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336例门诊包皮环切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336例包皮环切术患者手术前、中、后的心理反应,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及时的心理干预,正确应用疏导法及现身说法,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术中做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泄露患者的隐私;术后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指导,详细介绍术后护理的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认为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伤口愈合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心理诱导对成人包皮环切术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100例在术前进行心理诱导,并将患者预约时、术前15min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率(HR)、收缩压(SBP)值与对照组100例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诱导后SDS、SAS、HR、SB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对成人包皮环切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诱导,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4.
丁建芳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3,(12):2742-274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进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患者进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对照组患者不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康复时间、疼痛持续平均时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康复时间及疼痛持续平均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最大化的防治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患平均康复时间和病患疼痛时间,给予患者心灵上的安慰,有助于患者身心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5.
院内外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包皮环切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内外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包皮环切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2例外科门诊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按手术预约单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院内外一体化护理干预。院内护理干预:在建立良好干预基础上,从认知、心理、行为方面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院外护理干预:培养自我护理能力,帮助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并进行随访与咨询。比较两组术中恐惧、疼痛程度及切口愈合率、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恐惧、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率、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外科门诊包皮环切术患者行院内外一体化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术中的恐惧程度,减少手术带来的疼痛,提高切口愈合率和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张青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28):88-89
儿童在围手术期会经历从心理到生理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其中心理应激主要由于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造成。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对儿童的关注更加重了患儿的焦虑程度。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采用术前与患儿家长交流消除与减轻其焦虑、术前患儿与病友交流、诱导期家属陪同的方法缓减患儿焦虑,与常规术日由医师接患儿进手术室的方法比较: 相似文献
7.
8.
包皮过长和包茎是男性外生殖器的常见畸形,可以引发感染,诱发阴茎癌,诱发女性性伴侣的宫颈炎或宫颈癌等多种疾病。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包皮环切术。本院对129例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150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商环组和传统组75例。商环组予以商环包皮环切术;传统组予以传统包皮环切术。对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商环组手术时间4.9±1.1min、出血量2.6±1.8ml、患者满意为98.7%(74/75);而传统组手术时间27.3±4.2min、出血量6.12±2.1ml、患者满意为84.0%(63/75),两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商环包皮环切术在临床治疗包皮过长、包茎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且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患者满意高,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秀芹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3,(10):2240-2242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包皮环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包皮环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伤口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部系统干预对机械通气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2007年4月-2008年3月实施机械通气的85例病人作为实验组,2005年1月-2006年12月实施机械通气的9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护理部通过成立机械通气护理指导小组,制定机械通气护理规范,对ICU护士进行机械通气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培训,对机械通气病人组织护理会诊和监控护理质量的方法实施系统干预.而对照组病人未接受过护理部的系统干预.比较ICU护士接受培训前后的考试成绩及干预前后护士工作情况,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士培训前后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感觉实施护理部系统干预后护理机械通气病人的工作得心应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部系统干预有利于提高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术后4个月时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中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生理机能、性生活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2组患者均采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心理状态,并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2h PG、Hb Alc、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心理状态及血糖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的影响。 [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 ,按区域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将筛选出的符合标准的老年抑郁病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 ,对干预组病人进行 3个月的心理干预 ,3个月后两组进行GDS评分及抑郁障碍缓解率的比较分析。 [结果 ]干预前两组GDS分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3个月后干预组G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障碍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老年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 ,提高抑郁病人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行为因素干预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心理行为因素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出院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出院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08.00±0.8),(106.00±0.7)mmHg,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出院后(125.33±0.9),(120.00±0.8)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31,116.67;P〈0.05);干预后及出院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行为因素干预能有效的纠正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不良的心里行为因素,提高血压控制率,从而帮助患者康复,降低心血管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87例子宫内膜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心理干预能改善子宫内膜癌化疗病人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