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父母性格特征和家庭环境特点及其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的关系,为预防由于父母性格问题导致的孤独症儿童养育环境不良因素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成人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79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和79例正常儿童的父母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ASD组儿童父亲掩饰程度、母亲内外向、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得分均低于正常组(t值分别为-2.95,-2.33,-2.50,-3.15,-3.41,-3.15,-3.92,-3.42,P值均<0.05);病例组儿童家庭矛盾性、父亲神经质和母亲神经质得分高于正常组(t值分别为-2.50,2.29,2.23,P值均<0.05).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矛盾性、知识性、组织性、控制性、父亲掩饰程度、母亲内外向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父母性格偏离,家庭环境不良,且与患儿发病有关.应重视父母的心理健康及家庭环境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TM version 4.0,PedsQL TM 4.0)中文版普适性核心量表、自制家庭环境量表对儿童及其父母评估。对92例ADHD患儿和88例正常儿童进行生存质量和家庭环境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ADHD儿童生存质量评分总分比对照组低,父母报告评分总分比对照组低。ADHD儿童父母的生存质量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领域中都明显低于正常组父母。儿童的生存质量受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教养方式、父母间关系和社区环境等因素影响。结论 ADHD组儿童的生存质量受到明显的影响,应进一步完善ADHD儿童的治疗方案,为患儿及其家庭成员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提高ADHD儿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原发性癫痫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家庭因素,为癫痫患儿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35例原发性癫痫患儿和35例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进行对照研究,并就家庭因素与癫痫患儿行为问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癫痫患儿的行为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1);癫痫儿童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较正常儿童父母显著增高(P0.05);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相比正常儿童家庭明显降低(P0.05),而矛盾性和控制性则明显升高(P0.05);父母教养方式结果显示癫痫组儿童的父母情感温暖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家庭组(P0.05),而父母拒绝否认、母过份干涉与保护因子得分均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父母抑郁情绪得分与癫痫患儿行为问题总分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原发性癫痫患儿存在一定的行为问题,相关家庭因素可能是导致其行为异常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家庭环境特征。 【方法】 应用程灶火等设计的《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手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79例ADHD儿童及71名正常儿童进行评定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生活质量评分中,ADHD组的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识、认知成分、焦虑体验、情感成分总体满意度得分均低于正常组(P<0.05或<0.01);2)家庭环境评分中,ADHD组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组织性得分均低于正常组(P<0.05或<0.01),矛盾性、独立性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 【结论】 ADHD儿童生活质量低下,家庭环境不良,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孤独症患儿对其父母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有关机构展开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普适性生存质量测定量表(SF-36),对90例孤独症患儿父母及120例正常儿童的父母进行评定。结果 1)孤独症组父母的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评分均低于正常父母组(P<0.01);2)低功能孤独症组的父母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高功能孤独症组(P<0.01);3)患儿家长的生存质量与患儿病情程度呈负相关,与智力水平呈正相关 (P<0.01)。 结论 孤独症儿童对患儿父母生存质量有影响,低功能孤独症患儿则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了解孤独症患儿家长的个性及心理状况,从而更好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治疗。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例孤独症患儿家长的个性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与正常儿童家长进行比较。结果孤独症患儿家长EPQ中,N、L、E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孤独症患儿家长SCL-90评定结果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孤独症患儿家长具有内向、神经质个性倾向,在心理上都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敌对等方面的症状,给家长适当的心理支持治疗,能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的进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功能性便秘患儿心理行为及气质、家庭环境特征,为儿童功能性便秘的预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确诊为功能性便秘的106例患儿和212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由其家长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气质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儿童多动行为调查表。 【结果】 1)功能性便秘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22.64%)高于健康对照组(12.26%)(P<0.05),4~5岁功能性便秘男童体诉、不成熟、攻击三个因子得分和女童社交退缩、抑郁、肥胖、分裂样四个因子高于对照组相应因子得分(P<0.05);6~11岁功能性便秘男童抑郁、强迫性、多动、攻击性四个因子得分和女童分裂样强迫性、体诉、违纪三个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相应因子得分(P<0.05)。2)功能性便秘组儿童在规律性、适应度、坚持度和注意分散度四个气质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3)家庭环境方面功能性便秘患儿的亲密度、知识性、独立性、控制性四个方面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矛盾性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功能性便秘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有独特的气质特点,家庭环境不良,应给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父母生存质量对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父母生存质量对学龄儿龄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 (CRT C2 )、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及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对 196 1名城乡 7~ 12岁学龄儿童进行心理发育测试 ,同时采用WHO生存质量量表 (WHOQOL BREF)对其父母进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父母生存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生存质量 4个领域除社会关系领域外城市均明显高于农村。单因素分析发现 ,父母生存质量对学龄儿童心理发育有明显影响。生理、心理领域得分均对儿童智力、个性发育有显著影响 (P <0 0 0 1) ;4个领域得分对儿童行为的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父母生存质量是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提高家长的生存质量 ,对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父母生存质量对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父母生存质量对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CRT—C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1961名城乡7~12岁学龄儿童进行心理发育测试,同时采用WHO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其父母进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父母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领域得分均对儿童智力、个性发育有显著影响(P<0.01);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对儿童行为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父母生存质量是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改善家庭生活质量、提高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满足家庭成员对生存环境的需求,尤其是提高农村家庭成员的生存质量,对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在儿童孤独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符合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的80名儿童孤独症者为病例组,具有可比性的160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进行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儿童比较,病例组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层次较高,家庭的亲密度、娱乐性得分较低,而矛盾性得分较高(P<0.05);单亲或重组家庭,主要由(外)祖父母照顾、过分溺爱、放任自流、让孩子独自玩耍、家长不予理睬是儿童孤独症的促进因素,而经常与孩子玩耍、带孩子看书、讲故事,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是儿童孤独症的抑制因素。结论:儿童孤独症的发生与家庭诸多因素有关,应加强对儿童抚养人孤独症防治知识的普及,创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采取适当的教养方式,减少儿童孤独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