栓塞颅内 动脉瘤的不锈 钢弹簧圈在 生理盐 水中阳 极溶解 电化 学过程, 确定 了溶断弹簧圈的 电流范围。分析 了不同材料及 表面预处理 对不锈 钢孔蚀 电位的 影响, 为电解 脱离 弹簧圈的选择提 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介入栓塞技术对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临床效果及患者认知功能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115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资料,其中经单纯弹簧圈栓塞71例,球囊辅助弹簧圈2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3例,同期收取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测试介入栓塞术前、术后认知功能以及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单纯弹簧圈栓塞组完全栓塞29例,大部分栓塞40例,部分栓塞2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组完全栓塞16例,大部分栓塞4例,部分栓塞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完全栓塞17例,大部分栓塞3例,部分栓塞3例。与单纯弹簧圈栓塞组比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组(χ~2=6.886 2,P=0.032 0)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χ~2=15.900,P=0.000 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组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0,P=0.026 2)。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情况:单纯弹簧圈栓塞组(24.0±0.2)分与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组(24.3±0.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38 6,P=0.000 0),单纯弹簧圈栓塞组(24.0±0.2)分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21.5±0.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84 8,P=0.000 0),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组(24.3±0.2)分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21.5±0.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00 2,P=0.000 0)。结果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明显高于单纯弹簧圈栓塞和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结论不同介入栓塞技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疗效满意,并对患者认知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弹簧圈(coil)栓塞治疗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成为目前普遍应用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手段。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作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技术的重大突破,主要体现为从动脉瘤囊内填塞到载瘤动脉重塑治疗理念的转变,为巨型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FD与弹簧圈的数值模拟方法,然后列出常见的影响动脉瘤治疗效果的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参数,详细说明了FD孔率、弹簧圈填塞率与壁面切应力对改善瘤囊内血流动力学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FD与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特征,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了二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使用FD治疗巨型颅内动脉瘤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更多的研究表明FD联合疏松弹簧圈栓塞治疗时,动脉瘤的延迟破裂率与复发率更低。结论进一步说明了FD与弹簧圈栓塞巨型颅内动脉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背景:以往多采用电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但电解脱弹簧圈解脱时间较长,解脱区质地硬,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微小动脉瘤的栓塞。 目的:观察水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效果。 方法:经头颅CT检查确认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有脑叶出血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证实为颅内动脉瘤,采用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结果与结论:经过治疗,患者破裂动脉瘤致密栓塞,填塞达99%,出血得到控制。提示水解脱弹簧圈的超柔软性及对瘤体壁的顺应性,操作方便,提高了动脉瘤的致密性栓塞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的可能,应该为目前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较好的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病因,早期病死率高达35%,且反复出血者病死率高达70%以上,故及时准确地早期治疗动脉瘤尤为重要。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型栓塞材料-电解可脱弹簧圈应用,栓塞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我科自2002年8月至2006年12月应用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22例颅内动脉瘤病人,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Neuroform支架结合Matrix Ⅱ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euroform支架植入结合Matrix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并发症防治。方法对诊断颅内宽颈动脉瘤6例的病人,其中大脑前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眼动脉瘤1冽,大脑中动脉分又部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顶端1例,4例先行Neuroform支架瘤颈成形,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矬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2例先置入微导管于动脉瘤内,再释放支架后栓塞。术后3~6个月随访4例。结果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其中致密填塞4例,部分致密填塞2例,术后病人均恢复良好,4例短期随访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发生。结论Neuroform支架结合Matrix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脑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与健康的疾病。近年来新发展的介入疗法,把微弹簧圈通过插入人体动脉的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再用通电使弹簧圈解脱,留在瘤内,诱发血栓形成,使瘤闭塞。介入疗法使得一些原来难以治疗的脑动脉瘤得到有效的治疗,大大减小了病人的痛苦、危险和致死、致残率。但是,应该填充多少弹簧圈呢‘!如果填满动脉瘤,那么,不仅费用高,而且技术难,手术风险大;如果通过血流动力学研究,能够只放置一定比例的弹簧圈也达到良好疗效,就好处太大了。为r研究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简化的生物力学理论计算模型。为了数学处理…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保持载瘤动脉通畅,防止弹簧圈脱入载瘤动脉,可显著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目的:探讨Neuroform3自膨式支架在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宽颈前交通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Neuroform3自膨式支架辅助下,采用弹簧圈介入栓塞32例宽颈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41-71岁,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32例患者技术操作顺利,宽颈前交通动脉共置入32枚Neuroform3支架,弹簧圈置入顺利,释放位置满意,技术成功率达到100%。在Neuroform3支架辅助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完成后造影显示,32枚动脉瘤完全栓塞30枚,占94%;部分栓塞2枚,占6%。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平均住院6.3 d。32例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再行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再次脑出血、脑血管栓塞或动脉瘤复发。表明在Neuroform3自膨式支架辅助下采用弹簧圈介入栓塞治宽颈前交通动脉瘤,材料与宿主生物相容性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汇总分析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2008PubMed数据(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有关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研究,英文检索词为"aneurysm of brain,spring r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embolism",中文检索词为"脑动脉瘤,栓塞,弹簧圈,血管内治疗"。排除重复性研究。计算机初检得到54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保留14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纳入的14篇文献显示,栓塞前需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颅内循环情况,并测量动脉瘤颈、瘤体大小。微导管到位后,一般不行超选择造影,以避免动脉瘤破裂。选择合适的导管、导丝至关重要。要选择与动脉瘤大小相当直径的弹簧圈,放置时要尽可能使其沿着动脉瘤的壁盘旋缠绕。形成初步"筐架",以利于其他弹簧圈在"筐架"中盘旋。尽量做到弹簧圈在动脉瘤内致密填塞,以免动脉瘤复发。最后一个弹簧圈不宜过长,避免难以完全填入。弹簧圈在解脱前均应造影证实其在动脉瘤内,确保载瘤动脉通畅。操作过程要轻柔,导丝、导管前进一段路程后要注意轻轻回撤少许,以卸掉因所过弯曲较多而产生的张力,防止产生"疏忽前跃"现象,导致刺破动脉瘤。结论: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是治疗脑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效果确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介入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径路,可脱球囊和电解可脱式铂金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其中1例伴有颈外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联合颈外动脉弹簧圈栓塞。结果10例CCF患者栓塞均获成功,其中7例栓塞后保持颈内动脉通畅,3例栓塞后同时栓闭同侧颈内动脉。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CF的介入治疗创伤小,疗效好,是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医用钛合金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材料是目前临床骨科中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材料之一。临床应用的金属材料主要包括: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合金及记忆合金等。传统的不锈钢、钴基合金,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如生物相容性差,组织反应严重:耐磨性差,金属离子溶出,导致金属离子的致敏、致癌反应:弹性模量高,易产生应力遮挡等。近几年来,钛合金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组织相近的弹性模量及在生物环境下优良的抗腐蚀性,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Co-Cr合金、不锈钢在临床应用中的主导地位,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并有逐步取代Co-Cr合金、不锈钢内植入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Mimics三维重建软件结合CT穿刺弹簧圈定位在肺小结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肺小结节病例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试验组术前实施Mimics软件三维重建且弹簧圈定位。采用肺功能测定仪于手术前和手术后第7天检测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自主通气量(MVV)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引流量、楔形切除肺组织体积、闭合器钉仓数量、住院总费用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FVC、FEV1和MVV均升高,且试验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小结节患者术前行Mimics三维重建软件结合CT穿刺弹簧圈定位可为手术提供精准导航,提高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肺部功能。  相似文献   

13.
新型医用不锈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有医用植入不锈钢由于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但其中含有的镍元素由于腐蚀溶出,除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外,还存在致畸、致癌的危害性。本文研究了新型医用无镍不锈钢(BIOSSN4)的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和血液相容性等。与传统使用的医用316L不锈钢相比,BIOSSN4具有更好的强韧性配合,优良的耐蚀性和血液相容性,这种优势将会为其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开颅夹闭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和复发率相当,但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更为明显,预后恢复更加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弹簧圈填充密度对乙状窦憩室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规律。方法 首先根据一名搏动性耳鸣患者的CTA影像数据建立个性化的乙状窦血管几何模型,然后采用连续的3D Timoshenko梁单元对弹簧圈离散化,建立不同填充密度的弹簧圈模型,最后采用瞬态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研究弹簧圈栓塞后憩室内血流动力学变化。采用血管壁面压力、壁面剪切力、血流速度流线和憩室低流速区域体积占比等参数来评估不同填充密度下憩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在低填充密度下随着填充密度的增大,憩室平均壁面压力Pavg和憩室平均壁面剪切力WSSavg降低。高填充密度下,增大填充密度以上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 高的填充密度有利于憩室内血栓形成的血流动力学环境,憩室内低流速区域体积占比增大,有利于憩室内血栓形成的血流动力学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Solitaire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Solitaire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的8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所有患者术中支架均顺利到位,放置满意,术中无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2.9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一例死亡,无再出血及栓塞等症状。术后6个月按GOS评分评定远期生活质量,患者恢复良好率或轻残率为87.5%(7/8)。术后1a复查血管造影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载瘤动脉及毗邻的血管均保持通畅,无支架或弹簧圈移位发生;7例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塞;1例患者动脉瘤残留或复发。影像学治愈率87.5%(7/8)。结论:血管内Solitaire支架植入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微弹簧圈介入治疗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明显的疗效和安全性,但是术后容易造成穿刺部位血肿、脑动脉瘤再破裂、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机体恢复和生活质量,因而必须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本文主要分析微弹簧圈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护理措施,旨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袁燕 《医学信息》2007,20(2):189-190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管腔局部的异常扩张,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现代神经放射学的发展,使绝大多数的颅内动脉瘤都能通过血管内栓塞而治愈,从而免除开颅手术。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uglimiDetachable Coil,GDC)血管内途径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48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其原因多由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血流改变、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炎症等多重因素造成动脉壁结构的改变[5],也有文献报道,非先天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9]。瘤体破裂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 hage,SAH)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和功能障碍。其病死率、致残率极高。首次出血幸存者若得不到及时正确处理,3w内有40%病例发生再出血[2],且再出血的病死率高达80%[1];首次发病6个月内再出血率为30%~50%,再次出血病死率25%~35%[3]。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血管痉挛发生率25%~30%[4],是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颅内动脉瘤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开颅手术。1973年诞生了颅内动脉瘤的介入疗法。介入的发展包括可脱星球囊技术、游离弹簧圈、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和电解弹簧圈(GDC,EDC)技术等几个阶段。特别是GDC的问世,使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有了历史性的突破。目前在欧洲地区,80%的动脉瘤首选血管内介入治疗,北美地区为40%,而国内则为15%~20%[5]。为降低死亡率,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动脉瘤显得尤为重要,血管内介入手术具有微创、痛苦小、并发症少、相对安全、恢复快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认可,现将此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2例患者。A组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方式进行治疗,B组采用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方式进行治疗。采用RS评分、Raymond评分和GOS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RS评分方面,A组为(0.23±0.57)分,B组为(2.48±0.96)分,A组低于B组(P<0.05);Raymond评分方面,A组Ⅰ级发生率为92.24%,B组为78.57%,A组高于B组(P<0.05);GOS评分方面,A组5分的发生率为92.86%,B组为73.81%,A组高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A组为2.38%,B组为21.43%,A组低于B组(P<0.05)。复发率方面,A组无一例复发,B组复发率为4.76%,A组低于B组(P<0.05)。结论: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临床效果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关键词】颅内破裂动脉瘤;Lvis支架;弹簧圈血管内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