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用OGTT方法分析正常空腹血糖的老年患者对葡萄糖的耐受性,为尽早诊断和防治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把至少两次检验空腹血浆血糖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的74例住院老年患者,分为FPG<6.1mmol/L(NFG组)和FPG≥6.1mmol/L(IFG组),两组分别进行OGTT,测量各组BMI,血压、血脂等指标,按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糖耐量异常(IGT)和可疑糖尿病(可疑DM)3组,比较组间及组各向指标的差异及血糖的相关性。结果:NFG和IFG两组分别发现NGT11、9例、IGT33、10例,可疑DM6、5例。各组之间BMI有显著差异,并与餐后2小时血糖呈正相关,结论:OGTT对老年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明显减少DM和IGT漏诊,特别对于BMI偏高的老年患者尤其重要,提示OGTT应作为所有老年患者健康查体和入院诊断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糖尿病早期诊断的探讨黄效生,林青,孙连棣江苏省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21009)为探讨老年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我院老年科对近3年来收治的926例老年病人常规测定了空腹及饭后2小时血糖、尿糖。除外已有糖尿病史的17例.选取血糖尿糖异常或无异常而有...  相似文献   

3.
付文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2,(8):100+103-100,10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地位。方法对204例患者(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的检测,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餐后2 h血糖(OGTT2h),对HbAlc与FPG,OGTT2h之间关系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分别应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和近几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部分专家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HbAlc与FPG,OGTT2h之间具有显著的直线相关的相关关系:HbAlc与FPG(r=0.797,P〈0.001);HbAlc与OGTT2h(r=0.844,P〈0.001)。两种糖尿病诊断标准相同诊断为77.2%(152例)。结论 HbAlC与FPG,OGTT2h之间具有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FPG,OGTT2h的改变对HbAlC的影响是显著的,HbAlc检测对可疑糖尿病人是用运动、饮食还是药物治疗的诊断中,对WHO诊断标准起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医中药防治糖耐量减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耐量减低(葡萄糖耐量减低,IGT),系指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一种特殊的代谢状态。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75g葡萄糖的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糖7.8~11.0mmol/L。一般认为,IGT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易转化为2型糖尿病,又易发生心、脑等大血管病变,且尚不能排除其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可能性,所以,积极防治IGT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王联耀  李江 《西部医学》2012,24(11):2110-2111
目的了解具有糖代谢异常危险症状患者初诊Ⅱ型糖尿病(T2DM)、糖尿病前期(IFG、IGT)的临床特征。方法242例患者根据空腹血糖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t(OGTT)服糖2小时后血糖分为4组:正常血糖(NOR)、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T2DM,对各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进行分析,并对各组在不同HBAlc浓度中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出IFG24例,IGT79例,T2DM63例,NGR76例,阳性率68.59%。结论加强对伴有糖代谢异常危险症状患者的筛查,行OGTT,可有效提高初诊T2DM、糖尿病前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唐豫平 《农垦医学》2011,33(4):326-328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切点下调对糖尿病、糖调节受损(IGR)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121团50岁以上无糖尿病、糖调节受损(IGR)史人群(共800人)进行调查,测定他们的空腹血糖,空腹血糖≥5.6mmol/L的人员参加复检,行OGTT(127人),分析新诊断的糖尿病及IGR情况。结果:127人中新诊断糖尿病有50人,新诊断IGR共27人,其中IGT19人。复检空腹血糖5.6~6.09 mmol/L 20人,其中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有7人(35%),达到IGT诊断标准的有3人(15%);复检空腹血糖6.1~6.99 mmol/L 35人,其中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有17人(49%),达到IGT诊断标准的有10人(28%)。结论:空腹血糖切点的下调有利于减少糖尿病、IGR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7.
糖调节受损(IGR)是任何一种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中间阶段,其中又分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为提高IFG对发生2型糖尿病的预测能力,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近日提出了有关IFG下限诊断切点的建议(中华医学杂志,2005,83:1947):①降低IFG下限的诊断切点,即从6.1mmol/L降至5.6mmol/L。②IFG上限的诊断切点不变,仍为〈7.0mmol/L。由此,IGR可分为空腹血糖(FPG)≥5.6mmol/L,但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2 hPG)〈7、8mmol/L的单纯IFG;FPG〈5.6mmol/L,但OGTT 2 hPG在7.8~11.0mmol/L之间的单纯IGT及二者兼有等三种状态。③在下调IFG诊断切点后,所有FPG≥5.6mmol/L的个体均应接受OGTT,以将人群中的IFG+IGT划分出来,此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尿糖的相关性,探讨我院近年来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指标。方法对我院近年来300例糖尿病患者HbA1c、空腹血糖、尿糖的检测。根据结果将其分为三组,A组(n=78)HbA1c测定值为6.0%~6、9%;B组(n=115)HbA1c测定值为7.0%~7.5%;C组(n:107)HbA1c测定值〉7.5%,分别对三组的空腹血糖、尿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显示C组与A、B两组的空腹血糖值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糖结果均阳性。结论HbAlc值与空腹血糖和尿糖水平呈正相关,且当HbA1c〈7.5%,尿糖为阴性,血糖水平较低,可作血糖控制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王俊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51-151
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特点,分析孕妇对GD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孕19—38周孕妇口服50g葡萄糖进行筛查,1小时血糖〉7.8mmol/L的孕妇进行OGTT试验。结果:308例GDM孕妇中160例(51.9%)空腹血糖异常,264例(85.7%)1小时血糖异常,222例(71.4%)2小时血糖异常,只有70例(21.7%)3小时血糖异常,其中66例(94.3%)伴有另外1项或者3项血糖异常。结论:口服糖耐量试验中,取消3小时血糖检测,因其对孕妇GDM的诊断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0.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当餐后2小时血糖≥140mg%时,应做口服 OGTT,进一步确定是否为糖尿病。根据糖尿病的诊断暂行标准,如餐后2小时血糖160mg%以上,尿糖阳性则不必作糖耐量检查,而可诊断为糖尿病。本文就餐后2小时血糖≥140mg%与以 OGTT 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符合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前期亦称为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及二者合并存在三种状态,IFG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6~6.9mmol/L;IGT诊断标准为负荷后2h血糖7.8~11.0mmol/L;  相似文献   

12.
对非糖尿病18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结果检出糖耐量受损(IGT)96例(51.89%)。空腹血糖受损(IFG)28例(15.14%)。糖调节受损(IGR)7例(3.78%)。结论:糖耐量受损检出率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应引起重视,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空腹血糖正常的妊娠糖尿病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来我院门诊及住院的46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孕妇(NGT)312例,糖耐量受损(GIGT)孕妇80例,空腹血糖正常的妊娠糖尿病孕妇(GDM)76例,分别称为NGT组、GIGT组和GDM组,对三组孕妇均进行HbAlc检测、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空腹血糖(FPG)监测,对比分析三组孕妇的HbAlc、OGTT、FPG。结果 GDM组的HbAlc、OGTT明显高于GIGT组和GD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lc检测可作为空腹血糖正常的GDM孕妇的筛查指标之一,可以提高GDM的诊断率,简化其诊断流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妊娠糖代谢异常孕妇产后6~8周的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2006年6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并确诊为妊娠糖代谢异常的孕妇213例,于产后6~8周行75gOGTT,按WHO标准进行再分类,分为糖尿病(DM)、糖耐量低减(IGT)和正常糖耐量(NGT),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13例妊娠糖代谢异常孕妇中产后6~8周有90例(42.3%)血糖正常(OGTT正常组),123例(57.7%)AL糖异常(OGTT异常组),其中90例(42.3%)IGT,33例(15.5%)DM。(2)与正常组比较,OGTT异常组有糖尿病家族史所占比例较高(P=0.01);在孕期妊娠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孕周较早(P〈0.01);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时的血糖、OGTT中的空腹血糖以及诊断时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高(P〈0.05~0.01);孕期胰岛素治疗所占比例较高(P〈0.05)。结论超过一半的妊娠糖代谢异常孕妇产后仍有糖代谢异常,多表现为在孕期发病早,空腹血糖高,使用胰岛素机会多且多有糖尿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尿病教育在糖耐量减低(IGT)干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62例IGT分为三组。A组为糖尿病教育加饮食和运动疗法治疗组,有病人57例;B组为非糖尿病教育组,仅对病人采用饮食和运动治疗有病人55例;C组为对照组,不给病人任何干预治疗,有病人50例。三组病人在治疗开始和结束时,均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做标准OGTT并测定空腹及餐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和胰岛素值。结果:干预治疗后A组3年内仅有5.3%发展为糖尿病,B组有36.4%发展为糖尿病,C组有76%发展为糖尿病。结论:系统的糖尿病教育在IGT的干预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吴汉项   《中国医学工程》2014,(7):156-156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健康者、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DM患者各40例,均通过己糖激酶法检测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并通过高效阳离子交换液相色谱法检测HbAlc,对比各项检测结果。结果健康组、IFG组、DM组患者HbAlc测定结果分别为(5.3±0.4)%、(5.9±7.5)%、(8.0±13.9)%,检测水平逐渐上升,DM组患者HbAlc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HbAlc≥6.5%为临界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23%、94.56%,HbAlc≥7.0%为临界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56%、99.96%,均高于FPG≥7mmol/L测定DM的灵敏度和特异度(P〈0.05)。结论HbAlc测定方式诊断DM特异性和灵敏性较高,且相对OGTT诊断方式更加简便和快捷,适合作为DM诊断指标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庞翔王艳玲  赵丽繁 《实用医技》2007,14(33):4618-4619
目的:研究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6例住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项目检测。对既往未诊断糖尿病而空腹血糖在5.6mmol/L~6.9mmol/L的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代谢分类采用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标准。结果:656例患者住院前糖尿病的诊断率为17.1%(112/656),住院后系统检查发现糖尿病患病率为41.5%(272/656),糖调节异常率为26.4%(173/656),279例空腹血糖在5.6mmol/L~6.9mmol/L的患者中,OGTT发现其中25.4%患者可诊断为糖尿病。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合并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空腹血糖在5.6mmol/L~6.9mmol/L的患者应常规作OGTT检查,来筛查糖代谢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成人糖尿病发生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探讨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发病模式和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损害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以标准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诊断的糖耐量减低(IGT)307例和糖耐量正常(NGT)126例(年龄25-74岁)进行6年随访,初访时测定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0,60,120min之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浓度,每2年重复做OGTT,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及/或OGTT试验2h血糖≥11.1mmol/L诊为糖尿病,以t检验,x^2检验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 结果:6年随访中发展为糖尿病的IGT有约70%来自胰岛素抵抗人群,另有约30%糖尿病患者在其IGT阶段并无明显胰岛素抵抗,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T组基线胰岛 敏感性及胰岛素分泌功能与随访发生糖悄病者呈显著负相关I(OR值为0.41及0.39,P<0.01),在NGT人群中,胰岛素抵抗亚组6年后糖耐量恶化率远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34.5%比13.4%,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仅胰岛素抵抗与糖耐量恶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我国大部分成人糖尿病发病呈2个阶段模式;第一阶段从NGT发展为IGT,在此阶段胰岛素抵抗起主要作用;第二阶段从IGT发展为糖尿病,在此阶段胰岛 抵抗和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都起重要作用。β.  相似文献   

19.
余清 《中外健康文摘》2008,5(5):154-15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干预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疗效。方法按照1999年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对IGT的诊断标准将86例诊断为IGT的患者双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二甲双胍和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OGTT2h试验表明差异有显著性,与对照组的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二甲双胍干预糖耐量减低有助于恢复糖耐量异常,降低糖尿病的发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糖耐量受损早期干预的临床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Xu ZR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1):1765-1767
糖耐量受损 (impairedglucosetolerance ,IGT )是指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水平超过正常范围 ,但未达到糖尿病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是诊断IGT的金标准。WHO对IGT的诊断标准为静脉空腹血糖小于 7 0mmol/L ,口服 75g葡萄糖后 2h血糖为 7 8~ <11 1mmol/L。长期随访 (5~ 10年 )表明 ,IGT患者中有 1/ 3发展为 2型糖尿病 ,1/ 3维持在IGT状态 ,另外 1/ 3则转变为正常糖耐量。但是 ,这种转化率有较大的种族和地区差异。美国的资料说明 ,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IGT年转化为糖尿病率从不到 4 %到近 9% [1] 。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经从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