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骶管内囊肿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影像学和脊柱外科技术的提高,骶管内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相应提高,我院自1998年5月-2001年1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骶管内囊肿16例,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胸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总结胸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的方法,评价其手术疗效.方法:对24例胸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椎管内肿瘤以髓外硬膜内型多见,肢体麻木、无力及胸腹腰背疼痛为其主要症状,MRI检查能作出精确的定位诊断及辅助定性诊断,经手术彻底切除后恢复良好。结论:MRI是辅助诊断胸椎管内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早期彻底切除肿瘤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06经手术证实为胸椎管内化生性脊膜瘤1例的诊治经过,以提高对胸椎管内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颈椎管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30例颈段椎管内肿瘤进行微手术和方法适应进行探讨。方法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经MRI扫描确诊。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手术入路。结果肿瘤全切17例,部分切除+减压13例,治愈19例,好转11例。结论强调显微外科对颈段椎管内肿瘤切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胸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的方法,评价椎管内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摘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6年。2004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34例胸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提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的方法。结果本组术后无1例神经损伤加重,亦无切口感染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自术后第二天起症状缓解,双下肢感觉、肌力、浅反射、腱反射是逐渐恢复和病理反射消失。术后随访1-6个月,完全恢复30例,好转4例,优良率是100%。结论通过症状、体征及MRI可早期诊断胸椎管内肿瘤,早期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椎管内肿瘤,具有解剖层次分明、肿瘤切除完全、避免对脊髓、神经根的损伤,是提高全切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倪峰  李红伟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0):691-692
第三脑室肿瘤是颅内较常见肿瘤之一,由于第三脑室周围均为重要结构,且肿瘤位置深在,术中暴露不充分。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且严重。因此,第三脑室肿瘤切除一直是神经外科难点手术之一。以往我们多采用单纯分流术暂时缓解症状。我院自2002年9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第三脑室肿瘤14例,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胸椎单脊椎肿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胸椎单脊椎肿瘤通过后路一期病椎切除、单纯植骨支撑融合或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达到切除病灶并同时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胸椎单脊椎肿瘤患者行后中一期全脊椎切除、环脊髓减压,同时进行后路单纯植骨融合或椎间钛网支撑植骨,应用后路CD、TSRH或Scofix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男3例,女15例;年龄14-58岁,平均23岁。T41例,T51例,T62例,T84例,T93例,T104例,T112例,T121例。病理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4例,血管瘤2例,骨母细胞瘤2例,神经鞘瘤1例,骨巨细胞瘤5例,单发骨髓瘤1例,转移瘤3例。术前Frankel分级:A组6例,B级7例,C级3例,E级2例。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16例脊髓功能障碍者,12例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所有患者局部疼痛均消失。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瘫痪加重,1例出现脊柱滑脱。术后平均植骨融合时间为3个月。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复发;1例神经鞘瘤患者1年后局部出现包块,取活检报告为恶性肿瘤(未报组织学类型),4个月后死亡;1例肺癌转移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其余病例存活至今。结论:对于胸段脊椎肿瘤行后路手术可一期实施单脊椎肿瘤彻底切除,并通过椎体间钛网支撑或植骨及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9):1816-1817
[目的]探讨保留关节突椎板切除术在治疗胸椎管内肿瘤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本科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例胸椎管内肿瘤患者,诊断明确且均接受后路手术治疗,5例患者均行保留关节突2/3以上的椎板切除术,在此基础上行胸椎管内肿瘤摘除。手术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进行评估计算,改善率=[(随访得分-术前得分)/(17分-术前得分)]×100%,根据脊柱Cobb角有无增大,判断脊柱稳定情况。[结果] 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JOA评分从术前的平均(7.52±1.24)分(5~10分)提高至术后的(16.54±1.74)分(16~17分),平均改善率为94.70%。所有患者未出现Cobb角增大。脊柱矢状位力线无明显改变,未出现脊柱不稳,随访时脊柱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保留关节突的椎板切除术能够在保留脊柱稳定性的情况下实现胸椎管内肿瘤的摘除,是胸椎管内肿瘤摘除术的可靠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颅底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报道颅底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底肿瘤26例的临床特点总结手术。结果:26例颅底肿瘤中,手术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4例,死亡2例,术后随访到24例,脑神经损害或症状加重3例,其余病例全部好转或冷痊愈,全切除的病例术后3-6个月及1年复查MRI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眶上入路和眶颅颧入路是前、中颅底肿瘤较理想的手术径路,颅中、后窝肿瘤的手术治疗应把经岩骨乙状突前入路作为主要选择,颅底和硬脑膜重 颅底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胸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胸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特点,评估显微外科切除疗效。方法:35例胸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改变、显微外科切除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9例髓外肿瘤中,89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未见任何手术合并症,受压症状解除快,疗效佳,优于普通手术切除的20例;6例髓内肿瘤中,采用显微外科切除4例,肿瘤切除率约为70%,普通手术切除率约25%。结论:依据影像学特点,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具有解剖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11.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技巧,以求提高疗效。方法 对近5年来用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室管膜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6例星形细胞瘤,只有1例镜下全切;3例神经鞘瘤全切除。术后15例神经系统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髓内良性肿瘤应尽可能做到全切除,术前神经系统中度损害的病例,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经肩胛下胸腔入路的上胸椎肿瘤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索上胸椎肿瘤外科治疗的新途径。方法:采用经肩胛下胸腔入路行上胸椎肿瘤切除,脊髓减压,钢筋骨水泥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本组6例中无手术死亡及纵膈内重要血管,神经及胸导管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术后随访3-13个月,6例患者肌力损害及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经肩胛下胸腔入路切除上胸椎肿瘤,手术视野开阔,病变节段显露清楚,内固定操作简易,并发症少,是处理上胸椎病变的又一较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13.
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经显微手术治疗的31全 髓髓内肿瘤,对肿瘤病理类型,临床症状、手术时机、手术切除技巧及常见肿瘤的手术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全切除肿瘤29例、2例星形细胞瘤次全切,我手术死亡及手术致残者,术后神经系统功能多数得以恢复或改善。结论:显微手术是脊髓髓内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用微创性手术技术早期切除肿瘤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延颈髓肿瘤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诊断,及手术时机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延颈髓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切除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12例延颈髓肿瘤中全切除11例,占91.67%,1例纤维坏死组织近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率,全组病例临床表现均得到改善。结论:延颈髓肿瘤可通过MRI检查作出正确诊断,对绝大多数肿瘤可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对恶性肿瘤应辅以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5.
颈段椎管内肿瘤约占全部椎管肿瘤的 1/ 3,是椎管内肿瘤的相对好发区域[1] 。以髓外的神经鞘瘤、脊膜瘤和髓内的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等较为多见[2 ] 。由于肿瘤压迫延髓和颈髓 ,不仅可以影响其下的运动感觉 ,更可影响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的运动。因此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历来具有较高风险 ,特别是颈髓髓内肿瘤的手术治疗。作者自 1996年 10月— 2 0 0 2年 1月期间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 2 8例。效果理想。1 临床资料本组共 2 8例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2 4~ 5 6岁 ,平均 4 1岁。病史 2月~ 3年 ,平均 4 .2月。均表现为颈部疼痛和不…  相似文献   

16.
颈胸椎连接段骨折脱位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在颈胸椎连接段骨折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自1997年以来共收治21例颈胸椎连接段骨折脱位的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24小时内4例、2~7天9例、8~14天3例、4周以内5例,均为骨折脱位,其中C6、7 7例,C7 9例,T1 5例。均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6例、C级9例、D级3例。手术行前方入路,骨折椎体大部分切除彻底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并使用前路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结果全组21例,除因合并肺部感染死亡1例外,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3年,平均21个月,植骨全部融合,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A级2例、C级1例、D级9例、E级8例,脊柱序列正常,无内固定失败。结论前路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骨折脱位复位满意,节段稳定性好,是治疗颈胸椎连接段骨折脱位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脑干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干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及神经影像学特点,及其手术适应证、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脑干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应用于5例脑桥肿瘤,3例延髓肿瘤,2例位于脑桥下段累及延髓上部的肿瘤;4例采用枕下乳突后人路,应用于2例脑桥肿瘤,1例延髓肿瘤,1例主体位于脑桥侧方累及部分中脑的肿瘤;3例中脑不同部位肿瘤分别采用枕下幕上入路、颞枕下入路及翼点入路.结果 病变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5个月~4年,总体效果良好,7例恢复正常生活,4例可从事轻微体力活动,3例生活基本自理,2例需人照料,1例因肺部感染于出院后6个月死亡.结论 适宜的手术入路和精细的显微外科技巧,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例1,患者,男性,46岁。因双下肢无力,行走不便8个月余入院。曾因上腹部疼痛就诊院外多家医院,按胆囊炎、胃炎应用药物针对胃炎、胆囊炎的治疗后未见疗效,应用止痛药物可暂时缓解。近来病人症状逐渐加重,就诊本院。入院查体:脊柱无侧弯畸形,双下肢跛行,需人搀扶;T7、8棘突间隙轻压痛及叩击痛;双下肢肌力减弱,3级,肌张力高。皮肤感觉自脐以下减退。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减弱。双髌阵挛及踝阵挛阳性。双膝腱及跟腱反射活跃,双巴氏征阳性。行胸段MRI检查示:T7、8椎体水平髓外硬膜内占位,考虑神经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世界显微外科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52,自引:49,他引:3  
显微外科(Microsurgery)是利用光学放大,即在放大镜或手术显微镜下,使用显微器材,对细小组织进行精细手术的学科。它是现代外科技术中的一项新进展,是外科手术治疗、组织器官移植过程中的一项新手段。  相似文献   

20.
颈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我院于 1993年 7月~ 1997年7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颈椎管肿瘤 19例 ,就其诊断方法及治疗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讨论。临床资料 本组男 11例 ,女 8例。年龄 4~ 6 8岁 ,平均 39 3岁。病程 :发病至就诊时间 2 0d~ 6年 ,平均 2年 1个月。其中 1个月以内 2例 ,1个月~ 1年8例 ,1~ 2年 3例 ,2年以上 6例。主要表现为枕颈部、颈肩部疼痛或不适 ,四肢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障碍。首发症状根性痛者 6例 ,四肢感觉、运动障碍者 13例 ,其中上行性神经损害表现 6例 ,下行性神经损害表现 7例。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 Sequard综合征 ) 6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