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VitD)水平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将177例患者分别分为冠心病组139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亚组88例]和对照组38例;高血压组124例和对照组53例;糖尿病组71例和对照组106例;高胆固醇血症组(高脂组)53例和对照组124例;均测定血清25(OH)D水平,分析VitD水平与冠心病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25(OH)D水平在冠心病组、糖尿病组低于相应对照组,但在ACS亚组、高血压组、高脂组与相应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itD水平与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生呈负相关,VitD缺乏可能通过影响血糖等因素而成为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2.
随着糖尿病暴露时间的延长,全身血管、神经及各靶器官系统等组织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亦随之而来。维生素D(VitD)、甲状旁腺激素(PTH)均是经典的钙磷调节剂,其受体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组织及细胞当中,如胰岛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发现血清VitD、PTH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相关,目前已发表文献对此仍存有分歧,本文就此相关机制及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高血压是维持性老年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重要并发症,也是其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1-3]。接受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在65%~85%[4-6]。高血压导致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其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容量超负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内皮功能障碍有关[7]。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在骨吸收和肾钙重吸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PTH水平与高血压和高血压相关器官的损害有关,包括左心室肥厚和血管僵硬;而血清PTH和钙水平作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争  相似文献   

4.
李爱玲  修瑞娟 《医学综述》2014,(11):1937-1939
Toll样受体(TLR)4是最近发现的模式识别受体之一,其介导的先天及适应性免疫反应参与高血压的慢性血管炎性反应。基础性研究发现,TLR4可能通过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途径调控多种炎性分子的表达,参与内皮细胞炎性损伤、血管重塑等病理过程,与高血压进展及高血压性心肌肥厚密切相关,有关该方面研究将为高血压的临床防治提供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14例。采用病变血管数目和冠状动脉病变评分(Gensini)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随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显著增加;Gensini积分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心电图ST-T缺血改变和高血压呈独立正相关,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水平呈独立负相关。结论 LDL-C、高血压和心电图ST-T缺血改变是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FT_3是其独立保护因素,且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多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1567-1570
目的:调查影响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并筛选出985例病历资料完整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狭窄及闭塞组、动脉硬化组、正常组三组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下肢动脉病变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转移酶(ALT)、纤维蛋白原(Fib)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P<0.05)。对于动脉硬化组与正常组来说,年龄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高血压。而对于狭窄及闭塞组与正常组,年龄依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是LDL-C对下肢血管病变影响的重要程度比高血压更高。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LDL-C、ALT、Fib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HDL-C是保护性因素。在下肢动脉病变的进展过程中,早期高血压是更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在中后期高LDL-C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也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由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1]。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可以加剧患者的心肌肥大、心室重构。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的激活在心力衰竭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本研究以高血压伴心力衰竭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替米沙坦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伴有颈部动脉内膜病变将患者分为高血压伴有颈动脉内膜病变组即血管病变组(n=81)和单纯高血压组(n=119)。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程、糖尿病史、血脂异常情况、C-反应蛋白(CRP)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及各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性,并探讨其与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关系。结果血管病变组患者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程、糖尿病史、血脂异常、CRP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25(OH)D3水平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龄、有吸烟史、高血压病程长、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及25(OH)D3水平低是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有吸烟史、高血压病程长、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及25(OH)D3水平的降低可增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冠脉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治疗的421例患者,根据术后冠脉影像复查结果分为进展组(263例)和非进展组(15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水平等资料,以筛查PCI后冠脉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进展组的基线及复查LDL-C异常率、TC水平及LDL-C水平,以及复查TC异常率、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高于非进展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植入支架数、基线及复查LDL-C异常、复查ApoB高水平为PCI后冠脉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复查LDL-C达标者行PCI后冠脉病变进展率及进展程度更低;基线及复查LDL-C均达标的患者中,复查LDL-C水平较基线进一步下降者的病变进展程度更低(均P0.05)。结论支架植入数、LDL-C异常、ApoB水平高是冠心病行PCI后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水平达标后进一步下降可能延缓冠脉病变进展。PCI术后患者应尤为重视血脂调控。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均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且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脑梗死危险因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共同病理机制可能是氧自由基反应及炎性反应,且氧自由基反应及炎性反应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亦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肾病(CKD)大鼠血管钙化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和CKD血管钙化组(18只)。钙化组予以腺嘌呤联合高磷饲料,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和普通饲料。实验第2、4、6周末处死大鼠,留取主动脉行Von Kossa染色和钙含量检测钙化程度,留取血、尿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骨代谢标志物:钙(Ca)、磷(P)、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甲状旁腺素(PTH)、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总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tPINP)、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主动脉Von Kossa染色均未见黑色物质沉积,CKD血管钙化组随时间进展黑色物质沉积逐渐增多。与对照组相比,CKD血管钙化组BUN、Scr、24 h-Upro、主动脉钙含量升高(P<0.05);Ca、1,25(OH)2D3、PTH、tPINP、β-CTX、TRACP-5b降低(P<0.05),P、Ca*P升高(P<0.05),BALP、OC升高(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发现血清Ca*P升高、PTH和TRACP-5b降低是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主动脉钙化程度,将CKD血管钙化组进一步分为轻中度钙化(2 W和4W)和重度钙化(6 W)两个亚组。与轻中度钙化组相比,重度钙化组BUN、Scr、主动脉钙含量升高(P<0.05),24 h-Upro升高(P>0.05);Ca、P、1,25(OH)2D3、tPINP、TRACP-5b升高(P>0.05),Ca*P、PTH、BALP、β-CTX升高(P<0.05),OC降低(P<0.05);进行血管钙化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发现血清Ca*P升高和OC降低是血管钙化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a*P、PTH、BALP、β-CTX水平与血管钙化程度呈正相关,OC与血管钙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CKD大鼠血管钙化与骨代谢密切相关,检测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有助于评估血管钙化的发生和判断血管钙化的严重程度及进展。  相似文献   

12.
血管钙化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及发展的病理基础。高磷血症是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在高磷状态下,微小RNA(microRNA, miRNA)通过转录后负性调控靶细胞表达促进或抑制钙化因子而起到调控血管钙化的作用。因此,鉴定高磷状态下miRNA的异常产生有助于识别表观遗传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高磷血症诱导的血管钙化的靶点。现综述目前发现的与高磷诱导血管钙化发生有关的miRNA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伴发痴呆和血管性痴呆(VD)的危险因素。方法:LA组137例,对照组52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评分标准分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参照Hachinski缺血量表评分又分为VD、非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三组。全部病例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痴呆、VD的危险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痴呆、VD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LA、高血压、心脏病、血糖和痴呆发生有关;高血压、脑血管病与VD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LA和高血压与痴呆发生有关;脑血管病与VD发生有关。结论:LA用高血压可能是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脑血管病可能是V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高血压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本院老年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据高血压情况分为:肾病患者血压正常组106例为对照组、肾病患者高血压组144例为病例组,测定两组hs-CRP、Ca、P、TC、TG、HDL-C、LDL-C、FPG、HbA1c、PTH、FIB水平。结果:病例组Ca、P、PTH、TC、TG、LDL-C、FIB、HbA1c、hs-CRP、FP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高血压严重程度逐渐增加,Ca、PTH水平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TH与P、TC、TG、LDL-C、FIB、HbA1c、hs-CRP、FPG正相关关系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的TC、Ca、PTH均为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伴高血压,血清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其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水平的血清血钙、甲状旁腺激素均为老年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肺高血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 症,尤以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最为常见,多呈进行性发展且预后不良,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 PH是ESRD患者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对该类患者应予以重视,以便早期发现、预防及治疗。 ESRD患者PH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肺血管阻力、肺血流量及肺小动脉楔压的增加有关,慢性缺氧、血管钙 化、炎症等危险因素的存在促进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因素与^201TI心肌灌注显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of 5 major risk factors (hypertension, diabetes, hyperlipidemia, overweight, smoking)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to the findings from thallium-201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METHODS: Exercise 201TI myocardial scintigraphy was performed in 346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uspected CAD, who were divided into no risk, low risk, moderate risk, and high risk groups, based on CAD risk scores. RESULTS: The rate of thallium-201 perfusion abnormalities in no risk, low risk, moderate risk, and high risk groups were 48.1%, 70.6%, 89% and 100%, respectively,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X2=49.6, P=0.000 1). In patients with CAD risk factors, significant 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risk scores and semiquantitative scores, lung-to-heart ratios or segment abnormalities (0.133 r 0.450, 0.000 1 P 0.031). CONCLUSION: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CAD risk factors and thallium-201 myocardial scintigraphy is found. Routine thallium-201 myocardial scintigraphy should be performed in patients clinically suspected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CAD risk factors, especially those with moderate to high risk factors.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肌少症筛查评分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以及肌少症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住院T2DM患者共170例,本研究计算了患者的肌少症评分,根据公式得分高低,将所有参与者分为肌少症高风险患者组(n=92)和肌少症低风险患者组(n=78)。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计算患者的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 WHR)、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测量患者的小握力、腿围;检测患者的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白蛋白(albumin, 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 TG)、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肌酐(creatinine, Cr)、尿酸(uric acid, UA)、维生素D(vitamin D, Vit D)和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Ly)。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营养代谢指标、Vit D水平,并分析老年T2DM肌少症高风险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Ishii评分、年龄、性别、BMI、握力、小腿围、ALB、BUN、Cr、FP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W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老年T2DM患者的肌少症评分与年龄、FPG呈正相关(P<0.05),与BMI、握力和小腿围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性别、高水平的FPG是老年T2DM肌少症高风险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的BMI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对于老年T2DM患者来说,肌少症评分与FPG、BMI均有一定相关性。性别、高水平的FPG是肌少症高风险患者的明确危险因素,较高的BMI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有关血管源性因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影响的讨论由来已久.传统的分类将老年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划分为血管性痴呆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与AD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包括易感基因、脂代谢紊乱和高胱氨酸血症等.血管损伤因素诱导痴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相关因素。方法 将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延长县人民医院接收的4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纳入至研究组中,将同期非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45例纳入至对照组中,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危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白质疏松、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及高血压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年龄、糖尿病、白质疏松、高脂血症及心脏病。结论 根据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诱发危险因素,及早实施预防及治疗对策,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青壮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分析,探讨青壮年人心肌梗死发病特点,以便早期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和延缓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方法采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该院收治的青壮年心肌梗死患者(年龄≤40岁)30例,对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0例青壮年人心肌梗死占同期收住该院204例心肌梗死患者的14.7%。男性29例,女1例;年龄32~40岁。青壮年人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80%)、血脂增高(20%)、高血压(13.3%)。15例患者(50%)以心肌梗死为首发症状,无前驱表现。结论青壮年人心肌梗死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高血脂、高血压等,大量吸烟饮酒对青壮年AMI发病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