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诊断(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提高CT检查对本病价值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8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硬膜下出血10例,脑内出血4例,脑室内出血2例。结论 CT检查可确定颅内出血的部位和范围,是诊断维生素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何萍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3):1111-1112
目的评价CT在诊断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有完整临床及影像资料的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病例的临床CT表现。结果硬膜下血肿12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实质内出血10例,硬膜外血肿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室内出血1例。结论颅脑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既可确定出血部位及程度,同时也是对临床疗效的观察和预后判断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何萍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111-1112
目的 评价CT在诊断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有完整临床及影像资料的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病例的临床CT表现。结果 硬膜下血肿12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实质内出血10例,硬膜外血肿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室内出血1例。结论 颅脑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既可确定出血部位及程度.同时也是对临床疗效的观察和预后判断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三年来经临床确诊的维生素K缺乏症19例,着重观察颅内出血的CT表现;结果CT显示颅内出血率89.5%,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多见,其次为硬膜下血肿(SDH)和脑内血肿(IPH),脑室内出血(IVH)较少见,有2个以上部位出血者占53%,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大面积脑梗死,随访复查呈现脑软化灶和后遗证表现;结论CT检查可准确显示颅内出血的部位、范围及程度,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三年来经临床确诊的维生素K缺乏症19例,着重观察颅内出血的CT表现;结果:CT显示颅内出血率89.5%,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多见,其次为硬膜下血肿(SDH)和脑内血肿(IPH),脑室内出血(IVH)较少见,有2个以上部位出血者占53%,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大面积脑梗死,随访复查呈现脑软化灶和后遗证表现;结论:CT检查可准确显示颅内出血的部位、范围及程度,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CT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确诊的33例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CT征像.结果: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蛛网膜下腔,本组病例几乎全部有蛛网膜下腔出血93.93%(31/33),其次是脑实质及硬膜下78.78%(26/33),脑室内出血少见本组仅1例.混合出血也是本病CT特征的一个显著特征,本组混合性出血占81.82%(27/33)结论:CT检查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诊断具有非常霞要的价值,可确定颅内出血的部位及范围,也可用于随访疗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各种穿刺术治疗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疗效.方法 28例颅内出血患儿其中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及7例侧脑室出血、脑实质出血患儿均实行反复腰椎穿刺术;4例硬膜下血肿患儿采取硬膜下血肿穿刺术;5例脑室内出血患儿行侧脑室引流术.结果 28例有2例死亡;有1例放弃治疗;余25例病情好转痊愈出院.结论 各种穿刺术治疗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操作方便,价格便宜,要求条件易于满足,疗效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迟发件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24例新生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所有病例均行常规颅脑CT平扫。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硬膜下出血14例,脑实质出血2例,脑室内出血3例。颅内单部位出血14例,多部位出血10例。结论:颅脑CT扫描对新生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诊断有重要的作用,对指导临床进行早期合理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晓燕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3):745-746
目的探讨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CT诊断。方法对我院经临床证实的32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硬膜下出血10例,脑实质出血7例,脑室内出血5例,大部分为多部位混合出血,出血量8~20ml。结论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及硬膜下出血多见,出血量多,CT对本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8例维生素K缺乏症并发颅内出血婴儿的CT所见:均有硬膜下血肿,5例有脑内血肿,5例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与脑内血肿的分布有一定特点。多数病例于硬膜下血肿的同侧呈现“半球水肿样”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迟发性维生素K(Vit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18例的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平扫,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单部位出血8例,多部位混合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次,硬膜下出血6例次,脑实质内出血5例次,脑室内出血2例次;合并脑水肿3例次。其CT特点是:(1)多部位出血;(2)出血量较多;(3)合并脑水肿。结论CT是诊断迟发性Vit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CT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CT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儿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CT确诊的173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CT表现.结果 2个或2个以上部位出血共124例(71.68%),常为硬膜下、蛛网膜下腔、脑实质多部位混合性出血,可伴有缺氧缺血性脑病及大片脑梗塞.硬膜下、蛛网膜下腔出血吸收较完全;出血量多,脑内血肿较大,特别是伴大片脑梗塞者常有脑软化灶后遗改变.结论 CT检查可早期确定颅内出血部位及范围,了解是否伴有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梗塞、脑疝等并发症,并且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观察疗效、了解病情发展和判断预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的B超形态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对43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患儿进行了床边头颅B超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头颅B超表现:脑实质出血16例,脑室内出血8例,硬脑膜下腔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两处或两处以上6例。43例经CT检查或手术证实,其中有2例脑室内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漏诊。结论:B超对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具有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雪斌  周珉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353-1354
目的 :评价 CT在小儿颅内出血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分析 6 9例经临床确诊患儿的临床和 CT影像资料。结果 :出血原因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30例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 9例 ,脑血管畸形 7例 ,脑动脉瘤 3例 ,烟雾病 2例 ,化脓性脑膜炎 10例 ,颅脑外伤 8例。出血部位 :单纯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 6例 ,脑室内出血 6例 ,脑实质出血 4例 ,硬膜下出血 11例 ,混合性出血 13例。结论 :CT是诊断小儿颅内出血首选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小儿颅内出血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曾冬明  王小宜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2):177-180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特点。方法对4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人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中,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86%);其中12例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2例合并脑室内出血,2例合并脑实质内出血,1例合并硬膜下出血;脑室内出血3例(7%),2例合并HIE;室管膜下出血2例(4%);脑实质出血2例,1例合并脑实质出血(IPH)和HIE;硬膜下出血3例(7%),均合并头皮下血肿。结论CT检查能对新生儿颅内出血作出准确的诊断,能精确显示出血部位、程度及分型,这些改变与病因、预后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诊断价值,提高CT检查对本症诊断的认识。方法对15例临床确诊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硬膜下和蛛网膜下腔为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其次为脑实质。多部位混合性血肿,以单侧为主,可伴有脑水肿及大面积脑梗死。结论CT检查能快速准确地显示颅内出血的部位和范围及其并发症,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本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诊断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0例婴儿临床资料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亦有硬膜下出血、脑内出血及脑室出血,而多发性出血灶是本病CT表现的显特点。结论:CT检查对颅内出血诊治、随访观察及预后判断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CT表现及并发症。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3年25例明确诊断维生素K缺乏的婴儿头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儿均有颅内出血,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颅内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3例;脑室血肿2例。结论:CT检查可以确诊本病,并可确定出血部位与范围,能发现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减少病死率与后遗症发生率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萍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5):150-150
目的 对20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特征.方法 采用PHILIPS800全身螺旋CT机平扫.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185例,占92.5%;脑内出血8例,占4.0%;脑室出血5例,占2.5%;硬膜下血肿2例,占1.0%.结论 (1)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类型.多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生产过程中多有轻、中度窒息史;(2)脑内出血多合并重度窒息史;(3)脑室出血多在脑室后角形成血--脑脊液平面;(4)硬膜下血肿多合并皮下血肿,有产伤史.  相似文献   

20.
张振斌  王中春  翟晓勇 《安徽医学》2012,33(9):1220-1221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从而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有完整临床与影像资料的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病例的CT表现。结果蛛网膜下腔为最常见出血部位,其次是硬膜下,脑实质及脑室,脑室内出血可伴有梗阻性脑积水、脑水肿、脑梗死等并发症。结论 CT能快速准确显示颅内出血部位、出血量并能显示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故CT检查对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